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河南省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 ( 国发〔 2009 〕 6 号 ) 精神 ,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 培育壮大战略支撑产业 , 促进河南钢铁产业结构升级 , 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 特编制本规划。本规划作为 2009—2012 年产业调整振兴的实施方案 , 并为 2020 年前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一、产业现状及面临形势    ( 一 ) 产业现状   我省现有钢铁企业 31 家。其中 , 钢铁联合企业 12 家、独立炼铁厂 8 家、独立轧钢厂 11 家。 2008 年 , 我省生产生铁、粗钢和钢材 1716 万吨、 2188 万吨和 2571 万吨 , 粗钢产量居国内第 6 位。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 545.6 亿元 , 实现销售收入 2001.6 亿元、利润 103 亿元。过去的五年 , 是河南钢铁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 ,2008 年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是 2003 年的 2.6 倍和 3.5 倍 , 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是 2003 年的 6.2 倍和 6.8 倍。   去年下半年以来 , 受金融危机影响 , 河南钢铁产业受到严重冲击 , 这既与国际钢材市场需求萎缩和我国钢铁产能过剩有关 , 也充分暴露出我省钢铁产业多年积累的深层次问题。一是企业规模偏小。全省 31 家钢铁企业中 , 除安钢集团产能达到千万吨级外 , 其余钢铁企业产能均较小 , 没有形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钢铁企业集团。二是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低。全省 48 条轧钢生产线中 ,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仅有 4 条 ;1000m3 以上高炉炼铁产能和 120t 及以上转炉炼钢产能 , 分别仅占全省的 38.6% 和 34.3% 。三是产品开发创新能力弱。多数企业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 , 在国内同行业具有领先水平的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较少。主要产品中 , 除舞钢、安钢的中厚板外 , 绝大多数附加值较低。四是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全省吨钢综合能耗 647 千克 标准煤 , 比全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平均水平高 17.1 千克 标准煤。五是铁矿石供应对外依存度高。省内铁矿资源禀赋较差 , 自给率仅为 18% 左右。    ( 二 ) 国内外钢铁产业发展趋势    1. 国际钢铁产业发展趋势。从全球钢铁产业发展看 , 当前主要呈现三大趋势。一是钢铁产业整体处于下行周期。 2008 年下半年以来 , 受房地产、汽车和家电等下游产业衰退影响 , 世界钢铁产业结束了连续近 6 年的增长 , 进入下降通道。国际钢材市场将随着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恢复逐步复苏。二是贸易摩擦逐渐增多。在金融危机影响下 , 世界钢铁工业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 , 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主要钢铁生产国为保护本国产业 , 对进口钢铁产品采取加征关税或反倾销等措施 , 贸易摩擦将日益增多。三是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国际钢铁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 拥有资金优势的大型钢铁企业将抓住当前企业市值大幅缩水 , 并购重组成本降低的历史机遇 , 加快战略重组步伐 , 钢铁工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2. 国内钢铁产业发展趋势。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 ,2008 年钢产量占全球产量的 38%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 国内外钢铁市场联系日趋紧密 , 国际市场变化对国内钢铁工业产生重要影响。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 ,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一是钢铁工业进入低速稳定增长期。金融危机使国内钢铁工业的结构调整期提前到来 , 国内企业的发展重点将从扩张规模转向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 钢铁工业将保持较低的增长速度。二是工艺和装备水平将显著提高。在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 国内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背景下 , 国家将采取更为严厉的落后产能淘汰措施 , 重点钢铁企业将通过工艺装备的现代化、大型化改造 , 淘汰落后产能 , 提升节能减排水平 , 一批竞争力较弱的小钢铁企业将逐步退出市场。三是产品结构升级步伐加快。随着下游产业的升级转型 , 高强度螺纹钢筋、高磁感取向电工钢、高档汽车面板、超超临界高温高压锅炉用钢等高附加值产品市场需求逐步增加。重点钢铁企业将通过技术进步和差异化发展 , 开发新产品 , 开拓新领域 , 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四是产业布局加快调整。国内钢铁工业向沿海和目标消费市场布局趋势日益明显 , 以跨地区特大型钢铁企业和地方大企业集团为主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特大型钢铁企业加快向沿海布局 , 形成了鲅鱼圈、曹妃甸、日照、上海、湛江、防城港等沿海生产基地 , 并加快对内地企业的兼并重组。内陆地区钢铁企业主要结合本地市场和原料资源状况 , 着力加强对区域市场的控制 , 谋求与特大型钢铁企业的合作 , 强化与省内企业的联合重组。   总体看 ,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时期 , 支撑钢铁工业需求持续增长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 核电、风电、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水利和环保等领域仍需大量投资 , 钢铁工业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预计 2012 年 , 我国钢材消费量 4.7 亿吨 , 比 2008 年的 4.3 亿吨增长 9.3% 。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将通过扩大内需、稳定外贸和淘汰落后得到解决。    ( 三 ) 河南省发展钢铁产业的基本判断   我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 钢铁产业具有良好的需求支撑 , 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2008 年 , 全省生产总值达到 18407.8 亿元 , 连续 8 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形势好转 , 我省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 钢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 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预计 2012 年 , 河南钢材消费量将达到 2800 万吨 , 其中长材 1600 万吨、板材 1100 万吨、钢管 100 万吨 , 机械用钢、高强度建筑用钢和板材需求量呈上升趋势。 2015 年 , 我省钢材消费量将达到 3000 万吨 , 其中长材 1480 万吨、板材 1400 万吨、钢管 120 万吨。如果考虑周边山西、陕西省需求 ,2012 年 3 省区域市场消费量将达到 5100 万吨左右。但应该看到 , 截至 2008 年底 , 我国已形成 6.4 亿吨的粗钢生产能力 , 已大大超过市场需求 , 随着一批在建项目的投产 , 特别是沿海大型钢铁基地产能的释放 , 国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地处中原的河南 , 东部集中了宝钢、沙钢、马钢、济钢等千万吨及以上大型钢铁企业 , 北部与全国第一钢铁大省河北相邻 , 南部有资源、技术优势明显的武钢 , 市场竞争尤为激烈。   我省发展钢铁产业既有比较优势 , 也存在比较劣势 , 呈现 “ 一优三劣 ” 局面。一方面 , 能源优势突出。我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2008 年煤炭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 毗邻的山西省是我国煤炭第一生产大省 , 发展钢铁产业能源保证条件较好。另一方面 , 存在三大劣势。一是铁矿石资源缺乏。河南铁矿资源禀赋差 , 进口铁矿石依赖度高 , 与沿海企业比较 , 要多支付内陆运输费用 , 这是我省钢铁产业的最大劣势 ; 二是技术水平较低。钢铁产业整体装备水平不高 , 技术研发能力较弱 , 具有领先水平的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少 , 安钢、舞钢、济钢等企业生产消耗水平虽处于国内行业先进行列 , 但优势并不明显 , 难以应对将来激烈竞争局面 ; 三是市场开拓不足。产业链延伸不够 , 安钢、济钢等骨干企业产品需要大量销往省外 , 省内市场占有率较低 , 市场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总体上看 , 钢铁产业还不是我省的战略优势产业 , 而且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但要看到 , 河南发展钢铁产业具有市场潜力、产业基础等有利条件 , 存在的不利因素可以通过努力有效化解。因此 , 要坚持把钢铁产业作为我省重要的战略支撑产业培育和发展 , 扬长避短 , 力争稳定、持续增长。振兴河南钢铁产业的关键在于加快结构调整 , 必须通过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化劣为优、补短为长 , 着力形成综合成本优势 , 成为河南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    ( 一 ) 战略定位   把钢铁工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支撑产业 , 把我省建设成为适应区域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质钢生产基地。    ( 二 ) 基本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围绕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改造升级、外引内联、优化布局的总体要求 , 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 实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发展战略 , 立足省内市场 , 积极开拓省外市场 , 立足自主创新 , 积极引进先进技术 , 立足自身做强 , 积极寻求战略合作 , 弥补产业发展短板 , 强化优势要素支撑 , 形成区域特色明显、产业集中度高、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 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    ( 三 ) 主要原则    ——— 明确市场战略。立足区域市场 , 以开发本地市场为主 , 同时兼顾省外市场 , 特别是高端产品应积极开拓省外市场。    ——— 明确产品定位。根据市场战略调整产品结构 , 明确产品工艺和技术突破路径 , 推动产品向 “ 高、精、专、深、特 ” 调整 , 提高产品附加值。企业规模不能一味求大 , 要根据产品特点和循环经济要求合理确定 , 最大限度保证热能料水的综合利用。    ——— 优化产业布局。严格控制总量 ,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安阳优质钢基地建设和重点钢铁企业改造升级 , 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产业布局。    ——— 抓好联合重组。把联合作为解决河南钢铁产业短板的根本途径 , 围绕市场、技术、原材料 , 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合。加快推进前向联合 , 鼓励钢铁企业与拥有铁矿资源的企业联合 , 与焦炭、煤矿等能源企业相互参股 , 增强抗风险能力。积极推动后向联合 , 鼓励钢铁企业与用钢量大的企业联合 , 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强力推进横向联合 , 努力寻求与掌握高端技术的国内外厂商联合 , 以市场换技术。    ( 四 ) 发展目标   力争 2012 年全省钢铁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 粗放发展方式得到明显转变 ;2015 年全省钢铁产业结构改善 , 布局合理 , 创新能力增强 , 企业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 ;2020 年 , 区域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 , 在全省经济中的作用和贡献明显提升。    1. 产业竞争力。力争 2012 年省内钢铁市场占有率达到 70% 以上 ,2015 年和 2020 年分别达到 80% 和 85% 以上。    2. 产业规模。 2012 年 , 我省生铁、粗钢和钢材年产量分别达到 2500 万吨、 2900 万吨、 2700 万吨 ;2015 年达到 2700 万吨、 3100 万吨、 2900 万吨 ;2020 年 , 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合理调整。    3. 技术装备。 2012 年 , 我省钢铁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 重点钢铁企业 80% 以上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015 年和 2020 年分别达到 85% 和 90% 以上。    4. 节能减排。按照国家要求 ,2011 年 , 我省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达到 620 千克 标准煤以下 , 吨钢可比能耗 590 千克 标准煤以下 , 吨钢取新水 5m3 以下 , 用水重复利用率 95% 以上 , 吨钢 SO2   排放量 1.8 千克 以下 , 二次能源基本实现 100% 回收利用 , 冶金渣 100% 综合利用 , 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双达标。 2015 年和 2020 年河南省钢铁产业节能减排指标进一步改善。   三、产业发展定位   按照专业化和区域分工协调发展的要求 , 实施差异化和专业化的产品发展战略 , 积极发展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机械用钢和高强度建筑用钢 , 适度发展冷轧板、 H 型钢等短缺产品 , 重视发展钢铁深加工 , 限制发展产能过剩产品 , 形成高、特、专、精、深为主导的产品结构。    ——— 中高档中 ( 宽 ) 厚专用板产品 , 主要以管线板、造船板、高压锅炉板、高压容器板和高强度工程机械板为主。    ——— 中高档薄板系列产品 , 主要以中高档汽车板、家电板、管线板、高档建筑板及电机制造、轻工五金、机械等行业用板为主。    ——— 大、中、小规格配套的 H 型钢系列产品 , 建成 H 型钢配送中心。    ——— 优质钢线材产品 , 以高碳钢 ( 硬线 ) 、钢帘线用钢、合金铆螺钢、合金弹簧钢、轴承钢等品种为主 , 满足高档金属制品对原材料的需求。    ——— 高强度钢筋系列产品 , 加快淘汰二级钢筋 , 强制使用 400Mpa 及以上钢筋 , 到 2012 年比例达到 60% 以上。    ——— 中高档优质钢棒材产品 , 满足汽车、装备制造业需求。    ——— 中高档无缝管产品 , 增加高附加值油井管、锅炉管、结构管、高压气瓶管等品种 , 满足河南油田、中原油田等用户的需求。    ——— 镍铁合金、不锈钢板材与锻材产品 , 发展精深加工产品 , 促进生产专业化、产品系列化。   四、重点任务    ( 一 ) 充分挖掘市场优势   坚持以省内市场为主体的目标市场定位 , 发挥区域市场和产业基础比较优势 , 加快完善区域钢铁产业链 ,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 把市场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 实施与区域经济相协调的发展战略 , 立足河南钢材市场 , 积极开拓周边市场 , 发挥物流成本和售前售后服务优势 , 着力提高建筑和机械用钢等大宗钢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 延伸钢铁产业链 , 发展钢材深加工产品。支持钢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 , 加快发展钢材深加工 , 提高产品附加值。重点发展钢结构、棒线材制品等深加工产品 , 为建筑业和装备制造业提供优质产品 , 以深加工带动钢铁产业发展。    ———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加强产销衔接 , 强化战略合作。支持重点钢铁企业与装备制造企业形成长期稳定的供需关系 , 扩大产品直销比例 , 完善市场销售体系。    ( 二 )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围绕调整品种、提高质量、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的总目标 , 推进重点钢铁企业技术改造。    ——— 推进装备大型化。按照国家产业政策 , 加快对重点企业高炉、转炉、电炉、轧机等装备进行升级改造。 2011 年 , 淘汰 400m3 及以下高炉、 30t 及以下转炉和电炉 ;2012 年 ,1000m3   以上高炉炼铁产能和 120t 及以上转炉炼钢产能占全省产能的 60% 以上 ;2015 年 ,1000m3 以上高炉炼铁产能和 120t 及以上转炉炼钢产能占全省产能的 80% 以上 ;2020 年 , 河南省炼铁和炼钢全部实现大型化、现代化。轧钢技术装备随着产品结构调整进行现代化换代升级。    ——— 推广应用先进的节能、节水、减排、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技术。在各个阶段 , 主要指标达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和规定。    ——— 重点支持研发推广中高档中 ( 宽 ) 厚专用板、冷轧薄板、热镀锌板、 H 型钢、高强度钢筋等钢材品种生产技术 , 以及高温高压干熄焦、高炉余能余热利用、烧结余热利用、烧结烟气脱硫、钢渣综合利用等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工艺技术。    ( 三 ) 优化产业布局   按照集约集聚发展的要求 , 推动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和重点企业集中 , 形成 “ 一区五点 ” 的钢铁产业布局及专业化生产基地 , 根据产品批量合理规模、生产工艺和循环经济要求 , 合理确定重点企业生产规模。 “ 一区 ” 为具有区位发展优势的安阳地区 , 依托安钢集团、沙钢永兴、凤宝钢铁等重点企业 , 形成我省最大的现代化钢铁生产基地 , 钢的生产规模达到全省的三分之二。    ——— 支持安钢集团加快实施冷轧板和涂镀层板深加工项目 , 形成精品板材产品系列 , 建成我省精品钢生产基地。同时 , 突破现有厂区空间的限制 , 淘汰落后钢铁产能 , 优化工艺布局 , 在安阳水冶地区建设新的基地。支持沙钢永兴加快调整产品结构 , 发展建筑和机械制造用高强度棒材 , 建成专业化棒材生产基地。支持凤宝钢铁提高产品技术水平 , 发展大无缝油井管、中低压锅炉管等 , 建成专业化钢管生产基地。    ——— 打造河南安阳新型制造产业聚集区。充分利用长治 — 兖州铁路建设在安阳水冶地区形成的煤炭、铁矿石物流成本优势和土地总体规划修编机遇 , 将省内淘汰落后钢铁产能腾出的发展空间集中用于安阳水冶地区 , 建设现代化的钢铁生产基地 , 发展区域市场需求的各种精品钢材。以钢铁产业为龙头 , 聚集安阳水冶等地的大规模焦炭、铁合金、铸造、水泥等相关产业 , 延长产业链 , 发展钢材深加工和装备制造等产业。 “ 五点 ” 包括平顶山的舞钢公司、济源的济钢集团、南阳的龙成集团、信阳的信钢公司、郑州 ( 洛阳 ) 的永通特钢等 5 个钢铁企业。这 5 个企业是我省钢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通过实施生产专业化、产品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 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 支持舞钢公司发挥技术优势 , 发展国家重大工程急需的特厚特宽专用板 , 加快铁前系统改造 , 巩固提升行业领先地位 , 建成国内外一流的专用宽厚板生产和研发基地。    ——— 支持济钢集团突出产品特色 , 加快实施技术改造 , 重点发展高强度机械用钢和高强度建筑钢材 , 建成专业化优质钢长材生产基地。    ——— 支持信钢公司发挥区位优势 , 提升技术装备水平 , 发展区域市场需求较大的建材钢 , 建成专业化建筑长材和 H 型钢生产基地。    ——— 支持龙成集团实施装备大型化改造 , 提高产品质量 , 建成专业化中厚板生产基地。    ——— 支持永通特钢建成专业化不锈钢生产基地。    ( 四 ) 推进企业联合重组   充分利用国家优化钢铁产业布局和推进企业战略重组的政策 , 争取我省钢铁企业融入国内特大型钢铁企业发展战略 , 推动跨地区、跨所有制、跨行业的战略重组。    ——— 支持安钢集团等省内钢铁企业与具有技术、市场和资源优势的国内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进行战略重组 , 实现产供销、人财物一体化融合 , 利用其原料供应、产品销售渠道和资本技术优势 , 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制约 , 增强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    ——— 支持省内钢铁企业联合重组 , 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 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 支持重点钢铁企业与煤炭、焦化企业加强战略协作 , 通过参股、签订长期供货协议等方式 , 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    ——— 支持钢铁企业与省内用钢大户加强合作 , 实现锻件、铸件、结构件等产品在钢铁厂的直接铸轧 , 就地回收钢铁废料。    ( 五 ) 增强资源保障能力   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 降低物流成本 , 努力缓解进口铁矿石短板劣势 , 构建稳定的矿产资源保障体系。    ——— 合理配置与开发省内铁矿资源。加快省内铁矿资源整合 , 支持大型钢铁企业参与现有铁矿的并购重组。加大地质勘查力度 , 增加资源储备 , 提高铁矿资源保障程度。对财政出资形成的矿产地 , 优先配置给省内大型钢铁企业。    ——— 推进重点企业开发省外资源。支持钢铁企业加强与优势企业合作 , 开发省外、境外铁矿石、煤炭等资源。鼓励重点钢铁企业与国内外大型铁矿石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 加快长兖铁路建设。积极推进连接山西长治沁水煤田和山东日照港的地方铁路建设 , 形成煤炭、铁矿石等原料运输新通道 , 降低安阳地区钢铁企业运输成本。   五、政策措施    ( 一 ) 切实落实国家扶持政策。落实国家提高高附加值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率和取消部分钢铁产品出口关税的政策 , 加快出口退税进度 , 确保及时足额退税。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 ( 试行 ) 》规定 , 提高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抵扣标准 , 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优惠政策 , 严格实行节能减排、淘汰落后问责制。利用国家支持钢铁企业重组的政策措施 , 加快推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    ( 二 ) 促进重点企业产销衔接。支持重点企业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 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 , 积极适应市场需求 , 主动调整产品结构 , 开拓省内外市场 , 增加市场份额。建立和完善省内钢铁企业与重点用户的产销衔接长效机制 , 促进省内钢铁企业与装备制造等下游企业开展战略合作 , 建立战略联盟 , 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加强钢铁企业与省内地铁、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的对接 , 提高省内市场占有率。    ( 三 ) 推进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积极争取国家技术改造、节能减排专项资金 , 运用省政策性资金 , 支持重点钢铁企业技术改造、技术研发和技术引进 , 加快推进装备大型化改造、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项目建设 , 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 调整品种结构 , 提升钢材质量。    ( 四 )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金融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有保有压的产业政策 , 扩大信贷规模 , 加大对重点企业、优势产品的贷款支持 , 促进企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支持重点钢铁企业拓展融资渠道 , 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 实施并购重组、技术改造的企业 , 在发行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和募集上市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 五 ) 促进产业协调发展。贯彻落实装备、汽车、家电等相关产业发展政策 , 带动钢铁产品消费和产业升级。加强钢铁新技术、新产品研发 , 适应和促进上下游及相关产业升级、产品换代。落实好国家扩大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商业设施等建筑物钢结构使用比例的规定 , 修改提高建筑物、重点工程、建筑物基础工程等用钢标准及设计标准。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建设 , 提高钢材贸易商准入门槛 , 培育大型钢铁经销商 , 建立完善现代物流体系 , 发挥流通环节对稳定省内钢材市场的调节功能 , 促进钢铁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   附件 :1. 有关工作部门分工安排    2. 河南省钢铁产业技术进步目录   附件 1   有关工作部门分工安排
序号 专 项 工 作 牵头单位 参 加 单 位
1 落实钢铁产品的进出口税率
调整政策
省财政厅 省国税局、郑州海关、商务厅、
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
2 统筹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和运
用省专项资金,推动产业结
构升级
省发展改革委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科
技厅
3 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省工业和信息
化厅
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国土资
源厅、环境保护厅等
4 推动重点钢铁企业战略重组 省政府国资委 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
厅、财政厅
5 落实国家钢铁产业政策 省工业和信息
化厅
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
6 提高省内建筑用钢标准 省住房城乡建
设厅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质监局
7 实现钢铁与相关产业协调发
省发展改革委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政府国
资委
8 支持重点钢铁企业拓展融资
渠道
省政府金融办 省财政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发
展改革委、人行郑州中心支行、
河南银监局、证监局
9 矿产资源开发和配置 省国土资源厅 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
厅、环境保护厅
10 重点企业产销衔接 省工业和信息
化厅
省发展改革委
11 重点企业与省内重点工程对
省发展改革委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12 淘汰落后产能 省工业和信息
化厅
省财政厅、环境保护厅、发展改
革委
  附件 2   河南省钢铁产业技术进步目录    1. 低品位、难选冶矿和尾矿综合利用技术。    2. 共生矿、伴生矿产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技术。    3. 煤捣固炼焦、配型煤炼焦工艺技术。    4. 高强度机械及结构用棒线 ( 卷 ) 材生产技术。    5.H 型钢、 400MPa 及以上高强度钢筋建筑用钢生产技术。    6. 高强度机械及结构用宽厚板生产技术。    7. 管线、机械、建筑等用热轧宽带钢生产技术。    8. 机械、汽车、家电、建筑等用冷轧薄板及涂镀层板生产技术。    9. 管线管、锅炉管、石油管等无缝钢管生产技术。    10. 轴承钢、弹簧钢、高强度铆螺钢绳生产技术。    11. 特殊大缎材生产技术。    12. 高温高压干熄焦技术。    13. 高炉余能余热利用技术。    14. 烧结余热利用和烟气脱硫技术。    15. 清洁生产焦炉煤调湿技术。    16. 钢渣综合利用技术。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