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 索引号:747445809/2021-00007
  • 发布机构:中原区人民政府
  • 关键词:工作报告
  • 成文日期:2021-02-02
  • 发布日期:2021-02-09
  •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2月2日在中原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中原区人民政府区长    李晓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20年工作回顾及“十三五”主要成就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中原区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区上下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疫情防控重大成果不断巩固,经济回稳向好态势不断拓展,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全区生产总值完成709.3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4.4亿元,为年度目标的101.2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9.9亿元,增长10.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以上。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持久战,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实行区、街道、社区(村)和物业、志愿者“三级五方”联防联控,排查49.6万户、136万人,检查车辆16.1万台次,及时切断病毒传播扩散渠道。加强分级分类管理救护,快速实现“四个清零”。因应国内外疫情变化,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扎实做好常态化防控。圆满完成援鄂医疗队、归国人员入境分流等服务保障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指导组和国家卫健委考察组对我区疫情防控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获评全市抗击疫情先进集体。 (二)扎实推进复工复产,稳住经济基本盘。深入开展“三送一强”“一联三帮”活动,出台“中原区十条”等惠企政策,发放应急稳岗补贴2.2亿元,减免各类税费14.75亿元以上,“三保”等重点支出29亿元;新增城镇就业22681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965万元;多措并举刺激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7.2亿元,增速居市内五区第一;申请政府债券10.65亿元、抗疫特别国债8716万元;26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66.6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新增市场主体14530户,增长22.5%;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1.04亿元,稳外资、稳外贸任务顺利完成。 (三)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科技服务业为主的“4 1”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增科技型企业61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省市级创新平台、研发机构10家;获得市级研发费用后补助4939.7万元,技术合同成交额19.5亿元。实现网络零售额38.7亿元,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14.7亿元。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732家企业“上云接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推广中心落地建设。文化创意旅游业加快发展,文创企业超200家,产业增加值超11亿元。开放活力明显增强。新引进项目28个,投资额307.1亿元;新开工项目18个,完成投资196.1亿元;引进域外资金219.2亿元,吸收境外资金2.3亿美元,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华润燃气智慧信息科技中心签约落地,惠众大数据产业园开工建设;滴滴河南区域总部等7个科技服务业重点企业、中科协中原科技传播中心等6个创新平台、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中部产业园等2家全国综合甲级设计院落户我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网通办”全面提速,“最多跑一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100%,办事总时限压减87%;185个事项可凭身份证“一证简办”;在绿东村街道试点设立“就近办”24小时政务服务站;深化企业开办“一日办结”,企业设立登记电子化办理率达到92.88%;“小原帮办”全流程代办、帮办、导办“免费套餐服务”,被评选为2020年郑州市政务服务改革“十大精品案例”。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均按要求清偿到位。 (四)有序实施城市更新,功能形象显著提升。核心板块建设全面启动。二砂文化创意园板块。二砂文创园、芝麻街双创园首开区开园运营,成为市民网红打卡地。二砂文创园入驻17家知名头部文创公司,建成“记忆之环”等标志性建筑10余处。芝麻街双创园入驻国家、省、市级创新平台8家,创新型企业30余家。国棉三厂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改造征迁基本结束,概念设计、结构检测已完成,产业谋划、项目招商同步推进。中央文化区北部片区板块。城市设计方案通过市规委会审查,同步优化调整控规;拆迁清零、场地整理基本完成,收储土地1000余亩;5条道路已通车,综合管廊、交通环廊基本建成;招商引资有序推进。须水河片区板块。城市设计方案通过市规委会审查;白寨、马庄、坟上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对公众开放;10条道路具备通车条件;中机六院高科技信息产业园建成入驻。“三项工程、一项管理”高标准推进。道路综合改造一期工程3条道路在全市率先完成,二期工程3条道路即将完工。488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大头落地,桐柏路191号院等一批改造小区成为全市样板。城乡接合部综合改造扎实推进,桐树王示范片区改造完成。创建新一轮“千百十”优秀道路、卓越道路131条,369栋楼体实施“亮化”工程;新建公共停车场42处,新增停车泊位1.6万个,新建公厕15座;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我区被评为全市“爱国卫生杯”金杯单位。基础设施加快建设。16条道路竣工通车,28条道路加紧施工;3个输变电工程建成投用。要素保障坚强有力。收储土地1852.62亩,出让土地1563.81亩。区属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 (五)着力抓好生态建设,环境质量持续改善。PM10、PM2.5、NO2(二氧化氮)年均累计浓度均较上年明显下降,年度目标全面完成;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土壤环境风险有效管控,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胜利收官。贾鲁河综合治理、须水河生态水系改造提升有序推进;我区被水利部命名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新建公园游园31个,完成绿化提升项目11个,打造“西郊记忆”游园等一批精品街角公园,创建省级园林单位(小区)3个、市级6个,新增绿化面积185万平方米。 (六)有力增进民生福祉,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全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达到77%。新建续建中小学、幼儿园26所,建成投用5所;超大班额彻底化解,公办中小学午间供餐及课后延时服务实现全覆盖。新建政府主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家、家庭医生工作室17个。新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8个,新增床位440张。建立四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服务网络,建成社会足球场16块、健身路径19条。新开工安置房51.6万平方米,竣工28.6万平方米,安置房网签11147套,回迁7303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助力卢氏县朱阳关镇、狮子坪乡脱贫摘帽。圆满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全面做好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问题楼盘有序化解;建立全区社会矛盾纠纷化解调处中心,全年无赴京集访现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效;我区被确定为全市智慧政法试点区(县)。加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同时,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我区成为全省首家“府院联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改革试点单位;自觉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84件,满意率100%。人民武装、机关事务、民族宗教、统计、史志、消防、人防、红十字、爱国卫生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2020年主要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十三五”以来,我们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机遇,围绕“中优、西美”功能定位,明晰了打造以郑州中央文化区为引领的国家中心城市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发展目标,明确了以三个核心板块为重点的“一心两轴三区六片两园”发展空间布局,确立了以科技服务业为引领的“4 1”主导产业体系,着力打造活力中原、文化中原、生态中原、幸福中原“四个中原”,形成了新时期指导中原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体系;克服发展中的重重困难,打赢了遗留问题清零“百天大战”、高质量高效率项目建设攻坚战、民族运动会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突击战等重要战役,干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办成了一批提升区域知名度、影响力的盛事喜事,解决了一批事关大局和民生福祉的急事难事,推动发展动能更强,城市品质更高,生态环境更美,营商环境更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中原区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 五年来,我们面向新时代,践行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20年全区生产总值较2015年翻了一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2015年的1.9倍,年均增长3.18%;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620亿元,年均增长10.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五年来,我们坚持创新发展,突出科技服务业引领,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84.5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8.3%,较“十二五”末提高10个百分点。全区科技服务业企业近8000家,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397家,从业人员5.3万人,产业增加值达到130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3%,跻身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五年来,我们坚持协调发展,强化重点片区辐射带动,产城融合逐步加深。紧抓郑州中央文化区建设机遇,高质量打造区域发展之“核”,完成投资近400亿元,实施道路、管廊、环廊、水系工程29项;奥体中心、大剧院、博物馆、美术馆等建成投用,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乒乓球世界巡回赛总决赛、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等国内外顶尖赛事、文化活动在中原区成功举办,郑州中央文化区获批“河南省第二批省级现代服务业专业园区”。着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全区城镇化率达到92%,常住人口增加10万人;33条新建道路通车,25个安置项目8.8万人完成回迁。五年来,我们坚持开放发展,加强内引外联,转型动力活力加速释放。引进项目317个,投资额1300亿元;引进域外境内资金950亿元,是“十二五”的1.6倍;完成进出口总额13.4亿美元,对外经济合作14.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实行“就近办、自助办、双休日无休办”,在全市率先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新增市场主体58815家,总量是“十二五”末的3.93倍,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五年来,我们坚持绿色发展,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并举,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与“十二五”末相比,PM10、PM2.5浓度分别下降49%、45%,空气优良天数230天,增加114天。积极推进生态水系建设,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新建综合性公园、区级游园、街头绿地126个,新增绿地680万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63%。五年来,我们坚持共享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财政民生支出138.6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的76.3%。新建改建中小学、幼儿园36所,新增学位2.83万个。新增城镇就业11.55万人。安排财政资金3.32亿元,用于困难群体托底保障。分配保障性住房8752套。39家医疗机构加入“医联体”,“分级诊疗”就医格局加快构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1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6个,基本形成“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建成14个街道综合性文化站、100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各位代表,上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区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更离不开全区人民的奋勇拼搏。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参与全区建设发展的辖区单位、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全区广大人民群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支撑还不强,科技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新老城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城区品质和精细化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优化营商环境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解决,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2035年远景目标及“十四五”时期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十四五”是我区加快建设以郑州中央文化区为引领的国家中心城市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关键时期。区政府根据《中共中原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了《中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已印发大会,请予审议。 《纲要草案》提出了2035年的远景目标是:基本建成“四个强区”的现代化中原。活力强区: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产业活力、创新活力、市场活力显著增强。文化强区: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文化形象更加鲜明,基本建成郑州都市圈公共服务中心、高品位休闲旅游中心和优秀文化传承中心。生态强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基本建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中原。幸福强区:健康中原、平安中原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居民收入迈上新台阶,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郑州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实施“1468”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三大核心引领、六片两园支撑、绿廊花海增色”的空间布局,围绕“创”字发力,将创新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高质量建设“四个中原”,打造以郑州中央文化区为引领的国家中心城市产城融合示范区,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形成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贡献中原力量,奋力谱写新时代出彩中原的绚丽篇章。 目标路径是:深入实施“1468”发展战略。“1”:就是紧扣打造以郑州中央文化区为引领的国家中心城市产城融合示范区这一总目标。“4”:就是统筹推进“活力中原、文化中原、生态中原、幸福中原”建设。“6”:就是实施党建引领、产业创新、板块支撑、项目带动、队伍建设、改革开放六大保障。“8”:就是推动八项重点工作。一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产城融合内生动力;二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夯实产城融合基础;三是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发挥产城融合集聚效应;四是推进文化融合创新,凝聚产城融合强大精神;五是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筑牢产城融合生态基底;六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发产城融合新动能;七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产城融合服务水平;八是加强创新社会治理,提升产城融合保障能力。 各位代表,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坚信,全区上下勠力同心,接续奋斗,一定能够创造中原更加灿烂的明天! 三、2021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指标完成省市下达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突出科技创新,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突出科技服务业引领。实施科技服务业跨越发展工程,重点发展现代工程工业设计、数字信息技术、科技科创企业商务服务、产业金融服务、平台经济等领域,推进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现代化。对基础较好的中国六冶、河南五建等工程建设领域企业,引导强化研发投入、拓展服务领域,延链补链控链;支持捷茂电子、桥萱健康等骨干企业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带动应用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对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商务服务业,重点引进青矩智享等一批潜力型企业,扩大产业服务领域。培育壮大科技服务业市场主体,力争全年科技服务业经济总量增长10%以上。全面提升产业能级。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创新消费场景、消费方式、消费产品,依托国棉三厂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等项目,打造时尚化国际性区域消费中心。坚持都市型工业高端、智能、绿色发展,以芝麻街双创园为研发孵化核心,以中原科创绿谷、中原科创绿岸为产业加速器,在环保产业园、贾鲁河片区规划建设高端工业楼宇,打造小微企业园;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实现“上云接链”。围绕“一楼一主业”定位,高标准建设一批功能齐全的综合楼宇,引进多元化企业总部,吸附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努力形成“总部 配套”的全链条企业集聚,加快东方雨虹河南区域总部、中原企业总部港等项目建设,推动字节跳动河南总部、微医集团中南区总部等项目落地。充分发挥数字赋能作用,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依托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推广中心等数字化平台,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大数据产业。强化科技创新体系支撑。继续加强与同济大学、中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对接,实施高能级科创载体建设工程、领军型科创主体倍增工程、高技能人才团队引育工程、科创成果孵化转化工程等四大工程,力争全年新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5家,引进培育各类高端人才80名;全区各类创业孵化载体达到20家,科技型企业突破5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 (二)聚焦核心板块,提速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强力推进三大核心板块建设。中央文化区北部片区板块。做好城市设计分区优化、控规调整和专项规划编制;科学编制做地方案,有序推进土地整理出让;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管网铺设,实现综合管廊、环廊运营,确保9条道路建成通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华润燃气智慧信息科技中心等标志性项目实质性开工。二砂文化创意园板块。二砂文创园、芝麻街双创园,加快土地收储、规划优化等工作,启动项目二期建设,带动三环以内存量工业用地利用。国棉三厂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做好建筑修缮、设施改造、产业规划、招商运营等工作,力争7月1日首开区运营。须水河片区板块。加快推进片区控规全覆盖,完成项目土地征收;做好板块建设与地铁10号线对接;中机六院高科技信息产业园高效运营;推动环保产业园建设。全面加快项目建设。持续开展重大项目“四比四看”活动,着眼补短板、强功能、增后劲,重点抓好惠众大数据产业园、中部冶金智能创新中心等一批新基建项目;加快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投资目标。切实做好要素保障。发挥财政性资金引导和撬动作用,用足用好中央投资、专项债券等,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管控,确保存量不出险、新增不违规。科学编制供地计划,有序推进土地供应。 (三)加快文旅融合,塑造时尚城区品牌形象。推动文化创意旅游融合发展。文化旅游方面,依托“四个中心”场馆资源,大力发展会展赛事旅游,承接举办国际性展览、商务会议、大型商演及体育赛事;依托白寨、马庄遗址生态文化公园等,发展文化遗产旅游;依托二砂文创园、芝麻街双创园、国棉三厂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工业文化旅游;依托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和须水河、贾鲁河生态水系等,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依托以文物活化为特色的博物馆群落,发展博物馆旅游,着力扩大文旅产业规模。文化创意方面,加大对文创产业扶持力度,依托传媒大厦等平台,积极对接红点影视、珠影集团等新媒体、影视制作公司,引进一批影视动漫、工艺设计、环境艺术等方面的创意群体,推出一批高质量演艺展示、媒体直播等产品,推动文创产业快速发展。增强“文化中原”品牌影响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传承发展,扶持开发非遗主题旅游线路、非遗旅游体验基地、非遗旅游产品,谋划建设非遗街区。充分挖掘中原文化内涵,推动城市风貌与文化底蕴有机融合,积极对接抖音、今日头条等各类媒体,运用现代化营销手段,打造时尚城区品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文化中原”系列活动,持续开展“魅力中原”公益演出、“悦生活”魅力课堂公益文化培训、传统文化进校园等群众文化活动,提升辖区群众文化素养,满足文化需求。加快推进城市书房建设和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升,新建社会足球场2个、健身路径10条。 (四)深化改革开放,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4+1”主导产业体系,编制招商图谱,按图索骥;组建招商专班,实施产业链招商、文化招商、会展招商,营造浓厚氛围;找准与企业结合点,从承接条件打造、签约落地、建设运营等各环节,跟踪服务,确保完成2个10亿元高质量产业项目和1家国内外500强企业招引等目标任务。做好重点领域改革。落实新型工业用地、“亩均论英雄”“标准地”供应等用地制度改革要求,加强土地指标统筹,促进优地优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发展壮大资本实力、融资功能、市场竞争力。实质性开展“村改居”工作。持续做好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领域改革,让辖区群众享受更多改革红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以一件“事”为牵引,推进“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政务服务改革,依托“郑好办”、省市政务服务网,完成市定新增线上事项任务,上线民生热点一件“事”10项以上,区级新政务服务大厅建成投用。以一“事件”为牵引,抓好“一网统管、依法处置”改革,厘清权力、责任两张清单,推进城市治理高效联动。常态化开展“三送一强”“一联三帮”活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五)坚持建管并重,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抓好“三项工程、一项管理”。确保道路综合改造二期工程3条道路春节前完工,三期工程4条道路6月底前完工,区定5条道路年底前完工。进一步完善提升老旧小区服务功能,推动小区物业全覆盖,探索建立社区管理长效机制,巩固改造成果。围绕群众居住集中区域、产业集聚区域等,持续推进片区改造,塑造城乡接合部新形象。深入推进执法管理重心下移,扎实开展“四化”行动,完成新一轮“千百十”优秀道路创建任务。新建公共停车场35处、新增停车泊位7500个;新建公厕10座;新建垃圾中转站1座,改造升级11座。推进智慧中原项目一期工程,提升智慧城管、智慧社区等建设水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能源路等48个道路建设项目,站前大道等22条道路建成通车。着力打通断头路,确保完成5条区级道路、配合完成9条市级道路打通任务。新建续建6座变电站。完成轨道交通等市政重点工程征迁任务。 (六)实施绿色发展,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典范。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工业废气、车辆尾气、餐饮排气、扬尘灰气、燃煤烟气治理,确保完成PM10、PM2.5、NO2(二氧化氮)等年度目标任务。深入实施“河(湖、库)长制”。强化土壤污染管控、治理与修复。严控高耗能项目准入,做好碳排放达峰工作。加快生态水系建设。完成秀水河、须水河生态提升等工程和西流湖公园综合整治拆迁扫尾,全力做好常庄水库周边生态提升,尽快实现水系建设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实施增绿添彩行动。围绕增量、提质、升级,新建公园游园16个,马庄郊野公园开工,长江路生态廊道竣工,新增绿化面积60万平方米。 (七)秉持人民至上,加快建设幸福美好家园。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时刻绷紧“防输入、防散发、防反弹”这根弦,落实“人”“物”同防,加强进口商品、冷链物流等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管控,强化重点人群排查管理和防控物资储备,做好疫苗接种,巩固防控成果。认真办好重点民生实事。对本次大会确定的民生实事项目,区政府将细化责任,抓好落实。高质量建设“美好教育”。新建续建中小学、幼儿园26所,建成投用7所;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打造“学在中原”惠民教育品牌;通过“官方带娃”解决“午餐难”“接送难”。持续稳定扩大就业。支持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多渠道就业,实现新增就业再就业19500人,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完成6家政府主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加快安置房建设,实现群众早日回迁。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巩固与卢氏县结对帮扶成果;开展好对口援疆工作。 (八)统筹发展安全,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深入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强化农产品、食品药品安全源头治理和全程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认真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依托“和顺中原”,加强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平台建设。开展全区信访稳定突出问题攻坚化解活动,上半年化解率达到90%,信访量下降50%。依法打击处置非法集资;做好行政争议化解。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工作。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深化“一格一警”,全面提升辖区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机关公正执法的满意度。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各位代表,全区人民的重托庄严而神圣,政府肩负的使命光荣而艰巨,我们将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加强政治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和省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严格落实依法行政。深入贯彻《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司法、社会、舆论监督。不断深化作风建设。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改进文风会风,为基层减负。持续开展调查研究,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盼。着力打造廉洁政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从严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迈进新阶段,开启新征程。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勇于担当,奋力开创以郑州中央文化区为引领的国家中心城市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