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跨越式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全市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中原经济区综合实力领先城市,科技工作任重道远。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中央一号文件、省九次党代会、市十次党代会精神和省科技创新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会议精神,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三化”协调发展为主线,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以市厅会商为契机,以安阳高新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高新区、中棉所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定九大产业集聚区建设为机遇,落实《安阳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2009-2020年)》,突出抓好创新主体,创新载体,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为打造中原经济区综合实力领先城市提供科技支撑。
二、工作目标
加快建立装备制造、新能源、医药、煤化工、电子信息等优势行业的产学研联盟组织,深化产学研合作,年内开展重大产学研结合活动3项以上;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0%以上;实施安阳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科技应用技术培训3万人次,科技资源、知识、成果下乡10次以上。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专利申请量增长率不低于全国增长水平,加快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抓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强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实施安阳市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三、重点工作
(一)改革科技体制,建立健全自主创新体系
1、完成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完善与平台建设和管理相适应的管理办法和制度规范,充实和完善六大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六大子平台已初具规模,下一步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有重点地、逐步地充实六大平台内容,并深入调研、征求广大用户意见,把六大平台建成真正实用的、受用户欢迎的服务平台。真正建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开放高效、设施完备、运转协调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实现科技资源的开放和共享。
2、加强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以战略先导产业和战略支撑产业的骨干企业为重点,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通过政策措施和各类科技资源集成支持,发展壮大一批创新型企业,并引导更多企业走创新驱动型发展道路。
3、建立科技与金融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针对科技支撑引领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通过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和促进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搭建服务平台,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为从初创期到成熟期各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二)以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为核心,加强科技创新,助推产业转型
1、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及新药、电子信息等产业为重点,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重点改造化工、有色、钢铁、纺织服装等四大传统优势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形成新优势;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发展,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继续抓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培育工作,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创新资源;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抓好新能源项目的建设,全面支持推进金太阳示范工程。大力开展河南稀土高新科技工业园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以国家863攻关计划“天蚕素抗菌肽”为科技成果的林州生物科技产业园区建设。
2、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认真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制约我市农业科技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聚集优势资源,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突出“深入推进市院科技合作、着力培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倾力构建科技惠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三位一体的工作重点。三项举措相互嫁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融为一体,形成合力,强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多方位带动我市现代农业发展。
3、加强民生科技创新,推进社会领域科技进步。围绕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城镇发展、新农村建设等重大领域,攻克一批重大公益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主导产业的信息化水平;重点支持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数字媒体等现代服务业新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开发和推进应用,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加快动漫、游戏、创意、应用软件以及软件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提高服务业发展的技术含量。
4、实施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工程,发展科技创新基地。引导产业集聚区内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支持企业参与各级各类科技开发任务,主持或参与重大科技攻关。2013年,我市新建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产业集聚区内企业要占80%以上;科技计划项目资金向产业集聚区倾斜,全年安排各类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由产业集聚区内企事业单位承担的数量达到总项目数的70%以上。继续抓好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培育。积极引导,加强科技合作交流,促进产业集聚区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集聚区内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等科技成果转化和中介服务平台的建设,使之成为技术转移、创业抚育、成果转化、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基地。开展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消零”专项行动,引导企业充分运用知识产权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以市厅会商为契机,落实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提高全市自主创新能力。市厅会商是新时期加强市厅合作和互动新机制的一种尝试,是进一步整合省、市科技资源,提升科技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共同推动全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借我市与省科技厅会商的契机,围绕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作用的重大课题,抓住重点行业、龙头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的关键,在经费增加的基础上,选择实施3-5项市级重大科技专项,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需求,加强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进整个科技创新能力的跃升。
(四)推进产学研合作,充实我市科技创新资源
继续加强与省农科院的市院合作,加强与中科院北京分院、大连理工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开展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工作方式,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发挥上海市技术交易所安阳创新驿站资源优势,联合开展技术攻关,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以重点领域的优势企业为核心,联合相关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升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支持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等科技成果转化和中介服务平台的建设,使之成为技术转移、创业抚育、成果转化、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基地;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收抵扣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引导推动广大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创新能力。
(五)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申报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实施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程,培育重点龙头企业知识产权优势;建立健全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开展主导产业专利分析预警工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开展专利保护专项行动;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与标准有机结合的企业;加强省级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建设,建立省级专利技术孵化中心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知识产权资金投入和激励机制建设;为进一步提高我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新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和示范城市(城区)评定办法》(国知发管字[2011]160号)文件精神,积极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六)提高全民科技意识,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实施《安阳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重点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科技经费投入、金融政策、政府采购、高科人才、专利保护和促进产学研等方面的政策落实;组织“科技活动周”、“科技三下乡”等活动,利用星火学校、农村信息化基地及县乡党员远程教育等宣传阵地和设施,广泛深入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和科技培训;认真组织安阳市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科学技术合作奖的评选,大力表彰奖励我市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科技人员和科技进步项目;落实《安阳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安阳市高层次创新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安阳市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313”建设工程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科研基地建设,培养一批科技创新骨干人才和青年创新人才,形成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加大科技领军人才培育力度,加快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培养计划。
(七)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提高科技服务能力
加强党性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树立科技部门形象,大力推进科技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从严治局、从严律己、从严带队伍;加强能力建设,继续开展“提升干部素质着力为民服务”教育活动,提高科技系统公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和为民服务能力,进一步弘扬高度负责、真抓实干、一抓到底的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强化科技宣传和政务信息力度,努力提高科技工作的显示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