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工民主党郑州市委员会:
“关于有效提高郑州首位度 实施郑州大都市区建设战略布局的建议”(20190597号提案)已收悉。衷心感谢贵党对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提案转交我委主办后,我委党组高度重视,专题召开会议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研究。我委认为该提案建议既符合郑州发展实际,聚焦郑州发展短板瓶颈,准确指出郑州发展困难问题所在,同时又顺应发展趋势,契合国家、省相关政策精神,提出建议详实具体、有的放矢,对指导郑州下步经济社会发展很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现结合提案内容答复如下:
一、关于郑州首位度的现状分析
自获批支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在国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指导帮助下,郑州市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中央、省决策部署,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统揽,以“三区一群”战略实施为带动,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开启新时代郑州发展新征程,郑州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在全省、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2018年,我市以占全省4.45%的地域面积、10.55%的人口,创造了占全省21.1%的GDP、30.6%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7%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9%的重点项目投资、74.5%的进出口总值,航空港实验区进出口总额突破500亿美元,占全省的62.8%;引进境内外资金356.7亿美元,其中实际吸收外资42.1亿美元,占全省的23.6%,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破万亿、常住人口破千万、人均生产总值破10万的“三大标志性突破”,出彩郑州站在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但与其它国家中心城市相比,郑州城市规模小,人口和经济首位度均不高,制约了城市对外辐射带动能力。
二、关于制定出台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政策意见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王国生书记在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明确要求抓紧制定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政策措施。去年6月21日,陈润儿省长调研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时,我市在汇报中提出“研究制定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得到了省长支持和认可。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指示精神,省发改委会同省有关部门和我市开展了专题研究,起草形成了《意见》,并多次广泛征求意见。今年4月3日,省政府第46次常务会议对《意见》(送审稿)进行了讨论研究;4月26日,十届省委常委会第118次会议对《意见》(审议稿)进行了审议,原则同意。经与省有关部门对接,目前《意见》已修改完善,按公文处理程序报请省委、省政府审定,近期有望正式印发。
三、关于优化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空间格局
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扩大郑州的面积,扩大发展的空间规模和实力,提升省会城市的首位度,增强中心性,有利于充分发挥郑州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统筹安排生产力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在向省领导汇报有关工作时,我市已提出“支持郑州撤县(市)设区”的意见建议,并得到了省政府的支持和认可。目前,省政府已责成省民政厅做好相关工作,我市将持续加强跟踪,确保此项工作能够尽快实施。同时,在郑州大都市区整体框架内,调整郑州周边部分地区的隶属关系,扩大郑州行政区域面积,有利于增强郑州发展的空间规模和实力,提升省会城市的首位度,增强中心性和辐射带动力。我们将结合大都市区建设,加强与国家部委、省有关部门的汇报沟通,开展优化区域空间布局问题研究。
四、关于积极争取省级经济管理权限
目前,国家支持建设的9个中心城市,正省级4个、副省级城市4个,只有郑州是正厅级城市。从实际情况看,在我国当前的城市管理体制下,城市的行政级别确实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所享有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大小及范围,也相应决定着城市所对应的政策优势和资源配置的话语权。从顶层看,中央已明确逐步赋予雄安新区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批准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享受副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从基层看,福州、兰州、长沙、昆明、苏州均在该方面进行大胆尝试与探索。考虑到郑州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实际需要,我市已多次向省委省政府汇报有关情况,并将持续加强研究谋划、积极争取,力争在省级经济管理权限上有新的突破。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即将全面启动,我委也将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加强对贵党所提建议的跟踪研究。最后,再次感谢贵党对我们工作的帮助和支持,殷切的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贵党能够继续关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努力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2019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