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登封市“市树市花”推荐评选工作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005303449/2019-00083主题分类:综合政务/通知公告
发布机构:登封市人民政府关 键 词:通知公告,登封市“市树市花”推荐评选,工作方案
文    号:登政办〔2019〕23号成文日期:2019-06-10发布日期:2019-06-14
体    裁:通知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登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登封市“市树市花”推荐评选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登封市“市树市花”推荐评选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2019年6月10日              

 

登封市“市树市花”推荐评选工作方案

 

紧紧围绕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的总目标,加快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少林功夫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及“生态登封、多彩嵩山”的建设,进一步提升登封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力,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市树市花”推荐评选活动。为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市树市花”是现代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和“名片”,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市树市花”的推荐评选,进一步激发广大市民热爱登封,建设“生态登封、多彩嵩山”的热情,促进城乡生态保护,改善生态人居环境,彰显登封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切实增强全市人民精神文化的认同感,形成建设“生态登封、多彩嵩山”的强大合力。

二、活动内容

评选活动采取自下而上的形式,在充分尊重民意的情况下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评选出符合登封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体现登封城市文化内涵、适应登封地理气候条件的“市树市花”。广大市民可参照拟推荐“市树市花”基本情况介绍评选“市树市花”,也可结合自身养花种树的经验及所见所闻,推荐、评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市树市花”。

三、组织机构

(一)成立登封市“市树市花”评选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市林业局局长任副组长,市林业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城管局、工信局、科协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负责此次评选活动的日常工作。

(二)成立登封市“市树市花”专家评审委员会,由林业、住建、自然资源和规划、城管、科技、园艺等方面的专家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知名人士组成,负责“市树市花”评审工作。

四、具体实施

评选工作自即日起开始,至2019年7月中旬结束。具体分为宣传发动、推荐提名、市民评选、专家评审、市政府初定、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公布宣传七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6月10日—15日)。组建登封市“市树市花”评选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利用新闻媒体、户外广告、市政府网站等,对活动进行全面推介和宣传发动,使广大市民关注和参与这项活动。

(二)推荐提名(6月16日—6月23日)。各乡镇(区、办)、各有关单位认真推荐;发动市民通过网络、信函、热线电话、短信以及登封市“市树市花”评选领导小组下发的各种推荐表格,将自己心中的“市树市花”向登封市“市树市花”评选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荐;登封市“市树市花”评选领导小组召集有关专家、学者对广大单位、市民推选的“市树市花”进行初评,每个类别原则上评出6个不同的品种。

(三)市民评选(6月24日—7月4日)。登封市“市树市花”评选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电视台、电台、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向社会公布,请广大市民投票。市民通过网络、微信、信函、热线电话、短信以及登封市“市树市花”评选领导小组下发的投票表格,对媒体上公布的6个市树市花品种进行投票,选择自己心目中最能代表登封形象、最能体现登封文化的“市树市花”。

(四)专家评审(7月5日—7月9日)。登封市“市树市花”评选领导小组召集有关专家、学者对广大市民投票评选的“市树市花”进行评审,每个类别原则上评审出2个不同的品种报市政府。

(五)市政府初定(7月10日—20日)。市政府对登封市“市树市花”评选领导小组申报的每个类别的2个不同的品种进行讨论,从中选出1个品种初步确定为登封市“市树市花”。 

(六)市人大常委会决定(7月21日—31日)。登封市人民政府对初步审定的登封市“市树市花”报登封市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

(七)公布宣传(8月1日—30日)。经登封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利用报纸、电视、户外广告等传播手段向全社会进一步宣传推介,使更多的市民了解我市的“市树市花”。同时把“市树市花”与城乡绿化、生态廊道、林业工程、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促进我市城乡绿化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

五、表彰奖励

本次评选活动设组织奖5名和市民参与奖30名。对组织有力、成效明显的单位,由领导小组给予表彰奖励;对热情参与推荐投票的广大市民,采取抽奖的办法,给予表彰奖励。

 

附件:1. 登封市“市树市花”评选条件

2. 拟推荐六种市树的基本情况介绍

3. 拟推荐六种市花的基本情况介绍


      附件1

 

登封市“市树市花”推荐评选条件

 

一、登封市概况

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中岳嵩山南麓,介于北纬34.30°-34.20°、东经112.45°-113.15°之间,土地总面积1220平方公里,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壤瘠薄,水分含量少,保水能力差。登封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640毫米,常年干旱少雨。全市森林资源丰富,林业用地面积77.8万亩,森林覆盖率42.5%。据2007年二类森林资源清查,全市木本植物42科127种,主要以杨树、栎树、刺槐、柏木、核桃等树种为主。

二、评选意义

“市树市花”是现代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和“名片”,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市树市花的评选活动,可以进一步激发广大市民热爱登封,建设“生态登封、多彩嵩山”的热情,提升登封市旅游、文化和生态城市的品味。

三、评选条件

(一)适应本地。首先市树市花的生物学特性要适应登封自然环境、气候特点的要求,符合“适地适树”原则,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抗逆性、耐病虫害、寿命长的乡土树种花木。

(二)形态优美。市树应为高大乔木,寿命长,树形好,适合作为行道树;市花以木本花卉为主,兼顾知名度高、应用广泛的草本花卉,应具备美丽的花朵、较长的花期或是宜人的香气,适合露地栽培和盆栽。

(三)群众喜爱。市树市花应在登封分布范围广泛,应用广泛,种植数量多,易于栽培和繁殖,不需要特别精细的管养,其抗风、抗病虫、抗污染等能力强,能够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并得到广泛栽种。

(四)内涵丰富。市树市花应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能够体现登封市绿化风貌,能彰显登封文化魅力、人文积淀和精神风貌,具有独特象征意义,能够成为登封的一张重要“名片”。具有生态性、经济性、社会性及良好的发展前景,且尽可能做到不与外地重复雷同。

四、拟推荐“市树市花”名单

根据我市地理、气候条件,结合当前树木和花卉生物特性及生长状况,经市林业局林业工程技术人员讨论筛选初步选定。

市树6种:银杏、柏树、国槐、雪松、香椿、法桐;

市花6种:桂花、玉兰、海棠、月季、迎春花、紫荆。


      附件2

 

拟推荐六种市树的基本情况介绍

 

    一、银杏

(一)银杏(Ginkgo biloba L.),银杏科、银杏属,俗称白果,因其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具有观赏,经济,药用价值。银杏树高大挺拔,叶似扇形。冠大荫状,叶形古雅,寿命绵长。无病虫害,不污染环境,树干光洁,是著名的无公害树种。适应性强,抗烟尘、抗火灾、抗有毒气体。银杏树体高大,树干通直,姿态优美,春夏翠绿,深秋金黄,是理想的园林绿化、行道树种。是园林绿化、行道、公路、田间林网、防风林带的理想栽培树种。被列为中国四大长寿观赏树种(松、柏、槐、银杏)。

(二)银杏为成都、辽宁丹东、湖州鄂州、山东临沂等地区市树。

(三)银杏在登封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2018年古树名木统计调查,全市现登记造册古银杏40株,树龄在500年以上13株,分布在法王寺、少林寺、会善寺、永泰寺、大塔寺、三祖庵。登封市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佛道儒三教荟萃,银杏树最具代表性。银杏树体高大雄伟,最能衬托寺院的壮观,叶洁净素雅,有不受凡尘渍染的宗教意蕴,僧侣们称银杏为“圣树”“圣果”;银杏的诸多特点,诸如寿命长、不生虫、恬淡等特性与道家的宗教理念颇为契合,故道观亦多有栽植,道家视银杏为祥瑞之树;孔子在银杏树下设坛教授弟子,因此银杏又是尊师重教的代表,文人雅士喜欢以银杏叶相互馈赠,或作为书签之用。我市中岳大街、天中路等街道及郑少高速、汝登高速都广泛栽植银杏。

二、柏树

(一)柏科植物的通称。常绿乔木或灌木,耐寒,耐干旱,喜湿润,耐贫瘠,不耐水淹。可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上生长。生长缓慢,寿命极长。不仅是山区造林常用树种也是常见的庭园绿化树种,同时还是很好的药用树种,它的嫩枝及叶全年均可采收入药,具有凉血止血的作用,主治血热出血,此外,入肺经,又能祛痰止咳。我市侧柏因品质优良,2003年选为全省侧柏采种基地。

(二)侧柏为北京市的市树。

(三)柏树为我市的乡土树种,是全市山区的主要栽植树种,反映了我市的气候特点和森林特征。柏树在登封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登封古老文明的象征,是登封地区森林植被的主要树种之一。据2018年古树名木统计,登封现统计在册古树2020株,其中柏树956株,占古树总数的47.3%。其中1500年以上古侧柏17株。特别是嵩阳书院的将军柏,是中国最古老的柏树,树龄4500年以上,人称“原始柏”,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游嵩山时,特封其“将军柏”,堪属“活着的文物”、“稀世珍宝”。柏树斗寒傲雪、坚毅挺拔,乃百木之长,素为正气、高尚、长寿、不朽的象征。所以我市自古以来小孩拜“干爹”选定的就是中岳庙的古柏。这些苍劲挺拔的古柏,不仅是我市活的文物,更衬托出我市的庄严、肃穆、优美与秀丽。

三、国槐

(一)国槐,又名中华槐、家槐、豆槐。豆科落叶乔木,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荚果肉质,串珠状,花果期6-11月。性耐寒,喜阳光,耐旱,稍耐阴,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生命力顽强,绿叶周期长,粗大美观,枝叶茂盛,花香淡雅,是长寿树种之一。历来被人们视为吉祥、幸福、美好的象征,把它称为吉祥树、幸福树。

(二)国槐是北京、大连、银川、兰州、太原等地区市树。

(三)国槐是我市栽培历史悠久的乡土树种之一,它具有喜光、抗旱、抗高温、耐盐碱、耐土壤密实等生态特性,极为适合我市气候土壤条件,在我市城乡广泛分布。据2018年古树名木统计,登封市古槐树418株,占全市古树总数的20.7%,500年以上的古槐树216株。在我市农村就有这样的传说:“门前一株槐,不是当官就是发财”,认为槐树是吉祥、幸福、美好的象征,极有灵性可以给人带来福气。到了明清时期,北方人南迁后,把槐树作为故乡的化身。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话:“要问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老槐树”,正因为人们对槐树的深情,所以卢店镇出现了以槐树命名的村庄槐树坪。我市少林路、嵩山路、守敬路、光明街等街道的行道树以国槐为主。

四、雪松

(一)雪松(Cedrus deodara (Roxb.) G. Don)松科雪松属植物。常绿乔木,高达30米左右,胸径可达3米,树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叶针形,长8-60厘米,质硬,灰绿色或银灰色,在长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10-11月开花。球果翌年成熟,椭圆状卵形,熟时赤褐色。“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一一陈毅《咏松》及“手栽两树松,聊以当嘉宾。乘春日一溉,生意渐欣欣。”一一白居易《寄题盩厔厅前双松》等充分反映了雪松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都是坚贞不屈、傲立于世的姿态,是一种具有阳刚之美,是刚强的象征,松树是中华民族的吉祥树,是长青的象征,也象征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

(二)雪松是南京市、青岛、三门峡、晋城、蚌埠、淮安等城市的市树。

(三)雪松是世界著名的庭园观赏树种之一。它具有较强的防尘、减噪与杀菌能力,也适宜作工矿企业绿化树种。雪松树体高大,树形优美,最适宜孤植于草坪中央、建筑前庭之中心、广场中心或主要建筑物的两旁及园门的入口等处。其主干下部的大枝自近地面处平展,长年不枯,能形成繁茂雄伟的树冠,列植于园路的两旁,形成甬道,极为壮观。边材白色,心材褐色,纹理通直,材质坚实、致密而均匀,有树脂,具香气,少翘裂,耐久用。可作建筑、桥梁、造船、家具及器具等用。我市各大公园、游园及生态廊道都有栽植。

五、香椿

(一)香椿(学名:Toona sinensis)又名香椿芽,为楝科香椿属植物,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呈偶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两性花白色,果实是椭圆形蒴果,翅状种子,种子可以繁殖。

(二)香椿树生长迅速,树干通直,无节少疤,材色红润,纹理清晰,刨面光亮美观,气味芳香,又称“辟邪木”,在民间还称“百木之王”,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中国桃花心木”之美称。香椿树的嫩芽被称为“树上蔬菜”,每年春季谷雨前后,香椿发的嫩芽可做成各种菜肴。它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香椿叶厚芽嫩,绿叶红边,犹如玛瑙、翡翠,香味浓郁,营养之丰富远高于其它蔬菜,为宴宾之名贵佳肴。宋苏轼盛赞:“椿木实而叶香可啖”。登封市大冶镇弋湾村嵩阳红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香椿890亩,注册有“嵩阳红”商标。

六、法桐

(一)法桐(Platanus orientalis Linn.)又名悬铃木,属落叶大乔木,高可达30米,其树冠阔钟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状剥落。幼枝、幼叶密生褐色星状毛。叶掌状5-7裂,深裂达中部,裂片长大于宽,叶基阔楔形或截形,叶缘有齿牙,掌状脉;托叶圆领状。花序头状,黄绿色。原产欧洲东南部及亚洲西部,久经栽培,据记载中国晋代即已引种,叫祛汗树或鸠摩罗什树。

(二)法桐是郑州市、淄博市的市树。

(三)法桐树形雄伟端庄,叶大荫脓,干皮光滑,适应性强,各地广为栽培,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在园林中孤植于草坪或旷地,列植于甬道两旁,尤为雄伟壮观,有“行道树之王”之称。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对夏季降温、滞尘、降噪音、吸收有害气体,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调节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平衡,改进大气质量效果显著。作为街坊、厂矿绿化颇为合适。我市中岳大街、阳城路都广泛栽植。


       附件3

 

拟推荐六种市花的基本情况介绍

 

一、桂花

(一)桂花又名九里香、丹桂。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对生,经冬不凋。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园艺品种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喜温暖环境,有一定的耐阴能力,抗逆性强,既耐高温,也较耐寒,性好湿润,切忌积水有一定的耐干旱能力,对土壤要求不太严。以桂花做原料制作的桂花茶是中国特产茶,它香气柔和、味道可口,为大众所喜爱。

(二)桂花是杭州、苏州、桂林、泸州、合肥、信阳、南阳、日照等地区的市花。

(三)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花卉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尤其是中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李清照《拥鸽天·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桂花树是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和吉祥的象征,凡仕途得志,飞黄腾达者谓之“折桂”,传统配置中自古就有“两桂当庭”、“双桂留芳”的称谓,常把玉兰、海棠、牡丹、桂花四种传统名花同植庭前,以取“玉、堂、富、贵”之谐音,喻吉祥之意。我市各个公园广泛栽植。

二、玉兰

(一)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木兰科玉兰亚属,落叶乔木,别名白玉兰、望春、玉兰花。花白色到淡紫红色,大型、芳香,花冠杯状,花先开放,叶子后长,花期10天左右。玉兰性喜光,较耐寒,可露地越冬。爱高燥,忌低湿,栽植地渍水易烂根。喜肥沃、排水良好而带微酸性的砂质土壤,在弱碱性的土壤上亦可生长。玉兰花对有害气体的抗性较强。如将此花栽在有二氧化硫和氯气污染的工厂中,具有一定的抗性和吸硫的能力。用二氧化硫进行人工熏烟,l公斤干叶可吸硫1.6克以上。因此,玉兰是大气污染地区很好的防污染绿化树种。玉兰花外形极像莲花,盛开时,花瓣展向四方,使庭院青白片片,白光耀眼,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为美化庭院之理想花型。

(二)玉兰是上海市市花。

(三)玉兰经常在一片绿意盎然中开出大轮的白色花朵,随着那芳郁的香味令人感受到一股难以言喻的气质,委实清新可人。因其株禾高大,开花位置较高,迎风摇曳,神采奕奕,宛若天女散花,非常可爱。明·文征明《玉兰》:“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遣霓裳试羽衣;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玉环飞燕原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我市各大公园均有栽培。

三、海棠

(一)海棠(学名:Malus spectabilis)蔷薇科苹果属,落叶乔木,高可达8米;小枝粗壮,圆柱形,老时红褐色或紫褐色,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花序近伞形,有花4-6朵,果实近球形,花期4-5月,果期8-9月。海棠的花形较大,新长出的嫩叶簇拥着四至七朵花缀满枝条。“千朵万朵压枝低”,长长的枝条弯垂下来,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多用于城市绿化、美化的观赏花木。同时海棠果营养价值可与猕猴桃媲美,以“百益之果”著称,是药食兼用食品。

(二)海棠是乐山、宝鸡市、临沂市的市花。

(三)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历代文人多有脍炙人口的诗句赞赏海棠。陆游诗云:“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形容海棠艳美高雅。苏东坡为之倾倒,有名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因此海棠有雅号“解语花”。我市公园部分栽植。

四、月季

(一)月季蔷薇科,落叶或常绿灌木,蔓状与攀援状藤本植物,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四季开花。

(二)月季是北京市、郑州市、石家庄市、大连市、天津市等地区的市花。

(三)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被誉为“花中皇后”,观赏效果好、花香悠远、形状独特、高贵典雅、层次分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绿化用途广,适应性强。在我市广泛分布,特别是2012年建设月季园3万平方米,同时城区各个公园、街道及乡镇、农村都广泛栽植。

五、迎春花

(一)迎春花别名迎春,落叶灌木丛生。直立或匍匐,适应性强,喜光、耐寒、耐旱、耐碱、怕涝,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中性、微碱性土壤中都能生长。先花后叶放,花清香,金黄色,外染红晕,花期2-4月。因其在百花之中开花最早,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得名。

(二)迎春花为鹤壁市的市花。

(三)迎春花与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是中国常见的花卉之一。迎春花不仅花色端庄秀丽,气质非凡,具有不畏寒威,不择风土,适应性强的特点,历来为人们所喜爱。我市迎宾公园、大禹园等公园及农村地磷、崖头等区域广泛分布。

六、紫荆

(一)紫荆(学名:Cercis chinensis Bunge),豆科紫荆属,落叶乔木或灌木,花紫红色或粉红色,2-10余朵成束,簇生于老枝和主干上,尤以主干上花束较多,越到上部幼嫩枝条则花越少,通常先于叶开放,荚果扁狭长形,绿色。花期3-4月;果期8-10月。其树姿优美,叶形秀丽,花朵别致。为常见的早春花木,宜栽庭院、草坪、岩石及建筑物前,用于小区的园林绿化,具有较好的观赏效果。原产于中国,性喜欢光照,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淹,萌蘖性强,耐修剪。

(二)紫荆是柳州的市花。

(三)紫荆花常被人们用来比拟亲情,象征兄弟和睦、家业兴旺。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紫荆树》载:田真兄弟三人析产,堂前有紫荆树一株,议破为三,荆忽枯死。真谓诸弟:“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兄弟相感,不复分产,树亦复荣。后因用“紫荆”为有关兄弟之典故。唐杜甫《得舍弟消息》诗:“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 清孙枝蔚《不得大兄消息》诗:“又见紫荆发,曾无黄耳来”。黄耳,狗名,为寄递家书之典故。同时紫荆皮果木花皆可入药,其种子有毒。我市公园、社区均有栽植。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