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做好小麦条锈病监测防控工作

  • 索引号:005299419/2020-00028
  • 主题分类: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水利、粮食/农业/业务信息/种植业
  • 发布机构:新郑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 关键词:农业,小麦条锈病防控
  • 文号
  • 成文日期:2020-04-04
  • 发布日期:2020-04-04
  • 体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切实做好小麦条锈病监测防控工作

      2020年,全省小麦条锈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新郑市农委高度重视,密切关注条锈病发生态势,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小麦条锈病监测普查防治工作。坚持“发现一点、防治一片、打点保面”的防控策略,及早控制发病中心,减少其向周围扩散蔓延,坚决遏制病害大面积流行。

      2020年4月3日,新郑市植保站技术人员在梨河镇老官李村首次发现小麦条锈病发病中心。为切实搞好防控工作,最大程度减少危害损失,努力延缓病害流行速度,植保站采取“准确监测,带药侦查,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发现一片,防治全田”的防控策略,及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控,做到同类区域防治全覆盖,应防尽防,最大程度减轻病害损失。

      一、利用电视媒体扩大宣传,让更多的农民朋友认识到条锈病的危害。麦条锈病是典型的远距离传播流行性病害,传染性和致病性极强,能迅速引起小麦叶片枯黄、大片枯死,影响小麦生长发育和灌浆。小麦条锈病一旦发生,轻者减产10~30%,严重者可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二、发放小麦条锈病防治技术宣传页,告知农民朋友随时扑灭零星病叶和发病中心,降低病害流行风险。每亩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克,或25%丙环唑乳油35毫升,或25%戊唑醇水乳剂30毫升,兑水喷雾,兼治叶锈病、白粉病、叶枯病。

      三、积极发动群众群防群治,现场发放应急防控农药戊唑醇、多菌灵,指导农民群众采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进行全面防治。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