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实现我市"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解决制约节能减排的重大科技问题,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河南省节能减排实施方案》、《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工程实施要点》、《郑州市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有关精神和《郑州市"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现将《郑州市节能减排科技工程实施要点》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附件:郑州市节能减排科技工程实施要点 郑州市科学技术局 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郑州市环境保护局 二○○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附 件
郑州市节能减排科技工程实施要点 为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实现我市"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解决制约节能减排的重大科技问题,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07]015号)、《河南省节能减排实施方案》(豫政[2007]46号)、《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工程实施要点》(豫科[2007]170号)、《郑州市节能减排实施方案》(郑政〔2007〕21号)的有关精神和《郑州市"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提出郑州市节能减排科技工程实施要点。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为主题,围绕钢铁、铝、煤炭、火电、化工、建材耐材、造纸等七个高耗能、高排放重点行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以及重点区域污染治理的科技需求,坚持开发、节约并重原则,集成各类科技资源,重点加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集中攻克一批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难题,示范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技术,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2007年到2010年,围绕工业节能减排、建筑节能、新能源开发应用、工业及生活废水治理等关键技术领域,重点攻克30项节能减排的关键共性技术;推广30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培育10家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成效显著的科技示范企业;建设5个从事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的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省、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和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体系,使我市节能减排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减少。二、重点任务(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节约和替代常规能源的重要途径。"十一五"期间,要大力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重点研究开发煤层气(瓦斯)地面开采及抽采利用技术,生物乙醇燃料、生物质柴油大规模低成本生产技术;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沼气等发电技术及装备。近期组织研究开发秸秆纤维乙醇、生物柴油清洁生产、醇醚燃料、煤层气开发利用、太阳能光伏硅材料生产、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生产关键技术,力争尽快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产业化,增加清洁能源的供给,推动我市能源结构调整,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二)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 以节能、降耗、减排为主攻方向,以高能耗、高污染重点行业的重点企业为主体,实行产学研结合,围绕工业节能减排、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应用等方面的技术需求,组织科技攻关。加强工业、建筑、交通、商业和农用五个方面节能技术研发。重点开发高效清洁燃烧技术,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技术,工业余热余压利用技术,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制造技术;开发建筑节能技术,节能环保新型墙体材料生产设备制造技术,研制煤矸石、粉煤灰、赤泥等大宗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及设备;开发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治理、中水回用等再生水循环利用技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技术,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技术;研究节能环保型客车制造技术,开发燃油节能添加剂、燃油清洁剂等汽车节能环保新技术;研究开发农村农业发展急需的节水、节药、节肥技术,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技术。根据全市节能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需要,有计划地开展能源资源节约与污染减排指标体系、评价与考核办法、环境保护监管软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近期组织实施矿井瓦斯抽采--发电--热害治理、焦炉煤气发电及余热梯级利用、建筑节能、电解铝废气深度治理等一批节能减排重大科技项目,着力攻克一批节能减排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推进全市节能减排工作。(三)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加强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在工业上,针对我市钢铁、铝等七个高耗能、高排放重点行业中的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的技术需求,着力推广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新技术,燃煤火电机组除尘脱硫技术,铝电解系列不停电停开槽技术,生物法污水处理新技术及设备等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城市社区推广建筑节能技术,城市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汽车尾气治理技术。在农村大力推广节能型住宅、省柴节煤炉灶、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农业节水、节肥、节药技术和农田污染综合治理技术。近期组织推广城市、工业生活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及装置、智能槽式水冲公厕节水控制器等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开展节能减排科学知识的普及,组织宣传节能减排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全民节能减排意识和能力,发掘公民节能减排的潜力和积极性,指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农村乡镇开展节能减排活动,转变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倡崇尚节约、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社会风气。(四)节能减排技术集成与示范 加强现有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配套,在市重点节能减排工程中开展应用示范,重点面向全市钢铁、铝、煤炭、火电、化工、建材耐材、造纸等重点行业中的重点或骨干企业,培育一批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科技示范企业,以节能减排科技项目为引导,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提高其节能减排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以点带面,促进全市工业企业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的步伐。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利用现有工作基础、合作渠道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人才、项目和资金,推动我市节能减排工作。鼓励支持有关企业和科研单位积极申报、争取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伙伴计划项目和资金、技术援助。组织实施"可再生能源与建筑集成应用技术"、"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将现有节能减排技术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开展"零能耗"建筑技术和降低建筑能耗技术的开发与示范,建设绿色建筑示范小区,树立建筑节能减排示范样板,推动我市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近期组织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集成与科技创新。(五)节能减排技术支撑平台与服务体系建设 以提高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减排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搞好总体设计,合理布点,依托重点企业及相关的高校、科研院所,培育建设生物质能源、环保污水处理机械装备、汽车环保节能等一批以节能减排技术研发、集成和推广应用为主要业务方向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及企业技术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和专业化的节能减排技术服务公司,支持其加强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与扩散,为本领域、本行业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咨询、工程设计等专业性技术服务。三、主要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 该工程由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环保局负责组织实施,结合职能分工做好有关管理工作;邀请省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成立专家顾问组,负责技术咨询、项目评审、技术指导、技术示范、技术推广、人才培训等工作。各级有关部门要按照全市节能减排工作总体部署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把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摆上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围绕市节能减排科技工程的目标,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有机衔接科技工程的各项重点任务。要切实加强对节能减排科技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推动工作开展。(二)进行政策引导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已出台的节能减排优惠政策。贯彻落实节能减排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优先做好节能减排领域的自主创新产品的认定工作,优先在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成效显著的科技示范企业中落实技术开发费用抵扣等各类激励政策措施。将节能减排列为推荐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创新产品认定以及评价各类科技计划的重要指标,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建立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将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列为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指标。把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后产生的节能减排效益作为评审市科技进步奖的重要依据。同时,市科技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等部门根据全市节能减排科技进步的需求,研究制定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科技进步的政策,支持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三)加大引导投入 各级各类科技发展计划要优先支持节能减排科技工程的组织实施。有效整合并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将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作为各类科技计划支持的重点,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重大与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着力引导企业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投入,努力形成多元化的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四)搞好评估监督 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科技进步指标体系、监测评估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节能减排科技项目、示范企业的评估、监督、考核与验收,及时掌握示范企业年度节能减排的主要数据和项目进展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推介和推广,充分发挥其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五)建立激励机制 各级有关部门要对在实施节能减排科技工程项目、培育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科技示范企业、以及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及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企业要制定鼓励员工开展节约能源资源、降低消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等创新活动的奖励办法,对为企业节能减排做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营造有利于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