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当前,营商环境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某种程度上它代表着一个城市的“脸面”。因此,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营商环境工作高度重视,围绕营商环境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但营商环境工作涉及领域和环节众多、涉及范围广,虽然取得了改善,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依然需要改进改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我们一直在努力。
一、关于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推行“网络行政”、“不见面审批”方面的建议
此项工作,目前郑州市正在有序开展,现将有关进展情况给您汇报:
按照“审批全流程、项目全覆盖、管理全方位、监管全过程”的改革目标,学习武汉、杭州等地的先进经验,在投资项目审批网建设上下功夫,构建“多规合一、五联并进、在线监管、效能预警、信用管理、考核评价”等六大系统体系。6月底初步线上试运行,实现审批部门之间协同操作、意见交互、联评联审;9月底正式运行,实现审批部门和勘察设计单位、图审机构、建设单位信息互联互通;明年全面推广,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投资项目审批体系,让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实时跟踪、空间追溯、全程监管、考评问效,实现投资项目办理“掌上查、掌上办”。
完善市县两级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构建动态更新、共享校核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认可、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实现“一次采集、一库管理、动态更新、多方共享、即调即用”。加快建设市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第三方安全监管系统,建设企业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企业生产经营政策清单,切实提升各类市场主体的便利感和获得感。
二、关于开通“政务绿色通道”,实行预约制,主管领导值班,集中解决难题的建议
在此次政府机构改革之前,部分政府部门之间可能存在着智能交叉、权责不清的情况,导致群众或企业在办事过程中存在相互推诿、互相扯皮的情况,致使问题始终不能解决。您的这条建议的初衷可能是在群众和企业如果遇到此类情况,有主管领导出面,尽快解决问题。本次政府机构改革,在制定部门“三定”规定时,已充分考虑各部门职能交叉的问题,同时同步推进了部门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公开每一项权力的依据、流程、责任,这样从根本上杜绝此类问题的出现。
三、关于探索聘请营商环境督导员制度或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开展营商环境评价的建议
此项工作,目前我市正在加紧进行中,给您汇报一下目前进展:
鉴于营商环境指标体系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学科专业知识,我市营商环境评价已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了第三方评估单位: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目前主要完成了指标体系设计,目前已进入三级指标设计、评分办法、调查问卷设计和收集资料范围设计阶段。待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成熟后,我们将开展对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的考核工作,考核结果将与绩效奖金挂钩,与评优评先挂钩,与干部考核挂钩。下一步我们会出台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推动营商环境工作快速发展。我们即将出台的文件有:《关于成立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郑州市对照国家和省营商环境评价实施方案推动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工作责任分工意见》、《郑州市营商环境评价实施方案(2019年-2021年)》、《关于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通知》等。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需要政府各部门共同努力,协调配合,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支持。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与关注下,郑州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脚步会越来越快。
2019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