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扎扎实实这样干省委一号文件解读(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的总抓手。对农耕文明积淀深厚的农业大省河南来说,这一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也必将为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省委一号文件中,提出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并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和脱贫攻坚六个方面,明确了我省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

河南日报今日起推出解读省委一号文件专版(上、下),对我省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予以解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本报记者方化祎高长岭

3月28日省委一号文件正式发布,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以推进乡村振兴为主题。

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何意义?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大省,我省又该如何推动乡村振兴、如何发力?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申延平。

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申延平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把握国情农情、深刻认识城乡关系变化特征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三农”工作作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求,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大省,始终把农业农村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变化,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转变”:产业结构从一业到多业转变,产品结构从高产到优质转变,经营方式从“小农”到产业化转变,社会结构从封闭到开放转变,生活方式从传统到现代转变。

当前,我省“三农”工作也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农村资源配置不充分,农村生态环境脆弱,城乡融合发展缓慢,移风易俗任务艰巨,乡村治理难度加大。要妥善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开启我省农业农村工作新征程,就必须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把握总要求推动全面现代化

申延平说,省委一号文件明确要求,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没有产业,乡村难以振兴,农村产业发展要围绕“农”字做文章,体现农村特色,发挥农业农村多种功能,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生态宜居是关键。农业农村本身就是生态系统的主体,要坚持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格局,使农村更加宜居;乡风文明是保障。节庆活动、民间艺术、乡风民俗,都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密码”,要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移风易俗,推广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提升乡村精神文明水平;治理有效是基础。要突出党建引领,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生活富裕是根本。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增加农民福祉,让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七个之路”: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善治之路、中国特色减贫之路。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对此,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协调推进,稳步实施,推动农业农村的全面现代化。

完善制度保障体系

乡村振兴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申延平说,要通过完善制度体系,着重解决好“人、地、钱”这些关键因素。

抓好“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明确要求,要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我们要加快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公职人员回乡任职,吸引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技能人才等下乡服务乡村振兴,引导农民工、大学生等返乡创业就业。

抓好“地”的问题。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仍然是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继续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我们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稳步推进。

抓好“钱”的问题。要用足财政资金,用好金融资金,用活社会资金。优化财政支农投入,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按照中央部署,促进高标准粮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所得收益用于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加大金融支农力度,通过财政资金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三农”。

 如何筑牢乡村振兴产业根基——省委一号文件解读之一

□本报记者刘红涛

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原大地8200多万亩小麦正在春天里奋力返青、拔节。

产业兴,乡村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建设现代农业经济体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立足于“稳”稳定提升粮食产能

“立政之本则存乎农”。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2017年,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登上新台阶,全省粮食总产量1194.64亿斤,是历史第二高产年。其中夏粮产量710.8亿斤,同比增加15.5亿斤,达到历史最高位。

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张王牌。我省需要不断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加快高标准粮田建设,抓好耕地、水利、科技、政策这四个关键点,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为此,今年我省优质小麦要发展到1200万亩,示范范围扩大到30个县,优先在高标准粮田内布局,继续推行专种、专收、专储、专用,推广单品种集中连片种植、标准化生产和订单生产,实现优质优价,保障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同向发力。

【专家点评】省农业厅厅长宋虎振:作为全国农业大省,粮食生产要安不忘危、稳不忘忧,稳步提升产能。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时产得出、供得上。

立足于“转”转型升级质量兴农

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老百姓对农业发展有更高要求,更加关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为此,省委一号文件明确,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

产业兴旺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为引领,通过资源集合、技术集成、规模集约,全力推动绿色食品和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实现特色化、全链条、融合式发展,走出一条质量高、绿色浓、品牌强、可持续的产业兴旺之路。

今年全省农业工作会议提出,聚焦“四优四化”和高效种养业、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两个行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专家点评】省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站长张道明:农业要加快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不仅要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还要提供清新美丽的田园风光、洁净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立足于“融”融合发展强链富农

今年春节期间,鲁山县尧山镇四道河村张平征盘算一年收入,深刻体会到:比起单纯种地,乡村旅游更能鼓“腰包”。去年一年,自家的采摘园每亩能挣2000多元,30个床位的农家乐收入30多万元,还有培训营地等其他收入,一年下来差不多有50万元。

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不是简单的一产“接二连三”,关键是创新融合模式。要积极推动“产加销一体化”,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加快建设一批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

【专家点评】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处处长朱攀峰:现在的农业不再是单一的农业,乡村也不再是过去传统的乡村。乡村振兴要求我们拓宽乡村产业,使产业发展多元化。积极培育“互联网 ”“旅游 ”“生态 ”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体育等深度融合。

 如何建设生态宜居的家园——省委一号文件解读之二

□本报记者高长岭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家园,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近年来,我省各地对此已经作出了一些积极探索。

尊重自然修旧如旧

说起美丽乡村,不能不提信阳市平桥区五里店办事处的郝堂村。郝堂村在建设中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的态度,不砍树、不挖山、不填塘、不扒房或是少扒房。建设者们充分尊重村庄肌理,房屋修旧如旧,保持了村庄的原有风貌。

如今,中原大地,越来越多的村庄重视保护村庄传统。郏县李口镇张店村明清建筑密布,保留古房屋298间,村里近年来一直筹资对古建筑进行保护。这样的古村落,在郏县就有50多个被列入省级传统村落名录。

对村中古建筑“修旧如旧”,延续了传统文化,这些古村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新县周河乡西河湾村、孟州西虢镇莫沟村等一批特色美丽乡村,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热点目的地。

【专家点评】省委政研室农村处处长王民选:尊重自然是为了发展的可持续;修旧如旧就是要确保传统文化的延续。家园是乡愁寄放的场所,所以生态宜居,不仅仅体现为简单的规划性,更重要的是必须展现出一种文化性组合、融合以及具有时代特性的创新思维。

保护生态绿色发展

要让乡村实现生态美农民富的有机统一,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

宝丰县康龙生态循环农业试验区探索出“百亩田、千头猪”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模式,以百亩农田为单位,建一条饲养1000头猪的育肥生产线,每1000头猪的粪便刚好能解决100亩土地的水肥问题,该模式便于复制推广。

“我们通过农业资源化综合利用、农艺技术配套,实现了减施化肥80%、减施农药30%~40%,公司生产的小麦、玉米、秋葵、菠菜等30多种农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认证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康龙生态循环农业试验区负责人说。

2017年10月,农业部等8部委评估确定的首批40个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名单出炉,平顶山榜上有名。

【专家点评】河南省土壤肥料站研究员程道全:近年来我省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耕地质量存在隐性下降、农业面源污染与地下水超采等问题。要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秀美乡村成为发展的聚宝盆,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富美统一家园宜居

如何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统一?

近年来我省财政、住建、农业、水利、国土、旅游等部门积极推动,各地党委政府扎实推进,建设宜居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种植,一批美丽乡村成为城市人周末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今年1月,省水利厅公布了第三批“水美乡村”,商城县伏山乡里罗城村入选。“我们村在郑河上建起拦水坝3座,对村里26个坑塘进行清淤、整修,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里罗城村第一书记曾召国说,该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目的地。

【专家点评】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程传兴: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容更加丰富,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不仅要促使产业兴旺,还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使我们的山川河流更加靓丽。打造优美环境可以发展乡村旅游,实现生态文明和生活富裕的有机统一。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