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红轮同志现年53岁,中国共产党党员,大专文化,现任姚家镇信访办主任。自从2007年走向信访工作岗位至今,他已坚守在信访一线整整10年时间了。从事信访工作以来,在镇党委、镇政府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他先后为 群众办好事实事300多件,收到群众表扬信、锦旗数20余件,多次被县、镇评为先进个人。
◆温情解决土地信访◆
自从任三级网格长和信访办主任以来,他深入走访群众,在工作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誓为群众撑起幸福的天空。在工作开展中,他认真执行上级精神,贯彻落实好“双依靠双覆盖”,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对待上访群众更是像亲人一样,大家有事都愿与他商量。他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是一个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的忠实践行者。
在近几年,姚家镇一些村因土地、宅基地调整等问题,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农民经常上访。我镇土山店村一个叫冉章留的村民,因土地纠纷常年上访,在这十年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宋红轮知道此事后,跑到冉某的家里认真宣传党的政策和有关的法律法规,亲自做冉某的思想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解决了冉某的实际问题,随后他又跑了很多部门帮冉某解决了低保和土地纠纷问题。
2013年春节期间,由于心里挂着上访群众,宋红轮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带着上访人到弘亿广场看烟火,和上访群众进一步交流感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感化了上访人,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宋红轮每天早晨8点准时在信访办接待上访群众。人多时,连饭都没时间吃,但他从不叫苦叫累,因为他觉得为群众谋利益是最大的欣慰和幸福,千方百计化解矛盾,解决群众困难,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信访工作是一项很复杂、很具体的工作,没有老本可吃,一年365天,什么时候重视了,什么时候工作就有成效;什么时候松懈了,整个工作就会前功尽弃,毁于一旦。近年来,因土地调整和宅基地问题,导致农民经常上访,宋红轮就认真学习中央的有关政策,实事求是地加以解决,群众称他为解决土地、宅基地问题的“行家”。
◆倾情帮助困难群众◆
不单对自己分管的工作尽心尽力,宋红轮对全镇有困难的群众也倾心帮助,倾情奉献。杨庄村的刘某,长期因村民待遇问题上访,宋红轮就深入该村了解情况,得知刘某的实际困难后,歇尽全力给予帮助。有一次,刘某的孩子在来访的途中发起了高烧,他知道情况后,二话没说,就帮刘某抱着孩子赶往镇卫生院,立刻与该院院长联系救治一事,并当场为孩子垫付医药费200多元,使刘某的孩子得到了及时治疗,转危为安。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刘某的问题,当天晚上八、九点钟他又到该村干部家中商谈解决办法,并把上访人的实际困难及时反馈给村“两委”,分析问题症结,寻求突破口,仅往返解决费用就达500余元,这些从来都是他自己“掏腰包”,从未向政府要过一分钱的补贴。最后,经过他无数次的努力,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刘某握着他的手感激涕零,连声道谢。
“作为基层干部,难免要尝到许多干部没体会到的酸甜苦辣,当一些人胡搅蛮缠,蛮不讲理时,必须克制自己,耐心说服;当一些人无理侮辱谩骂时,还必须时刻想到自己是一名基层干部,职责是化解矛盾,不是激化矛盾,在那一刻必须忍辱负重,要把群众真心地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来看,我希望他们每个人都平安幸福”,宋红轮说。
一年前,有一个村因为丧葬问题发生肢体冲突,参与的村民越来越多,场面几近失控。宋红轮冒雨赶到现场,站在人群中大喊:“住手,有事我来解决。”当时就有人喊:“老宋,你不要多管闲事,不就是打翻几个人,今天这事不出个结果,不会拉倒。”宋红轮说:“我相信大家都是通情达理的人,有啥事不能坐下来商量着解决。大家给我一个小时的时间,我处理不了,你们再随便。”说完,他一头扎进群众中选了几个代表,开始了耐心的说服工作,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经过苦口婆心地劝解,双方达成了和解,避免了一场大规模的械斗。而宋红轮却在雨里站了三个小时,手脚都冻得不听使唤了。这件事在当地影响很大,大家都说:“共产党的眼睛是雪亮的,有老宋在就有公道在。”这就是人民群众对宋红轮同志的高度评价。
◆用思想武装头脑◆
宋红轮说:“领导干部必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自觉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实践者,做到对上负责,对下负责和对自己负责有机统一。做到对上负责,坚定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上头脑清醒,在路线原则上立场坚定,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做到对下负责,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做到对自己负责,严格要求自己,保持清正廉洁,恪守为政底线。
具体讲,就是坚持“三靠一发挥”,靠机制、靠法制、靠基层组织,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作用。总结调研,制定措施,靠机制就是在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中走群众路线,抓好机制的完善和政策的落实。在工作实践中,努力把各种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一是建立组织协调机制,结合群众的实际问题组织基础干部和群众进行调解,宣传党的政策,指出矛盾的焦点,通过三方调解来解决群众的问题和矛盾。二是宣传到位,营造氛围,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努力做到发现早,控制得住,处理的好,确保广大村民的问题和矛盾不激化,稳定在基层。“一发挥”就是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积极带头作用,对“钉子户”、“堡垒户”,通过走访,座谈,慰问等方式,真心诚意与其交朋友,在政治上信任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工作上支持他们,使其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我镇有一户姓李的群众,因新增人口补偿问题多次上访,他知道后,就找上访人详细了解情况,多次上门和上访人谈心、交流、沟通,给上访人讲上访条例,讲党的政策,讲法律,让其问题通过相关程序来解决,要始终坚信“政府是为人民的政府”。这期间,他多次到上访人家里走访,并组织村组干部多次开会对该问题的顺利解决提出议案,交由联户代表讨论,最终该村针对新增人口补偿一事出台了相关的方案。李某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李某见人就讲宋主任真是我们群众的贴心人啊……
我镇小胡村有一个残疾人叫胡新安,妻子精神不正常,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就离家出走了,父子两人相依为命,胡新安突发脑溢血住进医院,短短几天的时间,就花光了他们所有的积蓄,胡新安的孩子到信访办门口哭,宋红轮同志知道后立即拿出自己的工资,买了一些东西领着孩子去医院看望胡新安。又到有关各部门为胡新安寻求帮助,孩子拉着他的手说:“宋伯伯,你真是个大好人啊。”在姚家镇得过宋红轮主任帮助的村民还有很多很多,在群众心目中宋红轮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架起信访“连心桥”◆
宋红轮同志说:“一个没有人民群众真心拥护的政党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不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兴旺发达的,是难以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有着吐故纳新、新陈代谢的能力,‘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会不断剔出党内的腐败分子,使之实现新老交替,永葆青春和活力,她凝聚了所有中华民族的民心,使之形成巨大的正能量。加大反腐败力度是民心所向。精神好、政策好、贯彻落实好才是真的好。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要下决心改进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强烈问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他说:“赢得民心,就会赢得历史;忽略民心,就会失去未来。有了好的旗帜、好的纲领、好的领航人、好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工作作风、好的学风、好的文风,才能形成好的社会风气,希望以此凝聚巨大的正能量,变成前进动力,变成实际行动,真正落到实处,落到基层,落到人民群众的身上。”
他说:“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上访现象激增,乡镇信访办就成了解决问题和矛盾的交汇处,信访干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成为化解矛盾的‘调节器’和‘缓冲地带’。”为百姓排忧解难后,上可为党和政府分忧,下可为百姓解愁。作为信访办主任的宋红轮,时刻牢记自己的工作职责,在接待来访群众时,更是把政策讲清,道理讲透,耐心倾听群众的“愁声”、“泣声”,热心解决上访群众的“烦心事”、“困难事”,真正做到了群众能说话、敢说话、说心里话,镇信访办建起了一座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无怨无悔为人民◆
宋红轮同志在全面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突出正确、正义正气,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积极构建社会管理模式,用心把握,用心工作,用心落实,探索和建立化解各种矛盾的机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民计,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他说:“要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做好释难解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工作。要坚持谁管谁负责的原则,恪尽职守,把预案做细,把工作做实,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带着深厚的感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访民情,知民意,解民难,暖民心,努力做到亲民真正有感情、爱民要有真措施,利民要有真成效”。
几年来,宋红轮还把办公地点搬到了村里,群众有什么疑难困惑,他都有问必答,群众有啥矛盾冲突,他必定一马当先冲向前,了解情况,分析原因,极尽所能为群众化解矛盾。他说:“群众有困难来找,是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这信任比金子还贵重”。仅仅为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他在基层一线一干就是几十年,点点滴滴暖人心,无怨无悔为人民。
他说:“敢于说真话,不讲假话,空话,群众才信得过。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列宁说‘吹牛撒谎是道义上的死亡’。说实话还是假话,折射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也是考验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对党忠诚老实的试金石。”他从事信访工作以来,经常说:“要提倡讲真话,首先耳朵根子不能软,要爱听真话,容得下批评,这样群众才会说真话,道实情。要头皮硬,有坚持真理的胆识和勇气,有问题敢指出,有不足能反思,做到有一说一,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当问他为什么要讲真话时,他说:“讲真话,讲管用的话,避免讲‘不正确的废话’,群众才听得进,领导干部讲话不是聊天,吹牛皮,而是要正确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所以一定要有针对性,要务实管用。当下,一些干部喜讲官话,套话,不着边际,泛泛而谈,既不提问题,也不分析矛盾;既没有自己的鲜明主张,也没有解决问题的实际措施,毫无新意,没有用处,听了让人厌烦,这样的干部,工作上缺少调查研究,思想上缺乏责任担当。‘为官避事平生职’。以高度的责任心,把调查研究做扎实了,把情况摸清楚了,把问题想明白了,讲起话来就能一语中的,分析问题就会一针见血,谋划对策就会切中要害。有用的话,虽简短却抛地有声,容易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宋红轮同志经常怀揣着“两件宝贝”,一支笔,一本日记本走村串户,不拘形势地与那些熟悉的乡亲们聊天,通过聊天,各种政策朴实的语言传人乡亲们耳中,一条条意见和建议记入日记本里,周而复始……日记本内的文字日益增多,脑中群众的期盼日渐清晰。回到家中,又一条条梳理着感觉十分重要的信息,并逐条注明重点与一般,短期与长期。第二天,及时向镇党委与镇政府汇报重要信息。目前,他所提供的关于信访维稳,民生工程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就达十余条,自己给群众解答回复的达数十条。
◆清正廉洁树正气◆
在被问及对习书记提出的反腐败八条纲领的认识时,宋红轮同志总结了以下四点:
一是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必修课,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不学习思想就无法进步,能力就无法提高,领导方法就无法改进,做出的决策也就不可能正确。一些党员干部在学习上总是静不下心来,总是以工作忙为借口,推三阻四,走形式主义,结果‘只闻学习口号响,不见学习水平涨’。许多东西只有静心研读,才能有所思,有所获。活生生的事实告诉我们,不学习,思想就得不到改造,心就不静,欲望就容易膨胀,就拒绝不了诱惑,一遇到诱惑就会乱了方寸,就容易被诱惑的绳索绊倒,因此党员干部必须经常学习。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学,学到真本领,努力做一个新时期的优秀党员干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是始终保持廉洁自律的行为规范,两袖清风,清正廉洁,这是每个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行为准绳,党一直教育要求我们廉洁奉公,严格自律经常警钟。党员干部不廉洁,不仅会使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受到扭曲和破坏,而且会使党、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损害,有些党员干部并非学识不高,能力不强,就是因为未能廉洁自律,最后走向犯罪。因此,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重,自律,自省,排除非份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道,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三是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优良传统。近年来,有一部分党员干部,淡忘了党纪法规,贪污腐化,走上犯罪道路,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恪守党的宗旨,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始终不渝的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四是遵纪守法,按规章办事,防微杜渐,从我做起,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俗话说“常在河边走,难得不湿鞋”,要时刻谨力慎为,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在大事上要泾渭分明,小事上要从严把握,哪些事能做哪些不能做,在自己的头脑里要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清白从政,踏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就是要悉心倾听人民的呼声,满足人民期盼,“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宋红轮最后说:“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为实现‘中国梦’而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