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郑州市委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坚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乡村振兴高位推进。一是着力加强顶层设计。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统领,实施“一城”(新密古城)、“一区”(产业集聚区)、“一山”(伏羲山)、“一乡”(美丽乡村)四大引领工程,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抓手,重点打造秀美伏羲山、生态九里山、文化溱水源、诗画洧水河等美丽乡村组团,努力打造“三区两强一基地”(全域旅游示范区、乡村振兴引领区、县域治理样板区,经济强市、生态强市,先进制造业基地)。二是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制定《中共新密市委、新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新密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工作方案》《新密市2021年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专项绩效考核方案》等系列文件,指导全市乡村振兴工作。三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调整充实市委农村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人才、产业、文化、组织、生态五大振兴专班,各专班由副县级领导任组长,建立统筹联动机制,合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二、加快产业提质增效。一是农业生产稳中略增。全年粮食总产量22.15万吨,较去年略有增长;蔬菜产量23.5万吨,生猪存栏13.4万头,肉产量完成1.1万吨,蛋产量完成1.7万吨,水产品产量完成700吨;其他工作如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等都完成了目标任务。二是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聘请四川大学编制《十四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形成乡村产业“11453”总体布局,打造“三区二线”发展组团(西北部、东部和南部三大片区,郑少高速和商登高速沿线两条农业产业经济带)。三是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建设。制定《创建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实施方案》,完善提升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30家,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2家。发展葡萄、核桃、蔬菜等特色农业近15万亩,“密二花”、“密艾”等地道中药材已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实行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制度,培育高素质农民397人,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四是积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民宿。全市发展农家乐270家,彰显传统农耕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主的特色村3个(田种湾村、刘堂村、进化村),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精品游线路11条,创建完成1家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刘寨镇)、2家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田种湾村、下寺沟村)、1家省级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助泉寺村)。12月17日,我市《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加快构建发展新格局》的做法,得到郑州市副市长李喜安的批示肯定。
三、乡村建设提质加速。一是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完善“户投放、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新密模式”,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实现全覆盖。继续深化“厕所革命”,今年完成农村“四改”15503万户,累计完成137092万户,全市卫生厕所普及率、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农村污水治理率达90%以上。今年荣获“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先进单位”,超化镇被省命名为全省第二批“美丽小镇”。二是加强美丽乡村精品村、示范村建设。今年共建设美丽乡村精品村8个、示范村38个(新创建10个,巩固提升28个),基本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伏羲山神仙洞村获评郑州唯一“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我市的《美丽乡村让“西美”更靓丽》的典型做法被列入河南省第一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三是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项目19个、20.268公里;组织实施农村公路抢通抢险和重建项目45个。四是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全市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投资4000万元完成农村供水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受益人口34万人。五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净入学率分别为小学100%、初中99.5%;新投用1所初中、3所小学、3所幼儿园。六是突出民生保障。积极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做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七是不断提升农村医疗服务能力。建成医共体远程心电网络中心和远程会诊中心,实现镇镇有标准卫生院、村村有达标卫生室、人人享有公共医疗服务。八是加快农村公共照明设施建设。实施公共服务建设维护试点路灯项目13个,目前已全部完工投用,全市行政村主干道亮化率达80%以上。
四、稳妥推进农村改革。一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施9个扶持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和17个产业扶贫项目。目前已消除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二是探索“三资”管理新模式。不断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制定印发《新密市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暂行办法》《新密市农村集体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新密市农村集体资源管理暂行办法》,促进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规范化 。三是是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印发《新密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新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新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新密市农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住房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新密农文【2021】97号),开展农村宅基地审批工作。探索在美丽乡村开展空宅、闲置宅基地利用工作,盘活宅基地85户,发展民宿、农家乐等产业,增加群众收入。
五、治理水平不断跃升。以党建引领推进“三治”融合,不断提升治理水平。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率先开展换届后“两委”干部培训工作。扎实开展逐村观摩、支书“亮赛比”活动。实施“头雁南飞助振兴”计划,首批选派15名支书到浙江跟班历练。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5个。二是强化村委会规范化建设。全市304个村委会建立《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村委会工作制度》等有关制度,全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健全“五会”组织,有效发挥自治作用。三是以“一村一法律顾问”助推农村法治建设。村级法律顾问共接受群众咨询并提供专业法律意见5000余条,参与调解矛盾纠纷463件,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四是德治引领乡风文明。建立德治评价机制,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累计评选新密市“十星级文明户”600余户,文明家庭160户,村镇一级评选出“星级文明户”1万余户,村镇级文明家庭1000余户,努力培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五是积极探索乡村治理。完成国家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印发《新密市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汇编》,做好典型经验的总结、提升和推广。城关镇高沟村被评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依托中原银行“乡村在线”APP,推进智慧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治理。
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建立健全巩固脱贫成果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严守“两不愁三保障”底线。全市建档立卡脱贫户人均收入由2015年的4436元提高到2021年的16465元。二是建立完善防返贫监测及帮扶工作机制。全年新识别“三类户”565户1880人,开展“一对一”帮扶,逐户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做好灾后重建,原地重建开工771户,“1 17”集中安置点全部开工。三是加快推进实施扶贫项目。实施项目217个(其中新建项目126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91个)。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部署,务实重干,高标推进,始终走在全省乡村振兴前列,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