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 王联民 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 “ 科学规划 规范建设公立医院 方便群众就医 ” 的建议 已收悉,现 答 复如下:
首先,十分感谢您对卫生工作的关心并提出宝贵意见。郑州区域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确实存在,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二环以内,金水区、二七区医疗资源较多,高新区、惠济区和航空港区相对较少。 整合优化现有卫生健康资源,促进资源在城乡、区域之间的科学配置,增强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整体性和均衡性,确保我市卫生与健康事业协调平衡可持续发展, 一直以来就是郑州市卫健委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2019年12月13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立毅在全市卫生健康调研中提出“主城区的医院要加快向外围疏解,原则上主城区内不再新建医院,要通过医疗资源布局支持开发区发展”。为贯彻落实徐书记指示、王新伟市长及孙晓红副市长的批示精神,市卫健委迅速组建专班,全面梳理全市医疗卫生资源现状,并集中研究下一步措施。12月24日,孙晓红副市长召集市卫健委、发改委、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相关委局,就落实徐书记工作批示进行安排部署,明确任务并安排部署医院外迁工作。
为贯彻落实徐书记指示精神, 按照郑州市 “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的功能布局, 改善医疗资源不均衡的现状, 我委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编制医疗用地规划,均衡全市医疗资源
根据《郑州市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2011年,我 委组织 编制 了 《郑州市市域医疗卫生设施用地布局规划( 2011-2020)》, 经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实施, 将市内各区医院布局从空间上统一进行规划,平衡全市医疗卫生资源 。
10年来,郑州市空间布局发生较大变化,原有规划已不完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根据《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推进实施方案》要求,今年,我委将对此规划进行编制更新。新的规划将充分结合郑州城市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发展趋势以及人口变化特点,引导医疗资源向新城区发展,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条件。
二、主城区医疗资源疏解情况
2011年以来,根据规划,我委积极推进市内医疗资源向新城区疏导,先后在主城区三环以外及四个开发区布局建设了15个市级公立医院建设项目,总投资 67.05 亿元,总建筑面积 129 万平方米,一期设置床位 9770 张。目前市七院、郑州儿童医院东区医院、郑州人民医院郑东院区、市中心医院高新区医院和 市一院港区医院 5家医院 已竣工投用,市骨科医院宜居健康城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宜居健康城医院和市三院迁建 3家医院计划今年投入使用。
同时 , 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也加紧向三环外及四个 开发 区布局 , 其中 , 郑大一附院 、 华中阜外 、 河南省骨科医院 布局郑东新区, 河南省省立医院 布局港区, 郑大二附院布局经开区 、 河南省中医院 布局 高新区 ,郑大三附院、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布局中牟县, 其中郑大一附院东院区 、 华中阜外 、 河南省骨科医院 、 河南省省立医院均已投入使用 。
此外 , 周边的侯寨 、 马寨 、 南曹 、 须水等乡镇总体规划已获市政府批复 , 上述地区总体规划中都规划有医疗卫生用地 , 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预留了空间 。
三、统筹规划,引导主城区医疗卫生资源向新城区延伸
一是 严把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关,合理控制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 除已审批同意立项及在建的医院项目外,在主城区 三环以内 ,不再新立项建设公立医院。
二是 根据新城区的发展方向,积极引导各类医疗资源入驻,支持新城区建设, 重点发展医养项目,加强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建设。对于新城区正在建设的医疗机构项目要加快推进,尽早开业,服务辖区健康需求。如针对城区西部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在西绕城高速东侧(陇海西路凌霄路西北角)规划一处医疗用地,占地 53公顷;在荥阳宜居健康城建设郑州人民医院、郑州市骨科医院、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和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三是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实施《郑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三年行动计划( 2020-2022)》, 将主城区内综合实力弱、专科特色不突出的部分一级公立医疗机构逐步改建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布局上查缺补漏,从内涵上提质增效。 1-1.5万人的居住区设置一处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个街道办事处或3-10万人的居住区设置一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行动计划,目前启福尚都小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进行建设。
四、 关于西南区域医疗资源情 况
目前,郑州西南区域商业发展迅速,地产项目众多,周边居民不断增加。为满足百姓医疗需求,让老百姓足不出户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西南区域的侯寨乡、马寨镇总体规划都已修改完毕且通过市政府批复,两个地区都规划有医疗卫生用地,其中,马寨镇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处医疗卫生用地,侯寨乡规划 4处医疗卫生用地,面积达35.38公顷。可以说,在土地规划上,西南区域医疗预留发展空间较大。
最后,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注我市卫生工作,并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