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让中原更加出彩的提案的答复

  • 索引号:005252258/2019-00054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建议提案/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郑州市文物局
  • 关键词:提案
  • 文号
  • 成文日期:2019-07-25
  • 发布日期:2019-07-25
  • 体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关于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让中原更加出彩的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梁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让中原更加出彩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对您的提案,我们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现答复如下:

          郑州是中国八大古都和“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您在提案中对郑州文化资源现状的分析,非常准确。充分发掘利用弘扬传承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培植文化自信是我们的重点工作。近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站位,办好节会,加强宣传

          郑州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乃至世界文明发展史上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正是基于此种共识,在2004年的中国古都学会年会上,将郑州与西安、洛阳、安阳、开封、北京、南京、杭州等地并称为中国“八大古都”。自列入八大古都以来,为全面宣传、展示我市丰富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价值,我局陆续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推介活动,每年利用“4.18国际博物馆日”“5.18国际古迹遗址日”、自然和文化遗产日等重要节点,举办广场宣传、知识讲座、文物鉴定等一系列规模、声势、影响比较大的宣传活动,并进社区、进学校。特别是通过举办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系列宣传活动,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世界驻华大使走进世界文化遗产活动及嵩山论坛,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等大型活动,在国内外进一步普及了郑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内涵及其重要价值。

          除了上述工作,2018年,我局与郑州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开展10场“文物知识进校园”宣讲巡演活动,通过现场和网络点播率达10多万人次,开创全国先例,收到良好效果。开展了全市文物保护集中“六入”宣传活动,成效明显,充分调动了广大文物工作者、文物保护单位周边县乡政府、基层文物保护员、志愿者的文物保护意识和积极性。举办了以“新时代 新郑州 新征程”为主题的文庙迎新年撞钟活动、“中华文明探源——古代文明系列讲座”“红色教育宣讲”“第二届全国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优秀漫画作品展”、第四届“天地之中杯”廉政暨文化遗产国际漫画大赛。开展了公众考古学传播系列宣传片拍摄等工作,《发现郑州•先秦篇》《巩义花地嘴遗址》《新密新砦遗址》宣传片和《公众考古学传播系列宣传片》(第一阶段)已完成拍摄。编辑出版了《郑州大遗址片区保护利用战略规划》《郑州市文物概况》《如是漫说--文化遗产保护法制主题创意绘本》《郑州历史文明遗产丛书(12本)》《郑州近现代建筑测绘图集》等一批文物书籍。应邀参加了“世界古都论坛”“《梦回丝路、盛唐文化:大唐建都长安140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大运河文化论坛”等多个全国性学术活动。按照要求在全市文博系统开展“大调研”活动,组织撰写调研报告(文章)52篇,被市委宣传部表彰为“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调研工作先进单位”。通过宣传,进一步营造了“人人关注遗产保护、人人参与遗产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但诚如您所言,由于文化软实力不强等种种原因,时至今日,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旅游资源、文化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知名度、影响力比较低,城市品牌的认知度和城市形象的影响力缺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您的具体建议,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办好节会,增进交流等,联合市规划、文化广电旅游、建委、交通、教育等部门,办好各种节会,加大宣传力度,促进郑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走向世界。

           二、加强文物保护,构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文化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明确了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和“中原文化高地”的文化定位,规划建设以“四个中心”“四大文化片区”为龙头的文化郑州工程,传承城市文脉,彰显文化特色,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努力构建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文化支撑体系。

          (一)建设四大文化片区

          2016年以来,为深入贯彻中央新发展理念,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我市率先在中心城区启动了以文物保护展示为依托的四个历史文化区建设工作。一是商都历史文化区,主要依托郑州商城遗址的保护利用,吸引文化、旅游、商业集聚,建设以商都文化为特色的历史文化特色片区,打造中心城区大遗址保护利用的创新模式。二是古荥大运河文化区,主要依托40平方公里的世界遗产大运河郑州段、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古荥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荥阳故城、省保单位纪信庙等保护利用,以隋唐秦汉文化、运河文化为灵魂,打造运河风光与古城气质相结合的历史文化区。三是二砂文化创意园区,主要依托840余亩的近现代工业遗产第二砂轮厂区旧址保护利用,投资20多亿打造中原文化创新创意创业综合基地,保留建国以来郑州工业发展的历史记忆,激活近现代工业遗产活力,让沉睡的遗产发挥文化和经济作用。四是百年德化历史文化区,主要依托1.71平方公里的二七纪念塔、纪念堂和工人夜校和日本驻郑领事馆旧址保护利用,结合二七商圈,打造红色革命文化、百年商业文化和明清建筑特色文化区。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持续推进四大片区建设工作,积极做好拟建设区域的文物勘探和必要的考古发掘工作,深入研究、梳理四个历史文化片区涉及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脉络。印发《郑州市文物局关于推进商都历史文化区文物工作专项方案》,编制完成城隍庙、文庙、夕阳楼、商城宫殿区考古遗址公园、考古保护大棚等专项工程方案和夕阳楼、塔湾路等拟拆迁地块的红线划定工作,指导实施郑州商城东城垣本体保护展示工程和郑州商城东南城垣环境提升工程;协调推进具备条件区域的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工作。配合市规划局完成古荥大运河片区各项规划,推进郑州运河遗产博物馆项目、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改陈项目和数字化布展项目。完成二砂文化创意园区砂轮厂旧址文物保护规划初步审定,加强园区建设意向方案与国创公司、中原区政府等相关部门协调沟通。指导百年德化文化片区完成项目规划方案初步设计。

          (二)推进生态保遗工作

           为加强古城址、古遗址保护展示利用,明确遗址保护成果,提升遗址保护与社会民生的关联性,我市将文物保护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与群众文化休闲相结合,与服务发展、土地升值相结合,2017年年初按照“大生态、大环保、大统筹”理念,提出了“通过生态遗址文化公园建设加强土遗址保护的文物保护系统工程”,即“生态保遗”工程。2017年至2020年,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建设中心城区及周边区域80多处5万多亩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在郑州市境内将形成中心城区(四环以内)、城市发展区(四环至绕城高速之间)和城郊地区(绕城高速以外),三个圈层的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带,免费向公众开放,增强市民随时领略文化遗产保护带来的环境改善、文化熏陶、品质提升的获得感,整体提升了城市区域内历史文化氛围。生态保遗工程已经实施两年了,每年市政府都专门印发专项实施方案,双月召开专题推进会,每月市文物局都进行进度巡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经建成开放的24处,已经发挥出多赢的社会效果,深受社会各界认可。目前在建的41处遗址公园,也在加快推进。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把生态保遗这项惠民、利民的实事继续扩大范围,利用三年时间,建设遗址生态文化公园100处以上的工作计划。近期,政府就要出台《2019至2021生态保遗工程三年行动方案》。

          (三)加快博物馆建设

          近年来,我市注重加强博物馆体系建设。目前,全市现有各类博物馆32家(其中国有9家、行业2家、非国有21家)。陈展面积14.74万平方米、投资15多亿元的郑州博物馆新馆,陈展面积7万多平方米、投资近6亿的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19年将建成开放;启动了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大运河遗产博物馆、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二期等项目。同时,研究出台《郑州市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办法(试行)》,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明确市财政每年拿出3000万元,大力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建设。2018年,全市4家国有博物馆晋升为国家二级博物馆,1家非国有博物馆晋升为国家三级博物馆。2019年年初,市委全会提出“坚持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的思路,整合全市古遗址、古建筑等优秀文化资源,打造“四大博物馆群”,研究出台《郑州市博物馆事业发展(2019—2021)三年行动方案》,用三年时间在全市谋划建设各类博物馆达到100家以上,其中国有(行业)博物馆达到 50 家以上、非国有博物馆达到50家以上,各县(市、区)推行“1 2 N”的建设方式,扩大博物馆建设规模,形成全市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博物馆体系,推动博物馆数量与建设质量双提升,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和空间,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建成城市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吸引更多的民众和国际友人前来“打卡”休闲、旅游、娱乐、消费,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引领和推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建设快速发展。

          当然,提升郑州城市文化软实力,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下一步我们也将积极配合规划、建设、文化等相关部门,切实做好我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感谢您对古都郑州历史文化传承创新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也期待您继续关心、指导郑州历史文化建设工作,为古都郑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强化文化支持。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2019年7月25日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