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郑州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B(2018)132号建议的答复

  • 索引号:005252266/2019-00085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建议提案/人大议案建议
  • 发布机构:郑州市教育局
  • 关键词:综合,政务,建议,提案,建议提案
  • 文号
  • 成文日期:2019-02-28
  • 发布日期:2019-02-28
  • 体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对郑州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B(2018)132号建议的答复

    何阿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外来务工子女上学难”问题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郑州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郑州外来务工人员和郑州城市居民一样,是郑州这座城市的劳动者、建设者,为了保障务工人员应有的教育权益,我市针对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入学,以此作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教育公平的重点工程。

    我市结合本地实际,对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建立了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入学政策,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充分发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收主渠道的作用,尽最大可能接收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切实做到应入尽入。

    郑州市管城区星火路小学服务片区为姚庄村辖区内市区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和租住在辖区内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其中,市区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报名持相关证件直接到星火路小学报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持相关证件到管城区南曹乡中心校设置的报名点(郎庄小学报名点)统一报名,统一登记,然后依据居住证实际住址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统一分配到相关学校入学。

    近几年,随着我市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逐年增加,随迁学龄人口也随之持续增长,随迁子女就学需求的快速增长与现有教育资源承载力有限的矛盾不断加剧。

    为了改善适龄人口入学环境,我市确定,“十三五”(2016-2020)期间,每年市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30所,投入使用中小学校20所的目标任务,并列入市政府“民生十大实事”之一。    

    十分感谢您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的关心,我们将尽一切努力,进一步为外来务工人员解决子女入学困难,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社会满意度,形成外来务工家庭与城市居民同受益、与郑州共发展的良好氛围。

     

    2018年12月26日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