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政 [2018] 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许昌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划(2018—2030)》已经市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8年5月8日
许昌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划(2018—2030)
第一章 背景与条件
(一)基础条件
1.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济发展方面,“十二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增速居全省第一位;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为2353.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1.9亿元;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为2642.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5.3亿元,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产业发展方面,形成了电力装备、再生金属及制品、汽车及零部件、超硬材料及制品、电梯、食品及冷链、发制品七大特色优势产业以及高端设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能源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区位优势方面,“四站一港”零距离换乘中心基本建成,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市轻轨、航空为一体的快捷交通体系初步形成。生态环境方面,我市已形成了富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城市环境,生态宜居特色日益凸显。
2.科技创新主体不断壮大
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方面,截至“十二五”末,全市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4家,2016年达到80家,2017年达到100家,总数位列全省第四位。企业研发平台建设方面,截至“十二五”末,全市共认定市级以上各类研发平台291个,2016年达到306个,2017年达到337个,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140个、市级190个。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方面,截至“十二五”末,全市共认定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3个,2016年达到17个,2017年达到23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9个、市级11个。
3.科技产出能力显著增强
科技进步奖励方面,“十二五”期间,全市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科技进步奖48项、市科技进步奖238项;201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15项,市科技进步奖58项;201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16项,市科技进步奖60项。专利数量方面,全市“十二五”期间专利申请量达到17767件,授权量达到7340件,数量均位列全省第三位;2016年全市专利申请量10055件,授权量4407件,2017年全市专利申请量12472件,授权量4594件,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连续两年保持在全省第2位和第3位。
4.创新驱动政策环境逐步优化
近年来,我市已出台了《关于落实国家和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完善区域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区域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和加快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等方面制定了具体支持措施,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二)机遇挑战
1.发展机遇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技术更新、产品换代速度加快,技术革命必将引发国际产业分工重大调整并重塑世界竞争格局,创新驱动已成为许多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我国新常态下传统发展动力不断减弱,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艰巨,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拓展创新发展空间,增强内生创新动力,完善区域创新环境,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持续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面临问题
我市虽然具备良好的创新发展基础与优势,但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原始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国家级创新平台较少,对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较弱。三是受我市高校和科研院所偏少等因素的影响,领军型技术人才和复合型高端人才数量较少。四是政府引导资金和社会资本共同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完善,投融资机构数量较少、规模较小,资本驱动作用和能力有待提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我市必须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
第二章 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全市的优先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以高效率的创新体系支撑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实现根本转换,使许昌成为省内领先、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新高地,为建设“实力许昌、活力许昌、魅力许昌”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紧扣发展,重点突破。紧紧围绕许昌市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需求,坚持问题导向,明确在技术进步、产业培育、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创新工作的主攻方向,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尽快实现突破,力争形成更多竞争优势。
扩大开放,集聚资源。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主动融入国际国内创新网络,持续提升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与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和创新优势区域进行合作与良性互动,打造中部地区开放创新发展高地。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科技与经济对接,健全完善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突破创新资源有机整合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环境,释放动力,激发活力,凝聚实力。
人才为先,强化激励。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把人力资本放在优先位置,尊重创新创造的价值,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汇聚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三)战略定位
产业创新引领区。着力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撑引领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推进产业质量升级,力争重点优势产业创新水平引领全省,部分主导产业创新水平领先全国。
协同创新集聚区。围绕郑许一体化战略,全面深化郑许之间交通、产业、生态等方面的对接,布局重大创新平台,实施郑许协同创新。探索区域合作新模式和国际化发展新路径,与国内外创新高地在技术、人才、资本等方面对接合作,推动国际国内协同创新。依托重点企业,加快创新资源集聚整合,强化产业链协同和产学研协同创新。
创新生态先导区。把握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获批全国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的契机,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全面激发创新活力,通过完善双创政策体系、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快高端人才集聚、促进科技金融结合、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打造高效协同、功能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建成中原城市群乃至全国的创新生态先导区。
创新驱动示范区。统筹利用国家高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区等重大创新抓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实施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我市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为中西部地区创新驱动发展作出示范。
(四)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30年,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融合,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链条有机衔接,成果转移转化更加便捷,创新治理更加科学,创新效率大幅提升,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更加优化,建成结构合理、要素完备、开放兼容、协同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一批创新引领型人才,建设一批创新引领型平台,引进一批创新引领型机构,科技创新投入逐步加大,科技产出能力显著增强,新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各类创新主体充满活力,公民创新素养明显提升,全面实现“产业创新引领区、协同创新集聚区、创新生态先导区、创新驱动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成为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创新型城市,建成国内同类型城市中具有鲜明特色的自主创新高地。
2.近期目标(2018—2020)
到2020年,实现创新主体高度富集、创新载体协同有力、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创新型城市架构基本形成的目标,建成省内重要的创新高地。
创新主体高度富集。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高端创新要素有效集聚,培育创新龙头企业1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200家以上。
创新载体协同有力。许昌国家高新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对区域创新的引领示范作用显著增强,支撑许昌有效融入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围绕郑许一体化的创新需求,布局一批重大创新平台,承担创新资源聚集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性任务。优化十大产业聚集区的科技创新功能布局,进一步明确其创新发展定位,实现错位发展、协调联动。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成果产出大幅增加。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以上,市财政科技投入占比达到1.9%以上,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达到50人年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件以上,国家级研发平台达到8个以上,省级研发平台达到160个以上,市级研发平台达到220个以上,技术合同年成交额达到2亿元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
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更加健全,体制机制保障更加有力,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公共服务高效便捷,创新文化氛围浓厚,孵化能力显著提升,创新要素快速集聚,形成融合、协同、共享的创新生态环境。国家级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数量达到6家以上,省级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数量达到20家以上。
创新型城市架构基本形成。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形成一批高端引领的创新型企业、人才团队,重点产业进入全国价值链中高端,城市创新发展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基本健全、创新绩效大幅提高、创新辐射能力明显提升,创新型城市架构基本形成。
第三章 优化创新功能布局
依托许昌市产业和区位优势,按照“产城互动、三产融合、集约高效”的原则,构筑“一核一带两园十区”的创新发展格局,推动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整体提升。
(一)打造许昌自主创新的“核心区”
依托许昌高新区(以下简称“高新区”),积极打造全市自主创新高地。进一步加大对高新区升级创建的支持力度,强化创新资源汇聚,突出创新政策导向,促进中原电气谷核心区与周边的尚集产业集聚区、魏都产业集聚区、长葛产业集聚区和许昌市商务中心区实现有机联动,打造成为面积约68.3平方公里的创新一体化发展区域和全市自主创新“核心区”,力争2018年成功升级为国家高新区。高新区要面向国家、省发展战略,通过建设国家、省级创新技术平台,参与国家、省重大创新工程,力争在重点产业领域实现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引领。一是围绕电力装备制造、电子电气、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主导和新兴产业,汇聚整合域内外高端创新资源,把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重大技术创新平台、重要的企业研发平台在高新区形成系统布局,建成区域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区域发展创新源。二是引导支持我市龙头企业在高新区内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开放创新链和产业链,富集科技型企业群体,厚植创新创业活力,培育区域发展新动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区域发展动力源。三是培育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通过新兴产业示范效应、二三产业融合效应、集群配套溢出效应,发挥集群骨干企业创新示范作用,把高新区打造成为创业环境优越、创新资源集聚、创新体系完备、基础设施完善、环境质量优良、产业特色突出、覆盖全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核心载体,打造创新驱动辐射源。
(二)构筑郑许协同创新的“产业带”
以许港产业带(以下简称“产业带”)为载体,构筑我市开展郑许协同创新的主承载区。产业带以“依托郑州、对接空港、发挥优势、错位发展”为原则,着力打造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网络经济试验区。一是布局重点产业,优先发展智能终端、先进制造、现代物流产业,着力培育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产业。二是推进郑许协同创新,设立郑许创新合作发展基金,对布局在产业带的郑许两地校企合作、成果转化和人才引进等项目给予资金支持;与在郑高校建立电力电子、先进制造、超硬材料、资源与环境等协同创新中心;与在郑高校、科研院所以及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建企业研发机构、产业技术研究院、行业技术创新联盟、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鼓励和引导郑州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在产业带设置分支机构或延伸其服务功能。三是建设郑许一体化发展的主要载体,优化提升产业带内现有六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四个服务业集聚区的创新支撑能力。采用产城融合、商住配套的方式,在对接空港核心区规划10—20平方公里建设许港融合发展的核心载体,主要承接航空港实验区智能终端(手机)配套产业和航空物流产业。四是强化信息技术支撑,开展5G网络技术研发和测试工作,推动网络经济、智慧城市和特色小镇建设。
(三)创建国际创新合作的“示范园”
依托“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和“长葛市中德再生金属生态城”两大园区,创建国际创新合作的“示范园”。通过主动对标国际前沿,深化对德合作,引进嫁接先进技术等提升制造业水平,立足许昌现有技术积累、制造能力和产业组织基础,借鉴德国工业园区建设管理模式,在装备制造、再生金属及制品加工、机械加工、数控机床、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推动中德重点合作项目在我市落地发展,打造中德合作先进制造基地。探索中德中小企业创新合作新模式、新途径、新举措,培育发展一批竞争力强、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构建产业特点明显、创新能力强的产业集群,推动我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战略,使两大产业园成为拉动我市转型发展的新引擎、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合作试验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区、国际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引领区。
(四)建设区域产业创新的“集聚区”
依托许昌市十大产业集聚区,建设承载许昌市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基地。通过优化创新生态,明确产业定位,突出创新方向,实施错位发展,促进各产业集聚区提质升级,着力打造支撑经济发展的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和人才高地。
中原电气谷核心区:重点围绕电力装备制造、新能源与环保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培育形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电力装备产业集群。依托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智能电网和以风电设备、储能设备等为代表的新能源装备,推进机器人、增材制造、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布局。创新制造模式,全面推动制造与服务的深度融合和以互联网为纽带的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协同设计、定制化生产、云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型模式,在龙头骨干企业开展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机器换人”等智能制造示范工程,打造全国电力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国家级2025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核心区”。
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围绕机器人、数控机床、电梯等产业领域,完善“龙头企业—产业联盟—公共平台—人才培养—产业园区”智能制造创新体系,发展壮大电梯、工业机器人及数控机床产业集群。以智能电器专利导航产业发展试验区为抓手,引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集群,打造国内电梯制造业创新中心和知识产权运用示范基地。
许昌尚集产业集聚区:重点围绕发制品和汽车零部件两大主导产业,推进集聚区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成为许昌创新驱动格局中重要的创新支点。加快远东传动轴、瑞贝卡发制品等龙头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推动协作配套的中小企业向专业化、高端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建立完整的上下游协作配套体系,全面提升产业本地配套能力。以发制品产业园区和汽车零部件园区两大主导产业园为重点,强化园区聚集效应,努力将集聚区打造成为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示范区和国内最大的发制品品牌建设和出口基地。
许昌魏都产业集聚区:依托骨干企业,围绕绿色设计、绿色工艺、绿色技术等关键点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工程及养路机械、电力三次装备产业由产品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推动纺织、发制品、造纸包装等制造业与现代物流业融合渗透、联动发展,建设全国一流的绿色制造产业基地、现代物流示范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园。
禹州市产业集聚区:重点围绕中医药产业,以中药为突破口,壮大集种植、精深加工、商贸物流为一体的中医药、生物保健品产业链,推动健康医药产业向可穿戴健康产品、远程医疗等智能医疗产业拓展,促进大数据在中医药产业的推广应用。推动华夏药都健康小镇、润弘本草健康产业园、天源生物医药科技园等创新载体建设,加强创新资源集聚共享,打造全国重要的中医药产业基地。
长葛市产业集聚区:重点围绕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大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着力拓展3D打印、分布式制造、工业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积极引进知名机器人制造企业,建设机器人研发制造基地。以“互联网 工业转型”为方向,加强工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领域的深度集成应用,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信息化、互联网等业态融合发展。引导企业依托制造优势,发展总承包、在线支持服务、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建设3—5个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2—3家国际知名的企业集团,打造许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创新引擎。长葛大周再生金属循环产业集聚区:重点围绕再生金属和金属制品产业,全力实施低碳化改造和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利用国内国际合作平台和中德产业发展基金深化中外合作,积极引导国际创新资源向集聚区转移转化,加快中德再生金属生态城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完善青创平台、中南再生资源研创中心等创新平台,将集聚区打造成为郑许一体化创新发展的桥头堡、中德创新合作重要先行地、许昌重要的区域创新节点。
鄢陵县产业集聚区:重点围绕纺织箱包和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加速发展纺织深加工,健全纺织、织布、服装、医用辅料的纺织箱包产业链,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纺织箱包龙头企业,打造服装箱包优势品牌,培育壮大纺织箱包产业集群,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纺织服装、箱包产业基地。推动传统装备制造产业升级改造,围绕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对接引进深圳智慧产业园、空天装备产业园,着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襄城县产业集聚区:重点围绕硅材料、太阳能装备等产业,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培育完善硅材料产业链条,重点发展碳化硅、石英坩埚、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应用产品、太阳能集热系统等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全面启动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建设,引导太阳能装备产业提升创新能力,将集聚区打造成为省内重要的太阳能装备制造基地。
襄城县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重点围绕煤基化工、硅材料领域,推动煤基化工产业技术向高、精、尖领域拓展,大力引进煤基化工、精细化工、医药化工等关联产业,推进高纯度硅烷气、多晶硅、有机硅及相关产品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培育高纯度硅烷气高端产业集群,强化煤化工循环经济“领跑”优势,打造国内链条最长、最完整的煤化工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硅材料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第四章 推动创新体系建设
紧紧抓住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机遇,面向许昌创新发展需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全面创新,围绕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积极部署九大重点任务,大力建设创新体系,强力推进许昌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一)培育壮大创新主体
1.制定创新主体培育计划
与省创新主体培育计划密切衔接,从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等方面制定实施许昌市创新主体培育行动计划,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使科技型企业成为创新发展的主力军。通过分类指导、分层培育、动态管理,形成创新型龙头企业带动、高新技术企业支撑、科技小巨人企业快速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高度富集的创新型企业集群,使科技型企业成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承载主体。
2.重点培育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
紧密结合许昌市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和突出问题,重点支持许继集团、森源集团、黄河集团等龙头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整合创新资源,积极承担国家、省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攻克一批新技术,建设一批新项目,开发一批新产品,成长为具有行业引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同时,引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开展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带动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培育。到2020年,力争培育10家以上创新型龙头企业,形成创新型企业的领军力量。
3.加快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小升高”计划,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宣讲和培训,完善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支持措施,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积极申请各类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加强研发人才的引进培育,引导企业不断提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的产品(服务)销售规模,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到2020年,力争培育16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创新型企业的骨干力量。
4.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
建立“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基础体系和“科技小巨人”企业筛选体系,引导“科技小巨人”企业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引进高端人才,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承担或参与国家、省、市科技项目。加大对“科技小巨人”创新产品的政府采购和推广应用政策性补贴,增强其市场拓展能力,支持其快速成长。从政策、资金和服务等方面推动“科技小巨人”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进一步提升发展能力。到2020年,力争培育2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形成创新型企业中坚力量。
5.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
积极创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建立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发展等不同阶段的政策支持体系,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全过程服务链条。选择重点产业领域的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扶持,引导其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对创新资源的利用能力,培育一批产业配套类、新业态新模式类、生产性服务类、产业细分领域优势类科技型中小企业。到2020年,力争培育12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形成创新型企业的基础力量。
6.推动大众创新创业
以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为依托,推动建立围绕大众创新创业需求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和孵化器,与权威的孵化机构、投资机构合作开展孵化业务,探索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和基于互联网的虚拟孵化模式,为创业者提供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共享空间,对入孵创客和初创型企业开展培训、管理咨询、融资服务、市场开拓、科技中介等公共服务,降低大众创新创业的成本和门槛,培育更多的优秀创客和初创型企业,为我市创新驱动培育新动能。
(二)提升基础创新能力
1.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基础研究能力坚持科技创新、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和基础研究科学探索目标相结合,加强许昌学院等高等院校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建设,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加快建设一批突破性、引领性、平台型一体的新型产业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和重点实验室等具有较强基础研究能力的科研机构。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原创知识和基础研究领域的核心带头作用,强化高校和科研院所对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等重大基础领域的研究和高技术攻关,研究开发新装备、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模式,着力解决我市主导和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科学前沿和重大基础科学问题,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原创知识及科研成果供给能力。
2.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结合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工程、重大产业技术应用创新需求,面向我市特高压输变电、智能装备、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健康技术、生态环保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等重点领域,积极组织有能力、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科技型企业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参与或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科技项目,开展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攻关和共享,持续产生具有原始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安全、自主、可控,并争取在若干个重点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3.建设重大技术创新平台抓住国家创新布局战略调整的重大机遇,依托我市龙头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电力装备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单独或合作建设一批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专业性技术创新中心,形成由研发机构引领的核心基础研发体系。面向我市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需求,以项目、技术、人才和资本为纽带,引导优势企业建设一批国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
1.明确产学研合作发展重点方向
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搭建有效、稳固的产学研创新合作关系,梳理、研究我市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对重点领域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技术、产品和实现的路径进行分析,科学预测技术需求和发展机遇,找出制约发展的技术瓶颈,明确产学研合作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2.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以我市高成长性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支柱产业为发展重点,引导支持骨干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机制灵活、互惠高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搭建技术研发、市场融资、人才交流和资源整合的创新平台,开展技术联合攻关,促进技术、产业和资本等要素高效配置,推动各类创新主体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加快河南省风电、河南省发制品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设发展,积极谋划组建超硬材料、智能电网、电动汽车、不锈钢及制品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推进重点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以中科院河南中心许昌分中心为平台,加强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中科院院所的深度合作。加快郑州大学许昌研究院、河南信息安全研究院、清华大学许昌技术转移中心、浙江大学许昌技术转移中心等机构建设,支持我市重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中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大学等建立学科链接、技术链接、人才链接,联合实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产业化应用。
(四)聚集创新创业人才
1.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
全面对接落实国家“千人计划”、河南省“百人计划”,着力实施“许昌英才计划”,把握“中原城市群”、“郑许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重大科研项目、科技开放合作项目及研发平台的建设,加快引进一批掌握国际先进技术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努力争取优秀科技人才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撑计划、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大力培育高层次科技人才,推动人才资源快速聚集。
2.培育高技能人才队伍
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职教攻坚工程和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依托大型骨干企业、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许昌电气职业学院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试点,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技术人才知识更新继续教育,加大面向生产一线的卓越工程师、实用工程人才、工匠人才、高级技师和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梯次发展。
3.建设创新型企业家队伍
实施“企业家队伍培养十百千行动计划”,围绕现代企业管理、宏观经济形势、产业发展趋势、科技发展前沿等内容对企业家开展培训,推动企业家把握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工具,实践创新转型,促使一大批技术型创业者向现代企业家转变,培育一批具有创新理念、国际视野,懂技术、善经营的企业家,形成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
4.加强人才服务保障
建立创新人才服务数据库,为人才在政策咨询、医疗保健、子女教育、购房落户等方面提供精细化服务。对引进的紧缺急需人才特别是国际顶尖人才,在签证居留、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提供全方位服务。建设高端人才社区,重点解决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许昌英才计划的高端人才安居需求,推进高职人才社区项目和工匠人才社区项目建设,为人才提供安居乐业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五)推动成果转移转化
1.建设一批成果转移转化基地
加快培育和认定一批技术集成与经营、技术经纪和技术投融资服务等技术转移机构。依托许昌科技大市场、浙江大学河南技术转移中心等建设功能完善、辐射作用强的技术交易市场,打造技术转移服务集聚区。引导和支持我市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对接省内外大院大所,合作建设许昌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基地、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
2.提高中介服务机构成果对接服务能力
以许昌科技大市场为核心,集聚一批科技咨询、技术评估、成果转化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全市科技成果、科技报告、科技文献、知识产权、标准等信息对接汇总,组织企业发布成果需求目录。构建科技成果深度信息发布、交流平台,强化科技成果信息的有效供给和共享,发挥各类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的作用,为科技成果在许昌转化和本地成果走出去提供服务。充分发挥学会、学会联合体、行业协会、研究会等社会组织和联合体的优势,提高重点技术转移和成果对接水平和成效。加强技术市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技术经纪人制度,培育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转移人才队伍,积极开展技术转移公共政策及实务操作、技术市场法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等培训。
3.提高中试与产业化能力
依托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一批聚焦细分领域、功能完备的科技成果中试基地,通过建立开放式实验室、标准化中试车间,为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创造良好基础条件,面向中小微企业开展中试、熟化与产业化开发,提供科技成果检测检验、集成与二次开发、评估与评价、技术示范推广与交易等服务,将基地打造成完善科研成果、服务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
1.建设科技投融资平台以许昌市政府与各县(市、区)设立的财政科技资金为引导,联合一批成熟的创投、产业基金等社会资本,按一定比例构建若干种子、天使、创投、产业基金,建立“刚性投融资平台”。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采用政策支持手段,吸引、联络一批全国金融投资机构与我市合作,通过对创新创业重大项目和优质科技型企业提供投融资支持,进一步扩大投资来源,建立“柔性投融资链接平台”,与刚性投融资平台共同组成我市科技金融平台体系。
2.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联合社会资本共同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基金下设创业投资子基金、贷款风险补偿和绩效奖励,通过创业投资子基金为转化科技成果的企业提供股权投资,通过贷款风险补偿对合作银行发放的符合规定条件和程序的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通过绩效奖励为转化科技成果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给予资金奖励。
3.深化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引导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或科技金融事业部,在企业贷款准入标准、信贷审批审查、考核激励等方面创新制度和流程。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科技贷试点,为企业提供股权和债券相结合的融资服务方式。探索投保贷、信保贷、债权融资等新型融资模式,在统借统还、网银信贷、知识产权质押、绿色信贷等方面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产品。
4.支持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规范化的股份制改造,加强对处于上市准备不同阶段的企业进行差异化指导,建立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完善对企业主板上市和新三板挂牌的扶持引导政策和奖励政策,推动科技型企业积极利用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新三板、中小板、主板进行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集合票据等,发展融资担保、融资租赁、股权融资。
5.打造科技金融聚集区
依托许昌市商务中心区金融大厦、信诺投资大厦、众信国际大厦、芙蓉商务写字楼、芙蓉国际等新建和已建载体,发挥财政、税收、金融、科技等集聚效应,吸引国内外商业银行、科技银行、股权投资机构、信用担保机构等集聚,着力培育发展金融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建成我市科技金融聚集区。
(七)构建创新服务平台
1.加强公共技术平台建设
在电力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产业领域,建设一批公共技术研发、第三方测试检验认证、大型科研仪器设施共享、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等公共技术平台,积极构建与国内外知识产权、技术标准、质量检验、产品质量认证体系等公共技术对接平台,实现公共技术支撑需求的全覆盖、便捷化、低成本共享服务,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和形成技术外溢效应。重点推进国家级电工电子产品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国家中低压输配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新能源汽车检测试验基地、信息安全产业公共技术平台等项目建设。
2.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依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新型创新创业服务模式,以许昌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知识产权交易公共服务平台等重点服务平台为主要载体,打造综合性、多功能、开放式,内容涵盖信息共享、人才引进、技术转移、投融资、政策发布、资源链接、培训辅导、科技中介等服务功能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实现资源、数据、服务和科技管理的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为创新创业活动开展提供全面完善、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3.强化科技孵化体系建设
按照“众创空间 孵化器 加速器 科技园区 科技创新基地”的思路,重点打造一批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和加速器,构建涵盖人才、技术、资本、项目、服务等全过程、全要素孵化加速生态链条。探索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创新孵化模式,一是产业孵化模式,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开放创新链和产业链,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推动产业链制造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在线汇聚,建设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创业孵化能力开放平台,通过建设专业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和工匠工作室,实现与内部员工、中小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有机结合,形成大中小企业合作共赢、双创资源富集、创新活跃、高效协同的产业创新集群。二是源头孵化模式,面向我市重点产业领域创新需求,由市政府单独建设或支持重点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各县区龙头企业,在郑州市、北上广深杭及境外等创新资源密集区域建立孵化基地,与大学、科研院所、域外大企业等创新主体形成有效链接,通过资金奖励、政策支持和系统服务等方式,孵化育成有效创客团队和优秀初创企业,对孵化项目实施本地产业化,引进我市规模化发展。
(八)加强品牌质量建设
1.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
加大对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的扶持力度,大力支持企业积极申请专利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促进企业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增强自身竞争力。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加快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建好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引导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维权联盟,完善多元化维权机制,畅通维权渠道,积极开展知识产权预警分析和维权援助工作,推动知识产权主体依法联合维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把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推进知识产权公开执法,强化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力度,不断提升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
2.深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
推动我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转化为先进技术标准,推进企业先进技术标准研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标准;做好强制性标准实施,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形成支撑产业升级的标准群,全面提高行业技术标准和产业准入水平。支持大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国家和行业重要标准研制,提高我市企业在国家技术标准研制中的话语权。
3.实施科技创新品牌培育工程
支持许继集团、森源集团、黄河集团、瑞贝卡等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在电气装备、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超硬材料、发制品等主导产业领域打造一批享誉全球的国际知名品牌。强化典型引路,鼓励优势骨干企业在生物医药、钧瓷艺术、林木花卉、农产品等领域培育一批在国内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的知名品牌。
(九)创新社会管理服务
1.推进数字化城市建设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全力推进泛在5G小镇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助力许昌智慧城市建设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政府网络化管理水平。加快建设统一的市级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政府科学决策水平。以政务云为依托,持续推进业务迁移、数据共享、电子政务及“惠企云”平台建设,深化城管、安监、水务、节能等智慧应用,实现精准分析、精准服务、精准治理、精准监督、精准反馈,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创新社会治安防控手段,提升公共安全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优化便民服务措施与管理环境,加快推进市民“一卡通”建设项目,完善其使用环境和管理功能,打造高效便捷的数字化便民生活服务圈和政务服务圈。
2.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主要任务目标,发挥创新驱动对乡村振兴能力的支撑引领作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创新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新技术新模式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效益农业、生态农业和智慧农业,深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改革,发展优质、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有效衔接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体制,打造设施优良、环境优美的农村社区。结合乡村产业基础、发展潜力和自然人文资源,挖掘乡村产业发展特色,立足传承汉魏(三国)文化、名人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寻求传统思想与创新精神的对接点,创新发展优秀乡土文化,树立文明乡风。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强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力促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提升。深入实施科技富民工程,大力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农产品深加工,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全面推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建设。
3.推动实施科技惠民
在人口健康领域,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着力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发展远程医疗和智慧医疗,推动数字化医院、智慧医院建设,推进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养老等社会服务网络化、定制化,发展一体化健康服务新模式。在生态环境领域,支持生态治理与恢复、大气等污染控制、饮用水保障、污染土壤治理、垃圾与污泥处理、以及城镇绿化与园林建设,宜居建筑、新能源利用、节能环保等技术的转化应用,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在公共安全领域,着力推动食品安全检测预警、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重大生产事故预防、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等技术的转化应用,全面提升我市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为建设平安许昌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第五章 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立足许昌市科技、产业发展基础,围绕七大特色产业、四大战略新兴产业以及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发展需求,着力提升十大重点领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加速推进互联网 、制造业服务化、云服务、跨界融合等业态创新,持续开展开放式研发、网络化制造、个性化定制、互联网商业和共享协作等模式创新,促使许昌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更特、更优、更强。
(一)电力装备制造
发展重点:围绕“发、输、变、配、用、调”六大领域,推进龙头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推动科技研发、设计制造、专业服务、工程施工一体化发展,带动区域中小企业提升配套能力,保持超高压输变电装备、智能电网用输变电及用户端设备等领域的国内“领跑”地位,建设超千亿级电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进一步深入研发特高压输变电、智能变电站和智能配电网、智能电网用户端、电网舞动预警及防治等成套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物理储能、电磁储能、电化学储存和变相储能等先进储能方法的研究,重点突破电化学储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核心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突破分布式电源并网及控制、并网与孤网状态的无缝切换,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接入、储能、智能配电、用电、监控和保护等关键技术,研发适应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储能等多元化负荷接入需求的智能化供需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
(二)高端装备制造
发展重点:以装备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重点,重点提升汽车及零部件、电梯、机械装备等传统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工业机器人等新兴装备制造业,培育具备国内竞争力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针对产业应用及市场需求,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扩大服务机器人应用,研发适合本地制造业的专用机器人,构建机器人本体、关键零部件制造、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全力引进国内外一流的自动化研究所、高校和机器人企业,以机器人“十百千”示范应用倍增工程推动企业自动化技术应用和改造;建设以专用汽车、电动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制造为主、汽车配套用品门类齐全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完善整梯生产、核心部件、电梯安装、维修保养等电梯业产业链,提高电梯就近配套能力;推动农机等机械装备向高端、高效、高档转变。
技术创新:围绕RV减速器、伺服电机、驱动器、末端执行器、传感器等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技术开展攻关,加强系统集成创新,重点突破搬运、喷涂、桁架、焊接、锻打、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核心关键技术,推进服务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攻关、前沿共性技术研发和医疗康复机器人研发;大力发展焊接、喷涂、搬运、码垛、巡检等工业机器人,防爆、消防、深潜、救援等特种机器人以及医疗、家政等服务机器人,重点发展专用货车、专用作业车、特种作业车等整车轻量化以及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研发高速节能环保直梯、精量复式作业机具、低污染大型自走式施药及收获机械、烟草机械滤棒成型机等高端装备配套的智能控制技术。
(三)电子信息
发展重点:大力发展泛在融合、绿色宽带、安全智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智能化、物联网等技术的广泛渗透与综合应用,培育信息服务业千亿级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大数据应用和云计算服务,建设“政务云”、“公有云”、“工业云”等云平台;发展智能终端(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智能设备等智能终端配套和核心零部件,推动智能终端产品本地化生产;加快建设“5G特色示范小镇”,参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发并推广应用;推进人工智能在物流、金融等领域应用。
技术创新:重点开发电力电气设备各类嵌入式软件、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车载卫星导航系统、智能化安全防护软件、新型加密软件、生物特征识别软件、基于4G的应用软件;力争参与高端通用尤其是专用芯片的研究开发,开展新型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关键技术研发。
(四)新能源汽车
发展重点:以纯电动汽车全产业链建设和汽车智能化为方向,构建电池及管理系统、电机及控制系统、汽车电子系统、整车制造及控制系统、质量检测与试验、市场营运、电池回收再利用全产业链,打造新能源汽车千亿级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突破高集成度的电机一体化底盘、电池管理系统、电驱动总成、集成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提升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驱动电机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重点研发新型电动商用车和乘用车,开展新型铝合金、轻型复合材料等新材料、新工艺在专用汽车上的应用研究,研制专用汽车核心特殊功能部件及专用装置;重点围绕“电池、电机、电控”三大共性关键技术,积极推进动力电池、电机、电子控制单元等关键零部件的模块化、系列化、通用化。
(五)新材料
发展重点:以新材料应用和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上关键技术研发与高端新产品研制为方向,以超硬材料、新型纤维发丝、硅系材料为重点,整合优势资源,提升产业品牌价值,完善研究开发、加工制造、产品设计、品牌塑造、后续服务等全过程产业链;加快汽车、电子信息、新能源、机床工具等领域超硬材料制品和石墨烯、高性能纳米材料等前沿材料关键技术研发,提升硅烷气、多晶硅、单晶硅等产品优势,打造超硬材料、发制品、硅材料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开展高品质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及其相关制品关键制备技术研究,拓展其应用范围,强化超硬材料功能性元器件、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线锯、精密高效超硬材料磨具、聚晶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复合片等高端产品关键技术和制备工艺研发;积极发展再生蛋白假发纤维、毛皮用改性晴纶纤维及具有芳香味的假发纤维技术,推动新型环保发制品加工处理助剂开发和应用;深入开展煤化工及资源循环利用以及高纯硅烷生产技术,加大高纯硅烷产品下游应用技术研发力度,带动本地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平板显示器、半导体、镀膜玻璃等制造技术及产业发展。
(六)新能源
发展重点:优化能源结构,加大对风力和光伏产业支持力度,重点发展能源互联网、新能源发电装备、并网设备,完善新能源“发、储、输、用”全产业链布局,推进新能源产业效能提升和成本降低,培育全省领先的光伏和风电装备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积极开展大型智能风电机组及智能风电场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针对2.0MW—3.0MW等级系列风电机组,重点开展适合低风速区域的叶片、主轴、齿轮箱和发电机一体化,风电机组自动化装配系统集成,大型风电机组整机设计,风电场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发,实现大型风电机组产业化生产;攻克新能源并网即插即用、多能互补优化协调控制等难题,加强智能微电网综合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展退役车储能系统联合运行作为大规模电网储能装置的研发,利用不同新能源的自然特性进行互补,提高整体新能源发电的经济性。
(七)生物医药
发展重点:以中医药、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为重点,加强中药创新药物研制和中药种植基地建设,推动中药材精深加工,开发推广青蒿素等中医药新产品,培育本土中药品牌;推进生物药、化学药提档升级,联动发展医用敷料、生物保健品、药用氨基酸等产品;积极构建医药研究、医药制品及保健品、医用敷料、交易物流、健康服务全产业链,培育生物医药千亿级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开展名优中成药、中药大品种关键技术研发,重点在提取精致、新型剂型、以活性为基础的质量评价方面实现突破,进一步完善本地道地中药种质资源和原生态中药种植体系,加快中药非药用部位和中成药生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攻关;重点突破先进生物技术、半合成技术、手性技术等研发和应用,实现生物药、化学药向高端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升级。
(八)资源与环境
发展重点:以保障资源高效稳定供给和环境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围绕再生金属、煤化工、环境保护等领域,发展节能低碳与环保技术及装备,建立回收、分拣拆解、初加工、精深加工的再生金属产业链,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煤化工深加工循环生产模式,积极发展绿色再制造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打造再生金属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煤化工百亿级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重点开展精细煤化工产品、高效洁净煤化气、不锈钢和有色金属回收利用工艺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强生态修复与生态安全保障技术、大宗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及应用技术研究、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智能环境检测和监测技术的研究应用。
(九)现代服务业
发展重点:以互联网、知识服务、智能服务、虚拟现实等技术为支撑,重点聚焦现代物流、健康养生、文化旅游、电子商务、金融产业,加强技术集成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水平。实施“互联网 ”智慧物流行动计划,探索冷链物流主体协同发展模式、物流配送模式,发展壮大电商物流和快递物流,规划建设国家智慧冷链物流综合服务平台、许昌空港现代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推进食品加工产业与冷链物流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国家康养示范区、许港健康养生养老产业带建设,着力推进健康产业集聚集群。实施“文化 ”战略,推进文化创意服务专业化、集约化、品牌化,促进工业设计、软件服务、专业设计服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推进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在旅游产业的融合应用。实施电子商务集聚发展工程和跨境电子商务提升工程,培育形成一批省级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围绕创新型融资需求,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积极搭建地方金融服务平台,培育金融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
技术创新:重点研发现代物流信息化技术和供应链管理的系统或平台技术;参与研发终端播放技术、虚拟现实、三维重构等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重点开展数字许昌、数字地图、视频可视、旅游文物保护与修复、重点景区数字化管理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十)现代农业
发展重点:以许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鄢陵县花木产业集聚区为平台,强化农机与农艺结合、“互联网 ”与种养业结合,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支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重点发展优质强筋小麦、花卉苗木、道地药材、特色烟叶、油用花生、肉牛、奶牛等优质高效种养殖业,培育“育繁推”一体的现代种业企业;推动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和云服务应用,深入开展节水农业、有机农业,打造智慧农业、循环农业;建立农业“接二连三”互动融合发展模式,积极发展生态种养业、观光采摘种养业、田园综合体等新业态,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
技术创新:支持农作物良种引进推广培育及产业化开发,重点研究和推广主要粮食作物高效简化栽培、中低产田改造、旱作农业、保护性耕作、精准作业等关键技术;重点开展花卉苗木标准化生产、容器育苗、盆景盆花无土栽培、组织培养、诱变育种、病虫害综合防治、快繁技术、花卉保鲜等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
第六章 推进开放创新合作
围绕创新开放合作,搭建国际化发展平台,优化国际化发展环境,大力提升本地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水平,推动实施跨境孵化,促进国际间、区域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强化开放创新服务能力,全面推动许昌市开放创新。
(一)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
1.支持企业国际化发展支持我市龙头企业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家支持的重点领域,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实验室,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研究,完善技术短板和产业链条,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化创新水平。鼓励、支持企业采用联合、兼并、参股、控股等方式,积极开展跨境投资、跨境并购和跨境合作创新,构筑国际化发展平台,全面提升许昌市承接国际产业化项目、国际技术转移、国际化专业园区和孵化器建设运营的能力和水平。
2.实施跨境孵化
与国际知名孵化机构、创投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合作,在海外高校、科研院所集中区域共建孵化器,实施“跨境孵化”、“带土移植”,探索引进德国的初创型科技企业和高端技术研发团队并进行“熟化”和“孵化”。积极引进国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跨国公司来许昌共建科技创新载体,设立双向互动的国际科技园或孵化器,吸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科技创业企业等入驻,培育、发掘、引进行业领先的重大科技成果。
(二)强化开放创新服务能力
1.搭建国际创新服务平台
建设服务于国际创新的三类平台,一是技术对接平台,积极与国外重点研究型大学、企业对接,建立一批跨国联合创新机构、组织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吸引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产业组织等在许昌布局重大研发和生产项目。二是信息对接平台,搭建支撑产业创新的国际信息交流平台,提供信息交流、技术交易等服务,有效聚集全球创新资源信息,推动企业适应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运营等规则和模式。三是人才对接平台,以重点产业优势和技术创新需求为着力点汇聚全球高端人才资源,建立海外人才库,与国际高端人才、尤其是海外豫籍人才建立长效联络机制,力争引进一批“国际型、复合型、创业型”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2.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坚持国际化、开放性发展方向,全面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鼓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机构吸纳国外企业或组织,引进国际商务机构、商会协会、产业组织,搭建国际合作交流的桥梁和通道。扩大与世界知名科技园区的合作与交流,与具有共同合作基础的国际科技园区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3.优化国际商务环境
营造国内外企业和创业者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改善国际商务发展的软硬件条件,依托许昌市商务中心区,建设集研发创新、高端创业、商务服务、居住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创新社区,打造适合外籍人员科研创业和跨国公司创新发展的良好创新发展环境,吸引更多外籍人员和跨国公司入驻我市。
(三)开展区域创新合作
1.推动国内创新合作
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泛珠三角等国内创新高地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探索园区建设、产学研合作、中小企业发展、科技金融体系建设、人才引进、国际化发展等方面的有效做法,重点谋求与国内重点院校院所、优势企业建立战略合伙伴关系与协同创新机制,着力引进和导入高端、战略性创新和产业资源,引进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我市。
2.实施郑许创新合作
建立我市与郑州市之间的创新合作机制,一是实施产业联动,对我市和郑州市主导产业实施融合发展、优势互补、统筹布局、形成合力,支撑和推动相关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二是实施技术联动,通过与郑州市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共同承担重大创新项目,开展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共建区域性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技术条件共享平台,实现技术资源共享。三是实施载体联动,以许港产业带为主要承载区域,优化郑许一体化创新空间布局,实施区域联动,降低两市之间各种要素的流动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推动域内联合创新
引导鼓励各县(市、区)共设创新议题、互联互通创新要素、联合组织技术攻关、推进科研条件共享、激励人才双向流动,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共享,加强城与城、园与园、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同,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实现功能梯度布局、产业错位发展的格局。
第七章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通过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创新激励保护、培育技术创新市场、统筹协调创新政策、健全创新评价机制,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制约创新的思想和制度障碍,营造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一)推动管理体制改革
加强科技发展重大政策制定、科技计划组织实施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衔接。改革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方式,推进和完善重大科技项目公开招标、科技项目责任管理、科技项目评审评估及绩效评价等制度建设。加强科技工作协调机制建设,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就科技发展重大问题进行部门与部门、市县沟通的机制,统筹科技资源,优化科技力量。强化科技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专家决策咨询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提高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
(二)完善创新激励保护
1.完善知识产权创造激励和保护
研究探索建立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开展原始创新、专利申报、本地化应用实施的创新奖励、转化收益分配机制;加强对创新主体品牌商标注册、保护、维权等方面的培训,建立商标侵权预警机制,健全侵权查处机制,完善商标维权快速援助机制,提高企业商标注册、运用和品牌保护能力。
2.建立科技创新容错机制
营造鼓励创新、弘扬先进,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构建由预防机制、纠错机制、补偿机制组成防范风险的三级容错纠错机制。加强试错文化宣传,建立创业创新重大项目风险评估制度,提升项目的风险防范能力;建立风险应对、化解的相关机制和程序,强化项目过程管理;建立对政府参与设立创投基金投资失败项目的资金补贴制度,降低投资风险。通过三级容错机制建设,激励各类创新主体、创新创业者和政府创新服务部门勇于创新、支持创新、宽容创新。
3.加强对科技创新主体的激励
全面推进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分配管理改革,支持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贡献占比高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主体加快实施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建立对创新主体研发投入普惠制奖励补贴和研发经费专项补助,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奖励和技术标准政府专项奖励,落实股权奖励税收优惠政策,强化对各类创新主体的政策性激励。
4.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措施
建立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对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和实际贡献享受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
(三)培育技术创新市场
加快颁布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服务)政府采购目录,建立纳入政府采购新技术新产品的企业数据库,设立新技术新产品专项采购资金,建立包括首购、订购、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和示范项目、推广应用等采购方式,实行创新产品优先采购;对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服务)的重点投资工程、示范项目的,按给予企业一定额度的政策性补助,提升企业的市场拓展能力,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服务)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
(四)统筹协调创新政策
1.全面落实国家和河南省科技创新政策
深入解读、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中央文件及我省创新驱动、创新创业相关文件要求。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全方位对接国家和我省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创新创业的投资政策、科技扶持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实施国家、省、市三级政策联动,确保政策落实无棚架、无阻滞、无延迟、无空项,实施对创新重点工作的精准支持。
2.建立许昌市支持创新创业的系列政策
以前置性和后置性支持政策有机结合为原则,以企业内部创新政策与外部环境建设政策相结合、以供给侧政策与需求侧政策相结合为目标,围绕支持重大科技专项、创新主体培育、技术创新市场培育、载体平台建设、科技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方面构建具体化、可操作、能落地的政策,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
(五)健全创新评价机制
1.健全人才分类评价机制
结合各类创新人才的不同特点,破除传统的评价思维和评价标准,加大创新成果、效益评估、专利发明的权重,探索建立重业绩、重贡献的科学化、社会化、专业化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人才评价信息化平台和人才大数据平台,建立多维度、针对性和科学性的评价方式,以弹性、灵活的方式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
2.优化科研评价模式对高校和科研院所构建以原创贡献和产业贡献为核心的评价机制,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以原始创新性和创新性人才培养为评价重点,着重评价科学价值。应用研究由用户、市场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参与评价,着重评价目标完成情况、成果转化情况以及技术成果的突破性和带动性。产业化开发以技术、产品的成熟度和市场反应为评价重点,着重评价对产业发展的实质贡献,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第八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强化创新发展理念
我市各部门要把创新驱动战略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强力推动组织、制度、科技、文化、管理、商业模式等各领域创新,让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政府履行职责的核心理念、战略意志,成为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和全市人民的发展共识。
2.成立创新领导机构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成立许昌市创新驱动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协调和管理,实现各类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负责本规划的具体组织落实工作,加强对创新驱动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和审议,推动规划有效落实。
3.加强市县协同联动
进一步完善市、县(市、区)两级科技行政管理体系,建立责权统一的协同联动机制,充分调动其创新发展积极性,在科技创新投入、创新政策落实、重大项目实施、发挥创新平台和载体作用等方面形成市、县(市、区)两级协同效应,提高科技创新效能。
4.成立创新咨询机构
遴选国内外技术创新、产业发展、金融投资、创新咨询、企业管理、规划建设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许昌市创新驱动专家咨询委员会,围绕我市创新驱动重大战略、重点工程、重大政策和重要课题开展专项咨询服务。
(二)推动责任落实
1.明确任务责任
建立市、县(市、区)联动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其主体责任,制定贯彻落实本规划的具体措施,明确任务和责任,确保落实到位。强化党政一把手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责任机制,建立由科技部门牵头,发改、工信、财政、人社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细化政策措施,科学组织推进,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2.细化督查考核
制定并完善有利于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创新驱动监测评估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强化投入产出统计监测。将创新驱动发展成效纳入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内容,逐步提高考核权重。建立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相结合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各区域的发展实际及错位发展的需求,突出特色,区别对待。
(三)强化资金保障
1.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投入为支撑、社会资金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各级要积极落实科技支持政策,确保科技项目资助、补贴和奖励等科技支出需求,实现科技投入稳步增长。
2.优化财政科技投入方式
深化科技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积极推进涉企财政资金基金化改革,逐步设立科技成功转化引导基金和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综合运用无偿资助、后补助、政府采购、风险补偿、股权投资等多种投入方式,带动社会资源向创新链的各个环节聚集,形成与创新链紧密关联的资金链。
(四)提升服务能力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深化“放管服”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创新市场监管,推动政府服务逐渐向优化创新生态、解决制约创新的问题和建立新型的政商关系转变。强化政府战略规划、政策制定、环境营造、公共服务、监督评估和重大任务实施等职能。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竞争性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开发由市场和企业决定。建立创新治理的社会参与机制,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基金会、科技社团等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
2.构建科技管理基础制度
建立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实行科技报告制度,搭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健全科技项目运行补助机制。建立科技创新统计调查机构,完善创新调查和统计制度,加强基础数据支撑。
3.加强软科学研究
以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目的,围绕许昌市创新创业生态、体制机制创新、创新型产业发展、协同创新等战略问题持续开展研究,为相关部门科学化决策、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撑。研究项目完成后,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加强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和应用。
(五)营造发展环境
1.文化环境
大力宣传在创新驱动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人物,及时报道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营造“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调动全社会参与、支持创新的积极性,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2.法制环境
加快创新薄弱环节和领域制度建设,组织开展创新政策清理,及时废止有违创新规律、阻碍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发展的政策条款,建立创新政策协调调查机制。
3.市场环境
强化政策引导,利用首台(套)订购、普惠性财税和保险等政策手段,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扩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空间。推进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提高技术、成果和人才等要素在产品价格中的权重,让善于创新者获得更大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