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郑州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B(2019)257号建议的答复

  • 索引号:005252266/2019-00367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建议提案/人大议案建议
  • 发布机构:郑州市教育局
  • 关键词:综合,政务,建议,提案,建议提案
  • 文号
  • 成文日期:2019-08-23
  • 发布日期:2019-08-23
  • 体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对郑州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B(2019)257号建议的答复

    张黎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我市中小学发展并规范研学旅行”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局赞同您提出的“关于在我市中小学发展并规范研学旅行”的建议。对今后我们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一、国家研学旅行政策及郑州市的研学旅行工作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

    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有力地助推了研学旅行事业的发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7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提出“合理安排学校寒、暑假等假期,组织好夏令营、冬令营、研学旅行。”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提出:倡导“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这是国家第一次为“研学旅行”正名。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以下简称《意见》)公布。《意见》明确了研学旅行的定义,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将学生参与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之后,河南省教育厅等十一部门转发《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通知,我局积极响应政策要求,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出研学旅行的试点方案。 

    截止到目前,我市的研学旅行工作进展顺利,无论是前期的筹备、活动的实施到后期的总结,这一活动得到家长和学生们的大力支持。如果说社会实践活动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而研学旅行则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门。

    二、提案问题答复

        1.“市场主体结构鱼龙混杂,过度逐利。”针对目前的现状究其原因在于:郑州市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的实施意见未出台,研学旅行工作的监管不到位。郑州市教育局已制定《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的实施意见》(讨论稿),充分论证后计划提交市政府颁行。实施意见规定了研学旅行工作的工作目标、五大基本原则、五大主要任务以及组织保障,这些都将为今后的研学旅行工作保驾护航,恳请张委员积极呼吁并提出意见建议。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申请推荐“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函》(教基厅函〔2018〕44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推荐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18〕45号)精神,在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基础上,经专家评议、营地实地核查及综合评定,拟命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军史馆等377个单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其中有9家都在郑州市。2018年11月7日河南省教育厅举办全省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管理骨干培训班,共有69家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基地参会。这些基地涵盖了综合性基地、优秀传统文化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国防科工基地、自然生态基地。而且,在研学实践基地的监管方面,从国家到省市,都将从硬件到软件,甚至课程方面进行监管逐步规范研学旅行的场所,避免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

    2.提案中提到研学课程“以参观为主,大多是一些眼睛课程和耳朵课程”。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没有正式文件的约束,实施意见中明确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制定学校整体方案,做到有课时、有师资;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要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因此为了提高研学课程和线路的品质,市教育局发布《关于评选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和精品线路的通知》(郑教明电〔2019〕274号)文件,评选出一批有影响、有亮点、有特色,广大中小学学生欢迎、学校和家长满意的研学精品课程和精品线路。

    3.“研学旅行机构与学生及家长间权责不明,无任何法律约定 ”和“师生比失衡,安全存在隐患”。安全问题是研学旅行的重中之重,在实施意见中规定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方案及应急预案,形成行之有效的事故处理、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模式,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在研学活动开展前建立安全责任体系。各地要制订科学有效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方案,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责任落实、事故处理、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机制,实施分级备案制度,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督促学校落实安全责任,审核学校报送的活动方案(含保单信息)和应急预案。学校要做好行前安全教育工作,负责确认出行师生购买意外险,必须投保校方责任险,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与委托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或机构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方安全责任。教育部门、旅游部门共同负责审核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或机构的准入条件和服务标准。交通部门负责督促有关运输企业检查学生出行的车、船等交通工具。公安、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加强对研学旅行涉及的住宿、餐饮等公共经营场所的安全监督,依法查处运送学生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指导保险行业提供并优化校方责任险、旅行社责任险等相关产品。共青团组织要将少先队、共青团活动与研学旅行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大学生参与研学旅行服务志愿者活动。

    4.“行业标准和反馈机制缺失”。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市教育局要研究制定研学旅行活动的督导方式和评价标准,定期做好督导评估工作,各县(市、区)政府、相关部门要将研学旅行作为常态化工作,积极有效开展工作;市教育局要切实做好研学旅行服务(旅行社或机构)、接待单位(研学实践基地和营地)的认定和评估,适时给予授牌和表彰,并建立推荐与退出机制。要通过郑州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管理服务平台,全面记录评价研学旅行活动;将小学生研学旅行情况记入学期评价和毕业评价,将中学生研学旅行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实践”内容进行记录和评价;《郑州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学分制管理办法》出台后,研学旅行作为专项,将纳入学分制管理体系。

    三、今后工作的目标

    张代表关于在我市中小学发展并规范研学旅行的建议非常实用,我们将结合实际情况,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发展规律,逐步制定研学旅行后续政策,探索行之有效、科学规范的做法,积累特色鲜明、可资借鉴的经验。

    建立基地建设机制。充分发挥中原厚重的优秀历史传统文化和黄河嵩山等资源优势,挖掘丰富多彩的社会资源,按照教育规律,结合中小学生特点,强化实践体验内容,形成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规范研学实践基地(营地)。

    规范研学实践基地(营地)管理。探索建立研学实践基地(营地)准入标准、退出机制和评价体系。

    切实做好研学旅行承办机构(旅行社或机构)和研学基地(营地)的认定和备案,对基地(营地)实行准入制,实施动态管理,并定期评估验收。定期对研学旅行服务承办机构(旅行社或机构)和研学基地(营地)进行多方位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准入和退出的依据。

    最后,再次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对教育工作的关注和指导,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得到您的督促和帮助,使我们的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2019年6月25日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