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许昌市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通知

  • 索 引 号 :11411000005747138B/201612-00317
  • 信息分类:市政府办文件
  • 发布机构:许昌市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2016-12-02 16:24
  • 名 称 :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许昌市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通知
  • 文 号 :许政办[2016]84号
  • 关 键 字 :
  • 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许昌市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通知

    许政办[2016]8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修订后的《许昌市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16年11月29日

    许昌市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森林火灾是突发性高、持续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为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科学扑救、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建立健全森林火灾应对工作机制,规范处置行为,提高处置能力,依法有力有序有效实施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切实做好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在组织指挥扑救森林火灾时,准备充分、决策科学、反应迅速、措施得力,把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切实保护森林资源,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国土生态安全。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森林防火条例》(国务院令第541号)、《河南省森林防火条例》、《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国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河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许昌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许昌市辖区内发生的森林火灾应对工作。    

    1.4 工作原则

    1.4.1 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在市政府领导下,许昌市人民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防火办)负责制定本预案和组织实施,在具体实施时,遵循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各项责任制,实行责任追究。

    1.4.2 齐抓共管、密切配合。本预案涉及的市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本部门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落实各项支持保障措施,尽职尽责、积极配合、密切合作、形成合力,确保在处置森林火灾时做出快速应急反应。

    1.4.3 以人为本、科学扑救。在处置森林火灾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科学扑救的原则,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努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公共设施的安全,保障森林资源的安全,把森林火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1.4.4 预防为主、紧急应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森林经营单位要落实预防森林火灾的各项措施,做好紧急应对突发森林火灾的思想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建立应对森林火灾的有效机制,做到常备不懈、快速反应、处置得当。

    1.4.5 属地为主、军地联动。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森林火灾应对工作坚持属地为主、军地联动、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原则。森林火灾发生后,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1.5 灾害分级

    按照受害森林面积和伤亡人数,森林火灾分为一般森林火灾、较大森林火灾、重大森林火灾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灾害分级标准按照国务院发布的《森林防火条例》执行,详见附录10.3。

    2 组织指挥体系

    2.1 森林防火指挥机构

    2.1.1 市政府设立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市森林防火和森林火灾扑救工作。

    2.1.2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工作需要设立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即县(市、区)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分别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本行政区域森林防火和森林火灾扑救工作。

    2.1.3 预案启动后,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承担应急处置森林火灾的各项组织指挥工作。各相关成员保障部门应快速响应,按照职责分工,配合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做好各阶段扑火救灾工作。

    2.2 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的组成与职责

    2.2.1 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组成:分管副市长为指挥长,市军分区、市政府办公室、市林业局、市公安局主要负责同志为副指挥长,单独设置1名专职副指挥长,市发改委、财政局、监察局、人社局、住建局、旅游局、交通局、农业局、商务局、气象局、文广新局、民政局、安监局、卫计委、教育局、科技局、司法局、有关通信单位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承担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日常工作。

    2.2.2 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主要职责: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森林防火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应急委)决定和工作部署;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督促森林防火责任制的落实;开展森林火灾发生趋势会商,制订和修订市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报请市应急委批准后,宣布启动或结束本应急预案;组织、协调和指挥全市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工作,决定成立森林火灾扑救前线指挥部(以下简称前线指挥部),协调、解决应急处置中遇到的资金、物资、交通等问题;监督有关森林火灾隐患整改、案件查处和森林防火责任追究;审查批准指挥部办公室或专家组提交的工作报告或评估报告;承担市政府和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安排的其他应急工作。

    2.2.3 市防火办主要职责:负责森林火灾监测预警,及时报告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各类森林火灾信息,并提出处置建议,贯彻落实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的指示和工作部署,组织协调森林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指导并监督检查有关县(市、区)政府和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协调解决应急处置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建立应急信息保障体系,完善林火监测预警机制和火灾扑救指挥信息系统;指导应急扑火专业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落实市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和演练工作;向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市政府、市指挥部成员单位报告、通报森林火灾发生情况及应急处置工作有关情况;根据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授权发布有关信息等。

    2.2.4 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及其职责:见本预案附则9.5。

    2.3 扑火指挥

    2.3.1 森林火灾扑救工作由当地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指挥。跨行政区、边界的森林火灾扑救工作,由相关县级以上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分别指挥,必要时根据联防机制由区域联防指挥部统一协调指挥。

    2.3.2 市前线指挥部及其各工作组的职责。各级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根据需要,在森林火灾现场适当位置成立前线指挥部。必要时,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长率领相关成员单位的负责人赶赴火场第一线,根据森林火灾扑救工作需要,成立临时市前线指挥部,设立相应的火场应急工作组。参加前方扑火的单位和个人要服从前线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市前线指挥部总指挥:分管副市长。

    副总指挥: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副指挥长和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

    调度指挥组:组长为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专职副指挥长。职责是全面掌握并及时报告火情信息、火场天气状况和扑救情况,协调各部门落实扑火力量调动、物资调配、通信联络、火场监测、火案查处等具体处置措施。

    后勤保障组:组长为市林业局分管副局长。职责是做好火灾扑救中的食品、饮水、燃油、电力、被褥等物资供应和通信联络工作,协调交通运输等部门快速运输扑火人员、扑火设备及救援物资、药品等。

    财务保障组:组长为市财政局分管副局长。职责是协调、筹集、拨付森林火灾扑救经费。

    医疗救护组:组长为市卫计委分管副主任。职责是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火灾扑救中的医疗救护以及灾后卫生防疫等工作。

    宣传报道组:组长为市防火办主任。职责是按照国家对森林火灾宣传报道的有关规定,根据火灾扑救工作需要,确定新闻发言人,适时发布火情信息,组织宣传报道工作。

    专家咨询组:职责是负责火环境、火行为分析,并对火灾态势进行科学评估,提出火灾扑救方案;根据市防火办授权,开展火灾调查、火灾损失评估,做好处置绩效评价。

    现场督导组:职责是深入火场一线,对各部门、各单位和人员在火灾扑救中的职责履行情况实施跟踪监督检查,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前线指挥部和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

    2.3.3 军队执行森林火灾扑救任务时,依照《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的有关规定,接受前线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2.3.4 为保障跨区支援扑火工作的调度和协调顺畅,必要时,市军分区、武警许昌支队、市公安消防支队应指派联络员到市防火办值班,承办协调联络工作。

    3 预防和应急准备

    3.1 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森林防火意识

    3.1.1 各级政府要按照“政府主导、媒体联动、教育渗透、全民参与”的要求,突出宣传重点,丰富宣传形式,拓宽宣传渠道,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

    3.1.2 建立全方位、社会化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网络体系。强化各级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的宣传教育职能,协调广电、教育、新闻出版、文化、旅游等部门及乡镇、村民委员会组成宣传教育网络。从各个层面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构建全方位、社会化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格局。

    3.1.3 深入开展“进林区、进村宅、进单位、进学校、进风景旅游区”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结合普法教育,组织开展森林防火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利用每年11月份的“森林防火宣传月”,集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森林防火科普知识、森林火灾扑救和安全避险知识的教育,开展先进典型宣传和森林火灾警示教育。

    3.2 各级政府应当组织建设和配备下列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和设备

    3.2.1 建设森林火险预警、火情监测瞭望和视频监控设施。

    3.2.2 在林内、林缘以及村庄、工矿企业、仓库、学校、部队营房、重要设施、军事设施、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等周围建设蓄水池,开设防火隔离带或者营造防火林带,设置醒目的森林防火警示、宣传标识。

    3.2.3 配备森林防火交通运输车辆、森林防火物资和通信器材等。

    3.2.4 在林区修筑森林防火道路和建设防火阻隔系统。

    3.2.5 建立森林防火指挥调度和信息处置系统等。

    3.3 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3.3.1 林区的机关、部队、企业事业单位、村民(居民)委员会以及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者要建立相应的森林防火组织,负责本系统、本单位范围内的森林防火工作。建立健全森林防火责任制,确定森林防火责任人和责任区,配备相应的森林防火设施、装备。

    3.3.2 各级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应当组织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对发现的森林火灾隐患及时下达森林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3.3.3 森林火灾扑救工作坚持以专业森林消防队伍为主,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与群众森林消防队伍相结合的原则。各级政府负责本辖区各类森林消防队伍的建设、监督和管理,林区县级单位积极建立专业森林消防队,林区乡镇要建立专业或半专业森林消防队,林区所有单位、村民(居民)委员会和经营者要建立半专业森林消防队或群众森林消防队。加强后备扑火力量准备,保证有足够的扑火力量。

    3.3.4 各级政府应当为所属的森林防火专职人员和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和器材,减少应急救援人员的人身风险。

    3.3.5 完善森林防火物资的储备、监管、调拨和更新管理体系,确保扑救森林火灾的物资装备需要。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在重点林区储备应急战略物资;市、县、乡三级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根据各自辖区的森林防火任务,储备与之相适应的森林防火物资。

    3.3.6 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家突发事件财政应急保障预案》和《河南省森林防火条例》的要求,保证扑救森林火灾所需的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资金。

    3.3.7 各地应建立县(市、区)、乡镇、国有林场、森林公园等森林防火通信网络和火场应急通信保障体系,配备与扑火需要相适应的通信设备。要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发挥社会基础通信设施的作用,根据需要及时发布森林火险天气形势分析数据、电子地图、火情调度等信息,为扑火指挥决策提供辅助信息支持。

    3.3.8 各级气象局要为扑火工作提供火场气象服务,包括火场天气实况、天气预报、高火险气象等级预报、人工增雨(雪)等。市科技局对森林扑火科技攻关项目要进行重点支持,鼓励教学科研机构和有关企业研究开发用于森林火灾预防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新技术、新设备。

    3.3.9 各级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要加强森林防火岗位技术培训,组织森林火灾扑救技术训练和实战演练,不断提高扑火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扑火作战能力。加强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和群众森林消防队的联合培训、联合实战演练,提高合作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

    4 预警、监测和信息报告

    4.1 森林防火常规信息的监测与收集

    4.1.1 各县(市、区)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要建立健全森林火灾常规信息监测和收集体系。切实加强对可能影响森林火灾发生、发展和应急处置的常规信息的监测和收集工作。

    4.1.2 各县(市、区)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应建设森林火灾常规信息数据库,各有关部门要无偿提供有关数据和信息,支持、配合常规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常规信息数据库内容包括:(1)区域内森林资源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主要危险源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2)区域内重点防护林、天然次生林、森林公园、风景旅游区的面积及分布情况,林区重要基础设施、居民地、学校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军事设施如弹药库、军械库、油库、军事基地等,林区人口数量、结构及分布情况。(3)林区地形地貌、交通和基础设施情况,季节性的风向、风速、气温、雨量等气象信息。(4)森林扑火力量的组成、分布情况,森林消防物资的种类、数量、特性和分布情况,上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和相邻地区可用的火灾处置应急物资情况。(5)可能影响森林火灾扑救的不利因素等。

    4.2 森林火险预测预报

    在重点防火期,市气象局要依据天气预报信息,分析森林火险天气形势,向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报送火险天气趋势报告,制作并向全市发布24小时森林火险天气预报。较大森林火灾发生后,市气象局要全面监测火场天气实况,提供火场天气形势预报,必要时应向火场派出携带移动监测和预报设备的相关气象服务人员。

    4.3 预警与响应

    4.3.1 森林火险等级。森林火险是森林可燃物受天气条件、地形条件、植被条件、火源条件影响而发生火灾的危险程度指标。森林火险等级是将森林火险按森林可燃物的易燃程度和蔓延程度进行等级划分,表示森林火灾发生危险程度的等级,通常分为一至五级,其危险程度逐级升高。

    4.3.2 预警分级。根据森林火险等级、火行为特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将森林火险预警级别划分为四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具体划分标准按照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印发的《森林火险预警与响应工作暂行规定》执行。

    4.3.3 预警发布。各县(市、区)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和气象局加强会商,制作森林火险预警信息,并通过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和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渠道向涉险区域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必要时向县(市、区)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发布预警信息,提出工作要求。

    4.3.4 预警响应。当发布蓝色、黄色预警信息后,预警地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和森林火险预警变化,各级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严格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制度;各视频监控站(点)、防火瞭望台、检查站和护林员加强森林防火巡护、卫星林火监测和瞭望监测,做好预警信息发布和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加强火源管理,落实防火装备、物资等各项扑火准备;当地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进入待命状态,做好扑火准备。

    当发布橙色、红色预警信息后,预警地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蓝色、黄色预警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各级电台、电视台、报纸公开发布森林火险天气预报和警报,各级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主要领导要亲自值班、带班,开展森林防火检查,进一步加强野外火源管理,当地政府要发布禁火令,停止野外生产生活用火,加大预警信息播报频度,做好物资调拨准备;在风景旅游区等重点区段要层层设岗,严防死守;当地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视情况靠前驻防,进入临战状态。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视情况对预警地区森林防火工作进行督查和指导。

    4.4 林火监测

    市气象局要充分利用气象卫星林火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热点变化情况,在规定时间内向市防火办报送卫星热点监测图像及监测报告;各地防火瞭望台、检查站和巡护人员切实加强火情监测,密切监视火情动态。市防火办要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卫星林火监测系统的监测报告及各地监测的火情,及时详细掌握热点、火点的发生地点、规模及变化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单位通报,以便采取措施处置。森林火灾发生地要通过巡护飞机、瞭望台、巡护人员密切监视火场动态。

    4.5 信息报告

    4.5.1 报告的责任主体、时限和程序要求。各地视频监控站(点)、防火瞭望台、检查站、巡护人员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火情后,应立即向当地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各县(市、区)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对收集到的火灾信息要迅速核实、整理和分析,及时、准确、规范报告森林火灾信息,并及时通报受到威胁地区的有关单位和相邻行政区域森林防火机构。一般和较大森林火灾由县(市、区)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按照灾情日报、月报的规定进行统计、上报;危险性较大的森林火灾和重、特大森林火灾及其它需要市政府组织扑救的森林火灾,应在1小时内逐级上报至市防火办,市防火办核准后,上报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并通报有关部门。

    4.5.2 报告内容。主要内容包括起火时间、地点、面积、火势、发展趋势分析、火场附近环境情况及已经采取的扑救措施,并根据火灾发展和扑救情况及时续报动态信息。

    4.5.3 建立有奖报告制度。各县(市、区)政府要建立森林火灾有奖报告制度,及时公布报警电话和电子信箱。

    4.5.4 报告要求。各县(市、区)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及有关单位、人员在报送、报告森林火情时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5 应急响应

    5.1 分级响应

    根据森林火灾发生发展态势,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调整扑火组织指挥机构和力量,快速启动相应预案。必要时,可对指挥层级进行调整。

    5.1.1 事发地县(市、区)、乡镇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应急反应。发现火情后,当地乡镇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要立即上报,并按照乡镇森林火灾应急预案要求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及时组织力量扑救,做到打早、打小、打了。初判发生一般森林火灾,且火灾发生后2个小时内未能控制的,或发生跨乡镇森林火灾的,或发生在县(市、区)域边界森林火灾的,或发生在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国家重要设施、军事设施、军事基地周边等敏感地区、高危火险区的,应立即启动县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由县级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负责指挥,在火场设立县级前线指挥部,全力组织扑救。

    5.1.2 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应急反应。初判发生一般森林火灾,地点位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国家重要设施、军事设施、军事基地周边等敏感地区、高危火险区,且2小时内未得到控制的;或发生跨县(市、区)森林火灾、且4小时内未得到控制的;或火灾发生后8小时内火灾仍未得到控制的,应立即启动市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由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负责指挥,成立前线指挥部组织扑救。

    5.1.3 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时,各级政府及其护林防火指挥部应当按照规定向上级政府及其护林防火指挥部报告。

    5.2 响应措施

    本预案启动后,根据分级响应的要求,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长应迅速召集事发地县(市、区)政府和市防火办、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研究部署行动方案,责成各成员单位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按照职责分工立即开展各项应急处置工作,保证组织到位、扑火队伍到位、保障物资到位。各有关地方政府和部门根据工作需要,组织采取以下措施:

    5.2.1 现场指挥。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根据火场实际情况,适时成立市前线指挥部,按照《国家扑救森林火灾前线指挥部工作规范》开展工作。在火场范围较大且分散的情况下,可将火场划分若干区域,成立分区指挥部。需调用部队执行灭火任务时,可设立专门指挥机构,具体负责部队的组织指挥工作。前线指挥部是扑火现场的最高指挥机关,可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和修改应急处置方案,发布有关命令,全面组织各项紧急处置工作。事发地政府、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前线指挥部各工作组、各分区指挥部和部队专门指挥机构以及参加扑火的所有单位及个人必须服从前线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5.2.2 组织调集扑火力量。

    5.2.2.1 扑火力量组成。扑救森林火灾应坚持以当地专业和半专业森林消防队、现役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等扑火力量为主,其他经过训练的或有组织的群众森林消防队为辅。如果当地扑火力量不足,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可实施跨区调动。

    5.2.2.2 扑火力量梯队安排。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火灾发生地乡镇、县(市、区)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第二梯队为火灾发生地乡镇、县(市、区)民兵应急分队、预备役部队;第三梯队为驻许部队、许昌武警支队和市公安消防支队。

    5.2.2.3 扑火力量调动程序。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的调动由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向有关县(市、区)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下达调动命令,由调出县(市、区)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组织实施。需要民兵应急分队和预备役部队参与扑火的,由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下达指示,当地县(市、区)政府组织动员。需要驻许部队或许昌武警支队支援扑救的,由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商市军分区或武警许昌支队,按有关规定组织实施。需要市公安消防支队增援扑救的,由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下达指示,市公安局按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5.2.2.4 扑火力量及携行装备运输。跨区增援扑火力量及携行装备的运输以公路运输方式为主。驻许部队、武警支队和公安消防支队的输送分别由市军分区、武警许昌支队和市公安局组织实施,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等其他扑火力量的输送由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实施。

    5.2.3 扑救火灾。当地政府应立即就近组织专业森林消防队、半专业森林消防队赶赴现场处置,力争将火灾扑灭在初发阶段。必要时,组织协调当地驻军、武警部队、公安消防部队、民兵应急分队、预备役部队等救援力量参与扑救。各扑火力量在前线指挥部的统一调度指挥下,明确分工,落实扑救责任。现场指挥员要认真分析地理环境和火场态势,在扑火队伍行进、驻地选择和扑火作业时,时刻注意观察天气和火势的变化,坚持以人为本,确保扑火人员安全。不得动员残疾人、妇女、老年人和未成年人以及其他不适宜参加森林火灾扑救的人员参加扑火工作。

    扑救森林火灾的具体措施和规范化要求,按照本预案要求和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印发的《扑救森林火灾前线指挥部工作规范》(国森防〔2012〕19号)执行。

    5.2.4 人员疏散与转移安置。各级政府应在林区居民住地周围开设防火隔离带,预先制定紧急疏散方案,明确安全撤离路线。当居民点、人员密集区受到森林火灾威胁时,及时搞清林区受威胁村落、林场及重要设施分布情况,采取有效阻火措施,依照预定的紧急疏散方案,有组织、有秩序地及时疏散居民、受威胁人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妥善做好转移群众安置工作,确保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和有必要医疗保障。必要时可采取强制疏散措施,并保证被疏散人员的基本生活。

    5.2.5 医疗救护。各级政府应协调当地卫生部门对因森林火灾造成的受伤人员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对重伤员可以实施异地救治。必要时由市卫计委组织力量予以支援,视情况派出卫生应急队伍赶赴火灾发生地,成立临时医院或医疗点,实施现场救治。

    5.2.6 善后处置。做好遇难人员的善后工作,抚慰遇难者家属。对因扑救森林火灾负伤、致残或者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医疗救助和抚恤。

    5.2.7 火案查处。市森林公安局负责指导各县(市、区)森林公安机关进行火案的查处工作,必要时动用地方公安力量。森林火灾案件查处应与火灾扑救同步进行,以便及时、准确调查取证。

    5.2.8 重要目标保护。对林区内和靠近林缘的重要民用设施、居民地、军事设施、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设备、输油气管道等重要目标物和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生态防护林等高保护价值森林受到火灾威胁时,要迅速调集专业队伍,集中优势力量,通过开设隔离带等手段,全力消除威胁,实施重点保护,确保重要目标安全。

    5.2.9 维护社会治安。加强受火灾影响区域的社会治安管理,严厉打击借机盗窃、抢劫、哄抢救灾物资、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行为。

    5.2.10 火场清理。森林火灾扑灭后,继续组织扑火人员做好余火清理工作,划分责任区域,并留足够人员看守火场。经检查验收,达到无火、无烟、无气后,扑火人员方可撤离。

    5.2.11 发布信息与新闻报道。通过授权发布、发新闻稿、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和专业网站、官方微博发布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向社会发布森林火灾发生、发展和处置情况等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发布内容包括起火时间、火灾地点、过火面积、损失情况、扑救过程和火案查处、责任追究情况等。较大森林火灾的新闻稿件(包括视频新闻)由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领导审定后发布。新闻记者到火灾现场采访需征得前线指挥部的批准;记者在采访中要严格遵守宣传纪律,服从指挥,不得妨碍火灾扑救工作。

    5.2.12 应急结束。在森林火灾全部扑灭、火场清理验收合格、次生灾害后果基本消除后,由当地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组织火场看守,及时清除余火,消除隐患。经组织人员现场查实后,报请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宣布解除应急状态,并函告有关方面。

    5.3 市级层面应对工作

    森林火灾发生后,根据火灾严重程度、火场发展态势和当地扑救情况,结合本市实际,设定市级层面的Ⅲ级、Ⅱ级、Ⅰ级三个响应等级。

    5.3.1 Ⅲ级响应。

    5.3.1.1 启动条件。

    (1)初判发生一般森林火灾,2小时尚未扑灭明火,且过火面积达到2公顷以上的。

    (2)发生跨县(市、区)森林火灾且4小时未得到控制的。

    (3)发生在高火险天气、重要节假日危险性较大的森林火灾。

    符合上述条件之一时,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启动Ⅲ级响应。

    5.3.1.2 响应措施:由市护林防火指挥部组织协调,加强对火灾扑救工作的指导,根据需要协调邻近县(市、区)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支援扑火工作。

    5.3.2 Ⅱ级响应。

    5.3.2.1 启动条件。

    (1)初判发生一般森林火灾,6小时尚未扑灭明火,过火面积超过10公顷以上的。

    (2)森林火灾发生后,12小时火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森林火灾。

    (3)发生在敏感时段、敏感地区,6小时尚未扑灭明火的森林火灾。

    符合上述条件之一时,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启动Ⅱ级响应。  5.3.2.2 响应措施:在Ⅲ级响应的基础上,派出工作组赶赴火场,协调、指导火灾扑救工作。市气象局提供火场天气服务,择机实施人工增雨。

    5.3.3 Ⅰ级响应。

    5.3.3.1 启动条件。

    (1)森林火灾已达到较大森林火灾等级,造成1人以上死亡的,或3人以上重伤的森林火灾。

    (2)森林火灾发生后,24小时火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森林火灾。

    (3)高危火险区发生危险性较大的森林火灾,12小时尚未扑灭明火的森林火灾。

    符合上述条件之一时,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启动Ⅰ级响应。  

    5.3.3.2 响应措施:在Ⅱ级响应的基础上,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领导带领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赶赴火场第一线,成立市前线指挥部,组织开展扑救。及时组织调动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和当地驻军、武警部队以及公安消防部队等参加扑救工作。

    6 组织指挥与扑火措施

    6.1 组织指挥原则

    6.1.1 坚持统一领导、属地为主的组织指挥原则。扑救森林火灾一般由火灾发生地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和指挥,当地主要领导任扑火前线指挥部指挥长,其它领导任各分前线指挥部的指挥,参加扑火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前线指挥部的统一指挥。根据火场情况划分战区后,各分指挥部按照前线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可以全权负责本战区的组织指挥。武警部队、当地驻军在执行森林灭火任务时,要有一名部队领导参加火灾发生地各级扑火前线指挥部,具体负责部队的组织指挥工作。

    6.1.2 市政府设立扑火前线指挥部后,扑火力量和后勤保障物资的调动和调拨,必须由市政府扑火前线指挥部给有关应急支持保障部门正式下达命令,市防火办协调调度。

    6.1.3 扑救森林火灾组织调动扑火力量时,应当按照扑火力量梯队安排依次分批组织和调动机动增援力量。优先组织和调动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其次组织、调动民兵应急分队、预备役部队;必要时按照程序调动驻许部队、许昌武警支队和市公安消防支队等第三梯队,最后根据扑火工作需要,再动员当地具有扑火常识且经过专业训练的林区职工、机关干部、群众等非专业力量,协助清理火场、看守火场和后勤保障工作。

    6.2 扑火原则

    6.2.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在扑火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现场指挥员必须认真分析地形地貌、风力风向、气温等因素,时刻注意观察火势的变化,确保人员安全,既要避免林区群众伤亡,又要避免扑救林火人员伤亡。保证居住地、重要设施和军事设施的安全,保证重要森林资源安全,尽量减少损失。

    6.2.2 科学扑救、积极消灭原则。扑火前线指挥部要尽快了解掌握火场情况,全面准确地对火场各要素进行分析,迅速形成扑火救灾方案,果断向各扑火队伍下达命令。在扑火战略上采取“围、阻、打、清”相结合,依靠阻隔灭火、以水灭火、机械灭火等间接灭火手段尽快控制火场蔓延,做到快速出击、科学扑火、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在扑火战术上,采用整体围控、各个歼灭,重兵扑救、彻底清理,阻隔为主、正面扑救为辅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扑救,减少森林资源损失。全面围控火场后,集中力量突击扑灭明火点,分段彻底清理和看守火场。

    6.2.3 以专为主、合理用兵原则。在扑火力量使用上,坚持以专业力量为主,其他经过训练或有组织的非专业力量为辅,专业森林消防队、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与群众森林消防队相结合。

    6.2.4 强化督查、落实责任原则。要派出火场督查组,深入林区和火场,加强督促检查,用GPS为各扑火队伍定位,分段包干,明确责任人,落实扑救、清理、看守责任。

    6.3 供给原则

    扑救森林火灾时,增援队伍途中的交通和生活供给保障由增援单位自己承担,到达火场后由当地扑火前线指挥部统一负责综合保障。

    6.4 扑救措施

    6.4.1 扑火力量组织与动员。发生森林火情后,火灾的组织扑救应当以专业和半专业森林消防队、民兵应急分队、预备役部队、当地驻军、武警部队、公安消防部队等专业扑火力量为主,必要时可动员当地具有扑火常识且经过专业训练的林区职工、机关干部和群众等非专业力量参加扑救工作。

    6.4.2 机动增援扑火力量。根据全市驻军、武警部队和森林消防专业队的布防情况和机动能力,组织机动增援扑火队伍。跨区支援扑火力量的调动,首先调动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其次调动民兵应急分队、预备役部队,再次调动当地驻军、武警部队和公安消防部队等市级扑火预备队参加扑救工作。

    6.4.3 装备调配与物资使用。根据火场态势和实际需要,扑火抢险所需物资依据全市跨区支援机动扑火队伍携行装备情况及预备调用特种车辆及大型机械分布情况,由前线指挥部进行科学有效调配。根据火灾扑救需要,前线指挥部可使用、征用、调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机构的物资、设备、房屋、场地等。

    6.4.4 跨区支援扑火的队伍,根据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的命令,按时限到达指定位置。

    6.5 高危火险区扑火应对方案

    6.5.1 高危火险区的概念详见本预案附则9.2,全市高危火险区的划定及具体分布情况由市防火办另行公布。

    6.5.2 在扑火指挥过程中,全面掌握火场外围火线位置和周围地形、地貌和社会环境,充分依托河流、湖泊、水库、道路等自然阻隔带,首先制定全面围控火场的战略方案。其次,根据森林类型、天气情况和林火行为特点,分析火场发展态势规律,部署直接灭火围打的防线,选择时机扑灭明火。

    6.5.3 如果已经形成大范围树冠火或者火场有大范围失控的危险时,应选择依托位置果断采取“以火攻火”的手段,在前线指挥部的直接领导下,组织专业队伍及时点烧阻隔带。

    6.5.4 针对每个高危火险区的情况,各县(市、区)应制定针对性的扑火预案,在扑火方案示意图上标注交通系统、阻隔系统、灭火资源等基础信息,标注直接灭火围打防线部署方案,标注间接围控火场战略方案。汇总和审核各地的扑火预案,进行存档备案,供应急处置火情和扑火指挥时随时调阅。

    6.6 高保护价值森林与重要设施目标保护方案

    6.6.1 根据森林资源分布的地理位置、重要程度、生态区位、社会经济价值等情况来判定是否为高保护价值森林。高保护价值森林的概念详见本预案附则9.3,全市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划定及具体分布情况由市防火办另行公布。

    6.6.2 通过调查摸底,掌握全市范围内的重要设施目标数量及具体分布情况,标注在地图上。重要设施目标的内容与范围详见本预案附则9.4。

    6.6.3 高保护价值森林与重要设施目标受到森林火灾威胁时,主要采取开设阻隔带、清除障碍物、应急取水、局部交通管制等应急措施实施保护。

    6.6.4 油库、液化气站、加油站、供电线路、重要仓库、射击场、炸药库、变电所等重要设施目标周围应急开设的阻隔带必须达到150米宽,必要时应果断采取“以火攻火”的手段提前阻隔火势蔓延。

    6.7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案

    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及时向市气象局通报火场位置、火场范围和火场蔓延趋势等信息,市气象局及时启动应急响应预案。气象部门根据天气趋势,针对重点火场的地理位置制定人工影响天气方案,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适时实施人工增雨(雪)作业。

    7 后期处置

    7.1 火场看守

    森林火灾明火扑灭后,要保留不少于总扑火力量10%的人员看守火场,看守时间不少于36小时,防止死灰复燃。

    7.2 火灾评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利用航空、卫星监测资料和火灾现场实地勘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森林火灾发生原因、肇事者、受害森林面积和蓄积、人员伤亡、其他经济损失等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撰写调查评估报告,按照信息报告程序逐级上报。

    7.3 灾民安置、灾区防疫及灾后重建

    森林火灾发生地的人民政府要根据有关规定妥善做好灾民安置、灾区卫生防疫和灾后重建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房住,情绪稳定,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不发生人、畜疫情,并尽快保证基础设施和安居工程的恢复重建。灾情特别严重的,当地政府可向上级政府提出赈灾申请。财政、民政等有关部门要对灾区重建给予重点支持。对在森林火灾应急处置中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灾区各级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灾区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对扑救火灾使用、征用、占用的房屋、场地、应急物资和设备等予以归还;不能归还或者造成损失的,应依法予以补偿。财政部门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具体补偿标准和办法。

    7.4 工作总结

    扑火工作结束后,森林火灾发生地所在地的县级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要及时进行全面总结,重点总结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和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按照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要求时限报送。应急结束后,要对应急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重点总结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应汲取的教训并提出整改建议,在2周内向市应急委提交专题报告。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突发事件调查报告要同时上报省委、省政府和省林业厅。

    7.5 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在扑火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依据《许昌市人民政府行政奖励表彰暂行办法》、《河南省人民政府行政奖励表彰暂行办法》、《河南省森林防火条例》、《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关于进一步做好处置突发事件有功集体和个人表彰奖励工作的通知>》、《森林防火条例》等相关规定进行表彰和奖励。对扑火工作中牺牲人员符合评定烈士条件的,依据国家相关规定由地方民政部门和部队系统办理。

    对火灾肇事者,由当地司法部门依法进行责任追究。对火灾事故负有行政领导责任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河南省森林防火责任追究办法》、《许昌市森林防火责任追究办法》及相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未依照本预案的规定履行职责的,由本级政府或上级政府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 综合保障

    8.1 前线指挥部保障

    扑救较大、重大森林火灾,符合启动本预案Ⅰ级响应时,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应靠前指挥,及时成立市扑火前线指挥部,根据火场地理位置,依托林场、乡镇、居民点,选择环境安全、交通便利、通信畅通的地方设立扑火指挥场所。县级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应提供基本保障,包括标绘火场侦察态势图,标注扑火力量分布图,提供火场实况照片和录像,提供通信设施和网络办公保障,提供向导、通信人员、扑火指挥图、GPS等人员和装备,保障指挥员食宿。

    8.2 火场应急通信保障

    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应急通信保障体系,配备与扑火需要相适应的通信设备。跨区支援扑火队伍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森林防火通信网络和火场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向扑火前线指挥部报到时领取通信呼号和火场通信联络文件,设置对讲机扑火频率和信道,及时加入当地扑火前线指挥部的通信指挥系统。

    扑火指挥需要公共移动通信网络保障时,市有关通信部门负责组织当地通信公司设立临时基站,保证公共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扑火指挥区域。或在充分利用当地森林防火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当地通信部门建立火场应急通信系统,采用卫星通信和短波、超短波通信,确保信息通畅。必要时由市通信管理部门调派通信指挥车到火场提供应急通信辅助保障。

    8.3 储备物资与生活保障

    8.3.1 全市实行市、县、乡三级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制度,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市级储备库扑火装备器材购置,县乡两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按照标准和实际需要落实储备物资。

    8.3.2 应急食品、药品及其它后勤物资、生活物品等,由火灾发生地政府统一组织协调提供保障。

    8.4 资金保障

    市、县、乡人民政府应当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森林防火所需支出;森林火灾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所需资金,列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所需经费,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分级负担,市财政对重、特大森林火灾损失较大的县(市、区)、乡镇给予适当补助;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时,市财政对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协调扑火救灾工作中发生的运输交通、人工增雨(雪)、卫星通信、医疗救助、火灾评估及装备、食品、油耗等物资消耗费用给予补助。

    8.5 技术保障

    各级气象部门为扑火工作提供火场气象服务,包括火场天气实况、天气预报、天气形势分析数据、高火险天气预报、卫星林火监测云图、火场卫星遥感监控图像、火势蔓延气象条件分析、人工增雨(雪)等技术保障。聘请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森林防火专家提供灭火技术咨询和现场指导。建立森林防火专家信息库,汇集各个领域的能够为森林防火提供技术支持的专家学者的全面信息,及时提供火情调度等信息,为扑火指挥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8.6 培训演练

    各级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有计划地开展扑火指挥员和扑火队员以及林区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扑火指挥、扑火技战术和安全知识的培训,加强实战训练和扑火演习,提高扑火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扑火作战能力,对人民群众普及避火安全常识。同时,对林区应急分队配备必需的扑火机具,进行必要的扑火知识讲座,以保证高素质的扑火后备力量。

    9 附则

    9.1 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既是市政府处置森林火灾的整体计划、程序规范,也是指导各级政府制定当地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依据。本预案实施后,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预案宣传、培训和演练,并根据实际情况,每3—5年组织进行一次评估,适时组织修订,经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审定后报市政府审核、批准、发布,并报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备案。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本部门的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9.2 高危火险区

    高危火险区是指:发生林火后,林火蔓延速度快,容易形成急进地表火和树冠火,具备形成特别重大森林火灾自然条件的区域。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大多处在的海拔较高、地势险要、交通不便的偏远深山区,或者是沟壑纵横、地形复杂、自然阻隔条件较差的低山丘陵区,分布多为天然林、天然次生林或大面积人工林,森林集中连片,区域面积大,林下可燃物深厚、载量大,周围自然阻隔系统薄弱,火险等级高,加之距离较远,交通不便,一旦遇有火情,扑火队伍短时间内到达和控制火场的条件有限,扑救难度大,首次扑救成功率较低,火场面积极易超过3平方公里,受害森林面积极易达到100公顷以上。

    9.3 高保护价值森林

    根据森林资源分布的地理位置、重要程度、生态区位、社会经济价值等情况来判定是否为高保护价值森林。本预案所称高保护价值森林,是指由于其具有很高的环境、社会、经济、生物多样性或景观价值而具有显著和关键重要性的森林,并且被判定拥有和需要维持或增强其高保护价值的森林。高保护价值具体可以分成几种类型的森林,如:重点防护林、原始森林、天然次生林、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母树林、风景旅游区、自然与文化遗址、重点公益林等。

    9.4 重要设施目标

    重要设施目标是指:林区内和靠近林缘的油库、液化气站、加油站、重要仓库、射击场、弹药库、军械库、军事设施、易燃化学品仓库、供变电站、供电线路、油气管线的地面设施等。

    9.5 应急支持保障部门的职责任务

    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以及为应急支持保障部门。

    各部门接到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森林火灾情况告知函后,应按照本应急预案要求立即行动,积极配合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做好各阶段扑救工作,并将行动情况及时向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报告。

    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及其职责分别是:

    市政府办公室:负责组织召开森林火灾扑救中的紧急会议等。

    市林业局:负责指导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有林场等所有林地的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工作,监督检查各县(市、区)和林区各单位森林防火和森林火灾扑救工作,组织实施市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演练。

    市军分区:根据火灾扑救需要,协调组织指挥驻许部队、辖区人武部及民兵、预备役人员投入扑救工作。

    市武警支队:根据火灾扑救需要,协调现役武警部队和组织指挥辖区武警部队投入扑救工作。

    市公安局:负责组织公安机关协助搞好灾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维持火场治安秩序,指导帮助市森林公安分局查处森林火灾肇事者。必要时协调消防部队参与灭火。

    市发改委:负责涉及市级财政扶持的森林防火和森林火灾扑救的基础建设项目审批,并将其纳入基本建设计划。

    市财政局:负责筹措解决森林火灾扑救工作经费,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扑火队伍装备、扑火物资储备(供应)以及灾后重建等所需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市监察局:负责对不落实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市政府护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责任制和在火灾扑救中有失职渎职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实施责任追究。

    市教育局:负责做好中小学校师生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市科技局:负责组织协调森林火灾扑救高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提高扑救效率。

    市民政局:负责灾民安置与社会救济工作,协助做好灾民紧急转移、临时安置和基本生活救助工作。按规定做好扑火伤亡人员的抚恤事宜。教育和引导公民移风易俗、文明低碳祭祀,做好陵园、公墓和坟地的火源管理工作,协助做好痴呆等智障人员的用火安全管理。

    市司法局: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森林火灾案件的调查处理。

    市人社局:参与对各部门、各单位和人员在火灾扑救中职责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按照《许昌市人民政府行政奖励表彰暂行办法》对火灾扑救有功人员进行奖励。

    市住建局:负责指导风景名胜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森林防火安全管理等工作。

    市交通局:负责对森林防火特种车辆免收通行费的实施和监管;负责协调市、县政府修建通往灾区临时公路和运输扑救物资、人员,配合公安部门做好交通管制。

    市农业局:负责协调做好农村居民、牲畜和农业生产物资的疏散与转移工作,搞好灾后农业生产。

    市商务局:负责组织火灾扑救生活必需品的应急供应。

    市卫计委:负责组织医务人员赶赴火场实施现场医疗救护,做好灾区卫生防疫。遇有大批重危伤员时,组织、协调现场急救和转诊救治工作。

    市文广新局:通过播放森林防火公益广告等形式开展森林防火安全教育;遇到三级以上火险天气时,在市电视台、广播电台播报森林火险等级预报。

    市旅游局:负责组织指导旅游区和旅行社开展森林防火安全知识教育,将森林防火安全知识纳入导游提示游客内容;发生森林火灾时督促旅游区组织人员疏散。

    市气象局:加强中长期天气预报,及时提供火情监测信息,随时掌握和提供火场及周边天气情况。必要时制定人工影响天气方案,适时实施人工增雨(雪)作业。

    市有关通信部门:负责组织通信联络,确保火灾现场的通信网络畅通。

    9.6 专家组组成人员

    市级森林防火专家组组成人员由市防火办负责组织聘请,并行文公布。

    9.7 预案解释

    本预案具体条款内容由市林业局负责解释。

    9.8 预案生效时间

    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0 附录

    10.1 许昌市人民政府森林火灾应急组织机构图 10.2 许昌市森林火灾应急处置流程图.pdf

    10.3 森林火灾分级标准

    附录10.3

    森林火灾分级标准

    国务院发布施行的《森林防火条例》第四十条规定,按照受害森林面积和伤亡人数,森林火灾分为一般森林火灾、较大森林火灾、重大森林火灾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

    (一)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下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或者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人以上10人以下的;

    (二)较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1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

    (三)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

    (四)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的,或者死亡30人以上的,或者重伤100人以上的。

    本标准所称“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