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学生理想信念”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郑州市美好教育的关心和支持。我市一直非常注重理想信念教育,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实施评价郑州模型,破除唯分数的顽瘴痼疾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方案,郑州市在多年中小学评价改革的基础上,构建了政府层面的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和以校为本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内外双循环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细化关键指标,形成了上下一体化的《郑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学业评价为抓手,突出过程评价、综合评价、增值评价,形成了“三会”“两诊断”“一达标”的区域协同推进机制;引智借力,在义务教育阶段阶段实施“绿色评价”,在高中阶段实施“增值性评价”。中小学评价郑州模型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经过几年的监测引导,75所评价改革典型样本学校,200多项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新型课堂样态逐步呈现。我市《“双轮”驱动,构建中小学评价改革郑州模型》被教育部评为2020年度全国基础教育优秀工作案例。
二、建构大中小一体化德育体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郑州市教育局坚持立德树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持续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工作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格局。从教育系统内部出发,将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进行顶层设计,将德育贯穿于各个年龄段,实现教育的持续性,从而使德育成为一个整体。小学阶段偏重“德育启蒙,行为养成”,初中阶段偏重“道德认知,情感体验”,高中侧重“道德实践,感悟责任”。在内容上融合个体品德、社会公德、思想政治修养、心理健康、法治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诸多模块。各个模块之间形成横向的有机衔接和贯通。在实施上紧密围绕“知”与“行”的互动展开,小学以学生感性认知为主,中学注重学生的研究、创新及德育实践。“知”与“行”的互动融合,塑造学生的道德角色,实现全程育人。2021年在各级各类学校扎实开展“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三、稳步推进五项管理,为学生素质发展赋能
今年1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为更好地推进“五项管理”的落实力度,市教育局相继转发了相关通知,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以小切口撬动教育领域的大改革,以小举动凸现“美好教育”的大情怀。
在作业管理方面,出台《郑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作业建设的通知》,明确了作业设计科学理念,规定了作业设计基本要求,规范了作业实施关键环节,强化了作业统筹管理,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为学生学习松绑增效。在读物管理方面,以创建书香校园为契机,为中小学生遴选适宜书籍,细化各年级段阅读书目,倡导家庭共读、生生共读,营造良好阅读氛围,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传统文化推广方面,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持续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戏曲进校园”“书法进课堂”等活动,各学校积极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创设用雅言传承文明,用传统文化浸润人生的学习氛围。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社会正能量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市教育局将 2021 年确定为“郑州市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年”,按照“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等要求,凝心聚力,增强教师业务能力,强化教师政治素质,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为推进郑州市高质量的美好教育提供师资保障和人才支撑。
为进一步净化校园网络言论,规范校园网络安全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生态,市教育局每年定期开展校园网络管理人员培训和网络安全检查,加强对宣传平台的管理,为全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提供智慧环境和技术支持。积极开展郑州教育系统网络自查清查工作,对全市各级各类教育网络、网页,校园内上网场所等进行全面清查和管控,让校园网络成为弘扬和传播时代正能量的新阵地。
五、加强生涯规划指导,探索育人新模式
为更好地发挥家校社共育效果,我市建立家长学校1300余所,组建了由百余位家教专家组成的家教报告团,多年来举办300多场专题讲座,内容涉及家庭教育、心理辅导、学业指导、职业规划、德育指导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校校长负责,统筹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宣讲多元发展,人人成才的理念,形成家校社共同育才新模式。各学校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高度重视并实施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确保学生更好地发展。
今后工作中,我们会认真吸纳您的建议,进一步推进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2021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