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面结合,一村一特色,一支部一亮点——青年路街道全面完成“逐村观摩 整乡推进”工作(三)

  • 索引号:554245990/2017-00181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工作动态
  • 发布机构:中牟县青年路街道办事处
  • 关键词:政务,工作
  • 文号
  • 成文日期:2017-10-31
  • 发布日期:2017-10-31
  • 体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点面结合,一村一特色,一支部一亮点——青年路街道全面完成“逐村观摩 整乡推进”工作(三)

    青年路街道各村特色(二)

    西关村

    “功能型党小组”点燃农村党员热情

    在不断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西关村党支部针对“耕地面积缩小、村民小组弱化,党员居住分散”的特点,创新打造“功能型党小组”品牌。“功能型”党小组是按照“党员特长、群众需求、有利工作”的原则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党的组织形式,打破了农村党组织“将党小组设在为村民小组”的传统模式,根据核心工作的需要,以“短小精巧”为特色,将79名党员划分为“助力夕阳”、“志愿春风”、“和谐先锋”、“平安卫士”、“红色准绳”等5个党小组。其最大特色是除了依照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外,强调突出党员自我管理、主动作为。各党小组按照各自职能主动开展活动,“助力夕阳”党小组主要以爱心人士为主,负责敬老、爱老,开展各种服务老人活动;“志愿春风”党小组主要以年轻党员为主,负责开展卫生打扫、关爱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和谐先锋”党小组以“五老人员”为主,主要负责矛盾调解化解;“平安卫士”党小组以综治人员为主,负责村内治安、消防、信访工作;“红色准绳”党小组以村组干部党员为主,负责党员的监督管理。

    西关村党支部功能型小组分组情况

    明山庙村

    党组织带头,让精神文明在农村闪光

    明山庙村一向重视以党建工作带动村级精神文明建设,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先后打造了便民服务中心、儿童之家、红色网吧等功能站点。便民服务中心突出“全程代办、一条龙服务、一家人感觉”,实行首问负责制。“儿童之家”是创建工作按照把“儿童之家”建成“儿童成长之家、温暖之家、幸福之家”的工作思路,进一步突出特色,凸显功能,充分发挥了儿童之家的能力培养、心理疏导、陶冶情操、娱乐身心、道德建设和社会实践六大功能,解决了农忙时孩子无人看管的问题。红色网吧是该村村民掌握新知识、提高文明素质的平台,尤其是数字资源室为村民提供全方位的商务信息服务。同时,明山庙村建设了党建长廊与精神文明街区。

    明山庙村儿童之家

    明山庙村电子阅览室

    小孙庄村

    党支部“联姻”合作社,铺就菜农致富路

    小孙庄村属于典型的城郊村,自1983年开始种植大棚蔬菜。2013年,因无科学的种植指导,小孙庄村种植的大棚芹菜出现了大规模滞销,给村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小孙庄村党支部书记多次组织村两委及大棚种植户召开讨论会,决定建立大棚蔬菜种植合作社,与村党支部成员“交叉任职”,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致富能力。

    一是合理设置合作社社架构。村党支部书记任社长,负责合作社全面工作。合作社下设监理会、理事会等职位,由村组干部、党员代表、种植能手担任相应职务,义务为村民提供服务,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与致富带头作用。

    二是建立一条龙服务机制。为保障服务实效,合作社针对大棚蔬菜种植流程,制定“一条龙”服务机制,分别对架设大棚、路网铺设、种植技术、病虫防治、拓展销路等问题进行全过程指导服务。合作社成立后,塑料大棚由原来的90座增加到131座,面积150亩,日光温室由原来的80座增加到150座,面积156亩,更新双拱钢骨架全自动大棚60座,初步形成规模化种植。

     三是形成学习培训常态化。一方面“走出去”,组织技术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经验和先进技术,比如2016年村党支部组织合作社骨干人员到山东寿光大棚蔬菜种植基地进行观摩学习,受益匪浅;另一方面“请进来”,邀请专家学者、技术能手到村里进行授课,在田间地头现场教学,深受菜农欢迎。大棚蔬菜合作社成立以来,通过硬件打造、品种选育、技术指导、代销帮售等途径,大大提高了村民种植蔬菜收入,2016年小孙庄村家庭平均收入达到10万余元。下一步,小孙庄村将对现有蔬菜大棚进行归类、升级、改造,全面建成“规模化、规范化、智能化”蔬菜种植基地,力争成为“服务郑汴、辐射周边”的菜篮子。

    小孙庄村蔬菜大棚宣传墙

    小孙庄村党建宣传墙

    邢庄村

    党员联邻帮户,谱写和谐新曲

     为推进邢庄村“促和谐、保稳定、求发展、打造邢庄生态长寿村”的奋斗目标,邢庄村党支部以“连邻帮户,走村入户”为党建亮点,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强邢庄村党员基层服务队伍建设,抓好党建促发展。

            一是推行党员干部联邻帮户责任制。党员干部分包群众,收集民意、服务群众,做到“民需有人问、民事有人管、民困有人帮、民忧有人解”,为村民做好便民服务工作,并建立网格化管理,一个党员联系并服务附近一部分群众,做到全覆盖的服务体系。并对村内贫困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众实行党员一对一结对帮扶。

            二是积极开展党员走村入户活动。借助“党员活动日”,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体党员志愿劳动,清扫房前屋后、背街小巷等卫生死角,提升村容村貌。党员定期入户拜访,重点做好“一访一讲两化解”:1、定期走访。经常到分包户家中走访了解思想动态、家庭情况和其他生活情况,建立良好的党群关系,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党员就在身边,提升党员认可度。2、定期宣讲。通过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实地走访等形式,宣讲最新党建动态,普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3、化解矛盾。及时发现、掌握群众家庭内部、户户之间的矛盾线索,通过座谈、聊天等途径,帮助群众化解矛盾,化早化小,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4、化解困难。党员应充分了解分包群众困难情况,主动作为,通过个人能力、协调相关部门等途径,帮助群众化解困难。

            三是定期考评,严肃奖惩。党员实行“每月汇报、半年登记、年底述职”的动态考评办法。党员每季度向村党支部汇报一次工作情况,经群众民意测评和支部综合评定后,按考核管理办法的规定确定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级。对履职优秀的党员要给予表彰;对不履职,考核评议差的党员及时批评帮助。

    邢庄村党建特色公示

    邢庄村走村入户公示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