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190242号提案的答复

  • 索引号:005252266/2020-00042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建议提案/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郑州市教育局
  • 关键词:综合,政务,建议,提案,建议提案
  • 文号
  • 成文日期:2020-01-06
  • 发布日期:2020-01-06
  • 体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190242号提案的答复

    李志学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郑州公共急救体系建设 普及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目前市教育系统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工作情况

    正如您在议案中所述,“随着我国人口的进一步老龄化,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增加,随着慢性心血管病发病人数的递增,中国心脏性猝死的总人数还将进一步增高。加强急救体系建设,普及广大民众对于心脏复苏的知识和技能是有必要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生意外人身事故,往往因缺乏急救知识,不能先行妥善处理,而失去抢救的最佳时机,造成不良后果。随着时代发展,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作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健康安全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学校健康安全教育一直受到党和国家及其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2008年,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五个领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2013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对学校安全工作的39个岗位职责进行了明确,其中对德育主任岗位职责要求之一就是聘请消防、治安、交通、卫生等专家开展对师生的专题安全教育;校医岗位要求其负责学校卫生安全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师生食品卫生、疾病预防及急救常识的培训和教育。学校健康安全工作是全方位、多角度、全天候的,也是繁重、复杂和艰辛的,市教育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多年来按照“以生为本,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要求,采取措施,积极作为,排除隐患,做好预防,优化学生健康成长环境,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一是加强健康安全教育。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的要求,各中、小学校每周安排0.5课时或每两周一学时开设健康教育课,明确了不同年级应开展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考评方法。同时,各学校充分利用世界爱眼日、无烟日、爱耳日、安全教育日、防灾避险日等特殊活动日和应急救护大赛、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生产月等活动时机,通过健康教育课、升旗仪式、班会、宣传栏、广播、校园网等宣传平台,对师生进行普及性宣传教育工作,做到有教师、有教材、有课时、有教案、有活动、有考核,切实提高健康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开展应急演练。学校紧密结合实际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中小学校每月、幼儿园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以避险科目、疏散科目为主要内容的应急演练,同时学校根据实际,在疏散演练中酌情增加或强化医疗救护、卫生防疫、人员搜救、治安维护、火灾处置、危化品处置等科目及内容,提高师生的应急处置意识和自救自护技能。

    三是增强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普及。市教育局按照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学校红十字会工作的指导意见》(红总字[2005]18号)要求,与市红十字会、市卫计委和共青团市委紧切协作,以红十字会活动为载体,以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加强了学校红十字会工作,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2011年,为增强青少年安全意识,提高青少年的自救互救技能,经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河南省红十字会批准,市教育局和市红十字会在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学校健康安全辅导员培训及救护志愿活动”项目。经过5年项目开展,截止2015年底,共举办了11期“学校健康安全辅导员”培训班,共培训了300多名专业辅导员,普及教育25万学生,在市属学校内成立志愿服务队,依托各学校、社会实践基地等教育资源,使广大师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了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有效促进了学校健康安全教育工作。从2015年起,每年举办一次“郑州市红十字青少年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大赛”,在关爱人的生命健康、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提高社会公德意识等方面将发挥积极的作用,收到良好宣传教育效果。今年5月10日至12日,在红十字博爱周和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即,郑州市教育局、市红十字会联合在郑州教育电视台举办了2019年郑州市红十字青少年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大赛,来自市属的50支初高中学代表队和5支市属大学代表队参加本次比赛。通过大赛的方式,大家相互观摩学习,交流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的工作经验,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让更多的学生学习、了解和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并将这些知识传授给身边的人,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真正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社会大氛围,共同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现场救护能力,为平安健康校园保驾护航。

     几年来,我局也一直围绕“平安校园”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灾难演练”、“急救培训”等工作,中小学卫生保健站也针对学校卫生工作人员定期举办专业培训,取得了初步成效,广大师生的防灾避险知识和自救互救的技能得到了普及提升。

    二、针对建议的答复

    建议一:搭建地方急救体系,建议郑州公共场所及公共交通工具上配置体外自动除颤器而且需要加大对全民AED的使用科普。

    在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配备体外自动除颤器(AED),不仅是城市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随着社会发展必须完成的目标,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需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将AED购置、后续维护、更新费用以及培训、宣传费用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调动各方力量,共同推广普及AED,市教育局也将积极参与此项工作。

    建议二:广泛开展心肺复苏技术(CPR)的培训。要求“心肺复苏急救培训进校园”,教育部门参与从娃娃抓起,从小学高年级开始一直到大学期间设置CPR技能及急救专业培训课程,并作为考试项目,因为孩子同样也会影响整个家庭成员。

    我们部分赞同您的建议。如前文所述,郑州市中小学学校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郑州市中小学幼儿公共安全教育手册》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和安全教育课程内容,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依照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年级、高中年级五级水平,将中小学健康教育五个领域内容分配到五级水平中,加强了不同水平互相衔接,完成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我们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通各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健康安全知识和应急救护知识的普及和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部分学校也开发了符合本学校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如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开设了《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校本教材)》。大学阶段是青少年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也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定型期,主要通过选修课程和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的形式,加强CPR最新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考试是教学控制的一种方法,能够检查学生预期学习成果,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手段,对教与学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将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在各学校单列作为考试项目不符合目前实际情况,CPR技能知识是融入到学生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和综合实践内容中的,能够进行综合评价,不能作为考试项目。

    建议三:有市卫生健康委主导,动员各级专业医疗机构,如:省级医院,市级医院,县级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等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分配CPR技术及急救科普培训任务。

    我们赞同您的建议。只有全社会都关心、支持、参与这项工作,才能真正达到普及目的。

    建议四:联合多种媒体参与,文化传播部门要求各网站、新媒体,电视台等开辟CPR急救培训专栏。

    我们赞同您的建议。

    建议五:弘扬正气,由政府定期举行对参与抢救急救患者的公民或科普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并给予奖励或者优先评定先进。营造全社会以紧急关头抢救他人为荣的社会氛围。

    我们赞同您的建议。如前文所述,市教育局、市红十字会每年联合举办“郑州市红十字青少年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大赛”。通过大赛的方式,各学校师生相互观摩学习,交流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的工作经验。教育电视台录制成电视节目和微视频公开播放,让更多的学生学习、了解和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并将这些知识传授给身边的人,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真正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社会大氛围,共同提高城市居民应对突发事件的现场救护能力。

    建议六:对各单位所有人员CPR急救技能培训的考核验收,建议参考消防的验收及管理,实行一票否决制。建议市政府及相关单位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把CPR技能的学习纳入到市企业单位工作考核中去,让每个人都重视CPR技能的学习。

    我们赞同您的建议。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宣传普及,应急救护知识要深入到每个家庭,还需要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形成政府主导,各级部门重视,社会广泛参与的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工作格局。

    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衰,事关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您的“加强郑州公共急救体系建设 普及‘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提案充分体现了您的健康意识,衷心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教育事业。谢谢!

     

    2019年8月10日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