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城关乡党委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坚持以党建引领,扛牢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创新举措,精准施策,建立了“百名干部分区包片,千名党员进村入户,万名群众联防联控 ”工作机制,围绕排查精准、卡点规范、“留观”暖心、民生稳定,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做到疫情防控全覆盖、零死角。
一是坚持网格化排查,确保排查精准。城关乡将全乡14个行政村划分为7个疫情防控“战区”,14个网格,65个单元格。其中一个管区即为一个“战区”,一个行政村作为一个网格,一个自然村作为一个单元格。做到科级干部全一线,机关干部全下沉,两委干部全网格,基层党员全覆盖。采用深入农户,敲门的方式,进行地毯式、网格式排查,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确保底子清、情况明,上级交办的人员信息落地见人。目前城关乡累计排查返乡人员471人,移交182人,自管285人,全部建立台账,登记造册,切实做到精细管理。
二是坚持标准化设卡,确保卡点规范。全乡共设立疫情监测服务站27处,全部做到建设标准化、值岗标准化、检查标准化。服务站建设标准化,坚持六个一(一个临时党支部、一个专班、一面旗帜、一个服务台、一个公示牌、一个值班表),“八个有”(疫情宣传栏、疫情监测服务标识牌、测温枪(温度计)、口罩、酒精消毒喷洒壶、组织架构图、二维码标识、健康登记管理系统纸质填报表),做到制度健全,设备完善;服务站值岗标准化,每个服务站由一名科级干部领导,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晚上由一名乡正式干部和村干部值守,做到岗不离人、人不离岗。服务站检查标准化,坚持五个要(要测体温,要消毒,要扫码,要做好便民服务,要及时劝返),做到逢人必查,逢车必检。
三是坚持人性化隔离,确保“留观”暖心。为有效消除居家留观人员的思想顾虑,城关乡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了“5 N”分包责任制,(“5”是指:1名乡干部、1名村干部、1名村医、1名卫生医护人员、1名民警5个专职负责人,“N”是指:村组干部、党员、群众等多位协同人员),通过科级干部牵头领导,包村干部关心关爱,村组干部沟通交流,乡村医生测量体温,医护人答疑释惑,片区民警教育疏导。采取“一群三查三关爱”的方式来开展具体工作(一群:建立一个“5 N”人员和居家留观人员微信关爱群;三查:通过微信关爱群视频查体温情况、查活动轨迹、查接触范围;三关爱:通过微信关爱群对居家留观人员进行生活关爱、亲情关爱、情绪关爱),实现了居家留观人员情绪正常、身体正常、生活正常。目前全乡累计建立微信关爱群153个,累计居家观察198户271人,累计解除观察185户246人。
四是坚持精细化服务,确保民生稳定。为保障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城关乡针对“超市流动人员多,管理有盲区,超市自身防护能力有限”等突出问题,采用“一二三四”工作法,建立一项干部下沉工作机制(卡点值守人员除外,其余三分之一人员在超市值守,三分之一人员在排查,三分之一人员组成小分队巡逻),明确两类人员值守(“乡干部 村组干部或志愿者”两类人员在超市门口值守),落实三项任务(戴口罩、量体温、限流量),发挥好四个监督作用(监督超市做好全面消杀、做好防疫知识宣传、做好秩序维护、做好公共卫生四个作用),做到了有序购物,营造了安全放心的购物环境。同时针对个别村组没有超市,买菜不方便的情况,采用“菜品发布 蔬菜配送 定点买卖 送货上门”的模式,每天由村组组长发布果蔬价格种类并统计群众需求,第二天由果蔬配送车根据统计情况送货进乡,并由志愿者为预约群众提供送货上门服务。未提前预约的群众,可前往果蔬配送车定点停靠位置自行购买,通过这种模式,以低于超市的价格为群众配送新鲜果蔬,保障群众生活需要,避免人员大量聚集,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五是坚持常态化督导,确保落实见效。城关乡在市第七督导组指导下,主动履行疫情防控党委主体责任,依据市里制定的考评细则,每周定期或不定期对14个村进行考评排名,奖优罚劣,把压力传导下去。对市督导组交办的问题,乡纪委牵头交办各分包班子成员认领,立即整改,日清日结,并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巡查,确保落实到位。班子成员坚持深入一线,既当好指挥员,更当好战斗员,每天做到日查夜巡,坚持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对发现的问题即时反馈,做到提醒及时、方式得当、效果可期,避免工作疏漏。目前全乡疫情防控工作运转良好。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城关乡依托“我家有党员,乡亲向我看”党建品牌,压紧压实党委主体责任,落实落细疫情防控措施,以支部为堡垒,以党小组为纽带,以党员家庭为据点,多措并举,动员广大党员当好冲锋一线的战斗员,当好群众工作的劝导员,当好政策解读的宣传员,当好引导关爱的管理员,当好为民解难的服务员,做到疫情面前,支部中流砥柱,危急关头,党员一线冲锋,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确保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