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005303414/2016-00025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工作报告 | |
发布机构:登封市唐庄镇人民政府 | 关 键 词:综合 | |
文 号:唐政〔2016〕132号 | 成文日期:2016-11-14 | 发布日期:2016-11-14 |
体 裁:决定 | 生效日期:2016-11-14 | 废止日期 |
为全面贯彻上级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确保我乡2017年底全面完成脱贫目标任务和贫困群众全部越过贫困标准线,全面迈进小康社会,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经乡党委政府研究,特制定2016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部署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瞄准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以同步小康统揽扶贫开发总体目标,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精准到户、扶贫到人”的思路,坚持“开发式”扶贫与“兜底式”帮扶并举,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联动,因地制宜、改革创新,以更加有力的
措施、更加有效的行动、更加过硬的办法,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式”“粗放式”“被动式”“分散式”扶贫向“造血式”“精准式”“参与式”“整体式”扶贫转变,率先消除非重点贫困村中的贫困户,率先消除深山区的贫困户,基本解决贫困农户“出行难、饮水难、就医难、上学难、就业难、增收难”等问题,使贫困村逐步向新农村、小康村转变,贫困户向宽裕户、小康户转变,举全乡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工作重点
立足我乡经济社会发展与扶贫攻坚实际,乡党委、政府坚持规划引领,突出增收目标,统筹推进“转移扶贫、产业扶贫、硬件扶贫、刚性扶贫”四大工作重点,努力开创全乡扶贫攻坚新局面。
(一)转移扶贫。转移扶贫就是通过“下山、进城、进厂”等多种非农方式,将贫困人口从农村和土地上转移出来,实现脱贫。一是强力推进劳务输出,以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培训和贫困家庭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为重点,以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突破口,整合农业、劳动、扶贫、教育等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劳动力“订单培训”,提高贫困群众发展技能和发展能力,确保每一户贫困家庭稳定输出1人以上,实现非农就业,努力增加贫困家庭工资性收入。二是高山生态易地扶贫搬迁。整合住建、国土、就业、移民、社保、扶贫新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将较偏远地区、深山区域和地质灾害频发区域的农户易地搬迁到政府统一规划的镇区中心社区居住,切实改善区域内贫困农户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二)产业扶贫。产业扶贫就是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由“输血型”扶向“造血型”转变,是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是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
1、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发展。抓好种植集中示范片建设,促进产业快速高效发展。2016年对龙头村润楷园林400余亩彩色苗木种植园进行专业科学管理指导管理;在冯沟村种植核桃、黄芩、皂刺150亩。
2、畜牧业发展在传统粮猪型经济基础上,积极扶持养殖业,鼓励养殖户走生态养殖路子,提升畜产品品质和效益。
3、大力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努力促进劳务就业输出,确保每户贫困户中有1名明白人或掌握一项技能,确保每户贫困户至少输出1个劳动力务工,2016规划脱贫户劳动力输出450人,确保脱贫目标实现。。
4、工业发展上加快对我乡工业园区招商立项建设管理工作,促进企业安全发展,地方劳务就业、运输业等相关行业发展,实现劳务就业100人。 5、大力扶持移民、贫困户创业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及个体工商户发展,繁荣镇域经济,有效推进增收致富。
(三)硬件扶贫。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条件。2016实施郭庄、王河、冯沟、井湾、寺沟、玉台、龙头等村乡村道路硬化;实施王河、郭庄、龙头、冯沟村乡村道路建设、基本农田改造、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四)刚性扶贫。刚性扶贫就是对农村低保、五保、残肢人等特殊困难群体,通过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进行“兜底”式扶贫,保障其基本生活。在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
有效衔接的基础上,优先将人均纯收入低于我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绝对贫困人口、农村五保户、农村残肢人等符合政策的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兜底”式救济。建立和完善“县(市)级领导联系乡镇、县(市)级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帮扶贫困村、机关干部职工包扶贫困户”的工作机制,按照“不脱贫、不脱钩”定点帮扶工作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着力解决好贫困村、贫困户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营造扶贫解困、合力攻坚良好氛围。
三、扶持措施
乡党委、政府和村、组要锁定范围,瞄准对象,统筹资源,整合项目,认真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和国家惠农政策,逐村制定脱贫规划,逐户制定解困计划,分别落实到户到人措施,确保每一户扶贫对象都有具体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支撑,通过“项目扶持带动一批、特殊政策化解一批、干部职工帮扶一批、自身努力脱贫一批”,实现逐户脱贫销号。
(一)深山区搬迁扶贫到户。通过对上争取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对自愿搬迁进入镇区集中安置点购房贫困村的贫困户争取政策补助,每人补助资金57000元,实现转移脱贫。 (二)产业发展覆盖到户。通过土地流转、大户承包、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市场主体的覆盖和带动,在各重点贫困村引导发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确保贫困家庭有一项收入超万元的主导产业覆盖,贫困家庭从农业产业发展中增加收入4000元以上。
(三)技能培训到户。对贫困村、组干部、产业发展大户及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户,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先看后干”等方式技能培训,给予一定的培训补助,并根据意愿推荐就业,实现贫困家庭户均输出1名以上劳动力,贫困家庭从劳务输出中增加收入5000元以上。
(四)政策救济到户。将绝对贫困人口、农村残疾人等符合政策的贫困人口,统一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对特别困难的扶贫对象实施大病救助政策,全额补助参加“新农合”,确保扶贫对象“新农合”参保率达到100%,“新农保”参保率达到100%以上;对考取大专院校的贫困学生给予1000—2000元/人的“金秋助学”扶贫助学补助,对就读中职、高职的贫困学生给予1500元/人.年“雨露计划”扶贫助学补助。
(五)党政机关、村组干部和社会组织帮扶到户。建立“县级领导联系乡镇、省、市、县三级单位帮扶贫困村、机关干部职工包扶贫困户”的工作机制,按照“不脱贫、不脱钩”的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着力解决好贫困户脱贫的突出问题,按照“一年脱贫、一年巩固、一年联系”的运行机制,确保脱贫户不返贫。充分引导企业、社团组织、慈善机构、社会爱心人士等参与帮扶行动,积极营造扶贫解困、合力攻坚良好氛围。
四、保障机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市抓落实、乡镇主体、工作到村、扶贫到户”工作机制,乡成立“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乡长任组长,党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乡职能站所负责人、驻村扶贫工作队负责人、贫困村支部书记为成员,领导协调乡扶贫攻坚工作。
(二)明确工作责任。各单位围绕2017年全面脱贫总体目标和各年度的脱贫任务,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一是对当年规划脱贫人口实行“一帮一”、“二帮一”等结对帮扶,确保每一户贫困户都有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具体帮扶措施和脱贫方案,切实加大到户工作力度,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二是完善机制,要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逗硬考核;三是要立足近期、远景目标和全面脱贫目标,整合各方信息,统筹安排谋划好扶贫攻坚战。
(三)整合项目资金。乡党委围绕扶贫攻坚规划和脱贫目标,整合各方面项目资金,直接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改造住房、技能培训、扶贫助学、大病救助等,确保脱贫攻坚目标实现。
(四)开展工作督查。乡党委政府对部门和村扶贫工作推进情况,项目建设质量、进度和资金情况实行不定期监督检查和跟踪审计,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以上实施方案,望各村、各部门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措施,落实工作任务,整合项目资金,加快推进扶贫解困,为在2017年以前全面完成扶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唐庄乡人民政府
2016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