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疲弱,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环境,全市工业领域以保增长为基本目标,着力实施开放创新驱动战略,持续调整工业产业结构,优势行业和龙头企业生产经营快速增长,带动全市工业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01亿元,同比增长10.1%,高于年度增长目标0.1个百分点。
一、工业生产增速稳中有进。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月度增速稳中加快。上半年全市工业生产增长10.1%,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从各月看,年初开局良好,1-2月同比增长10.8%;3月份同比增长7.8%,回落3.0个百分点;4月份同比增长9.2%,加快1.4个百分点;5月份同比增长9.5%,加快0.3个百分点;6月份同比增长11.6%,加快2.1个百分点。上半年工业生产增速总体上呈现稳中加快态势。
2.增速高于全省、全国。上半年我市工业比全国6.3%的增速高3.8个百分点,比全省8.5%的增速高1.6个百分点。
3.工业生产增速位次前移。上半年全市工业生产增速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居第三位,同比前移15位;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居第三位,同比前移2位。
二、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现。
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呈现主导产业贡献突出,战略性产业带动力增强,高载能行业占比降低,增长动力发生转换,结构调整成效显现。
1.七大主导产业贡献突出。上半年,七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完成1050亿元,同比增长12.7%,高于全市增速2.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七大主导产业拉动全市工业增长8.7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6.5%;从占比看,七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70.0%,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
在工业七大主导产业中,上半年同比增速高于全市增速的有3个,持平的1个,低于的3个,其中,汽车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265亿元,同比增长10.1%,与全市工业增速持平,拉动全市增长2.0个百分点;电子信息工业增加值199亿元,同比增长28.9%,高于全市增速18.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增长3.8个百分点;新材料产业增加值217亿元,同比增长8.8%,低于全市增速1.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增长1.4个百分点;生物及医药产业增加值19亿元,同比增长17.3%,高于全市增速7.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增长0.2个百分点;铝及铝精深加工产业增加值66亿元,同比增长15.8%,高于全市增速5.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增长0.8个百分点;现代食品制造业增加值255亿元,同比增长3.3%,低于全市增速6.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增长0.4个百分点;家居和品牌服装制造业增加值29亿元,同比增长7.3%,低于全市增速2.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增长0.2个百分点。
2.战略性产业带动力增强。上半年,四大战略性产业(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工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及医药产业)工业增加值完成700亿元,同比增长14.7%,高于全市增速4.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7.5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3.8%;从占比看,四大战略性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46.6%,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智能手机产量同比增长19.0%,新能源汽车增长1.23倍。高技术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94亿元,同比增长31.1%,高于全市增速21.0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13.3个百分点,其增加值比重由去年的10.4%提高到12.9%,增加2.5个百分点。
3.高载能行业增速回落,占比降低。受市场需求减弱和淘汰落后产能,高载能行业总体上增速回落,比重降低。上半年,煤炭、化工、建材、钢铁、铝、电力六大高载能行业完成增加值636亿元,同比增长7.0%,低于全市增速3.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从占比看,六大高载能行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42.4%,比上年同期降低1.6个百分点。能源产品煤炭产量下降7.3%,火力发电量下降12.4%,高耗能产品钢材产量下降4.0%,电解铝下降4.2%,水泥下降15.2%。
三、重点骨干企业带动强劲。
上半年,大型企业完成增加值646.0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高于全市0.6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高5.9个百分点,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大背景下,大型企业起到顶梁柱作用。
四、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好于全省。
1-5月份,全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6%,高于全省3.4个百分点;实现利税同比增长6.5%,高于全省6.0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同比增长7.3%,高于全省6.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