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人居环境 留住最美乡愁 ——南曹街道刘德城村城乡结合部综合整治侧记

  • 索引号:00525603X/2020-00073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工作动态
  • 发布机构: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曹街道办事处
  • 关键词:综合,工作,工作信息
  • 文号
  • 成文日期:2020-06-03
  • 发布日期:2020-06-03
  • 体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提升人居环境 留住最美乡愁 ——南曹街道刘德城村城乡结合部综合整治侧记

    初夏时节,走进南水北调干渠之畔的南曹街道办事处刘德城村,榴花似火,桃红杏肥,交通阡陌,农田连片。一条干净整洁的柏油路延伸到村组,串起一处处精致的街头小品,绿杨掩映之下,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勾起无限乡愁……

    党建引领·激发干群合力

    小环境,大民生。刘德城村是拆迁村,人居环境整治要兼顾当前和长远、面子和里子,把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实做好。城乡结合部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村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践行“争做有梦想的党员、争创有号召力的党组织”的服务理念,先后多次召开村定补以上干部工作会议,为大家讲政策,理思路,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汇聚多方资源和力量,誓要把村庄旧貌换新颜。在支部带领下,刘德城村因地制宜,重点围绕人居环境改善和大田地整治展开。党员、联户代表发动本组的退休干部、乡贤老人、退伍军人、毕业大学生主动参与,拆除私搭乱建、清除堆放垃圾、修补破损路面、加强田地管理,初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街头小品·扮靓人居环境

    坚持投入不吝啬,建设不浪费,用小资金撬动大收益,画龙点睛扮靓人居环境。道路提升以点带面,见缝插绿,运用“微地形”建造“微景观”,街头绿化小品造型美观,从细微处着手,见变化、见品质、见实效。在抓好入村主干道,主街、村民活动广场等重要地段和重要节点整治的基础上,推动人居环境改造从中心街道向背街小巷延伸,无缝衔接,确保无污点,有亮点。截止目前,种植草皮300平方米,造景5处,建成绿化廊道2500米。刘德城村老年过渡安置房集中居住140户400余位老人,在老年过渡安置房开展大扫除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屋内屋外全面清扫、排查整改消防隐患,做到垃圾不落地、出行讲秩序、邻里讲和睦。充分利用“4 X”党员活动日、“学习强国”、微信工作群等平台做好宣传,引导广大村民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推动人民环境整治与村民素质提升协同并进。

    田园风光·留住乡情乡愁

    刘德城村农田基础条件好,曾有“花生基地”的美誉。几年前,由于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出现了部分农田野草丛生、低效利用的现象。如何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恢复昔日的田园风光,留住乡情乡愁,成为摆在村支部面前的课题。试点先行,先易后难,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的示范引领下,三委干部齐心协力,率先把一组耕地种了起来,管了起来。村里留守老人多,有浓厚的土地情结。但由于种田体力跟不上,投入和收入往往不成正比。针对这一问题,刘德城村研究制定激励措施,一方面结合“亮赛比”活动在四个村民组之间开展竞赛比拼,对于工作成效显著的村组给与经费奖励;另一方面探索成立农业服务队,购置小型农用机械解放人力,根据耕种结构和数量给与村民灌溉补贴,解除了后顾之忧,村民种田的积极性和获得感提高了。

    乡村六月天,风拂麦浪翻。乡情乡愁看这里,乡思乡恋有归依。随着城乡结合部整治工作的稳步推进,刘德城村“颜值气质”不断提升,村庄风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逐步改善,一幅干净、整洁、舒适、宜人的乡村图景正徐徐展开。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