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郑州市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政府积极行动,在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激发市场活力,全面加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推进全市妇幼健康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妇女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妇女常见病定期筛查率持续增长,婚前、产前医学检查率逐年提高,孕产妇死亡率持续下降。
一、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加。截止2018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773个,比上年增长8.0%;拥有床位9.8万张,增长7.4%;其中医院、卫生院349个,增长8.4%;拥有床位9.2万张,增长8.0%。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1.5万人,增长8.0%;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4.2万人,增长10.6%;注册护士5.9万人,增长8.6%。每千人床位数的9.7张,比上年提高0.4张;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11.3人,比上年提高了0.5人。全市卫生资源不断增加,有力的保障了医疗水平的提高,为妇女健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妇女医疗保健水平持续提高。2018年继续落实免费产前超声筛查和血清学检测,为更好的开展工作,郑州市提高了产前超声筛查标准,将产前超声筛查由省定的160元提高到200元;在不增加经费的基础上增加了血清学检测的检查项目,将18三体也纳入了常规检查,使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全年孕产妇产前检查率97.4%,比上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97.4%,农村97.3%;郑州市妇女常见病定期筛查率78.6%,比上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75.0%,农村83.6%;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3.7%,其中,城市80.4%,农村88.7%。提升孕优项目质量,拓展服务内容,郑州市持续保持目标人群全覆盖,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连续多年保持在100%。孕产妇健康管理更加规范,妇女生育保健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婚前医学检查率持续恢复。婚前医学检查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病、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关键。近年来,市政府大力宣传婚前保健、婚检的意义,采取加大政府投入、简便服务流程、开展“一站式”服务和免费婚检服务等举措,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2018年,全市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53.7%,比上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为51.1%,农村为55.9%。
四、孕产妇死亡率持续下降。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郑州市多措并举,努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从预防,政府买单、百姓受益的预防出生缺陷免费筛查项目,即免费开展预防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自2017年纳入省、市民生实事;到救治,2018年,郑州市建设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17家,实现县(市、区)全覆盖,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妇女儿童生存质量的信心和决心。郑州市孕产妇死亡率2018年大幅下降,由上年的13.7/10万下降到12.3/10万,其中,城市孕产妇死亡率11.8/10万,农村孕产妇死亡率13.2/10万;孕产妇产前检查率97.4%,比上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97.4%,农村97.4%;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3.7%,其中,城市80.4%,农村88.7%。
五、妇女疾病筛查持续开展。2018年,郑州市继续为户籍适龄(35—64岁)妇女免费进行两癌筛查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不但扩大了筛查范围,将筛查人群由农村扩大到了城市,做到贫困人口全覆盖;还扩大了年龄范围,将目标人群由省定的35-59扩大到了30-64岁;并且增加检查内容,除省定的宫颈癌检测的项目外,按照每例50元的标准增加了传染病四项(乙肝,丙肝,艾滋,梅毒)检查,为群众进一步检查确诊降低了经济负担,让更多群众能够享受到政府免费服务。全年共筛查宫颈癌检查10.14万人、乳腺癌检查10.11万人、HPV检测5.02万人。持续开展“关爱女性”——“两癌”慈善救助活动,为418名贫困“两癌”妇女减免医疗费用150.7万元,争取上级妇联“两癌”救助金146万元,救助妇女146名。2018年,妇女常见病检查率78.6%,比上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75.0%,农村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