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街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索 引 号:665995735/2015-00009主题分类: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督/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业务信息
发布机构:郑州市上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 键 词:国有经济,国有资产,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计划报告
文    号成文日期:2015-02-03发布日期:2015-02-03
体    裁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关于上街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5年2月3日在上街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郑州市上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林 虎 

各位代表: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4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4年,全区上下认真落实区十二届人大第三次会议批准的年度发展计划,按照 “抓改革、强投资、调结构、求提升”的总要求,以“三大主体”工作为主导,全面推进“四个十”重点工程,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各项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2.9亿元,同比增长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8.6亿元,同比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8.5亿元,同比增长18.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1.1亿元,同比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2.2亿元,同比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400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200元,同比增长10%;新增城镇就业3026人。从全年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情况看,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以人为本、提质增效,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安置区建设全面推进。全年投资27亿元,建设安置房170万平方米;通航社区等3个安置区实现回迁,累计回迁群众1731户、6400余人。交通路网日趋完善。全年投资3.4亿元,新建、续建道路21条,其中锦江路西延等18条道路竣工通车,岷江路等3条道路正在加紧建设;科学大道实现直通上街,内外联通的路网格局初步形成。城区功能进一步提升。集中供暖实现历史性突破,一期供暖面积达203万平方米。完成上街体育场升级改造,南水北调水厂、汽车客运北站基本建成,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扎实推进,新增停车泊位1036个。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五园十廊”绿化项目全部完成,新增绿化面积82.7万平方米;积极推进“五湖一河一库”生态水系建设,2个湖建成使用,汜水河上街段综合整治工程全部完成,初步形成了“山、城、水”三要素的有机融合。环境综合治理不断加强。持续实施蓝天、碧水工程,拆改59台燃煤锅炉。开工建设上街第一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我区被评为“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城乡一元逐步深化。加快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和“村改居”步伐,完成朱寨等5个村的“双改”工作,我区城镇化的速度、水平和质量继续提高。

(二)突出结构调整主题,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通航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试验区总体规划获得郑州市正式批准,控制性详规编制基本完成,核心区规划面积21.3平方公里,试验区发展方向和布局进一步明确。蓝天路等7条道路建成通车,水电气等设施配套完备,形成了“七纵三横”的路网格局;东虢湖全面建成,11万伏武庄变电站投入使用;上街机场改造一期工程如期完成,初步具备4C级机场的基础条件。先后引进河南大地等30家通航企业,机队规模达到35架。郑州啸鹰飞机组装与试飞基地、通航大厦等项目加紧建设,穆尼飞机“郑州1号”成功下线。成功举办了郑州通用航空展会。产业集聚、产城融合能力持续提升。智能电气产业园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编制完成,道路、水电气等基础配套设施加紧建设;河南华索科技、河南宏科重工等29家企业顺利入驻中小企业创业园;河南863科技创业园项目展示中心主体竣工。全年郑州上街装备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6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亿元,新建标准化厂房5万平方米,已成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工业经济转型稳步推进。郑州中海威环保设备、郑蝶阀门扩建项目已开建,郑煤机高端铸锻研发基地、万谷机械、固力特新材料等项目顺利推进,郑州市阀门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凯普达安全玻璃有限公司等项目已竣工投产。全年新建、续建工业项目51个,完成投资45亿元,主导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7.6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9%,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减少15%。积极推动中铝郑州企业转型升级,启动1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棚户区、工矿区拆迁工作,整合低效闲置用地750余亩,加速发展铁路物流,打造郑州国际陆港重要节点。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跃升。和昌都汇广场、欧凯龙等城市综合体建成投入使用,与大商集团、华润万家成功签约;24街坊豫商集团豫翠园、志强置业理想商务楼等重点项目已经开建,铝工业品市场项目正在实施拆迁改造,中心城区“商圈”培育及发展的雏形初步显现;郑东新区至五云山航空旅游线路成功开辟,五云山特色农业体验园建设初具规模。积极谋划发展养老产业,筹划、编制了养老产业集聚区概念性规划。

(三)把握重点、突出导向,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创新。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陆续签约落地,全年签约超亿元项目20个,签约金额98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的通航大厦、投资4.8亿元的中海威环保设备等项目已开工建设;投资5亿元的河南丰荣飞机零部件生产及维修项目签订正式合同。强化科技创新。我区首家院士工作站“郑州市低品质矿产资源开发院士工作站”正式获批,国家水泵检测中心顺利竣工,河南省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落户我区,华力电缆等34家企业被认定为郑州市科技型企业,全年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名牌产品6个,省级以上著名商标4个。要素制约有效缓解。全年新批回建设用地4399亩,收储6127亩,整合可利用土地1633亩。针对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落实支持小微企业“1 4”推进机制,全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0.9亿元,同比增长46.7%;加强资本市场融资,成功发行3亿元企业债,全年融资突破20亿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组织120家企业家赴高校参加培训,培训优秀管理人才48名,遴选储备行业领军人才80名。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工作。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启动,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和“五单一网”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166项。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成效明显,新登记各类企业419户,同比增长141.6%。财税体制改革扎实推进,“营改增”工作运行平稳,为企业减轻税负760万元。

(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加大财政民生投入,全年民生支出9.13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2%,省市区民生实事全部完成。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成功与北京大学、郑州大学、郑州市106中学开展合作办学。安阳路幼儿园、通航社区幼儿园、郑州铁路技师学院正式开学,北大培文学校、丹江路小学加紧建设。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完成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医疗资源整合,设立中医院儿科病房,免费为全区60岁以上老人接种流感疫苗,“片医”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实现全覆盖。加强就业创业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3026人,完成各类培训2839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434万元。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3.6万人,城市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470元,全区农民参合率达99%,住院报销补偿封顶线提高至20万元。残疾人康复教育托养中心、阳光助老12349平台基本建成。廉租住房保障实现应保尽保。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警务综合楼顺利启用,新华书店开工建设,峡窝镇等4个综合文化站被评为“国家一级综合文化站”,方顶村成功入选第六批“河南历史文化名村”。我区被评为“郑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先进单位”。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951水泥厂和郑州水泥厂等一批信访积案得以化解。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连续四年被评为郑州市安全生产先进区。“平安上街”建设扎实推进,连续七年被评为河南省平安建设先进区。

总体上看,2014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铝、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仍需转型升级,通航、养老等新兴产业亟需培育发展,增长动力转换青黄不接。二是“三力”型项目引进偏少,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制约发展的土地、资金、环境等要素保障压力仍然较大。三是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管理任务依然繁重。这些都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并予以解决。

二、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2015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郑州市“三大一中”和“国际商都”战略定位,深化“三大主体”工作,抓改革创新、强投资开放、促结构转型、求民生改善,突出通航产业、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民生事业四个重点,持续抓好“四个十”工程,加快建设“产业高端、环境优美、城乡一元、文明和谐”的新上街!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初步安排2015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目标。

要实现上述预期目标,应切实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通航产业引领,着力实现通航试验区建设新跨越。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成立上街机场管理公司,完善郑州通航试验区管理体制,争取纳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五统一”管理。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路网等配套工程建设,实现白云路东延、通航一路北延等6条道路竣工通车,完成航展观展通道扩建。完成上街机场改造二期工程并投入使用。精心办好通航展会。全力办好2015年通航展会,使其成为我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加快产业集聚发展。积极引进通航制造、通航运营、通航服务等领军企业,推动河南三和通航飞行器研发与制造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确保河南丰荣、河南大地等飞机维修项目开工建设,通航大厦主体建成,啸鹰组装与试飞基地二期工程基本完工,飞机展示交易中心、中鹏航空俱乐部投入使用,全年入驻企业达到40家,机队规模达到60架。

(二)坚持科学均衡发展,着力推进全域城市化。制定并全面实施上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努力在全市率先实现全域城市化。积极推进安置区建设。全面完成剩余村庄的拆迁,继续加快中铝棚户区改造,切实抓好峡窝镇区改造、柏庙冯沟方顶、夏侯一组等安置区建设,进一步完善二十里铺、朱寨等安置区的基础配套。深化城乡一元探索。加快推进剩余行政村的“双改”工作,积极探索城乡居民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同城同权同待遇。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完成金华路、淮阳路北段、安阳路东段等3条道路升级改造,实现洛宁路南段、峨眉路南延、衡山路、乌江路等9条道路竣工通车,加快昆仑路南延工程建设,启动镇区中心商业步行街建设,推进义马—郑州天然气改线、西气东输长铝支线、全区通信管道建设等工程实施,力促汽车客运北站投入运营,新增供暖面积200万平方米,继续完善公厕、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进一步提高城市承载力。深入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以“智慧城市”建设为载体,持续开展占道经营、露天烧烤、渣土车遗撒遗漏、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等城市管理顽疾综合整治,不断完善联合执法长效机制。

(三)坚持调结构促转型,着力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强化规划引领。科学编制“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使其成为指导全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做实做强专业园区。继续做大做强省级装备产业集聚区,重点抓好智能电气产业园建设,完善路水管网等配套设施,启动办公服务区域建设,建成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实现1.5万平方米公租房主体竣工,力争新大方空港、聚能机械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郑煤机高端铸锻研发基地、中海威环保设备等4个项目投产见效,使其成为产业集聚、转型升级新平台。全面推进中小企业园建设,力争年底入园企业全部建成投产。力促中铝郑州企业转型发展。加强厂区深度合作,支持中铝郑州企业“本质脱困”,加快实施总投资18亿元的160万吨氧化铝节能升级改造等项目;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机遇,积极推进总投资120亿元的中国有色金属智能制造与国际物流港项目建设,打造郑州国际陆港第二节点暨郑州粮食口岸。支持郑州轻金属研究院加快改制,实现就地转型。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以欧凯龙城市综合体、和昌·都汇广场等项目为依托,加速大商等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提升中央商务区吸引力和辐射力;加快百硕金街、欢乐金街、中盟财富中心建设,重点引进和发展精品购物、特色餐饮、文化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养老产业,修订完善养老产业集聚区概念性规划,编制完成养老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推进五云山旅游度假区建设,打造区域休闲旅游品牌,力争全年接待游客达到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000万元。

(四)坚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美丽上街。持续改善区域环境。大力推进生态廊道和公园游园建设。开工建设丹江路小游园、中原西路引线绿化等工程,完成城区内4个公园游园的提升改造,新增绿化面积50万平方米。深入推进生态水系建设。加快南水北调输水管线及配套水厂建设。继续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确保饮用水水质100%达标。完成太溪湖、方顶湖、五云湖、冯沟水库恢复工程等项目建设。完成第一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全区城镇污水处理率力争达到95%以上。强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继续推进“蓝天、碧水工程”,新增无燃煤区2平方公里;强化扬尘综合治理,有效减少施工、道路、堆场等扬尘的产生;加强机动车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治理,淘汰黄标车1800余辆。

(五)坚持开放创新双驱动,着力提升开放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推进改革。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成“五单一网”改革任务。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创新,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领域建设;理顺投融资平台机制体制,提升平台融资能力。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力争全年收储土地3500亩,供应土地2000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通航、装备制造、养老等主导产业,着力谋划和引进一批“三力”型项目,力争全年引进超亿元项目10个,引进域外资金85亿元。强化创新驱动。全力建设上街创新创业综合体。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确保5家企业列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市级以上研发中心5家以上。坚持培育与引进相结合,加快中铝国贸大厦项目建设。坚持招才引智,注重本土企业家培养,着力打造一支高层次领军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智力保障。

(六)坚持为民惠民,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26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3.5%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始终为零。建成居家养老网络平台,新建3个社区托老中心,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继续做好“五险合一”工作,扩大各项保险覆盖面;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困难家庭和特殊人群实现应保尽保。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成北大培文学校、丹江路小学、朱寨幼儿园。大力实施教育质量提升“223”工程,完成500名教师培训,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健全医疗服务体系。规划建设第十五人民医院,新建2家卫生服务站,持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平安上街”建设。深入推进以网格为载体、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的长效机制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继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应急处置等机制,努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支持监督下,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负责的态度、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开拓创新,积极作为,持续求进,为圆满完成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