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调查研究

索 引 号:747414674/2019-00006主题分类: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督/重大建设项目/项目信息/其他
发布机构:中牟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 键 词:国有资产,重大项目
文    号成文日期:2019-05-20发布日期:2019-05-20
体    裁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调查研究

 建设产业集聚区是省委、省政府着眼中原崛起发展全局,适应新的竞争态势和发展格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我县应对区域竞争、加快建设区域中心的重大举措。近年来,产业集聚区建设一直是县委、县政府致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快速提升我县产业水平、城镇化水平的必然选择。

为进一步摸清我县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深入研究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升产业集聚区竞争优势,增强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根据县政府工作安排,我们对我县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中牟县产业集聚区建设现状

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省级产业集聚区,产业定位整车及零部件制造和汽车后市场,总规划面积71平方公里,由汽车生产制造(占地21平方公里,主要布局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和汽车后市场服务(占地50平方公里,主要布局汽车及零部件销售、汽车文化、汽车金融等汽车后市场服务企业)两个板块组成。目前,集聚区入驻有郑州日产、海马新能源汽车、红宇专汽等9家整车企业以及青山变速器、飞龙汽车水泵等零部件生产及服务企业330余家,集聚区已经形成集研、产、销为一体的汽车全产业链条。2018年,完成总产值30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完成增加值5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2.5万人,生产整车11万辆。集聚区已经与中牟县城形成产城融合发展态势,园区内实现了“七通一平”。路网四通八达,已建成道路260余公里和跨陇海铁路立交桥6座,水、电、气、通讯等配套设施齐全;大规模用电需求有充分保障,架设电力线路236公里,周边现有220KV变电站2座,110KV变电站8座;同时,已建成日污水处理能力100万吨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和中牟新城水厂。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中牟县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园区规模逐步扩大、主导产业日渐突出,基础设施日趋完备、产业集聚初见雏形,均呈现出健康、有序的良好发展态势,同时我们也客观清醒的看到,产业集聚区的建设面临着很多困难和不足。

二、中牟县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困难和问题

(一)集群效应不明显。集聚区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才能发挥集聚区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我县产业集聚区规模过小、经济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应提高产业集聚区的整体竞争力与集聚区中每个企业的竞争力。

(二)集聚区工业发展空间不足。目前,集聚区内工业用地已完成供地90%以上,郑民高速以北区域规划工业用地已经没有空余,郑民高速以南区域土地指标没有覆盖,按照集聚区当前总体规划,仅剩余少数小片土地,没有连片大面积工业用地空余,集聚区内工业发展空间严重不足,大个头项目难以落地。

(三)融资较为困难。资金问题成为制约集聚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一是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政府财力有限,而多元投资体制、市场化运作机制尚未形成,使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集聚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集聚区内企业融资困难,一些有市场、有效益、有发展潜力的项目无法及时实施,错过了发展的良机。

(四)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城市基础设施向产业集聚区延伸上进展较缓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重大项目的落地,严重影响我县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产业集聚区内生活性服务设施与发展需要还不相适应,在进行功能分区时,重产业功能,轻居住和服务功能,生产环节考虑的比较充分,社会服务配套体系和公共服务管理体系考虑的较少,特别是科技、人才、信息、市场等方面体系建设仍然滞后,没有真正与城市发展有效衔接。

(五)专业技术人才匮乏。高素质、高技术人才较少,对外依赖性强,产业集聚区内企业研发机构更是凤毛麟角,自主研发能力较弱,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三、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具体对策

当前,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以我县确定的战略性支撑产业为导向,整合资源优势,壮大产业集聚规模,提升产业集聚层次。

(一)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紧抓“一中心、一体化、一走廊”发展机遇,坚持“五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以建设国家级高新区为目标,突出实施七大重点工作,努力推动中牟汽车产业向高质量发展,力争创建为国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为中牟都市田园新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二)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优化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

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以加快培育经济增长点、着力打造发展制高点为目标,激活存量、扩大增量,整合区域空间、发挥产业特色、集约利用资源,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合理布局。从全县战略层面综合考虑资源支撑和环境容量,充分体现集聚集约并适当兼顾地区平衡,使汽车产业集聚区之成为产业、科技、人才的集聚示范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区。

2、统筹规划协调。产业集聚区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分层实施。合理确定产业集聚区的规划控制区、重点规划区和开发建设区范围,与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区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规划相协调。

3、发挥区域特色。立足区域优势,对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人口流动等重大布局作出合理安排,制定符合区域实际、彰显区域特色的发展战略。

(三)注重政策导向,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

按照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和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的方向,强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功能定位,制定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提高产业集聚区内的产业准入门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1.推进未来汽车产业发展壮大。紧盯“四化”发展趋势,夯实基础、扩大规模、超前布局,抢占汽车产业生态重塑先机。积极打造动力产业集群;不断强化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企业引进,密切关注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动向,推动新能源动力产业从有到大,争当全省新能源汽车第一动力源。大力发展新能源整车,积极引进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规模扩张快的新能源整车项目,着力将新能源产业推向高峰。强力推进传统汽车产业提档升级,引导整车企业运用新技术、推出新产品;推进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共享化革命,切实抓住汽车产业变革优先权。

2.打造更加完整的汽车产业链。进一步强化零部件产业发展协同,加大发动机、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等配套企业引进力度,围绕未来汽车上下游产品,绘制产业链图谱和招商路线图,大幅提升新能源本地配套能力。充分挖掘汽车后市场发展潜力,积极承接郑州中心城区汽车类市场外迁;积极引进智能化、信息化服务行业,大力发展汽车文化、汽车金融、汽车租赁等新兴业态。加快国家新能源汽车质检中心建设,增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端化、系统化服务能力,推进全市乃至全省汽车产业构架完善。

(四)强化配套设施保障,改善产业集聚区发展环境

围绕县域城镇体系建设和生产力布局,根据汽车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做好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构筑基础设施框架,特别是加快推进“十三五”时期启动区块的交通运输、能源、水利、信息、环境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善发展环境。

1、强化用地保障。严格落实工业项目用地标准,合力控制用地规模。鼓励中小企业通过租赁标准化厂房方式进行生产经营,建立园区低效企业土地退出机制,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加大土地报批力度,积极争取用地指标。

2、提高规划标准建设。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水平,高标准编制完成全年拟建道路、水系、廊道等项目的施工图设计等规划。加大项目规划手续办理指导和服务力度,着力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及时完成项目的规划、设计、评审等工作。

3、加强金融资金建设。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融资,围绕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切实做好全年政府性投资项目前期招标工作。建立企业担保链风险化解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应急资金周转困难。

4、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产业集群提质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完善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集聚区内各功能区块之间的基础设施连接,形成支撑集聚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设施网络。

5、完善服务设施建设。加强产业集聚区与城镇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的一体化布局和联建共享,突出产业集聚区生产功能,统筹生活、商务、生态功能布局,配套建设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等服务设施,促进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有机融合,提升宜居宜业水平。

(五)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后劲

1、拓宽招商领域。在做好传统汽车产业招商引资的基础上,拓宽视野放宽招商领域,深入研究国内外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和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导向,调整主导产业比重,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形成多元化招商格局。

2、实施集群式招商。围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挥比克、国能龙头带动效应,加快动力电池产业链集群式引进,壮大动力电池产业规模,为构筑中部地区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奠定基础。

3、树立“招大引强选优”理念。提升招商层次,围绕国内外500强和行业20强企业,突出“四力”型和龙头型、标志性项目招商,依托行业协会、商会、产业联盟等渠道扩宽信息来源,组建精干高效招商团队,积极主动上门对接,制定一对一招商方案,加大项目跟踪服务,提高招商项目“落地率”。

(六)加快科技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产业集聚区自主创新能力

 大力吸引省内外科技人才资源,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产业集聚区创新体系。

1、实施优秀企业家领航计划。推进企业家技术创新战略能力提升。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让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充分迸发。

2、加强“招才引智”工作。大力实施“智汇郑州”人才工程,加大制造业各类中高端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着力引进一批重点产业人才,培育一批高技能人才。

3、全面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各类企业创新平台与高等院校建立人才互动培养机制,引导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围绕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培训,为产业集聚区提供人力资源服务。

 

 

                         中牟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9年5月17日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