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索 引 号:005303107/2016-00037主题分类: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督/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业务信息
发布机构:登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 键 词:计划
文    号成文日期:2016-01-19发布日期:2016-01-19
体    裁生效日期:2016-01-19废止日期
登封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5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战略定位,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突出发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全力打好“五场硬仗”,多措并举,攻坚克难,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

初步统计,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19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88亿元,增长10.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3亿元,增长0.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7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420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亿元,增长15.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6230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670元,增长10.5%。

(一)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取得新成果,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产业结构调整为2.7:61.1:36.2,第三产业比重较2014年提高了8.2个百分点。一是农业现代化稳步发展。2015年,新增郑州市级龙头企业4家、专业合作社28家、家庭农场15家。开拓休闲观光农业精品线路4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值达到7.5亿元。核桃、金银花、苗木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达到30万亩。12个规划保留村在编制规划、铺设管网等基础设施方面累计完成投资1000万元,其中中岳办北高庄、卢店镇崔岗被确定为郑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召开三年脱贫全面小康攻坚战推进会,建立三级分包工作台账,派驻85个定点扶贫工作队,其中郑州市派驻1126名干部,我市派驻4072名干部,确保2017年我市实现全部脱贫。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我市省级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已通过验收。二是新型工业化有序推进。2015年,主导新兴产业累计完成产值260亿元,增长16%,占工业比重达到21%。翱翔科技、中岳非晶、河顺股份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上市。“两千五百”工程稳步推进,其中千亿级家居产业基地的TATA木门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LED千亿级产业基地的驰达钨钼材料、郑州联冠SMD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5个百亿级科技创新企业的中岳非晶被纳入中原千亿级非晶产业集群。创新创业综合体完成投资4.4亿元,建成面积16万平方米,入驻研发机构和人才团队10家、企业5家。通用机场经过三年努力,终获总参、空军司令部、民航中南局审批,成为国家通用机场新政策颁布后,全国首批、全省第一个获批的通用机场。煤炭、电力、铝及铝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全市49家煤矿复工复产23家,10家水泥、4家碳素、11家耐材等企业完成技术和环保改造,实现了清洁生产。三是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2015年,累计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3亿元,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5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6%。嵩山少林禅武游、登封旅游“天猫店”等“互联网 旅游”新模式逐步推广,标志着我市旅游资源与产品营销进入新领域。少林5A景区、嵩阳书院和中岳庙4A景区顺利通过复验。嵩山国际文化养生度假区等18个亿元以上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亿元,其中嵩山爱诺丁风洞项目开业运营,天河体育休闲广场主体完工,游客集散中心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天地之中”文化旅游专业园区被评为“郑州市五强专业园区”。我市被命名为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成功举办了嵩山论坛2015年会、摩托车大奖赛、汽车拉力锦标赛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了登封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的品牌影响力。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2015年,我市以大棚户区改造和安置房建设为重点,统筹抓好各项工作。一是规划编制情况。严格落实《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概念规划》,编制完成《登封市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管理导则》和《登封市新农村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二是交通路网情况。全年修建道路77条159.7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6.6亿元。郑登快速全线通车,S323升级改造基本完成,汝登高速、商登高速等道路进展顺利。三是生态廊道情况。全年建设生态廊道133.2公里,累计完成投资5.87亿元,新增绿化面积1464万平方米。四是大棚户区和安置房情况。投资81.2亿元,完成大棚户区改造、干线公路两侧拆迁210万平方米,新建安置房226万平方米,建设配套设施103个,回迁群众5890户2.4万人。五是中心城区功能提升情况。颍河路过境货运车辆顺利南迁,国际商贸城开业运营,嵩阳南路跨少洛高速大桥进展顺利,城市南延框架进一步拉大。中天广场丹尼斯百货、尚城国际二期等项目建成招商,片区改造成效显著。新铺设供气管网11公里、供热管网17.4公里,新增供热面积13.4万平方米。六是产业集聚区情况。201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7亿元,基础设施投资19.3亿元,入驻企业总数达84家,其中“三上”企业58家。浪潮集团云计算中心、豫云科技数据中心等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招商引资取得新成就。一是重点项目稳步发展。2015年,我市实行项目分包“四个一”推进机制,文化创意园、中岳非晶新材料二期等30个省、郑州市重点项目和150个市本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0亿元。二是招商引资进展顺利。我市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采取“推介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逐步形成“滚雪球”招商的联动效应,引进域外境内资金100亿元,重大项目37个,其中瑞洋生态休闲观光园等23个项目开工建设。三是电子商务取得新成果。全力构建农村电商服务体系,成功引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共设立60个村级淘宝服务站,日均销售订单量位居全省15个县(市)第三位。嵩基集团创办的嵩基e便利通过线下、线上互促方式打造区域性网购平台,成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新标杆。同时,积极引进跨境电商平台“地球猫”,结合农村淘宝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四)改革创新工作全面推进,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一是“五单一网”改革成效显著。建立涉及85个单位9361项的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全部录入郑州市五单信息管理系统,政务服务网正式上线运营。二是政府机构改革逐步推进。印发了《登封市关于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确定了农委、水务局等24个部门的“三定”方案。三是投融资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印发了《登封市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登封市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实施方案》,为全市投融资体制改革和PPP模式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征集筛选少林大道地下管廊及人防工程等8个项目,总投资53.9亿元,作为第一批PPP投资模式项目,在政府网站上公开发布。四是“十三五”规划稳步推进。在调研、考察和征求意见基础上,已形成《登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草案)》,对我市加快转型升级、深化体制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是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五是公车改革有序推进。制定《登封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针对94个市级及以下各级党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2435人,共取消561辆一般公务用车和89辆执法执勤用车,已完成取消车辆封存工作。

(五)社会事业和谐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2015年,累计民生支出30.7亿元,占财政支出74.6%。一是教育事业协调发展。修订了《中小学校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考核交流办法》,逐步完善教师考核激励机制。同时,积极实施国培省培计划,开展各类师资培训2.1万人次。新建乡镇幼儿园8所,改扩建农村学校23所。二是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深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设立民营医院、门诊部和个体诊所。新农合人均补助标准从2014年的320元提高到380元。“五险合一”全面实施,累计发放社保卡33.6万张。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就医模式。中医院门诊综合楼主体完工,送表、颍阳和徐庄三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完成。三是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新增城镇就业8966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9万人,发放小额贷款7229万元。严厉打击恶意欠薪等违法行为,共接受案件251起,为4163名农民工要回工资3665万元,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四是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国家卫生城市顺利通过复审复验。扎实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淘汰黄标车5002辆,治理565家餐馆、90家污染企业、44处建筑工地等污染源,PM10、PM2.5浓度消减率分别为11.3%、4.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61天。治理逛河8公里、少溪河2公里。新区、中城区等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基本建成。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得到了有效落实,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我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内需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等矛盾进一步凸显,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增幅明显回落,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仍较突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任务十分艰巨。传统行业或大宗产品如煤、水泥、铝等销售价格急剧下滑,甚至部分行业企业出现停产、倒闭现象。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规模小、占比低,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城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二、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

2016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我们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工程为统揽,坚持全域旅游,城乡统筹,突出“大创新、大开放、大建设、大管理”主线,实施“大转型、大旅游、大民生”工程,深化“三大主体”工作,开辟“2211”绿色通道,加快转型发展,全面扶贫攻坚,为实现“两个率先”和建成具有天地之中“中”文化特色的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而努力奋斗。

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稳步增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完成郑州市下达目标。

为实现上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抓好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放带动”战略,积极围绕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向文化旅游、家居、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全方位转型,着力实施“2211”产业计划。一是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坚持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重点发展现代特色观光农业,确保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3.3亿元、休闲农业营业收入8亿元,保障粮食总产稳定在16.5万吨左右。加快土地流转面积,进一步扩大油菜、果蔬采摘等种植面积,新增特色作物种植面积1.5万亩,新建、整理高标准农田4.8万亩,逐步由传统种植业向景观复合型农业转变。同时,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项目,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推进有盼头等14个现代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建设。新增休闲农业精品线路2条,提升休闲农业庄园12家,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努力做好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加快推进河门水库、颍阳镇农田水利示范乡镇等项目建设。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切实维护好农民土地合法权益。二是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树立“大转型”理念,加快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升级,重点做大家居、生物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做强大数据、云计算、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优煤炭、电力、铝及铝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确保全年主导新兴产业完成产值29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53亿元,传统支柱产业占工业经济比重下降到73%。强力推进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完善孵化器、加速器功能,力争全年引进运营团队1个、创新创业人才10名、入驻企业或研发团队15家。狠抓“两千五百”工程建设,努力打造产业发展集群,力争年底前初具规模。确保亚力山卓板材生产区、TATA木门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力争通用航空、明劲木业等一批前期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浪潮集团云计算中心、豫云科技数据中心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建设。三是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切实把文化旅游作为我市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突出培育新型旅游业态,创新“互联网 旅游”发展模式,特别要着力加快健康养生、功夫体育和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形成“大旅游”发展氛围,力争全年接待游客达到1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6亿元、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54.5亿元。加快推进智慧景区建设,推广智慧旅游APP软件,完善交通服务、语音导游等功能。启动嵩阳书院、音乐大典等景区的申创工作,特别是嵩阳书院申报国家5A级景区。确保嵩山少林武术博物院、豫见铁路文化主题公园等项目建成投用,力争世界功夫中心、中国禅武文化国际研修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文化创意园、少林寺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努力做好嵩山论坛2016年会、少林武术节、嵩山马拉松等活动。

(二)着力抓好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是完善规划体系建设。编制完成登封市城乡总体规划和名城保护、景观风貌等32个专项规划,科学划定城市发展边界,合理布局新市镇。二是加快交通路网建设。加快推进商登高速、产业集聚区隧道、嵩阳路南扩跨少洛高速大桥等重点工程建设,3月份开工郑登洛城际铁路,积极谋划G207改线,做好G234、S319等国省道干线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三是做好生态廊道建设。紧紧围绕“日”字型交通路网,坚持绿化、美化、文化的思路,力争建设生态廊道59公里,新增绿化面积354万平方米。做好郑少洛高速、巩登高速、郑登快速和S237等道路进行补植补栽,以及S323部分路段的造林工作,进一步提升生态廊道的绿化效果。四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启动中城区雨污分流、地下综合管线工程建设,完善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等功能。编制和实施市区公共交通规划,增加公交线路和公交车辆,方便群众出行。完善市区停车场布局,规划建设2个停车场。铺设燃气管网58.3公里、供热管网7公里,供水管网24.1公里,逐步消除中心城区的管网盲区。

(三)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迅速掀起项目建设热潮。一是积极谋划重点项目。我市谋划省、郑州市重点项目29个,总投资407.2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7.6亿元。同时,谋划市本级重点项目96个,总投资166.2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9.2亿元。二是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依托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积极参加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专业招商会。全力推进“以企引企”,充分调动企业招商积极性,重点谋划恒大、万达等大型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及配套关联项目,力争全年引进域外资金100亿元。同时,逐步健全项目评估、论证和准入制度,着力提高项目引进质量。三是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加强与阿里巴巴的深度合作,启动第3批、第4批村级服务站布点工作,力争年底前辐射17个乡镇,村级服务站达到100个以上。完善电商产业园和公共服务中心功能,建立电子商务发展的协调机制和政策支撑体系,激发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内生需求。

(四)着力抓好改革创新工作,进一步激发持续健康发展活力。一是建立完善投融资体系。组建投融资决策委员会和投融资顾问团队,定期研究投融资工作。充分发挥规划、土地等在政府投融资中的核心作用,加快水库、高速、城际铁路、通用航空等周边的土地规划调整和收储工作。在资源、人才等方面加大对政府“四资”整合力度,支持城投、天中实业、中鑫实业尽快做大做强,逐步形成与当前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二是深入推进政府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放”、“管”结合,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建立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和咨询投诉等功能于一体的四级联动政务服务网,推进权力事项集中进驻、网上服务集中提供、数据资源集中共享。三是完善区域友城联动发展网络。深入发掘与郑州、开封、洛阳、航空港区及周边地区的合作潜力,实行优势互补、差异发展。与郑州市区和航空港区,构建郑州国际化大都市“住、贸、游”金三角;与洛阳、开封,实现区域旅游和文化的对接互补发展;与巩义、荥阳,构成产业转型升级基地。四是继续做好公车改革工作。按照省、郑州市统一部署有序推进公车改革工作,确保全市整体节支率达到5%以上,一般公务用车保留比例不超过40%、执法执勤用车保留比例不超过70%,力争用1—2年时间完成公车改革工作。

(五)着力抓好改善民生工作,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通过城乡交流、帮扶结队、班班通工程等措施,逐步缩小义务教育城乡、校际差距。新建1所幼儿园、1所中小学校。持续创新教育发展模式,探索集团化办学,鼓励发展民办教育、民营企业捐资办学、采取与名校联合办学、设立实验基地等形式,重点做好投资5100万元的中岳办汉武路学校建设。二是逐步提升卫生健康事业。加快市人民医院与省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建设,扩大县域内乡镇卫生院与市直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试点。实施“互联网+医疗”行动,以居民健康卡应用为切入点,不断完善电子病历、远程会诊等信息化系统。确保市公共卫生综合服务中心、中医院门诊综合楼、乡镇卫生院等项目投入运营。三是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积极实施雨露计划培训2300人、整村推进项目5个、易地扶贫搬迁527户等项目,力争8000人稳定脱贫。四是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新增就业再就业55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000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继续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以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扩大引进各类优秀人才的规模。五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开展污染散源调查,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强化对扬尘、油烟、机动车尾气等环境污染控制,确保全年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力争空气质量整体处于优良水平。实施“双水源”战略,加快解决应急水源问题,启动引南水北调水、陆浑水库水入登工程。同时,大力实施节水计划,全面启动水生态体系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节水型城市。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