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中部省会城市经济增长动力比较

  • 索引号:005253074/2016-00119
  • 主题分类: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督/统计/业务信息/国民经济核算
  • 发布机构:郑州市统计局
  • 关键词:统计
  • 文号
  • 成文日期:2016-08-10
  • 发布日期:2016-08-10
  • 体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2016年上半年中部省会城市经济增长动力比较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郑州市不断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三次产业结构为2.1:46.5:51.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五成,达到51.4%,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投资结构、消费结构也在改善提升。

    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郑州市不断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三次产业结构为2.1:46.5:51.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五成,达到51.4%,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投资结构、消费结构也在改善提升。

    但是上半年郑州市经济运行中也存在着经济增长快速下行、工业经济增长乏力、行业发展不均衡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在当前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依然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

    本文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对郑州市与其他中部省会城市的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力进行对比,分析各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以期找出差距,保持郑州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一、  中部六省会城市的GDP构成及动力比较

    (一)GDP总量比较。

    2016年上半年,中部六省会城市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897.7亿元。郑州市以3537亿元的GDP总量规模居第三位,占中部六省会城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7%;居第一位的为武汉市,上半年GDP完成5345.9亿元,占中部六省会城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3%,高于郑州市9.6个百分点;居第二位的为长沙市,上半年GDP完成4280亿元,占中部六省会城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6%,高于郑州市3.9个百分点;合肥以2575.5亿元的GDP总量居第四位,占中部六省会城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6%,低于郑州5.1个百分点;居第5和第6位的分别是南昌、太原,GDP总量分别为1809.9亿元和1349.2亿元,占中部六省会城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9.6%和7.1%,分别低于郑州9.1、11.6个百分点。

    (二)GDP产业构成比较。

    从上半年六省会城市的GDP产业构成看,长沙、合肥、南昌的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型的结构特征,第二产业的比重均超过了50%;武汉、郑州、太原的产业结构为“三、二、一”型,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比重也均超过50%,第三产业在其经济发展中的处于主导和优势地位,特别是太原的第三产业比重达到了67.4%。

    (三)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

       从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看,除合肥、南昌的二产贡献率超过三产外,其余中部省会城市的三产贡献率均超过二产,其中郑州达到70%,太原达到67.4%,长沙为55.9%,武汉无具体数据,但从其三次产业构成及增长情况判断,其三产贡献率一定是远超二产。

       从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力看,郑州市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长沙拉动4个百分点,合肥拉动4.9个百分点,南昌拉动4.6个百分点,太原拉动2.7个百分点,郑州市第二产业的拉动力相对较弱。

       从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力看,郑州市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5.2个百分点,长沙拉动5.2个百分点,合肥拉动4.4个百分点,南昌拉动4.3个百分点,太原拉动5.6个百分点,郑州市第三产业的拉动力仅低于太原和长沙持平(不含武汉)

    二、 中部六省会城市增长动力分析

    按照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我们把各城市划分为:(一)二产强驱动型:二产贡献率超过60%;(二)三产驱动趋强型:三产贡献率超过60%;(三)三产驱动趋强型:三产贡献率超过50%或接近50%,三产贡献率大于二产;(四)双驱动型:二产三产贡献率和拉动力相对均衡,具体如下:

    郑州市:上半年第三产业增长10.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0%,为三产强驱动型城市;

    武汉市:上半年第三产业增长1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虽无具体数据,但初步判断贡献率也应超过60%,为三产强驱动型城市;

    长沙市:上半年第三产业增长11.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5.9%,为三产驱动趋强型城市;

    合肥市:上半年第二产业增长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52.4%和46.6%,拉动GDP增长分别为4.9和4.4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发展相对均衡,为双驱动型经济。

    南昌市:上半年第二产业增长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51.4%和47.5%,拉动GDP增长分别为4.6和4.3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发展相对均衡,为双驱动型经济,但二产的作用强于三产。

    太原市:上半年第三产业增长8.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7.4%,为三产强驱动型城市。

    从以上判断可以看出:郑州和武汉、太原属于三产强驱动型,三产的贡献占绝对优势,长沙属三产驱动趋强型,合肥和南昌二三产业发展相对均衡,为双驱动型经济。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2016年中部六省会城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都有加强,除合肥南昌外,其他城市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力都超过了5个百分点,拉动力最大和最小的差距为1.3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六城市间差距较大,最高的合肥拉动4.9个百分点,最低的郑州,拉动2.2个百分点,差距为2.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郑州与其他省会城市的GDP增速差距主要在二产。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