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政〔2006〕39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一五”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等七个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索 引 号 失效时间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标  题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一五”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等七个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文字号 豫政〔2006〕39号 发布时间 2006年09月06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一五”
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等七个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豫政〔2006〕39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现将《河南省“十一五”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一五”铝工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一五”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一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一五”纺织工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一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和《河南省“十一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七月十三日

  河南省“十一五”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煤化工是加工链条长、增值空间大、关联度高的重化工产业,也是我省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行业。加快发展煤化工产业,对于发挥我省煤炭资源优势,提高煤炭资源加工转化深度和附加值,促进工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我省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做大做强煤化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条,使我省成为全国重要的煤化工基地,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我省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我省煤化工产业经过50余年的建设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已具备相当规模和一定基础。

  (一)总量初具规模,产品结构逐步优化。

  2004年全省煤化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10亿元,利税25亿元,仅次于山东,居全国第二。甲醇产能达到100万吨,产量65万吨,居全国第一;合成氨能力达到474万吨,产量425万吨,化肥(折纯)产能400万吨,产量345万吨,均居全国第二;三聚氰胺产能达到4.5万吨,产量超过4万吨,居全国第一;甲胺燉DMF、焦油深加工等下游产品总量也居国内前列。高浓度化肥占化肥总量的近60%,高浓度氮肥占氮肥总量的70%,分别比“九五”末提高9%和1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单醇产能28万吨,占总产能的28%。

  (二)组织结构日趋合理,外向度有所提高。

  我省煤化工产业发展呈现出向大企业集团集中的态势,尤其是近年来,通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培育了中原大化、永煤集团、安化集团、义马煤气化、骏马化工、心连心化工、豫港焦化、蓝天集团等一批优势企业,成为我省煤化工产业的骨干。国有煤化工企业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民营股份制企业约占全省煤化工企业总量的30%。骏马化工与昊华公司、豫港焦化与美国卡博特公司和上海焦化、永煤集团与正大集团的合资合作,安化集团新加坡上市等正在推进,开放型产业格局日渐形成。

  (三)技术进步取得成效,主要指标居全国前列。

  我省煤化工企业通过引进和消化先进适用技术、设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处于全国先进水平。中原大化节能型尿素生产、高压法三聚氰胺、大型复合肥装置等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氮肥企业采用连续富氧气化、全低温变换、节能型氨合成、气提法尿素生产等先进技术,大幅度提高生产能力,综合能耗、产品质量等各项指标位居国内同行业前列,吨氨综合能耗由2000年的1745公斤标煤降低到目前的1627公斤标煤,大中型企业尿素优等品率达到50%。

  虽然我省煤化工产业已有一定基础,但仍存在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少、装置能力小、技术创新不足、产业集中度低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整体处于提速发展的起步阶段。

  二、我省煤化工产业面临的发展环境

  我省煤炭资源丰富,随着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煤化工技术进步加快,“十一五”期间,煤化工产业具备了快速发展的条件。

  (一)石油价格上涨拓展了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空间。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2004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达到41.9%。预计到2010年,国内石油需求将达到4.5亿吨左右,石油进口量将突破2.5亿吨,对外依存度将超过50%。另一方面,世界范围石油短缺的状况将长期存在。由于世界经济的复苏和持续发展,国际原油需求量呈上升态势。从石油供给看,世界范围已探明的可采石油储量不足。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国际原油生产量将在2007年达到8100万桶的最高峰,随后开始下降。石油价格走高攀升是长期趋势,整体已经很难低于45美元燉桶的水平。

  石油价格的持续高位增加了石油化工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煤化工产品的竞争力。从生产看,煤、石油、天然气一般均可作为化工原料,甚至一种产品三种原料技术路线并存。据有关专家测算,当石油价格高于40美元燉桶时,在缺油、少气、富煤的地区,使用煤化工路线生产甲醇、烯烃、二甲醚、甲醛、尿素等化工产品,生产成本较石化路线低5—10%,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技术进步显著提高了煤化工产业竞争力。

  近年来,煤化工技术开发步伐加快,壳牌粉煤气化、德士古水煤浆气化、大型低压甲醇合成、甲醇羰基合成制醋酸、鲁奇公司甲醇制丙烯、美国UOP公司甲醇制乙烯、一步法合成二甲醚等一批新型规模化煤化工装置和关键技术已投入商业化运营并取得较好成效,为大规模发展煤化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也使任何煤种都能成为煤化工的原料。洁净煤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大大提高了煤的适用性、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以甲醇为原料生产醋酸技术可使生产成本较石化乙烯路线低15%,具有明显优势,已经被世界新建醋酸项目广泛使用。

  (三)煤化工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甲醇是生产烯烃和精细化工产品的原料。随着市场对醋酸、甲醛、二甲醚等下游产品需求量的迅速扩大,甲醇需求将以年均12%左右的速度增长。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到2010年,国内甲醇市场需求量在1200万吨以上,但目前国内规划建设的甲醇项目总能力约在1500万吨左右。未来甲醇市场发展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国内对甲醇下游加工产品需求增长较快,使得构建以甲醇为源头的煤化工产业链有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二是鉴于国家目前严禁在普通汽油内添加甲醇作为汽车燃料,一些瞄准汽车燃料市场的甲醇生产企业将进一步发展甲醇深加工,这一产业的竞争将会加剧。

  根据国内有关部门对主要煤化工产品的市场分析,并综合考虑国内“十一五”期间新增产能情况,到2010年,烯烃、芳烃和二甲醚市场缺口较大,其中乙烯需求将达到2550万吨左右,缺口超过1000万吨;丙烯需求约为1700万吨,缺口超过500万吨。随着国家醇醚燃料替代政策的逐步实施,二甲醚需求将快速增长,醋酸、聚甲醛、三聚氰胺和二甲基甲酰胺等下游深加工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以年均5%以上的速度增长。因此,煤化工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四)企业对发展煤化工具有较高的积极性。

  我省煤炭资源丰富,在245亿吨保有储量中适宜发展煤化工的长焰煤和无烟煤的储量约90亿吨,资源条件优越。从煤炭加工增值角度看,煤炭发电可增值2倍,煤制甲醇可增值约4倍,甲醇进一步深加工为烯烃等化工产品则可增值8—12倍,因此,企业对延长产业链条、发展煤化工具有较高的积极性。我省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化工和煤炭企业也相继规划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煤化工项目,这些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良好,在人才、资金上具有较好的支撑条件,为推进我省煤化工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我省“十一五”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及重点任务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省要按照基地化、大型化、规模化发展要求,兼顾电力发展与煤化工发展的资源平衡,坚持依托骨干企业、起点高、技术新、规模大、污染轻、效益好、具有竞争力的原则,重点发展甲醇、烯烃、醋酸、甲醛、二甲醚、尿素、三聚氰胺、二甲基甲酰胺、芳烃等9大主导产品,形成4条煤化工产业链,建设5个煤化工基地,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

  (二)发展目标。

  2010年,全省煤化工产业转化煤炭能力达到2000万吨,完成工业增加值18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形成甲醇生产能力550万吨,烯烃、醋酸、二甲醚、三聚氰胺、二甲基甲酰胺、聚甲醛、焦油深加工等下游产品生产能力700万吨以上,甲醇深加工率达到98%,基本形成资源优化配置、规模优势明显、产业布局合理、链条有效衔接的煤化工产业格局。

  (三)重点任务。

  1.立足于煤炭转化的资源条件和技术支撑,重点发展市场潜力大、有竞争力的4大产业链:

  一是甲醇—烯烃产业链。以煤制甲醇为原料,引进鲁奇公司甲醇制丙烯、UOP公司甲醇制乙烯等关键技术,重点发展乙烯、丙烯、聚乙烯、聚丙烯、丙烯酸及酯、丁辛醇等下游加工产品,形成甲醇—烯烃煤化工产业链。到2010年,形成年产140万吨丙烯及下游产品的生产能力,年消耗甲醇160万吨,转化煤炭约4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

  二是甲醇—碳一化工产业链。采用羰基合成制醋酸、一步法合成二甲醚等新技术,重点发展醋酸、醋酐、醋酸乙烯、二甲醚、甲醛、聚甲醛、脲醛树脂、EVA树脂等下游精深加工产品,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甲醇—碳一化工产业链。到2010年,形成年产170万吨醋酸和醋酐、130万吨二甲醚、138万吨甲醛和37万吨聚甲醛等下游深加工产品的生产能力,年消耗甲醇约380万吨,转化煤炭760万吨,新增销售收入233亿元。

  三是煤焦化—焦油深加工产业链。以大型捣固焦生产为基础,实现煤焦油、焦炉气等副产品的集中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重点发展针状焦、煤焦油苯品、酚、萘等深加工品,形成煤焦化—焦油深加工产业链。到2010年,形成8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产品生产能力,新增销售收入65亿元。

  四是煤制合成氨—精细化工产业链。着力抓好骨干氮肥企业合成氨生产原料本地化及动力结构调整改造。重点发展合成氨、尿素及三聚氰胺、甲胺、二甲基甲酰胺、碳酸二甲酯、聚碳酸酯等下游精深加工产品,形成合成氨—精细化工产业链。到2010年,形成年产85万吨合成氨、132万吨尿素和26万吨三聚氰胺及二甲基甲酰胺的生产能力,转化煤炭110万吨,新增销售收入102亿元。

  2.按照煤化工发展大型化、基地化、规模化的要求,在我省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依托骨干企业建设5大煤化工产业基地。

  ——依托永煤集团建设永城煤化工产业基地。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甲醇—烯烃产业链。到2010年,形成年产100万吨甲醇、52万吨丙烯、30万吨聚丙烯、38万吨丙烯酸(酯)、20万吨丁辛醇的生产能力,把永城市建设成为以煤制甲醇、烯烃为主导产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煤炭转化能力达到250万吨,煤化工产业销售收入75亿元。

  ——依托义煤集团等企业,建设义马煤化工产业基地。充分发挥义马市煤炭资源气化性能好的优势,发展煤制气联产甲醇及甲醇碳一化工产业链。到2010年,形成年产90万吨甲醇、40万吨二甲醚、60万吨甲醛及聚甲醛的生产能力,把义马建成以煤制气、煤制甲醇为龙头,以二甲醚、甲醛为主导产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煤炭转化能力达到180万吨,煤化工产业销售收入超过95亿元。

  ——依托中原大化、鹤煤集团、安化集团,建设豫北煤化工产业基地。发挥煤炭资源气化性能和化工产业基础好的条件,发展煤制合成氨—精细化工和甲醇—碳一化工产业链。到2010年,形成年产160万吨甲醇、80万吨醋酸、52万吨尿素、6万吨二甲基甲酰胺、30万立方米三聚氰胺泡沫塑料、38万吨甲醛及聚甲醛的生产能力,使鹤壁、濮阳、安阳市成为以煤制合成氨、甲醇为龙头,以醋酸、尿素、三聚氰胺深加工、二甲基甲酰胺和甲醛精深加工为主导产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煤炭转化能力380万吨,煤化工产业销售收入106亿元。

  ——依托平煤集团、骏马集团、蓝天集团,建设豫南煤化工产业基地。发挥平煤集团主焦煤和化工产业基础优势,发展煤制合成氨—精细化工和焦炉气制甲醇—碳一化工产业链。到2010年,形成年产60万吨尿素、180万吨甲醇、79万吨甲醛及深加工、15万吨三聚氰胺、60万吨二甲醚的生产能力。把平顶山、驻马店市建成以煤制焦炭、合成氨、甲醇为龙头,以尿素、二甲醚、三聚氰胺和甲醛精深加工为主导产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煤炭转化能力达到360万吨,煤化工产业销售收入170亿元。——依托豫港焦化,建设济源煤化工产业基地。充分发挥济源市靠近山西煤炭资源的优势,建设年产200万吨捣固焦项目,并对煤焦油进行集中深度加工,发展煤焦化—焦油深加工产业链。到2010年,形成6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10万吨粗苯的生产能力,使济源市成为以煤焦化为龙头,以焦油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为主导产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煤化工产业销售收入60亿元。

  四、加快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措施

  (一)加强政策引导,促进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

  煤化工产业具有投资量大、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必须建立科学的决策支持机制和风险规避机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周密组织,稳步推进。为此,要按照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综合运用产业政策、用地指标、环境容量和资源配置等手段,进一步加强对发展煤化工产业的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对重大项目布局和建设进行统一协调,加快规划项目实施。严格控制规划布局之外的新建甲醇项目建设,提高市场准入门槛,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省工业结构调整等政策性资金要对重点企业的煤化工项目给予支持。

  (二)支持骨干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增强煤化工产业竞争力。

  制定优惠政策,支持骨干煤化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国内科研院校的合作,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企业和产品。(三)坚持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发展煤化工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煤化工企业要积极采用清洁工艺和节能降耗技术,增加对煤矸石、焦炉气、煤焦油等副产物综合利用项目的投入,力争将煤炭资源“吃干榨尽”,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积极利用国家和省有关扶持资金和政策,支持煤炭和煤化工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提高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进一步调整煤炭供应结构,切实保障我省煤化工产业发展需求。

  一是重点煤化工企业特别是煤炭基地发展煤化工,要充分考虑将来的原料煤资源需求,做好统筹规划。既要努力保证电煤供应,又要优化配置煤种结构,为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提供资源支撑。二是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加强对煤炭企业的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努力减少煤炭外流。建议今后省内煤炭企业不再向省外项目特别是省外新上电力项目出具供煤承诺。三是加快输煤通道建设,充分利用山西、陕西等周边省份煤炭资源。地方铁路要以山西、陕西输入煤炭为主进行建设,增加省外煤炭调入量,努力做到调进和调出平衡。四是合理引导煤炭企业对外合作。根据我省煤炭企业与省外非煤企业签约的合作项目,每年需向省外提供煤炭1700万吨以上,涉及煤炭资源40亿吨以上,对我省煤炭资源的平衡造成很大影响。因此,今后要重点支持省内非煤企业与煤炭企业的合作,以尽可能平衡省内煤炭的需求。(五)努力拓宽融资渠道,积极筹措建设资金。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运用银企联手、银团贷款等方式,确保重点煤化工项目建设。支持煤化工企业通过股票、企业债券、信托资金、金融租赁和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加快推进煤化工企业与国内外大型企业的合资合作,吸引境外资本和社会资本,加大对我省煤化工产业的投入。

  河南省“十一五”铝工业发展规划

  铝工业是我省优势产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以铝工业为主的有色工业是我省着力培育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为促进我省铝工业在今后5年又快又好地发展,加快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转变产业增长方式,壮大产业规模,使我省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铝工业基地,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我省铝工业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把河南建设成为全国重要铝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我省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积极推进煤电铝一体化,综合运用产业政策、电价、环保和资源配置等手段,引导支持骨干企业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技术创新,延长产业链条,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了铝工业的快速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氧化铝和电解铝产能不断扩大,铝加工深度逐步提高,铝工业对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集中表现在:

  (一)产业规模快速扩张。

  截至目前,全省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产能分别达到330万吨、220万吨和90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190万吨、170万吨和70万吨。2004年全省氧化铝产量271万吨、电解铝产量162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87%和287%,居全国第一位;铝加工材产量61万吨,增长了258%,居全国第二位。全省铝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突破16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9%,4年间平均增速达到44.3%,比2000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

  (二)企业优势更加突出。

  中铝中州分公司、河南分公司的氧化铝产能分别达到150万吨和130万吨,居全国第一位和第三位。全省18家电解铝企业平均产能达到12万吨,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倍。伊川电力、焦作万方、神火集团、新安万基等4家企业产能超过20万吨,其中伊川电力电解铝产能达到40万吨,居全国第一位。河南明泰铝加工产量达到13万吨,居国内第二位,其中铝箔产量达到4.8万吨,居国内首位。煤电铝一体化使骨干电解铝企业综合成本下降,规模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去年底,我省电解铝企业用电平均电价低于全国平均电价0.03元燉千瓦时,吨电解铝综合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00元左右。今年国家进一步加大了电解铝宏观调控力度,全国已有40多家电解铝企业停产,80%企业亏损,我省未有一家停产,伊川电力、新安电力、神火集团等骨干企业仍保持盈利水平。

  (三)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国内第一条选矿—拜耳法氧化铝生产线在中铝中州分公司投产,显著提高了中低品位铝土矿的利用效率。2002年,我省在国内率先淘汰了自焙槽电解铝生产工艺。目前,160千安以上大型预焙槽产能占全部产能的80%以上,其中280千安以上占40%。大型预焙槽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降低了能耗和污染。我省吨铝综合电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00千瓦时,降低生产成本100多元。

  (四)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2004年,全省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38.7%、24.3%和13.9%,比2000年提高了6.1、9.6和6.1个百分点,其中氧化铝、电解铝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国内第一,铝加工由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今年前4个月,市场占有率分别为全国的41.6%、24.7%和14.7%。

  (五)产业链条得到延伸。

  目前,我省煤电铝产业链已经形成,80%以上的电解铝企业拥有自备电厂,自发电比重超过70%。在电解铝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铝深加工呈现加快发展势头。中色万基、河南明泰已形成年产15万吨铝板带箔加工能力,天元铝业、河南天阳汽车轮毂生产能力分别达到160万只和100万只。中铝郑州铝加工厂、伊川电力、神火集团、河南安隆等企业的铝加工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预计明年将新增生产能力45万吨以上。

  (六)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我省已有10家氧化铝、电解铝企业在郑洛工业走廊集聚。郑州、洛阳、三门峡、焦作地区集中了全省90%以上的氧化铝产能和70%的电解铝产能,形成了国内最大的铝工业集中区。中铝公司、伊川电力、新安电力等企业铝加工产能整合重组已经起步,完成后将形成30—50万吨深加工能力。巩义市、长葛市、荥阳市、温县等以铝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巩义市铝加工园区已形成40万吨铝加工能力,成为全国最大的板带箔生产基地。长葛市已具有20万吨铝型材生产能力,初步形成了熔铸、挤压、表面处理及模具加工相互配套的产业群。

  虽然我省铝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整体看,仍处于以原材料为主导的发展阶段,既有不少发展经验值得总结,也存在一些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一是精深加工比重小,产业结构层次较低。2004年,我省氧化铝、电解铝等上中游产品的销售收入占铝工业的74%,电解铝加工率仅为37.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7.3个百分点。大部分重点电解铝企业精深加工发展步伐缓慢。铝深加工产品中,低档产品比重为40%左右,附加值低,竞争力弱。高端产品规模小、稳定性差,市场开拓不足。二是电解铝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仍较低。尽管我省电解铝平均规模已居国内领先水平,但只相当于国外平均水平的60%。20万吨以上企业的产能仅占全省的45.5%,产能在10万吨以下的企业还多达9家。三是铝土矿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氧化铝资源保障程度下降。目前,我省铝土矿回采率不足40%,民采占95%以上,铝土矿乱采滥挖和采富弃贫现象严重。加之勘查工作滞后,新增储量不足。少数企业和地区不顾布局要求建设氧化铝项目,直接降低了对布局内重点氧化铝企业的资源保障能力。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铝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依托业已形成的煤电铝一体化产业优势,以发展铝精深加工,推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为重点,加快铝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我省“十一五”铝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从国内外市场供需结构和产业成长环境看,“十一五”期间,我省大力发展煤、电、铝、加工产业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铝工业基地具有良好的支撑条件。

  (一)国际铝消费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

  铝是仅次于钢的金属材料,质量轻、强度高,具有良好的传导性、延展性和可再生性,广泛用于建筑、轻工、交通、电气、航天和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合金和加工技术的进步,铝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已成为需求增长最快的基础材料。2004年全球铝消费量为2923万吨,其中中国、印度、韩国、东南亚等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消费量1000万吨。据国际铝研究院(IAI)预测,未来5年内,全球原铝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将保持4.5%,预计到2010年需求量在4000万吨左右。亚洲发展中国家是需求增长较快的地区,增速在8%以上,消费量将达到1500万吨。

  (二)国内旺盛的市场需求将促进铝加工产业快速发展。

  2004年,我国铝消费量596.3万吨,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铝消费国,但人均消费仅4.6公斤,为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燉5,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随着我国进入重工业化阶段,原材料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特别是汽车、包装、电力等行业对铝的需求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地产、家用电器的需求不断扩大,进一步拉动了铝产品消费。预期铝工业在我国将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铝消费年均增长率在10%左右,2010年将达到1050万吨。其中包装、运输、电子、机械用铝年均增长超过13%,建筑及其他用铝达到8%。

  分产品看,2010年铝板带箔需求440万吨,缺口230万吨,增长最快的是制罐料、PS板基、高档幕墙板、车用板和铝箔;压铸件需求120万吨,缺口50万吨,增长最快的是轮毂、发动机壳体等汽车零部件;型材需求490万吨,缺口140万吨,增长最快的是大截面工业型材和涂层建筑型材。

  (三)氧化铝供应能力进一步提高。

  2004年全球氧化铝产量5828万吨,我国产量699万吨。“十五”以来,国际氧化铝的消费在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长,由于国内氧化铝需求的不断增长,大约50%依赖于国际市场,使我国对海外氧化铝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大。近年来,澳大利亚、巴西、几内亚、苏里南、牙买加等铝土矿资源丰富的国家均有在建项目,合计产能达到1000多万吨。我国氧化铝在建项目也有800多万吨,2006年底中铝氧化铝产量将有可能超过1000万吨。氧化铝产能的不断增加,使下游产业的原料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由于国内铝工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氧化铝市场需求仍然增加较快,对我省发挥铝土矿资源优势,基地化、规模化发展氧化铝,完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竞争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四)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有利于我省加快发展铝的精深加工。

  2004年以来,受氧化铝、电力价格上涨影响,国内电解铝生产成本每吨增加1000元左右。2005年,国家在取消8%出口退税政策的基础上又加征5%的出口税,导致吨铝出口成本增加1700元,原铝出口已失去价格优势。在我国现有电解铝出口中,来料加工占90%左右。随着国内能源、环境制约的日益加剧,国家近期已经停止审批电解铝来料加工合同,并有可能进一步加大出口政策调控力度。这样,国内电解铝行业将呈现两种发展趋势:一方面,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规模小、成本高的企业生存困难,企业间重组整合将加速展开;另一方面,优势企业将加快发展铝的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煤电铝一体化使我省骨干电解铝企业具备了较明显的比较优势,有助于企业抓住国家宏观调控机遇,进行低成本扩张和推进煤电铝加一体化,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五)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有利于我省做大做强铝加工产业。

  目前,发达国家受成本、环保等多种因素影响,正在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铝加工产能。据海关统计,2004年我国铝材出口大幅增加,出口铝材43.1万吨,同比增加15.7万吨,增长57.3%,高于进口增速15个百分点。其中,铝板带材出口8.2万吨,同比增长56.7%;铝箔出口7.5万吨,同比增长63.1%;铝型材出口24.4万吨,同比增长57%。从国内看,由于沿海地区电解铝原料依靠进口和内地供应,劳动力和能源价格较高,加上市场、运输、土地、环境等因素制约,铝加工成本已明显高于内地电解铝就地转化的成本。据企业测算,电解铝与铝加工联合生产能降低运输成本,减少二次重熔,降低单位能耗,吨铝加工综合成本比沿海低700元左右。我省独特的资源、成本和区位优势有利于承接国内外铝加工产业转移。

  铝工业是全球资源配置、国际化程度高的产业,从“十一五”产业发展趋势看,主要具有四个特点:一是企业并购重组加快,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二是技术创新步伐加快,更加注重资源综合利用、节能新技术、清洁生产工艺和循环经济推广应用。三是注重节约资源,加快利用国外资源。提高国内铝土矿利用效率和勘探开发水平成为当务之急。四是更加注重发展铝的深加工,产业链条完整性成为区域铝工业竞争的关键。

  三、“十一五”铝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省铝工业要以做大做强煤、电、铝、加工产业链条为主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推动产业整合,集约化发展氧化铝,进一步提高电解铝生产集中度,大力发展铝的精深加工,基本实现产品结构由初级原料为主向精深产品为主的转型,形成以铝精深加工为龙头,氧化铝、电解铝集约化生产为基础,大型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为支撑,上中下游配套和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格局,使我省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铝工业基地。

  (二)主要目标。

  2010年,全省氧化铝产能达到700万吨左右,电解铝产能达到300万吨左右,铝加工产能达到280万吨以上,基本实现原铝在省内的深加工转化。铝工业销售收入力争突破120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360亿元以上,比2004年分别增加700亿元和200亿元。

  围绕以上目标,“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铝精深加工项目48个,规划总投资218亿元。突出提高电解铝合金化水平,以车用、包装和新型建筑用铝制品为重点,发展3大铝精深加工链,培育7大铝加工集团,建设3个产业聚集区。到2010年,我省铝精深加工能力要比2004年提高200万吨,省内铝加工转化率达到90%以上,预期铝加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700亿元,利税120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加570亿元和100亿元。

  (三)重点任务。

  1.围绕优质化、差异化、规模化,提高铝精深加工的原料生产水平。

  支持伊川电力、新安万基、焦作万方、神火集团、中孚实业等骨干企业全面提高优质铝合金在电解铝中的比重,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热轧及连续铸轧等技术,建成6条20万吨以上热轧及连续铸轧生产线,满足发展精深加工对原料品质的需要。到2010年,骨干电解铝企业压延用铝板锭、挤压用圆棒、铸造用铝锭的合金化率要提高到80%以上。

  2.以车用铝、包装用铝和新型建筑用铝为重点,发展3大铝精深加工链,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深加工产品。

  一是板带坯料—中厚板—薄板—铝箔精深加工链。依托中铝郑州铝加工厂、郑州铝业、神火集团、中孚实业、焦作万方、河南明泰等企业,重点发展箔材、PS板基、车用板材、集装箱板材和冷藏箱板材等产品。到2010年,形成160万吨加工能力,其中双零箔15万吨左右,实现销售收入360亿元。

  二是铝合金—压铸件精深加工链。以专用合金铝为基础,依托天元铝业、河南天阳、焦作万方、神火集团等企业,重点发展汽车轮毂、车用铝发动机、缸体等压铸零部件。到2010年,形成40万吨加工能力,其中轮毂达到2500万只、车用压铸件3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40亿元。

  三是铝合金—型材精深加工链。依托河南辉龙、长葛天普、天元铝业、河南中迈等企业,大力发展工业型材和高档建筑型材。重点发展汽车、轨道客车、船舶、集装箱等专用高精度工业型材和建筑装饰型材产品。以现有骨干铝加工园区为载体,积极承接沿海铝加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集聚。到2010年,形成加工能力80万吨,其中工业型材30万吨、建筑型材5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

  3.培育7大铝加工企业集团。

  支持中铝公司、中色科技、伊川电力、新安电力的战略重组,形成互补型产品结构。在统筹规划基础上,在新安万基新建20万吨热连轧项目,形成35万吨铝加工能力;在伊川电力建设年产20万吨高精度铝板带热冷轧项目;郑州铝加工厂建设12万吨宽幅高精度铝板带箔深加工项目。到2010年,规划形成50万吨以上以铝箔坯料、装饰板、合金板、空调箔等中高档铝板带箔为主导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实现销售收入140亿元,利税30亿元。

  支持神火集团建设年产15万吨铝箔坯料、5万吨双零宽幅铝箔、300万只轮毂、2万吨汽车压铸件、5万吨优质铝合金等项目。到2010年,规划形成30万吨以上以高精度宽幅双零铝箔、铝箔坯料、车身板、PS板基、轮毂、车用铝发动机及缸体压铸件等为主导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实现销售收入66亿元,利税12亿元。

  支持焦作万方建设年产10万吨铝合金棒、20万吨铝板带、300万只轮毂等项目。到2010年,规划形成30万吨以铝箔坯料、PS板基、车用板材、建筑装饰板、汽车轮毂等为主导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利税15亿元。

  支持中孚实业建设年产4万吨铸造合金、17万吨连续铸轧铝板带等项目。到2010年,规划形成20万吨以合金板材、带材、空调箔及铸造合金等为主导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利税7亿元。

  支持天元铝业建设年产5万吨汽车铝箔、240万只轮毂、5万吨工业型材、2万吨铝合金材料等项目,到2010年,形成20万吨以车用铝材为主导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利税12亿元。

  支持河南辉龙建设万吨级大型挤压机等项目,整合河南铝型材加工资源,使铝型材加工生产线达到40条。到2010年,形成15万吨以汽车、轨道客车、船舶用型材及大截面工业型材为主导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10亿元。

  支持河南明泰建设4条PS板成品生产线、瓶盖料生产线。到2010年形成30万吨以PS板基、深冲料、易拉罐瓶罐料、铝箔等为主导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利税10亿元。

  到2010年,7大企业集团铝加工能力达到195万吨,销售收入争取达到500亿元,分别占全省的69.6%和71.4%。

  在培育7大铝加工企业集团的同时,积极支持商电铝业、河南中迈、登电集团、郑州铝业、洛阳首龙、长葛天普等企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扩大加工产能,发展高附加值产品。

  4.建设3个铝加工产业聚集区。

  以现有铝加工产业集群为基础,引导相关企业向园区集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扩大优势产品规模,提高核心竞争力,使巩义市、长葛市、上街区3个铝工业园区具有更加明显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完善园区水、电、气、环保等公用设施,构建产品研发、质量保证、物流配送、人才培训等公共平台,促进生产要素和资源共享,加快入园企业产品升级和结构优化。积极营造有利于园内企业加强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制度环境,推进企业建立专业化协作关系,实现规模化生产,扩大竞争优势。加快巩义市铝加工产业园区建设,支持明泰、顺源、万达、鑫泰、安隆等7家铝加工企业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产品链条,加快发展PS板、铝塑复合板、幕墙板和空调箔、电缆箔、食品包装箔、医用箔等产品。2010年,形成100万吨板带箔铝加工能力,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利税20亿元。

  发挥长葛市已初步形成的铝加工技术和市场优势,重点发展建筑型材和工业型材,形成长葛市铝型材加工产业集群。2010年,形成年产50万吨铝型材加工能力,其中工业型材15万吨、建筑型材3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20亿元。

  按照省批准的上街铝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以中铝河南分公司为依托,在加快形成200万吨氧化铝产能的同时,引导铝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重点发展铝的精深加工。

  5.加快氧化铝和电解铝的集约发展。

  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快3大氧化铝基地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铝土矿资源整合方案,强力实施铝土矿优化配置,提高市场准入门槛,避免氧化铝项目盲目建设。推动中铝公司与新安电力、东方希望、开曼进行合资合作,加快布局内项目建设,形成豫西氧化铝生产基地。继续推进中铝河南分公司、中州分公司两大氧化铝基地建设。2010年,郑州、焦作、豫西3大氧化铝生产基地产能分别达到200万吨、220万吨和300万吨左右。

  加大电解铝行业整合力度,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推进电解铝企业的强强联合和与上下游企业的战略重组,争取“十一五”期间形成2—3家资源保障程度高、产业链条完整、规模优势明显、经济效益突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和淘汰落后发电装机要求,支持骨干企业在兼并重组、提高综合利用与技术装备水平的基础上适度发展电解铝,扩大规模优势。2010年,伊川电力、新安电力、焦作万方、中孚实业、神火集团、商电集团等6家企业电解铝产能都要达到40万吨左右,占全省总规模的比重达到80%以上。

  四、加快铝工业快速发展的措施

  (一)加强调控引导,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我省具有发展铝工业的资源优势,但后备资源不足,保障能力下降,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的铝工业发展路子。因此,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发展,按照规模经济原则,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避免盲目建设和资源浪费。要进一步认真落实省政府确定的铝土矿资源整合方案,切实加强铝土矿探矿权和采矿权管理,令行禁止,确保铝土矿资源向重点氧化铝企业集中配置。发挥现有铝土矿生产经营管理机构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机制,充实职能,加强铝土矿的资源保护和市场监管。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打击私采乱挖、采富弃贫行为。在加强国家有关铝土矿勘探、开采、土地复垦等税费征收、管理和使用的同时,建议参考外省做法,征收铝土矿资源综合利用调节费,主要用于规范开采方式、推行分级配矿、选矿工艺,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保护生态环境。尽快制定“十一五”铝土矿资源勘查开发规划,进一步增加省财政对铝土矿基础性地质勘查的投入,支持鼓励重点氧化铝企业积极参与省内铝土矿资源的商业性地质勘查和到省外境外建矿,提高资源保障程度。严格氧化铝项目布局和消耗铝土矿资源项目的管理,严禁规划外氧化铝项目建设和非重点氧化铝企业扩大规模,不再新建和改扩建增加铝土矿消耗的化工项目,促进氧化铝等行业的有序发展。实行氧化铝省内供应比例与铝土矿资源配置直接挂钩。省内氧化铝企业的新增产量80%要优先供应河南电解铝企业,并在签订长期合同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条件。

  (二)加快推进战略重组,培育大型企业集团。

  按照国家新的氧化铝准入条件,在积极推进中铝公司整合地方氧化铝项目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省内铝工业企业的重组力度,以资本为纽带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在加快发展铝加工的同时,鼓励重点电解铝企业参股规划内氧化铝项目建设,鼓励铝加工企业参股电解铝企业,提高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要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国有铝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抓住铝工业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快与国内外大型铝企业的合资合作,使我省铝加工产品更好地融入跨国公司供应链和全球采购系统。

  (三)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提升我省铝工业核心竞争力。

  充分发挥洛阳有色研究院、轻金属研究院等科研设计单位的技术优势,加大技术开发和人才引进力度,增强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利用税收减免、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加强铝加工企业与科研院校和汽车、轨道客车等生产企业技术合作、联合开发以及专业化协作,实现研发、生产、使用一体化。对于低品位铝土矿利用、超大型预焙槽、新型合金铝材料、高精度铝加工等关键技术的开发,省有关部门要优先列入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加快推进产业化。

  (四)以循环经济理念发展铝工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利用国家和省有关扶持资金和政策,支持铝工业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提高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电解铝的污染排放标准,按期关闭服役期满的自备小火电厂,逐步淘汰80KA预焙槽和落后铝加工能力,促进企业采用清洁工艺和节能降耗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积极运用国家有关税收减免政策,支持企业建设铝土矿尾矿、氧化铝赤泥和铝加工废料等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完善和规范废铝回收市场,促进再生铝发展。运用土地投资强度、环境容量等调控手段,防止在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项目及园区建设中出现不合理占地,促进铝工业集约化发展。

  (五)积极创造条件,加快铝加工项目建设。

  铝的深加工属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鼓励采用增加授信额度、银团联合贷款等方式,加大对铝加工企业的信贷资金投入。鼓励和支持铝加工企业通过信托资金、上市融资、企业债券、金融租赁和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努力保障我省铝工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对于“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点铝加工项目,有关部门在用地指标、环保审批、进口设备减免税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省工业结构调整等政策性资金给予倾斜支持。

河南省“十一五”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

  汽车工业是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重要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制造业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为促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快速发展,使之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带动全省工业结构升级,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我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我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涌现出一批市场竞争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和产品,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一)优势整车产品初步形成。

  我省在国内具有优势的整车产品主要是大中轻型客车、高档皮卡及多功能运动车(SUV)、各类改装汽车和摩托车等,涌现出宇通客车、郑州日产、少林汽车、华骏车辆、北方易初等一批名优企业。2004年,我省公路客车、高档皮卡和中高档越野型多功能运动车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25%、59%和41%,均位居同行业首位,半挂车、专用车、摩托车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2%、7.1%和4.4%,分别位居国内第一位、第六位和第五位。(二)汽车零部件产业不断壮大。2004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5亿元,比上年增长31.2%。200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1.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风神轮胎、新航集团、中轴集团、远东传动轴、西峡水泵等20多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转向器总成、减振器总成、汽缸套等1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国首位,载重子午胎、汽车空调、汽车轴承、减振器等成为国内骨干整车企业的配套产品,缸套、铝合金轮毂等进入世界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

  (三)合资合作和产业整合明显加快。

  目前,东风汽车、中集集团、万向集团等大型企业分别控股了郑州日产、华骏车辆和河南制动器公司,中原内配与英国吉凯恩公司、天元铝业与中信戴卡和创通(香港)集团、河南星光公司与德国开开特公司等一批新的合资公司已经成立,中航工业公司重组了豫北机械厂、平原航空设备公司和豫新航空设备公司,吉利集团等知名企业也纷纷看好我省市场,正在加快与省内企业的合作步伐,为我省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产业集群发展开始起步。

  郑州市中牟县集聚了郑州日产、郑州轻汽、河南红宇3家整车企业和泰新内饰、国基贸易等十几家配套的零部件企业。安阳定角集团等20家企业通过产品的总成和外协,在林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焦作、新乡、洛阳、南阳、许昌、鹤壁等地初步出现了各具优势的零部件产业集聚区,成为我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新平台。

  在看到我省汽车工业良好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的同时,还应该充分认识到,与国内汽车大省和发达地区相比,我省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特别是汽车产业总量小,缺乏竞争能力强和带动作用大的整车产品;汽车零部件产业集中度低,还没有一家进入全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部分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不高,还难以完全适应国际采购系统化、模块化供应的要求。这些问题如不能解决,我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将难以改变整体竞争力较弱的状况,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

  二、“十一五”期间我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环境

  (一)国内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消费结构、组织结构、竞争环境和体制政策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

  一是市场驱动下的产业发展势头强劲。1999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量保持了年均22.6%的高速增长。2004年,全国汽车产销量均超过500万辆,居世界第四位。我国已进入重工业化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正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推动汽车工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05—2010年我国汽车市场年需求增长率为10—15%,2010年整车需求量将达到880—1200万辆。2004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销售收入达到4440亿元,其中,为整车配套约3000亿元,维修市场800多亿元,出口约640亿元。预计2010年国内零部件销售额将达到11000亿元左右,年增长率为16.5%。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吸引了国有、外资和民间资本大量进入汽车行业,2000—2003年全国汽车行业年均投资增长率达到40.7%,推动了我国汽车产能的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成为世界主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汽车出口量也将大幅增长。

  二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转移进一步展开。由于西欧、北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汽车市场已趋于饱和,发达国家汽车工业正在向新兴市场转移,我国、印度、俄罗斯及东南亚国家成为世界汽车厂商争夺的主要地区。到2004年底,世界知名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已在我国设立合资公司530余家,国内竞争国际化的趋势更加明显。随着跨国公司深度介入和国内厂家的竞相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平均利润水平明显下降。企业将围绕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市场供给和提升竞争力,进一步调整生产布局,实施本地化生产,这为具有较大市场空间的地区发展汽车工业带来了机会。

  三是市场细分将使后起企业得到新的发展机遇。2002年以来,面对国内3大汽车集团的绝对优势地位,以上海通用、广州本田、北京现代为代表的合资企业,以安徽奇瑞、浙江吉利为代表的内资企业,迅速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加快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车型,利用价格竞争和产品差异化策略扩大市场份额,走出了一条开放型跨越式发展之路。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消费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市场细分的进一步展开有利于后起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在开放条件下形成新的产品和技术平台,从而赢得后发优势和发展机会。

  四是专业化分工和集群化布局成为汽车零部件发展的新趋势。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产业组织结构正由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转变,以合同为纽带的网络型组织结构逐渐形成。整车厂实行最佳化跨国采购,零部件厂商按照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强化资质认证和标准化管理,做精做优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品,形成规模竞争力。汽车产业的区域集中趋势进一步加强,零部件企业向整车生产点转移,在配套地建厂,实行就地生产,系统化、模块化供货,总成化和同步化水平明显提高,产业集群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形态。

  五是区域性产业竞争日益加剧。随着国内钢铁、机械、石化、电子、纺织等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所需要的原材料、设备、零部件大多数能立足国内,不少地区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支撑条件。汽车工业作为一个战略性产业,对工业结构升级和相关产业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各地政府普遍加大了对汽车工业发展的推动和扶持力度。目前,上海、北京、天津、吉林、广州等20多个省、市把汽车工业列为支柱产业,积极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呈现出竞相发展的势头。相对于已有较好基础的省份,其他地区发展汽车工业面临较大压力和严峻挑战。(二)我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一是优势汽车产品具有规模扩张的市场空间。从市场前景看,大中轻型客车、高档皮卡及多功能运动车(SUV)、各类改装汽车和摩托车等产品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公路客车国内需求将由2004年的15万辆增加到2010年的30万辆,皮卡由13万辆增加到19.5万辆,多功能运动车由22万辆增加到48万辆,专用车由51万辆增加到110万辆,摩托车由1720万辆增加到4200万辆。

  从企业条件看,我省客车、专用车已具有较强的发展实力和竞争优势。宇通客车实现了与德国曼公司合资合作,对重庆、甘肃等省市客车企业的整合已经完成,不仅国内产销量保持了同行业第一的地位,而且实现了向古巴、牙买加等国的批量出口,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少林汽车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具备了加快发展、形成规模的条件。以华骏车辆、新飞专用车为代表的专用车企业,不断适应市场发展的新趋势,产品不断更新,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优势日益凸现。福赛特公司东方红M系列重卡成功下线标志着我省重型载货车制造技术已接近国内先进水平,为下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一拖集团与长葛奔马合作,突破行业管制障碍,在巩固低速汽车生产优势的同时,积极发展轻中型载货车。因此,这些企业可以利用自身基础和市场条件,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和新产品开发力度,扩大规模,降低成本,使业已形成的市场竞争优势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

  二是载货车、轿车和低速汽车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公路建设和物流业发展为载货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年需求量将由2004年的150万辆增加到2010年的220万辆,其中15吨以上的重卡及牵引车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将促进轿车市场快速发展,预计我国轿车需求将由240万辆增加到620万辆;以满足农村生产生活和连接城乡交通需要为主的低速汽车年需求量将由209万辆增加到360万辆。

  我省是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区域汽车销售中心,2004年汽车销量达63.4万辆,比上年增长39.7%。随着中原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郑州、洛阳市已成为部分汽车企业建设经济型轿车生产基地的高度关注地区。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轿车、重型车、载货车、低速汽车等市场需求大的主流车型具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三是汽车零部件产业具备做大做强的支撑条件。我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较快,一批零部件企业起点较高、产品质量优良、规模效益明显,在全国同行业占有较高地位,具备加快发展的产业基础。一方面,整车生产规模不断增加,使立足本地化配套的零部件产业发展空间日益扩大。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采购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我省骨干零部件企业的成本优势将更加突出,进入国内外著名汽车厂商全球采购体系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总体看,“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加快发展汽车产业的战略机遇期。虽然我省产业基础不如部分省(市)雄厚,但在国内对汽车需求持续增长、行业内部整合加快、市场细分程度进一步提高的背景下,只要突出重点,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开放带动,做大做强河南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仍有较大的空间和潜力。

  三、“十一五”我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要按照规模化、系列化、集群化、外向化的原则,发挥比较优势,加快产业整合,坚持整车发展与零部件升级并举,重点培育客车、乘用车和重型载货车3大汽车生产基地,加快建设专用车、低速汽车、摩托车3个专业车辆制造体系,以发动机、车桥、变速箱、车轮、汽车电子等5个品系为重点壮大郑州、洛阳、焦作、新乡、南阳、安阳、许昌、鹤壁等8个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汽车产业新格局,实现我省汽车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主要目标。

  2010年,我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全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力争实现销售收入2200亿元,其中整车1000亿元、零部件120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66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3.5%,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之一。

  “十一五”期间,规划重点项目166个,总投资408.8亿元,新增销售收入1867.2亿元,利税223.5亿元。到2010年,争取全省汽车整车生产能力达到70万辆(其中乘用车26万辆、载货车23万辆、客车6万辆、专用车15万辆),低速汽车40万辆、摩托车350万辆。

  (三)重点任务。

  1.以提升综合竞争力和规模化生产为目标,加快3大汽车基地建设。

  (1)加快以宇通客车为主的客车生产基地建设。支持宇通公司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客车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加大对国内同行业的兼并重组力度,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积极开发海外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使之成为以高中档公路客车、高档旅游客车、低地板城市客车及高档客车底盘等为主导产品的生产基地。支持宇通公司整合省外客车、重型车企业,壮大集团规模,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十一五”期间投资15亿元,完成中高档公路客车、公交客车生产线的改造升级。到2010年,形成3万辆客车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

  支持少林汽车巩固提高中型客车竞争优势,增加品种,扩大规模,加快发展。到2010年,产能达到3.3万辆以上,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

  (2)加快以郑州日产为主的乘用车生产基地建设。郑州日产公司要以东风、日产公司为依托,发挥中高档皮卡、多功能运动车的生产优势,增加乘用车新车型,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产品自主开发和评价体系,成为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多功能乘用车、皮卡车生产基地。“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5万辆皮卡、4.2万辆运动型多用途车、6.6万辆多功能车(MPV)等项目,完成投资20.6亿元,形成15.8万辆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210亿元。

  支持郑州、洛阳市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轿车产业,争取形成10万辆以上的生产能力,实现我省轿车生产零的突破。

  (3)加快以一拖集团为主的重型载货车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推进与国内外重卡企业的合资合作,完善技术开发体系和市场销售体系,加快现有涂装线、装配线、检测线的技术改造和新厂区建设,实现重型载货车的规模化生产。深化与奔马、彪马公司的合作,提高轻中型载货车的生产规模和水平。“十一五”期间,投资20.5亿元,重点建设重卡生产线改造项目。到2010年,形成5万辆重卡、16万辆轻中卡的生产能力,汽车板块销售收入超过150亿元。

  盘活郑州轻汽资产,寻求对外合作,实施2万辆皮卡建设项目,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积极推进宇通重卡项目建设,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

  2.以突出特色和增强优势为目标,建设专用车、低速汽车和摩托车等3个专业车辆制造体系。

  (1)加快专用车制造体系建设。以现有骨干生产厂家为依托,积极引进省外资本,推动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重点发展半挂车、自卸车、冷藏车、厢式运输车、工程用车、市政医疗用车等专用车产品,壮大一批优势企业。“十一五”期间,华骏车辆重点发展适用于现代物流和高等级公路运输的重型半挂车、集装箱半挂车,形成3万辆生产能力,力争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新飞专用车、河南红宇等在整合基础上,重点发展冷藏车、低温液体运输车和厢式运输车。南阳石油机械厂重点发展油田专用车和特种用车。到2010年,全省专用车产能达到15万辆以上,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

  (2)加快低速汽车制造体系建设。适应“十一五”农村公路和运输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继续发挥低速汽车“四中一高”(中小吨位、中小功率、中低速度、中低技术含量、高通过性)的技术特色,以奔马公司、彪马公司、茂盛粮机等企业为依托,改善整车功能和造型,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扩大低速汽车企业规模。奔马公司要在与一拖集团合作的基础上,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争取到2010年形成30万辆低速汽车的生产能力,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进入全国前3名。

  (3)加快摩托车制造体系建设。以重点骨干摩托车企业为依托,鼓励发展排量在200毫升以上的中高档摩托车,积极发展适应山区和农村环境、载重量大、价位低、实用性强的摩托车产品,形成高中低档相结合的产品结构,推进洛阳、新乡等市摩托车产业集群发展。重点支持北方易初实施精品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新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步伐,使其年生产能力由100万辆提高到150万辆,进入中国摩托车行业前5名。加快北方企业集团1万辆950毫升大排量摩托车和年产20万辆以上的摩托车项目建设,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到2010年,全省摩托车产能达到350万辆,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

  3.围绕5大品系,培育8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按照专业化、系统化、模块化、规模化的要求,提高省内整车本地化配套水平,增强国内重点汽车企业供货能力,推进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协作配套,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比较优势突出的产品,支持发动机、车桥、变速箱、车轮、汽车电子等5大汽车零部件品系快速壮大。

  发动机零部件品系。加快一拖集团大功率柴油发动机项目建设,支持缸套、凸轮轴、滤清器、汽车水泵、排气管、活塞销等发动机零部件产品形成规模优势。

  车桥零部件品系。提高车桥总成能力,支持ABS自动防抱死、盆角齿、转向节、制动器、汽车轴承、半轴、减振器等车桥零部件产品加快发展。

  汽车电子零部件品系。提升高技术产品的产业化水平,积极发展数字化电动助力转向器、全球定位系统、汽车黑匣子、汽车空调、轮胎自动监测、电子门锁等汽车电子零部件产品。

  变速箱零部件品系。加快推进自动变速箱规模化生产,提升齿轮、齿轮轴、拨叉、离合器等变速箱零部件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车轮零部件品系。重点发展铝合金轮毂、子午线轿车和工程轮胎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产品,融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系统。从产业布局上,积极引导零部件企业和社会资本向优势区域集聚,加快重组整合,壮大骨干企业,重点发展郑州、洛阳、焦作、新乡、南阳、安阳、许昌、鹤壁等8个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郑州零部件产业集群。发挥郑州日产、宇通客车等整车企业吸引零部件生产要素的优势,加快推进中牟汽车零部件工业园区建设。通过发布配套零部件名录,实施优惠政策等措施,吸引零部件以及相关产业进入园区,形成贴近整车生产的区域性产业集群。依托雪城科技、跃博电器、开开特公司等企业,重点发展轮胎智能检测系统、中央配电装置、电动车窗控制系统、门锁、汽车电子等产品。“十一五”期间,规划投资9.5亿元,建设郑州雪城轮胎智能检测系统等4个重点项目,2010年郑州零部件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过150亿元,其中中牟园区争取达到120亿元。

  洛阳零部件产业集群。以提高重型车和轻中型卡车本地配套为重点,吸引零部件企业集聚发展。发挥洛阳现有装备制造产业优势,重点提高第3代轿车轴承、高档汽车挡风玻璃、欧Ⅱ和欧Ⅲ柴油发动机、精锻齿轮、前后车桥、离合器等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规模化生产能力。“十一五”期间,规划投资54.5亿元,建设一拖集团6万台重型柴油机、沃德福公司30万台重型车桥等16个重点项目,2010年零部件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

  焦作零部件产业集群。依托风神轮胎、中原内配、中轴集团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子午线轮胎、缸套、传动轴、高档客车前后桥、车架和铝合金轮毂等关键零部件,形成总成配套能力。“十一五”期间,规划投资116亿元,建设风神轮胎300万套轿车胎、中原内配2000万只大缸径缸套和中轴集团18万套高档汽车前后桥、焦作制动器10万套气动ABS等21个重点项目,2010年零部件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

  新乡零部件产业集群。依托新航集团、河南万向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汽车空调、转向器、滤清器、制动器、后桥壳等主导产品,形成总成化规模生产能力。“十一五”期间,规划投资16.2亿元,建设新航集团30万套轿车微客空调器、河南万向100万只制动器等29个重点项目,2010年零部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

  南阳零部件产业集群。以金冠集团、西峡水泵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载货车变速箱、轻重型车桥、减振器、半轴等主导产品,进一步扩大汽车水泵系统、内燃机进排气管生产规模,形成竞争优势。“十一五”期间,规划投资24.5亿元,建设金冠集团年产100万套重型车盆角齿、向东车桥10万根重型车桥等18个重点项目,2010年零部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

  安阳零部件产业集群。重点支持定角集团、合鑫铸业、龙鼎铸业等企业加快铸造工艺的技术改造,扩大精加工能力,发展变速箱、制动器、离合器、转向器、差速器、前后桥等系列铸件产品,实现主导产品从零部件向总成升级,提升林州零部件产业集群的规模和水平。“十一五”期间,规划投资13.7亿元,建设安阳宏源公司年产100万套车轮总成、合鑫铸业年产6万套制动总成等9个重点项目,2010年零部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30亿元。

  许昌零部件产业集群。以许昌远东、万向钱潮中亚等骨干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汽车传动轴总成及配套产品、万向节十字轴总成及差速器、汽车轮辐、汽车安全玻璃等主导产品。2010年,汽车传动轴生产能力达到1350万套、万向节十字轴总成生产能力达到1800万套,分别占全国市场的40%以上。“十一五”期间,规划投资12.3亿元,建设许昌远东年产200万套汽车传动轴及500万套出口产品、万向钱潮中亚年产1800万套万向节及差速器总成等10个重点项目,2010年零部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鹤壁零部件产业集群。以天海集团、鹤壁仪表等企业为依托,加快汽车电子产品研发,形成规模生产能力,重点发展轮胎监视系统、总线控制模块、黑匣子、卫星导航仪、防抱死系统等汽车电子产品。“十一五”期间,规划投资27.2亿元,建设天海集团年产50万套汽车黑匣子、鹤壁仪表厂年产20万台汽车卫星导航仪、鹤壁天淇年产500标准付汽车模具等27个重点项目,2010年零部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90亿元。

  积极支持三门峡、开封、商丘等市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快高档铝合金轮毂、车用铝铸件、高档系列液压座椅调节器、拨叉、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等特色零部件产业发展。

  四、加快汽车工业发展的措施

  (一)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大合资合作力度。

  汽车产业具有较强的外部推动性,政府在区域汽车工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我省汽车产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把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促进合资合作和企业整合,建立开放型产业发展模式。有关省辖市和部门要把发展汽车工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领域,与国内外重点汽车公司建立经常性联系沟通机制,促进重大项目的实施,推进战略合作。

  (二)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推动整车企业发展。

  整车是汽车产业发展的龙头,必须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推动规模快速扩张。制定有利于地产整车销售和使用的优惠政策,在交通规费、路桥费、新增设备所得税、加速折旧、政府采购等方面实行差别化政策,鼓励增加生产规模、降低使用成本,促进整车产品本地化生产。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鼓励采用增加授信额度、银团联合贷款等方式,加大信贷资金投入。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信托资金、上市融资、企业债券、金融租赁和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努力保障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对于“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有关部门在用地指标、环保审批、设备减免税上给予优先安排,省工业结构调整等政策性资金给予倾斜支持。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进入汽车行业,对市场前景好、收益高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所需银行贷款,各类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要优先提供贷款担保。

  (四)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大技术开发和人才引进力度,增强企业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加大研发投入,对开发具有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省有关部门要优先列入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加快推进产业化。引导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与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引进高层次专门人才,提升产品和技术开发水平。

  (五)加强贯标和认证工作,完善国际质量保证体系。

  为确保向整车厂提供优质产品,要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和完善国际质量保证体系,做好贯标和认证工作,特别是要重视ISO燉TS16949的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对通过认证的企业,政府要给予奖励。

  (六)加强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合作,促进零部件产业发展。

  零部件企业要积极介入整车企业的车型开发和产品改造,及时掌握新车型对零部件性能质量的要求,鼓励零部件企业与主机企业同步开发、同步技改、同步发展,适应全球采购、全球供应的需要。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省内整车企业在同等质量、同等价格下优先采购省内零部件产品,提高省内综合配套率。

  河南省“十一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

  食品工业是我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我省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我省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突出,食品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选择食品工业作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体现了比较优势发展原则,是我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做大做强食品工业能够有效地为农产品转化打开通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为进一步促进食品工业在今后5年中又快又好地发展,积极推进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我省由食品工业大省向食品工业强省的转变,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我省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全省上下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的优质小麦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战略目标,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拉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食品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

  (一)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增强。

  “十五”前4年,全省食品工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0.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2004年,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68亿元,居全国第四位、中西部首位。完成工业增加值320亿元,实现利税126亿元,均比2000年翻了一番,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13.7%和16.9%。食品工业对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2.4%,比2000年增加0.8个百分点。

  (二)两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我省在每年调出商品粮50多亿公斤的同时,还有50多亿公斤的粮食制成品供应省外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面粉、面制品和肉制品加工基地。2004年,全省粮食年加工能力达到2700万吨,其中小麦加工能力2200万吨。规模以上企业面粉产量875万吨,比2000年增长1.1倍,占全国面粉总量的25.6%。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挂面产量达到60、63、22和40万吨,均居全国首位,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5倍、3倍、2.3倍和1.7倍。全省肉类产量达到643万吨,深加工能力超过280万吨,肉制品产量71万吨,均居全国第一位,分别比2000年增长24.4%、75%和83%。

  (三)优势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双汇、南街村、金丝猴、莲花、十三香、宋河等6种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三全、思念、大用、永达、华英等16家企业的19种产品获中国名牌称号,48家企业的51种产品获河南名牌称号,55种产品被评为河南优质产品。火腿肠、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味精等优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70%、60%、25%、21%和20%。

  (四)骨干企业迅速崛起。

  以双汇、华英等为代表的优势企业,利用其品牌、资本、技术和营销网络,形成了较强的市场扩张能力;白象、大用、健丰等一大批以民营资本为主的后发企业,体制灵活,善于借鉴和创新,具有较好的成长性和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最新公布的“2004年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中,我省9家企业上榜。其中,双汇集团销售收入达到160亿元,首次超过五粮液位居百强之首;华英集团年屠宰加工樱桃谷鸭能力7000万只,成为世界最大的肉鸭加工企业;白象集团年产方便面50亿包,居全国第三位;金星集团年产啤酒150万吨,居全国第四位;三全、思念速冻食品年产量分别达到21.4万吨和12万吨,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2004年,全省已有24家食品企业销售收入超5亿元,100多家企业销售收入超过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13家和56家。

  (五)产业聚集效应日益显现。

  骨干企业的快速成长,推进了产业集聚,有力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004年,漯河、郑州、许昌、周口等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销售收入分别达到256、231、109和91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1.5、3.1、1.2和1.1倍。目前,漯河市食品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60%,成为“中国食品名城”;汤阴、临颍、淇县、郾城、项城、郸城、潢川、固始等8个县(市、区)的食品工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30%以上,成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

  (六)开放型产业格局正在形成。

  杜邦、丹尼斯克、统一、康师傅以及汇源、蒙牛、娃哈哈、乐百氏、华龙等一批国内外著名企业纷纷到我省投资建厂。2004年,全省食品工业完成投资113亿元,比上年增长了58.7%,成为全国增长最快的省份。双汇、白象、金星等省内知名企业积极向省外扩张,利用当地资源建立生产基地,提高市场占有率,初步形成了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良性互动。食品出口快速增长,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目前,谷朊粉、速冻食品、浓缩果汁、禽肉加工等产品的出口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总体上看,近年来围绕优势农产品资源发展食品工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差距:一是总量仍然偏小。我省食品工业销售收入仅为山东省的36.5%、广东省的77.2%。二是产业结构亟待优化。除小麦和猪肉加工外,其他行业在国内均不具有竞争优势。特别是在牛羊肉、乳制品、果蔬加工等高成长性行业,潜在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发展慢、规模小、竞争力弱;烟草、酿酒等高利税产业缺乏强势企业和品牌,在国内的位次大幅下滑。三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精深加工度不高。90%以上的面粉是普通粉,低档方便面和速冻食品的比重分别为70%和45%。四是品牌和营销管理意识差、水平低。一些企业发展思路不清,缺乏对长远战略和大项目的谋划,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和应对机制,难以适应食品工业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贻误了快速扩张、做强做大的时机。五是部分地区发展缓慢。一些具有较好发展条件的地区,特别是农产品主产区,推动食品工业发展的力度还不大,缺乏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对快速成长的企业未给予足够的支持,以开放带发展的环境不够宽松,农产品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

  二、“十一五”我省食品工业面临的发展环境

  我省食品工业已基本完成以简单初级加工为主的发展阶段,开始进入现代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资本化运作的快速发展时期。从市场潜力、资源禀赋、要素支撑分析,已具备了加速发展、再上新台阶的条件。

  (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为食品工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十一五”期间,我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2000美元,食品需求进入总量迅速扩张和结构不断升级的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更多的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和消费结构的商品化将带动工业化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食品的多样性、功能性、安全性,食品消费将由原料型食品为主向加工型食品为主转变,从粗加工食品为主向精深加工食品为主转变,食品消费结构呈现加快升级趋势。

  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等有关部门预测,今后5年,我国食品工业将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结构升级趋势更加明显。食物工业化程度将由25%提高到35%左右,精深加工产品需求快速增长。其中:专用面粉需求量由2004年的1000万吨增长到3500万吨,年均增长23.2%;变性淀粉由50万吨增长到120万吨,年均增长15.7%;肉类精深加工产品由650万吨增长到1200万吨,年均增长10.8%;乳制品由949万吨增长到2100万吨,年均增长14.2%;果汁及果汁饮料由350万吨增长到780万吨,年均增长14.3%;专用油脂由150万吨增长到300万吨,年均增长12.2%。

  (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十五”以来,我省围绕优质小麦和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调整种植、养殖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农产品生产优质化、专业化和区域化的特征更加明显,优质小麦、油料、生猪、肉牛、肉鸡、水禽等产量大幅度提高。

  “十一五”期间,我省将继续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抓好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集中支持24个粮食生产大县,打造我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到2010年,全省粮食生产能力将稳定在4000万吨以上,优质小麦种植面积由目前的2600万亩扩大到5000万亩。同时,继续推进畜禽优势主产区和产业带加快发展,重点扩大和提高优质生猪基地、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豫南水禽基地、豫北蛋肉鸡基地、中原肉牛肉羊产业带的规模和水平。2010年,全省肉类总产量将达到770万吨,奶产量达到300万吨,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60%以上,优势区域产品占全省畜禽产品的比重达到50%以上。水果、蔬菜、油料、食用菌、烟叶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化建设继续加快,优质产品比例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加快推进将为我省食品工业扩大规模、调整结构提供有力的资源保证。

  (三)要素禀赋不断改善为食品工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近年来,我省巨大的市场空间、特有的区位优势和充足的农产品、能源、廉价劳动力供给吸引了省内外各种资本大量进入食品工业,已成为承接沿海地区食品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在省农科院、国家小麦工程研究中心、河南工业大学等一批科研院所和24家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带动下,小麦淀粉、肉制品、乳酸、木糖醇等一批产品的加工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应用逐年加快。2004年,新产品产值率比2000年提高了121.8%,大中型食品企业研发费用增长了22%。“十一五”期间,我省将继续加大交通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食品工业的市场辐射力将进一步增强。

  另一方面,我们也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和挑战:一是将面对竞相发展、不进则退的压力。“十一五”期间,不少省份都把食品工业作为重点产业给予大力扶持,随着国际资本和跨国公司进入中国食品市场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国内加工能力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一般初级加工产品的利润水平也将大幅下降。二是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的压力。从国内看,随着食品安全标准的提高和检验检测体系的完善,一批采用传统加工方式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从国际看,国际贸易技术壁垒门槛的提高使食品工业出口阻力增大。

  三、我省“十一五”食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及重点任务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省食品工业要按照基地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四化”发展原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强力推进扩大开放,抓好优质安全、精深加工、市场营销、集约发展4个关键环节,促进食品工业结构升级。重点建设沿京广食品工业产业带,提升粮食和畜禽加工两大基地,做大做强面制品、肉制品、淀粉和奶制品四个精深加工产品链,培育壮大果蔬、油脂、调味品和添加剂、休闲食品4个高成长性行业,大力推进优势企业和产业密集区规模快速扩张,形成以名牌产品为主导、大型骨干企业为支撑、上下游产业配套、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格局。推动农区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加快工业化进程,带动农业现代化,实现食品工业大省向食品工业强省的跨越。

  (二)发展目标。

  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从2004年的1068亿元增加到2500亿元以上,在全国的位次从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达到50家左右,其中:双汇集团超500亿元,河南中烟工业公司超200亿元,金星、白象、华英、大用、众品5家企业争取超100亿元,莲花、三全、思念、科迪、益海、邦杰、永达、天冠等13家企业超50亿元,焦作蒙牛、健丰、湖滨、开封汇源等30家企业超10亿元。到“十一五”末,50家骨干企业省内销售收入突破150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60%。

  “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214个精深加工项目、总投资474亿元。到2010年,粮食加工能力达到3500万吨、油料加工能力500万吨、肉类加工能力500万吨、奶加工能力200万吨、果蔬加工能力600万吨,分别比2004年增加500、270、220、110和340万吨,粮食、油料、肉类、奶、果蔬等主要农产品加工率分别达到80%、80%、65%、60%和10%以上,食品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0.38∶1提高到0.63∶1。

  (三)重点任务。

  1.围绕4大精深加工产品链,重点建设粮食和畜禽两大加工基地。

  进一步发挥我省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玉米主产地的优势,实现粮食加工品种多样化、系列化、专用化,提升粮食深加工基地的集约化水平。加强畜禽养殖基地建设,巩固提高猪肉加工优势,加快发展牛、羊、禽肉和乳制品加工,扩大精深加工产品生产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提高产业集中度。重点围绕四大精深加工产品链,把我省建设成为规模优势明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食和畜禽精深加工基地。

  (1)小麦—专用面粉—面制品精深加工产品链:按照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分工、上下游配套、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突出专用面粉、工业化主食、速冻方便食品、饼干烘焙食品等四个发展重点,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培育强势产品群,把河南建设成为全国最大最强的面制品生产基地。

  一是加快发展专用面粉。实施差异化产品战略,突出发展多品系专用面粉,提高小麦麸皮、胚芽的综合利用水平,使全省专用面粉比重由10%提高到40%以上。推进行业整合和企业重组,鼓励骨干面粉企业与小麦主产地、粮食储备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支持日处理小麦1000吨以上的企业加快发展,形成品牌、成本和服务综合竞争优势。

  二是推进面制主食工业化。采用面粉改良、保鲜防霉新技术,加快专用面粉与传统主食品的融合,发展高附加值的营养强化挂面、速冻面团、冷冻面、鲜切面、调理快餐面等产品,提高工业化主食的生产规模和水平,满足家庭、学校、餐饮和旅游等领域的消费需求。

  三是提升方便速冻食品规模和档次。适应消费结构升级需要,改良配方,改进工艺,继续做大方便速冻食品总量,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方便面、速冻面制品向多品种、营养化、高品质方向发展,将中高档产品比重由目前的30%调整到70%以上,把我省建设成为品牌优势突出、知名企业聚集的方便面、速冻食品生产加工基地。

  四是扩大饼干生产规模。发挥我省面粉生产优势,吸引省外企业向我省转移生产基地,扩大中高档饼干产品的生产规模。依托健丰、梦想等骨干企业,提高产品档次,实现多品种生产,使中高档饼干比重超过50%。

  “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五得利新乡公司60万吨专用粉、大程42万吨营养专用面粉、白象64万吨中高档方便面、思念50万吨速冻食品、健丰6万吨中高档饼干等规划项目53个,总投资92亿元,新增专用面粉490万吨、营养强化挂面100万吨、中高档方便面190万吨、速冻面制食品120万吨、烘焙面制品25万吨的加工能力,预计实现销售收入460亿元。

  (2)玉米(小麦或薯类)—淀粉精深加工产品链: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以玉米、小麦、薯类淀粉规模化生产为龙头,以变性淀粉、生物化工为重点,积极推进淀粉生物质产业发展。重点延长淀粉深加工产品链条,集中发展变性淀粉、淀粉糖、糖醇、氨基酸、有机酸等深加工产品,形成规模优势,成为新的优势产品。

  重点支持年产10万吨以上淀粉骨干企业推行清洁生产,迅速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蛋白质、纤维、玉米油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淘汰污染重的小淀粉企业。依托天冠、莲花、金丹等企业,巩固提高我省燃料乙醇、味精、乳酸的生产优势。

  “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新瑞生化92万吨玉米深加工、天冠50万吨玉米综合深加工、益海37万吨变性淀粉、莲花5万吨麦芽糖醇等规划项目18个,总投资50亿元,新增淀粉120万吨、变性淀粉50万吨、淀粉糖70万吨、乳酸16万吨的加工能力,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53亿元。

  (3)畜禽—屠宰加工—肉制品精深加工产品链:加强畜禽养殖基地和产业带建设,提高工业化屠宰集中度,巩固猪肉加工优势,重点增加牛、羊、鸡、鸭等畜禽加工产品的生产规模,大力发展冷鲜分割肉、调理肉制品、熟肉制品等三大类主导产品,形成规模大、加工精、名牌多的肉制品生产基地。

  进一步增加分割肉品种,满足市场细分的需求,提高产品附加值。开发方便快捷的调理肉制品、家庭消费的生鲜肉类半成品,推动家庭厨房工业化。扩大低温熟肉制品生产规模,发展酱卤、熏烤、腊制等中式肉制品和添加肉类方便制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皮、血、骨、内脏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实现清洁生产。

  “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双汇30万头黄牛屠宰加工和100万吨高低温肉制品、皓月2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华英1万吨清真鸭肉和6万吨熟肉制品、大用15万吨调理鸡肉制品、邦杰120万只槐山羊屠宰加工和2万吨中式菜肴调理食品等规划项目45个,总投资171亿元,新增猪肉240万吨、牛羊肉40万吨、禽肉80万吨的加工能力,预计实现销售收入723亿元。

  (4)牛奶—奶制品精深加工产品链:以“一带一片”奶牛养殖基地为依托,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产业整合,重点加快郑州、焦作、洛阳、商丘等市乳制品产业的发展。扩大三鹿花花牛、焦作蒙牛、巨尔、科迪等龙头企业的液体奶和乳制品生产规模,加快发展纯奶、酸奶、配方奶及奶饮料等主导产品,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焦作蒙牛50万吨液体奶、三鹿花花牛36万吨液体奶等规划项目15个,总投资27亿元,新增鲜奶加工能力110万吨。

  2.积极培育4个高成长性行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1)果蔬行业。创新流通方式,提高果蔬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加快地方名优果蔬、加工专用菜、食用菌等原料基地建设,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支持湖滨、开封汇源、众品、奥星等骨干企业加快规模扩张,重点发展果蔬饮料、速冻蔬菜、脱水蔬菜、果蔬罐头和特色果蔬制品等主导产品。“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开封汇源24万吨果蔬汁、众品20万吨出口蔬菜等规划项目40个,总投资56亿元,新增果蔬加工能力340万吨。

  (2)油脂行业。发挥我省大豆和花生、棉籽、油菜籽、芝麻等油料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精制油、专用油、大豆蛋白和大豆异黄酮、皂甙等精深加工产品,推进行业整合。支持周口益海、爱厨、阳光、山花、万富等骨干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综合加工水平。积极利用桐油等廉价植物油为原料,发展生物能源,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与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实现生物柴油产业化。“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山花20万吨精制大豆油、周口益海10万吨花生油、天冠35万吨生物柴油等规划项目25个,总投资37亿元,新增油脂加工能力90万吨,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

  (3)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行业。依托双汇、十三香、立达、丹尼斯克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复合香辛料、方便汤料、骨素、木糖醇等产品,扩大优势产品规模。“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十三香11万吨调味品、丹尼斯克3万吨高纯度木糖等规划项目7个,总投资8亿元,新增调味料20万吨、食品添加剂15万吨的加工能力。

  (4)休闲食品行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导产业集聚发展,突出营养功能和风味特色,依托金丝猴、恒达等企业,发展膨化食品、糕点、糖果、果冻、肉松等产品,形成休闲食品产业集群。“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健丰5万吨膨化食品等规划项目10个,总投资9亿元,新增休闲食品加工能力20万吨。

  完成新郑、许昌、郑州三家卷烟企业的整合重组,培育百万箱级品牌。鼓励河南烟草低成本扩张,整合省外卷烟企业,形成规模优势突出、产品结构合理、经济效益显著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河南卷烟的省外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吸引优势品牌整合我省饮料和啤酒企业,支持金星集团规模扩张、加快发展,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三位。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推动白酒行业重组整合,加强营销管理,形成2—3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3.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带动产业密集区加快发展。

  支持龙头企业利用资金、技术、品牌和市场网络优势,进行横向重组和上下游整合,实行低成本扩张,向集团化方向发展。扶持一批有优势、有基础、有市场的中型企业上规模,促其快速发展壮大,成为主业突出、特色鲜明、具有竞争力的强势企业。

  依托龙头企业和优质原料基地,引导食品工业向大中城市和农产品主产区聚集,推动销地加工和产地转化并进,形成优势产业突出、配套体系完善、规模效益显著的产业密集区。支持优质农产品主产区的县(市、区)加快食品工业园区建设,按照土地集约、产业关联的要求,科学规划,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和基础设施,形成一批特色食品工业园区。加快漯河、郑州、许昌、周口、鹤壁和安阳市5大产业密集区建设,促进新乡、开封、驻马店、信阳等农业主产区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加快产业聚集,形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沿京广食品产业带。

  ——支持漯河市巩固提高畜肉制品生产优势,推进面制品、休闲食品、蔬菜加工快速发展,建设以双汇、汇通、南街村、龙云、北徐、澳的利、中旺、恒达等龙头企业为支撑的产业密集区。“十一五”期间,投资107亿元,重点建设20个项目,到2010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

  ——支持郑州市巩固提高面制食品生产优势,推进乳制品、啤酒快速发展,建设以白象、三全、思念、金星、奥星、三鹿花花牛、郑州顶新、郑州统一等龙头企业为支撑的产业密集区。“十一五”期间,投资91亿元,重点建设35个项目,到2010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超过400亿元。

  ——支持许昌市巩固提高畜肉、小麦、大豆加工转化优势,推进蔬菜加工快速发展,建设以山花、众品、湖雪、许昌华龙等龙头企业为支撑的产业密集区。“十一五”期间,投资24亿元,重点建设17个项目,到2010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

  ——支持周口市巩固提高畜肉和粮食加工转化优势,推进油脂、果蔬加工快速发展,建设以莲花、周口益海、邦杰、金丝猴、志元、金丹等龙头企业为支撑的产业密集区。“十一五”期间,投资80亿元,重点建设32个项目,到2010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

  ——支持鹤壁、安阳市巩固提高禽肉加工优势,推进粮食加工和食品添加剂快速发展,建设以大用、永达、健丰、汤阴华龙、丹尼斯克等龙头企业为支撑的产业密集区。“十一五”期间,投资43亿元,重点建设22个项目,到2010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

  鼓励其他农产品主产区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吸引优势企业建立种植养殖基地和生产加工基地,因地制宜发展食品工业,培育一批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形成原料生产与精深加工上下衔接、相互促进的产业格局。

  到2010年,5大产业密集区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50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的60%。

  四、加快食品工业发展的措施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进一步落实好国家和省扶持农产品深加工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我省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力度。对列入省食品工业发展规划的50户重点食品企业,比照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集中省工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县域经济发展、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性资金,对规划内的重点建设项目给予支持。土地、环保、银行和农业等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推动食品工业加速发展。尤其对规划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企业,金融部门在授信规模、审贷、放贷上要简化手续、特事特办,保证企业资金链条的延续和项目建设的需要。各地方政府要加强领导和协调,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进一步支持食品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已经初步形成产业聚集的地区要做好规划引导,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二)加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加快优质专用小麦和畜禽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经营环境,大力支持食品加工企业与农民合作建设专用化、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采用先进种植、养殖技术,加大加工专用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力度,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为食品安全提供原料保障。

  (三)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标准、检测体系。

  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建立以企业自检、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相结合的检验检测监督体系,加强食品安全流通网络建设,确保食品安全卫生。支持企业尽快通过ISO9000、ISO14000、HACCP、GMP等认证,实现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积极发展无污染、安全优质的无公害食品,严禁使用有害添加剂。(四)加快食品工业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产学研结合,加强人才培养,支持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研发平台,建成一批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对行业发展有重大意义的科研课题,优先列入全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支持食品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农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支持食品机械制造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成套开发能力。

  (五)加快建立现代食品物流营销网络。

  将重点企业的现代营销网络和物流中心项目纳入全省“十一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发展第三方物流,对基础设施、交通运输、仓储库房、交易场所、检测设备等建设给予重点扶持。打破地区封锁,推行代理制和连锁分销方式,在大中城市设立总代理、直销店,鼓励优质食品进入大型超市,形成公平合理的合作联盟。重点扶持县以下物流通道建设,开通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开发和建立适应农村市场需要的营销服务体系。推进以“网上签约交易,统一物流配送”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体系建设,降低经营成本。

  (六)大力实施名牌战略。

  支持企业按照国际先进标准进行生产管理、产品加工和储运销售,鼓励优势企业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努力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同类产品中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支持优势企业在开拓省内市场的基础上,借鉴蒙牛、华龙等企业的发展经验,发挥品牌优势,实施区域化发展,拓展省外市场,快速做大做强。进一步加大对优势企业、优势产品的宣传力度,引导企业牢固树立品牌意识,以品牌做大企业,以品牌占领市场,以品牌提高竞争力。

  河南省“十一五”纺织工业发展规划

  我省是一个具有近1亿人口的发展中省份,棉花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突出,大力发展纺织工业,有利于实现棉花资源就地加工转化升值,带动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有利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增加城镇就业岗位,保持社会稳定;有利于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因此,加快发展纺织工业是我省发挥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农区工业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发展都市工业的重要内容,对推进我省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加快工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快振兴纺织工业、推进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使我省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型纺织工业基地,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十五”期间我省纺织工业的发展状况

  “十五”期间我省纺织工业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2001至2002年的低速徘徊阶段和2003年以来的加快发展阶段。

  “十五”前两年,我省纺织行业由于骨干国有企业改革滞后,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未能抓住需求变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未能及时调整结构、抢占市场空间,致使棉纺织行业发展缓慢,毛纺、麻纺、丝绸和服装等行业严重萎缩,行业整体竞争力下降,在全国的位次降至第九位,两年间行业平均增速仅为2.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2002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两年累计实现利润仅为2000年的92.2%,而同期全国年均增长6.5%。

  2003年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和产业转移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新动力,投资增长明显加快,生产潜能迅速释放,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2004年,全省纺织工业销售收入达到718.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纺织工业实现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为380.7和25.4亿元,同比增长40.5%和24.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7和7.8个百分点。3年来,我省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一)棉纺和服装对行业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预计到2005年底,我省棉纺生产能力达到893万锭,在建规模157万锭,3年年均递增近150万锭。预计全年规模以上棉纱产量达到130万吨、服装产量2亿件,分别比2002年增长60.5%和1.7倍。棉纺和服装对纺织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8%。

  (二)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主导力量。

  随着国有及集体企业改制步伐的不断加快,民营经济迅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拉动行业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2004年,全省规模以上民营纺织企业总数已达424家,当年新增178家;占全行业的资产比重达到38.7%,比2002年提高了24.6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204.3亿元,同比增长132.8%,在国有和集体企业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对全行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6.3%。在全省56家5万锭以上的棉纺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达到46家,生产能力占72.7%。辉县太阳石、安阳昌泰、舞钢银龙等3家民营棉纺企业纱锭能力已接近30万锭,整体技术装备达到上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服装企业已基本实现了民营化,领秀、新亚、渡森、娅丽达等企业年产量均超过200万件,初步形成了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

  (三)民营和省外资本为主体的投资格局初步形成。

  近年来,我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吸引民营和省外资本大量进入纺织行业,投资增幅逐年攀升。2003和2004年,全省纺织工业完成投资达到25.8亿和5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3.1%和101.6%。

  (四)优势地区和产业集群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2004年,南阳、新乡、许昌、周口等4市纺织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60.9亿元,同比增长50.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对全省纺织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9.5%。新野、辉县、安阳、尉氏、长垣、淇县、偃师、项城和新密等县(市)纺织产业集群初具规模,销售收入均超过10亿元,纺织工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郑州市在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带动下,服装加工业快速发展,各类企业2150多家,产量1.5亿件左右,年销售收入超过80亿元,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裤业生产基地。

  在看到我省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问题依然突出,全面振兴全省纺织工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一是总量偏小。2004年,我省纺织工业销售收入仅相当于浙江的10.4%、江苏的13.1%、山东的18.8%、广东的20%和福建的44.8%。二是产业链条不完整。除棉纺外,化纤、织造、服装、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等行业规模小、支撑能力弱,特别是贴近消费、附加值高的终端纺织品比重低,印染对我省纺织工业发展的瓶颈制约更加突出。三是技术装备和产品档次较低。我省棉纺行业能达到上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装备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产品档次较高的精梳纱、无结纱的比重分别低16.6和20.7个百分点。四是国有企业改革滞后。我省国有及国有控股纺织企业总资产仍占规模以上纺织工业的61.3%,远高于全国13%的平均水平。

  二、“十一五”期间我省纺织工业面临的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我省纺织工业发展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要素供给能力日益增强,增长动力机制逐步深化,具备了保持较快增长的基础和条件。

  (一)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从国际市场看,全球纤维需求和纺织品贸易将保持稳定增长。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预测,2010年全球纺织纤维需求总量将达到7470万吨,年均增长3.3%;棉纱需求量从2800万吨增长到3500万吨;纺织服装贸易总额将达到4800亿美元。2004年,我国纤维加工总量2040万吨,占全球的36%,预计2010年新增1120万吨,达到42%以上。

  2005年以来,世界纺织品贸易进入了后配额时代。由于我国纺织品出口激增,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引发了国际贸易摩擦。根据最近我国政府与欧盟和美国达成的协议,我国受限纺织品出口增幅将分别稳定在8.5—12%和10—17%,到2007年和2008年底,欧美将全部取消纺织品设限。我省纺织工业与沿海出口导向型的产业结构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国际纺织品贸易争端的化解有利于沿海纺织服装出口稳定增长,为我省融入全球供应链、加快纺织工业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外部环境。

  从国内市场看,纺织品需求仍然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我国纺织产品有70%以上供应国内市场,国内消费是纺织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我国人均GDP将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终端纺织品需求将大幅提升。预计2010年,全国棉纱产量将达1800万吨,比2004年增长64.4%;布产量达到720亿米,增长144.1%;服装、家用、产业用纤维加工量分别比2004年增长67.9%、28.2%和71.4%。我省与东部纺织强省相邻,贴近中西部消费市场,发展棉纺织和终端纺织品产业既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又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内需市场的快速增长将为我省振兴纺织工业提供坚实支撑。

  (二)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明显优势。

  沿海纺织企业受用工、土地、电力、优惠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前端产品正在加快向内陆省份转移。我省毗邻三大沿海城市圈,劳动力资源居全国首位,是全国重要的火电基地和棉花生产大省,在劳动力、电力、原料等要素成本上具有比较优势,已成为沿海纺织产业转移的优选地区。从劳动力和能源成本看,我省纺织业工资水平仅相当于上海、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的40—70%;电力供应充足,电价相当于山东的83.7%、江苏的81.3%、河北的92.3%和湖北的89.7%。综合考虑劳动力和电价两个因素,我省吨纱成本比江苏和山东等棉纺大省的平均水平低270元,10万锭棉纺企业每年可减少成本支出400万元左右。

  我省棉花资源较为丰富,2004年全省棉花产量66.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0.5%,居全国第三位。棉花产量最高的1991年曾达到94.8万吨。随着品种改良和种植技术的提高以及加工业对棉花需求的拉动,我省棉花产量有可能达到100万吨左右。另一方面,随着差别化技术的不断提高,化学纤维对棉花的替代比例将进一步上升,纺纱平均用棉将由70%下降至55%左右,我省棉花资源可以支撑棉纺生产能力1200万锭。同时省外常年调入我省的棉花资源量30万吨,还可以满足近400万锭的生产需要。

  (三)具有振兴纺织工业的内在动力。

  我省纺织工业发展的内生机制不断强化。一是形成了加快发展纺织工业的共识。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对纺织工业的发展十分重视,不少市、县(市、区)尤其是南阳、许昌、周口、商丘等传统农区把纺织工业作为支柱产业,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吸引沿海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促进纺织工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二是各地顺应纺织工业发展规律,建立工业园区,发展配套产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引导产业集聚发展,产业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今后5年,随着我省经济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民营纺织企业群体将会日益发展壮大,振兴纺织工业的微观基础将更加坚实。三是我省拥有中原工学院、郑州轻工学院、郑州纺专、郑州纺织技校等多层次的教学科研体系,能够为纺织工业发展培养各类专业人才,为产品设计开发提供技术支撑。特别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省造就了一支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队伍,为振兴纺织工业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

  在看到我省纺织工业良好发展条件的同时,还应该充分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竞争压力。目前,全国有15个省(区、市)将纺织工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浙江、江苏、广东和山东等沿海纺织大省积极引导省内产业转移,中西部省份也都在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吸引产业转移力度,呈现出竞相发展的态势。我省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纺织工业产业基础较弱,一些瓶颈制约因素还相当突出。一是棉纱深加工比重少,织造规模小,产品档次低。我省棉纱就地加工成布的比率只有40%,且中低档布占88%。二是服装工业除了具有劳动力优势外,在款式设计、营销理念、品牌意识、快速反应机制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先进省份,面料和辅料主要依靠省外供给,会展、模特、广告等服务业发展滞后,服装产品只能定位于中低档内销市场。三是在纺、织、染、服装产业链中,印染环节成为瓶颈,纺织和服装行业严重脱节。四是发挥各类专业技术院校的作用不够,培训机构建设滞后,设计、营销、技工等专门人才不足,劳动力优势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这些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发展中迅速加以扭转,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主动。

  三、我省“十一五”纺织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及重点任务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省纺织工业要按照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的要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承接产业转移,以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扩大开放为动力,着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链条完善,重点建设优质棉纱生产基地,加快扩大服装、产业用纺织品生产规模,集约化发展化纤、织造和纺机3大行业,优化印染布局,突破瓶颈制约,形成区域配套、上下游衔接、多点支撑的纺织工业产业链。把我省建设成为以棉纺织和终端纺织品生产为主导、完整产业链条和配套产业为基础、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为支撑,集约化程度高,产业集群配套完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全国重要的新型纺织工业基地。

  (二)发展目标。

  围绕“建设全国优质棉纺基地,培育中西部终端纺织品制造中心,发展化纤、织造和纺机3大行业,壮大20个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定位和布局,“十一五”期间要实现以下阶段性目标:

  一是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全国位次明显前移。2010年,全省纺织工业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其中规模以上1200亿元,年均增长18.6%,占全省工业的比重由5.8%提高到7%左右,力争从全国第九位上升到第七位,居中西部之首。

  二是优势行业更加突出,产业链条基本完善。棉纺在全国保持前3位,布和化纤由第7位上升到第5位,服装由第13位上升到第10位。纺织、服装、化纤产业的比重由76∶7∶17调整为62∶23∶15。印染和纺机行业得到较快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三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具有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装备由41%提高到60%,新增省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10个以上,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和市场快速反应能力明显增强。

  四是骨干企业快速成长,产业集群形成支撑。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由6家增加到20家,超3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20个,产业集中度和区域集中度显著提高。

  五是区域布局基本合理,城乡发展相互协调。初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中心城市和农区协调发展的纺织工业新格局。郑州成为设计研发和服装加工中心,洛阳、新乡、安阳、许昌等中心城市成为化纤和终端纺织品制造基地,周口、商丘、开封、南阳等农区成为棉纺生产基地。

  “十一五”期间,总投资441亿元、重点建设307个项目,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034亿元、利税161亿元。2010年,棉纺生产能力达到1500万锭(含气流纺),织机12万台。纱、布、化纤、服装产量分别达到220万吨、42亿米、100万吨和22亿件,分别比2004年提高1倍、1.7倍、1.4倍和15倍。

  (三)重点任务。

  1.加快提高产业素质和产品档次,建设全国优质棉纺生产基地。

  充分发挥我省棉花资源优势,推动棉纺生产能力由中心城市向棉花主产区集中,分散布局向纺织园区集中,棉花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推动郑州、洛阳等中心城市国有老棉纺企业把改革改制与搬迁改造、土地开发结合起来,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退城进乡,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提升市场竞争力。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导企业集聚发展,支持优势企业加快规模扩张,培育名牌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昌泰、新纺、南纺等12家骨干企业生产能力达到30万锭以上,总规模超500万锭,占全省的33%。周口、商丘、南阳、开封、安阳、许昌、新乡市等7个棉花主产区的棉纺生产能力达到1300万锭,占全省的87%。

  鼓励采用清梳联合机、精梳机、自动络筒机等先进适用装备,着力提升棉纺产品档次,大力发展用于中高档面料生产和替代进口的高支精梳纱、无结纱、高支气流纺纱和高档针织用纱,发展棉与天丝、莱卡等多种纤维混纺产品,扩大差别化化学纤维使用比例,增加花色品种。加快淘汰落后棉纺生产能力,限制新建1万锭以下的棉纺企业,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到2010年,我省具有20世纪90年代国际水平的棉纺装备比重从50%提高到75%,纱线质量70%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精梳纱、无结纱的比重分别由7.2%、34.3%提高到40%和70%。

  “十一五”期间,总投资149亿元,重点实施裕丰20万锭紧密纺、尉纺引进18台德国气流纺、朝歌新增6套清梳联和48台精梳机等规划项目122个,新增销售收入290亿元。到2010年,纱产量突破220万吨,约占全国的15%,比2004年提高5个百分点。

  2.着力发展服装和产业用纺织品,培育中西部终端纺织品制造中心。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中西部巨大的消费市场,以培育名牌产品为核心,加快总量扩张,增强产品辐射力,大力发展服装、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使我省终端纺织品的规模和水平位于中西部前列。2010年,终端纺织品的销售收入力争突破500亿元。

  ——发挥郑州市区域服装流通中心的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以裤业、休闲服装、针织服装、童装等为重点,加快建设二七区、新密市服装工业园区。推进郑州市、安阳市、鹤壁淇县等地服装企业集聚发展,吸引知名品牌建设生产基地,努力打造2—3个全国名牌。支持领秀服饰、新亚服装、骆驼鞋业等骨干企业迅速扩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以扩大出口为重点,提高巾被制造业的规模和产品档次,加快成套家用纺织品的开发生产,支持安阳市巾被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形成品牌与规模互动,扩大市场份额。

  “十一五”期间,总投资69亿元,重点建设新亚1800万件休闲装、红叶500万套服装、腾达4600万条沙滩巾和2亿条手术巾、紫阳8500万条高档全幅印花浴巾等规划项目59个,新增销售收入216亿元。到2010年,规模以上服装生产能力从1.3亿件提高到22亿件。

  ——加快发展锦纶66帘子布和工业丝、卫生材料等优势产品,积极开发高品质的箱包布、工业过滤布、砂带底布、汽车及建筑用纺织品。支持神马集团发挥锦纶66研发和生产优势,扩大规模,形成年产30万吨尼龙66盐、15万吨工业丝和帘子布的生产能力,建成国内最大的产业用丝及下游产品生产基地。支持飘安集团开发新型高档医用纺织品,带动长垣县卫材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卫生材料生产基地。

  “十一五”期间,总投资56亿元,重点建设神马集团7万吨工业丝、飘安集团2万吨环保医用卫材、通达500万米箱包布、银马集团1800万米高档砂带基布等规划项目35个,新增销售收入140亿元。

  3.集约化发展化纤、织造、纺机行业,突破印染瓶颈,形成区域配套的完整产业链。

  以完善区域配套能力、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为目标,依托重点骨干企业,加快化纤、织造、纺机规模化发展,加强印染薄弱环节建设,形成与棉纺、服装紧密衔接、产业链条完整的纺织工业新格局。

  ——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产业集聚,大力发展差别化和高性能化学纤维,扩大大豆蛋白纤维等新型纤维的生产规模,做大做强洛阳聚酯和新乡白鹭两大化纤基地。支持洛阳吉利区依托新增45万吨PX的优势,继续扩大PTA、聚酯和涤纶纤维生产规模,成为中西部最大的涤纶纤维生产基地。支持白鹭化纤扩大差别化粘胶纤维生产规模,开发其他纤维素纤维生产,建成全国最大的粘胶纤维生产基地。支持华康公司等企业建设大豆蛋白纤维项目,形成新型纤维生产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建设吉利区、凤泉区、鄢陵县以涤纶和粘胶纤维加工为特色的化纤产业集群。

  “十一五”期间,总投资70亿元,重点建设新乡白鹭4万吨高湿模量粘胶短纤、洛阳吉利40万吨涤纶纤维、华康3万吨大豆纤维等规划项目26个,新增销售收入174亿元。到2010年,全省化纤生产能力从41万吨提高到100万吨。

  ——以大型棉纺骨干企业和优势棉纺织产业集群为依托,延伸产业链条,发展棉纱精深加工,采用无梭织机等先进技术装备,积极开发多种纤维混纺交织的高档服装和特宽幅装饰面料,提高无梭布的比重,增强产品竞争力。支持新纺、南纺、白马、昌泰、尉纺等龙头棉纺织企业加快实现织机无梭化,形成高档面料生产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市场中高端产品竞争,建成优质面料生产基地。

  “十一五”期间,总投资75亿元,重点建设新野纺织879万米高档服装面料、白马600万米宽幅家用纺织面料、银龙6000万米高档面料、开元6000吨高档针织面料等规划项目54个,新增销售收入156亿元。到2010年,面料生产能力从15亿米提高到42亿米,无梭布的比重由11.4%提高到40%。

  ——在重点棉纺织产业集中区,采用低浴比染色、无水印染等节水、节能及环保先进技术,实现清洁生产,建设3—4家大型印染企业。支持许昌、安阳建设现代化大型印染加工企业,实现初级产品就地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十一五”期间,总投资16亿元,重点建设金彩虹5000万米高档功能性织物、昌泰10万吨针织印染等规划项目9个,新增销售收入45亿元。

  ——以提高技术开发水平、成套开发和零部件配套能力为重点,鼓励郑纺机加快发展具有优势的化纤成套设备、清梳联合机、浆纱机、剑杆织机等整机设备,支持二纺机等企业加快发展,扩大可替代进口的锭子、针辊、针板等纺机配件生产能力,提高配套水平。

  “十一五”期间,总投资6亿元,重点建设郑纺机8万吨涤纶和4.5万吨粘胶成套设备、二纺机新型棉纱锭子等规划项目3个,新增销售收入12亿元。

  4.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大力培育产业集群。

  以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区域集中,尽快培育壮大一批实力强大、不断创新、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把特色产业集群作为我省承接转移和集聚发展的主要平台,成为振兴纺织工业的重要支撑,推动全省传统纺织工业向现代新型纺织工业转型。

  深化嵩岳、神马、白鹭、新纺、南纺、白马等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昌泰、尉纺、裕丰等民营企业快速发展,鼓励优势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和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规模快速扩张。根据企业规划,2010年神马、白鹭、新纺、南纺、昌泰、银龙等6家企业销售收入超30亿元;白马、尉纺、飘安等14家企业超10亿元。“十一五”末,上述20家企业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占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40%左右。

  依托新野、尉氏、辉县、许昌、长葛、鹿邑、项城、夏邑、睢阳、魏都等10个县(市、区)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推进棉纺产业集中发展,形成棉纺织产业集群。其中6个产业集群的生产能力突破100万锭,4个超过50万锭,总能力达到1014万锭,占全省的67.5%。

  依托二七区和新密市裤业、淇县休闲装、内黄县巾被、安阳市高新区和安阳县针织内衣生产优势,引进外来投资者,鼓励骨干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扩大生产规模,形成6个年销售收入超过40亿元的服装产业集群,占全省终端纺织品的比重达到74%。

  依托洛阳石化聚酯生产优势,形成吉利区涤纶化纤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达到80亿元。依托白鹭化纤粘胶纤维生产优势,形成凤泉区粘胶纤维深加工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依托鄢陵县棉花加工优势,形成以粘胶浆粕和棉纺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达到40亿元。壮大长垣县医用卫材生产规模,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70亿元。

  根据地方发展规划,2010年,20个特色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均超30亿元,占全省纺织工业的50%以上。

  四、加快我省纺织工业发展的措施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各地方政府要制定进一步支持纺织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20个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定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工业园区的土地利用效率,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对规划确定的20户重点企业和20个特色纺织工业园区给予大工业直供优惠电价。对规划内产业集群配套建设的大型现代化印染项目,环保部门在环保容量分配上优先安排。对列入规划的标志性重点建设项目和产业集群基础设施,省工业结构调整资金要给予贴息支持,金融部门在授信规模、审贷、放贷上要简化手续,保证项目建设的需要。

  (二)积极发展棉花产业。

  加强良种棉繁育基地和优质棉花种植基地建设,积极改善农田基础设施,保护棉农种棉积极性,稳定棉花种植面积,提高棉花品质和单产水平。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建立棉农服务组织,给予种植优良棉花品种适当补贴,保护棉农利益。改进棉花采摘、加工等各环节管理,提高棉花收购加工许可证审批门槛,培育大型棉花加工品牌企业,严格棉花加工标准,提高皮棉质量。推进棉花标准、包装、销售与国际接轨,为棉纺织工业发展提供原料保障。

  (三)强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纺织行业是竞争充分、国际化程度高的产业,国有企业必须转变机制,加快改革,才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各地方政府要加快研究国有纺织企业改制问题,采用出让股权、吸引民间资本控股参股、引进外资等多种方式,实行一厂一策,推进国有资本尽快退出。

  (四)大力实施名牌战略。

  鼓励优势企业以品牌为纽带,进行资产重组和生产要素资源整合,加强国际和省际间合资、合作,吸引战略投资者加盟,努力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同类产品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进一步加大对优势企业、优势品牌的宣传力度,扶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生产企业做大做强。

  (五)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和纺织专业市场建设。

  在产业集群地区,从产品研发、质量检测、人员培训、信息化、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和后勤保障等方面,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公共平台。加强诚信、法制和信息网络建设,优化市场环境,发展现代物流,促进交易方式多样化、现代化,壮大纺织专业市场规模。

  (六)坚持可持续发展。鼓励环保型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支持纺织企业采用新材料、新工艺,降低物耗能耗。印染企业要积极采用先进的低浴比染色工艺、无水印染技术、新型涂料印染、等离子体处理等节水、节能及环保的工艺技术,由“末端治理”改变成全过程的环保控制。大力推行ISO9000、ISO14000、SA8000的认证工作,强调生态观念,重视环境保护。

  河南省“十一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装备制造业是基础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市场需求大,资本技术密集,综合反映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工业实力。为促进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使之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带动全省工业结构升级,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以输变电和成套设备为主的机械装备制造业是我省“十五”期间重点培育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五年来,我省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积极推进结构调整,支持骨干企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经济效益逐年攀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产业规模和效益较快增长。

  2005年,我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不含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202亿元,居全国第九位,比2000年增长了1.9倍,五年年均增长23.9%。实现工业增加值366亿元,五年年均增长21.6%,高于全省工业3.5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的比重达到11.3%,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2.7%。实现利税112亿元,利润66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3.2倍和6.5倍。当年利润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五位。

  (二)优势行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2005年,我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电力装备三大优势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040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4.5%,比2000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2.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输变电设备、重型矿山装备、农业机械、起重设备等行业整体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大中型拖拉机、大型干法水泥主机设备、二次继电保护装备、高压隔离开关、防爆电机、煤矿液压支架、有色金属加工装备、玻璃深加工设备等一批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第一位。

  (三)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我省装备制造企业已有国家和省级技术中心42个,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2.3%,新产品产值率为13%,分别比2000年提高了0.4和1.9个百分点。2005年,全省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专利申请量达到281件,专利授予量达到89件,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3倍和53%。近年来,依托国家重点工程,我省重大装备研制开发取得了新的成果,超高压直流输电保护控制设备、正负电子对撞机谱仪机械系统、强力大采高液压支架、大型增安型无刷励磁同步机、大型空分设备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率先实现了国产化。

  (四)骨干企业快速成长。

  我省现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1864家,其中“双五亿”企业24家,比2002年增加15家。在全国机械工业500强中,我省有16家,名列全国第八位。2005年,我省装备制造业有10家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比2000年增加7家,其中,一拖集团营业收入超过70亿元,许继集团超过60亿元,中信重机超过40亿元,黄河实业、洛轴、平高、郑纺机、郑煤机、森源、南阳防爆等7家企业超过10亿元。

  (五)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2005年,洛阳、郑州、许昌、新乡等4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06亿元,占全省的56.3%,对全省装备制造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2.2%。长葛市、长垣县、荥阳市、上街区、沁阳市、巩义市和新乡县的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均超过10亿元,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一些地区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长垣县起重机生产企业83家,配件生产企业490家,年销售收入70亿元,100吨以下起重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上街—荥阳阀门生产企业400多家,年销售收入42亿元,已成为全国三大阀门生产集聚区之一。沁阳市造纸专用设备制造企业150余家,年销售收入10.3亿元,可生产幅宽8米以下各种造纸机械,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30%以上,是全国四大造纸专用设备制造基地之一。

  我省装备制造业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内先进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是经济总量不大,企业规模偏小。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仅相当于江苏的23.9%、广东的27.7%、山东的29.3%。规模以上装备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只有0.64亿元,尚无一家超百亿元的企业。二是产业集中度低,区域配套能力不强。我省装备制造业大型骨干企业少,特别是缺乏集设计、制造、服务于一体的成套总包企业,围绕大型企业的中小企业群体尚未真正形成,原材料供应、外协配套件等相关产业发展不足,尚未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配套的制造体系,这既制约了企业迅速做强做大,也未能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带动作用。三是改革步伐缓慢,相当一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发展活力不足。我省装备制造业国有资产比重高达51.9%,比全国高19.1个百分点。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历史包袱和社会负担过重,改革改制步伐缓慢,缺乏创新机制和自我改造能力,贻误了发展时机。四是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品结构层次低。企业的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再创新意识不够强,能力不足,承担重大技术装备自主设计和成套供应的实力不突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精密加工和智能控制等装备比例低,产品多数处于产业分工价值链的中低端。

  二、“十一五”期间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环境

  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是推进我省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从市场需求、要素供给和政策环境分析,把装备制造业培育成我省优势产业,具有良好的支撑条件。

  (一)发展装备制造业是加快经济转型的迫切要求。

  我省已经成为新兴工业大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转型、促进统筹发展的新阶段。面对新时期新阶段,省委、省政府已明确要求要着力推动“四个转变”,加快经济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能够有效提升产业层次、推动工业结构高级化,有利于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强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因此,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把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对加快我省工业化进程,促进工业发展由资源主导型向创新主导型转变、工业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向工业强省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装备制造业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产业重组和产业转移的深入展开,为装备制造业加强国际合作,加速结构调整带来了新的机遇。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装备工业年均增长15%左右,到2010年,国内装备制造业的市场容量将达到6万亿元,生产规模由目前的世界第五位进入第三位。从具体行业看,我省今后重点发展的领域,均具有良好的市场需求空间。输变电设备:受今后五年电网投资规模超过2.2万亿元的拉动,输配电保护及控制设备的市场容量将达到72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左右。农业机械: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规模展开,预计2010年我国农机装备总动力将由6.8亿千瓦增加到8亿千瓦以上,其中大中型拖拉机年需求量超过25万台,年均增长10%以上。工程机械:在国家铁路和高速公路、重要港口、枢纽机场、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的拉动下,工程机械行业将以年均10%的速度稳定增长,2010年需求量由720亿元增加到1200亿元左右,其中装载机、压路机由目前的10.6万台和0.9万台分别达到15万台和1.6万台,新增销售收入约200亿元。起重机械年需求量由1100亿元增加到1900亿元。机床工业: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机床消费国,2010年机床年需求量超过1400亿元,其中数控机床达到1000亿元。煤炭专用设备:随着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和煤炭安全投入力度的加大,2010年煤矿机械设备年需求量将超过500亿元,年均增长13%。石油机械行业中,抽油机和全自动钻井机的年需求量将由180亿元增加到210亿元以上。造纸机械年需求量将由200亿元增加到400亿元以上。环保机械行业将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递增,年需求量将由400亿元达到800亿元以上。

  (三)发展装备制造业具有较好的基础。

  从企业数量看,我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总数居中西部首位,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大企业成长步伐明显加快,已经成为带动全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从创新能力看,在国家确定的16项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领域中,许继、平高、中信重机、一拖、开封空分、郑纺机等企业的6类产品研发水平已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郑州三磨所、洛阳有色院、郑州机械所、洛阳轴承所等国家级科研院所,郑大、河南科技大学等大专院校和一批省级以上技术中心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为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提供了良好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大型高参数齿轮减速器、智能化宽幅铝带冷轧机、高精度轴承成套设备、特高压直流输电保护、大型矿井提升机、纯低温余热发电等技术正在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从产业转移看,我省电力供应充沛、劳动力成本低廉、市场潜力巨大、区位交通优势突出,产业聚集效应日益明显,产业生态进一步优化,有利于吸引沿海装备制造企业到我省建立生产基地。从投资规模看,去年全省装备制造业投资214亿元,同比增长1.6倍,高于全国平均增速93个百分点,为我省装备制造业加速发展提供了后劲。

  (四)发展装备制造业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

  1.国家已经把振兴装备制造业放在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地位。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技术开发、项目建设、税收等方面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发展将给予大力支持。

  2.国家将出台支持中部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我省洛阳、郑州等地装备制造企业可以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加快改革改制和技术改造,争取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3.省委、省政府已经确定把装备制造业作为“十一五”全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优势产业,全省上下加快发展的氛围正在形成。目前,郑州、洛阳、许昌、新乡、焦作等市已经把装备制造业作为今后着力发展的支柱产业,重点骨干企业制定了发展规划,谋划了一大批重大建设项目,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

  在看到我省装备制造业良好发展条件的同时,还应该充分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在“十一五”规划中,全国已有17个省份把装备制造业定位于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尤其是江苏、广东、山东、辽宁等先进省份,都把装备制造业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在规划上加强引导,在政策上倾斜支持,呈现出激烈的区域竞争态势。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既具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条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坚持深化改革和机制创新相结合,坚持企业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坚持重点推进和全面提升相结合,坚持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着力做强做大优势行业,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全省装备制造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三、“十一五”我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省装备制造业要充分发挥已形成的产业比较优势,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装备制造业向信息化、成套化、集聚化的产业格局转变。要以提高重大装备集成能力为主线,发展高效可靠、节能环保、替代进口的产品,扩大中高端市场份额,培育行业领军企业,提高本地配套水平,引导企业集聚发展。着力做强做大电力装备、专用设备、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等4大优势行业,高水平发展数控机床、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设备、轴承及基础件、仪器仪表等4类成长性产品,壮大洛阳、郑州、许昌、新乡等4个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全面提升装备产业结构和市场竞争力,努力把我省建设成自主研发水平较高、制造技术先进、系统成套能力强的全国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二)主要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省装备制造业要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产业规模快速扩张。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26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7%,占全省工业的比重达到15%。力争在全国同行业的位次提升2-3位,4大优势行业的规模和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创新能力明显提高。2010年,全省装备制造企业省级以上技术中心超过65个,重点骨干企业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新产品产值率力争达到40%,主导产品升级换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大幅增加。

  ——骨干企业不断壮大。形成一批集工程设计、产品开发、设备制造、工程成套和技术服务为一体、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2010年,全省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企业达到15家,其中:一拖集团超200亿元;许继集团、中信重机、黄河实业、森源电气超100亿元;郑煤机、平高集团、鑫盛机床、卫华集团等10家企业超50亿元。——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依托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重点建设4个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培育8个以上特色产业集群,形成重大装备、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基础装备、一般通用产品等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协作、社会化配套的产业格局。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规划了全省“十一五”装备制造业重大建设项目360个,总投资502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594亿元,利税265亿元。

  (三)重点任务。

  1.提高技术创新和成套能力,做强做大电力装备、专用装备、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等4大优势行业。

  (1)以输变电设备为主的电力装备制造业。依托骨干企业,抢占电网设备向超高压、大容量发展,城网设备向无污染、高可靠、智能化、组合化发展带来的市场空间,迅速提高输变电装备的综合配套能力,重点发展高压及超高压开关、二次继电保护、绿色环保电缆等产品,尽快在国家重点发展的750千伏、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和500千伏以上直流输变电设备领域实现国产化,进一步提升在国内输变电市场中的竞争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功能电机和电工器材生产规模,促进中低压电力装备系列化、集群化发展。“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许继集团高压超高压交直流输电控制保护设备、平高集团超高压组合电器、许昌阳光和焦作汉缆超高压交联电缆等67个项目,总投资84亿元,新增销售收入287亿元,利税50亿元。2010年,以输变电为主的电力装备业销售收入达到550亿元以上,市场占有率由15%提高到20%,成为全国高压及超高压输变电装备研发和制造基地。

  (2)以大型矿山机械为主的专用装备制造业。着力提升骨干企业的系统集成能力,发展核心主机设备和关键辅机,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积极利用社会机械加工能力,开展分工协作、联合生产,转变生产经营模式,提高本地化配套水平。一是推进以大型矿用磨机、高压辊磨机、矿井提升机等大型主机设备为龙头,输送、控制等零部件企业相配套的重机生产体系建设;二是整合煤机生产企业,形成综采机械、运输机、液压支架为一体的成套设备供应集团;三是加快大型涤纶成套设备的产业化,实现纺机企业由提供单机向承揽工程、系统设计、供应成套设备的转变。经过5年努力,我省在煤炭综采、石化和煤化工成套空分设备、大型化纤成套设备、特大型水泥主机等方面要能引领产业发展,处于全国领先位置。“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中信重机大型矿用磨机和日产万吨级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主机、郑煤机高效综采成套设备、开封空分6万立方米空分设备、郑纺机8万吨涤纶成套设备等96个项目,总投资118亿元,新增销售收入377亿元,利税64亿元。2010年,专用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

  (3)以大中型农机为主的农业机械制造业。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推动农业机械向多品种、大马力、智能化发展。重点发展和完善120马力以上轮式拖拉机产品系列,提高操控性、舒适性、安全性以及与农机具的配套功能,使我省成为全国最大的大中型拖拉机生产和出口基地。扩大大型多功能联合收割机械和旋耕作业等新型配套机具的规模,努力提高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等收割机的技术水平,积极开发智能化土壤整理、节水型灌溉和农产品深加工成套设备。加快大功率、节油、环保型柴油机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农机零部件产业,引导整机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同步开发、就近配套,形成竞争优势。“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一拖集团大中马力轮式拖拉机、许昌豪丰智能旋耕机、茂盛粮机大型种子加工成套设备等38个项目,总投资66亿元,新增销售收入241亿元,利税29亿元。2010年,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

  (4)以工程和起重机械为主的通用装备制造业。积极发挥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按照机电一体化、多功能化的要求,推行差异化战略,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主机产品和核心基础零部件,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提高我省工程和起重机械的市场占有率。工程机械重点加快市场空间较大的挖掘机、旋挖钻机、高端装载机、大吨位叉车等产品的产业化步伐,高起点发展大型隧道全断面掘进机等新型设备,形成铲土运输机械、压实机械、混凝土机械、桩工机械、高速公路养护设备、路桥设备等多元发展的格局。起重机械在继续扩大中小吨位产品规模的同时,大力发展港口、集装箱、造船起重机、立体装卸系统和特种重型起重运输类设备,引导产业集聚,形成低成本、宽系列、高品质的竞争优势。“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卫华集团大吨位多功能起重机、科润公司重型塔机、宇通重工旋挖钻机等54个项目,总投资85亿元,新增销售收入230亿元,利税38亿元。2010年,工程和起重机械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

  2.加快产品结构升级,培育壮大数控机床、环保及综合利用装备、轴承及基础件、仪器仪表等4类成长性产品。

  (1)数控机床。按照机床工业高参数、大型化、个性化的发展要求,重点发展大型、精密、高速数控加工设备和数控系统。支持安阳鑫盛利用自主开发的数控技术,加快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周边地区机床企业的整合重组,扩大中高档、多规格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的生产规模,力争进入国内同行业三强。鼓励骨干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扩大数控全液压模锻设备、切割设备产能,加快高技术、高性能工具类产品的开发应用。“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安阳鑫盛高档数控机床、安阳锻压数控模锻设备、洛阳南峰联动智能包装机和内燃机数控试验系统等15个项目,总投资27亿元,全部达产后新增销售收入107亿元,利税19亿元。2010年,数控机床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

  (2)大型环保及综合利用设备。积极开发水、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综合治理设备,重点发展大型燃煤电站脱硫、高效除尘等大气环保设备,提高污水处理、垃圾分拣和处理成套化生产水平,加快培育集研发、制造、安装、工程承包为一体的大型环保设备企业集团。加大低温余热发电、风能发电设备的产业化步伐,尽快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725所防腐防污成套设备、太行振动脱硫除尘器、大河公司水处理设备、茂盛粮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成套设备等24个项目,总投资35亿元,新增销售收入110亿元,利税18亿元。2010年,环保及综合利用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

  (3)轴承及基础件。发挥技术和品牌优势,推进资产重组,整合省内轴承装备制造企业,大力发展轿车轴承、高速铁路轴承和大型、特种、精密轴承,提高高附加值和高端轴承的市场占有率。积极推进洛轴集团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资合作,增强发展活力,保持在国内的领先地位。依托洛阳轴研所的技术优势,推进轴承加工成套装备产业化,努力提高磨削与超精加工水平。做精做强高压阀门、电站阀门等基础件,使我省成为国内技术含量高、产业规模突出的阀门生产集聚区。“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洛轴集团高速铁路轴承及精密轴承、轴研科技磨削超精自动生产线、开封阀门超临界火电机组阀门等33个项目,总投资47亿元,新增销售收入108亿元,利税21亿元。2010年,轴承及其他基础零部件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

  (4)仪器仪表。提高仪器仪表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精确性,重点发展智能化仪表和专用自动化仪表,巩固气体、液体和电量计量产品优势,高起点发展电力运行安全监测系统、淀粉质量检测仪、家用心脏监护仪等产品,推进仪器仪表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思达高科电能计量及质量监控系列产品、恒昌计量智能型数字化液体流量计、开封仪表智能化气体流量计等17个项目,总投资25亿元,新增销售收入90亿元,利税18亿元。2010年,仪器仪表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

  支持铸造行业提高技术水平,发展用于快速列车、大型成套装备等结构整体化、轻量化、高韧高强的精密铸造产品。鼓励石油钻采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扩大高性能的交流变频调速电驱动抽油机、钻井机及配件产品产能,提高市场占有率。适应市场需求,支持骨干企业生产结构合理、用材较少的轻型、重型钢结构产品,形成新的特色产业。努力创造条件,争取在内河航运船舶制造上取得新突破。

  3.优化产业布局,着力培育4大产业集聚区和8个产业集群。

  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促进龙头企业与配套关联企业良性互动,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产品特色突出的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成为我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创新平台和重要增长极,增强对全省装备制造业的带动力和区域产业影响力。

  郑州、洛阳、许昌和新乡市要依托龙头企业和良好产业基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装备水平,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优势产品突出、配套体系完善、规模效益明显的产业集聚区,带动全省装备制造业的结构升级。鼓励其他地区按照集聚发展、创新发展和高起点发展的要求,优化结构,突出特色,壮大规模,为全省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郑州产业集聚区。扩大煤矿机械、纺织机械、工程机械的竞争优势,着力提高产品的大型化、成套化和系列化水平;积极培育建筑机械和阀门等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产品结构由低档为主向中高档为主转变;改造提升磨料磨具、输变电设备、仪器仪表等传统优势产品,形成以郑煤机、郑纺机、宇通重工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特色产业集群为支撑的产业集聚区。“十一五”期间,规划投资66亿元,建设重点项目44个,2010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600亿元以上。

  洛阳产业集聚区。加快国企改制和资产重组,发挥大型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集中的优势,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强专业化分工协作,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完善产业链条,壮大企业群体,不断提升在大型专用成套装备、新型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精密轴承等领域的竞争优势,形成以一拖集团、中信重机、洛轴集团等大型企业为主体,中色科技、北玻公司、轴研科技等一批特色企业快速发展的产业集聚区。“十一五”期间,规划投资58亿元,建设重点项目28个,2010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600亿元以上。

  许昌产业集聚区。不断增强输变电装备生产研发优势,扩大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终端系统等关键设备的产业化规模,加快建设国家级电力电子信息产业园,吸引带动相关企业集聚发展。积极推进高压超高压电缆、新型农机及配件、超硬工具、电梯、压滤设备和烟草机械等产品发展,形成以许继集团、黄河实业、森源集团、阳光集团等骨干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聚区。“十一五”期间,规划投资49亿元,建设重点项目27个,2010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350亿元。

  新乡产业集聚区。加快提升产品档次,壮大集群规模,做强做大起重机械、振动设备两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环保设备、矿山设备、印刷设备、轻钢结构装备等产品,形成以卫华集团、太行振动、天丰集团、新机集团等骨干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为支撑的产业集聚区。“十一五”期间,规划投资105亿元,建设重点项目73个,2010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350亿元。

  2010年,4大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要力争突破1900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到70%左右。

  支持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发展,重点建立技术研发、检测、信息和营销网络等公共服务体系,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依托龙头企业和优势品牌,提升产品档次,扩大竞争优势,形成产业特色明显、企业分工协作、成套能力较强的发展格局。

  上街—荥阳阀门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用于石油、化工、水利、电力行业的高压大口径阀门,形成全国最大的阀门生产基地。

  长垣起重机产业集群。由生产小吨位工业起重机械为主转向变频调速、防爆桥式、轻型双梁等多功能起重机,大吨位、智能型起重机械产能占全国总量的25%以上,继续保持在国内的整体竞争优势。新乡县振动机械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大型、智能、成套振动设备,发展相关产品,完善产业链条,规模居全国前列。

  荥阳建筑机械产业集群。以发展中高档搅拌机为主,继续扩大混凝土运输机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成为中部地区建筑机械生产集中地。

  沁阳造纸机械产业集群。向高速宽幅纸机方向发展,努力成为国内重要的造纸成套装备生产基地。

  许昌县农机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多功能大型收获机械、秸秆还田机、旋耕机等新型农机,成为中部最大的农机具生产基地。

  淮滨造船产业集群。以2000—4000吨位货船为重点,提升产品档次,拓宽产品系列,发展配套产业,成为全国中小型钢质散装货船生产制造基地。

  禹州压滤机产业集群。以高精度、大型化为重点,强化专业分工和协作配套,加快产业集聚,壮大生产规模。

  2010年,8个产业集群要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以上。

  四、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措施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全面贯彻落实国发〔2006〕8号文件精神和支持中部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对我省装备制造企业在技术开发、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省工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县域经济发展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要适当向装备制造业倾斜,重点支持4大优势产业、4类成长性产品和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对列入规划的重大装备制造业项目和产业集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资金投入、环保、土地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在重点项目建设和招投标中,同等条件下,要优先采用省内企业生产的关键主机和成套设备。对省规划确定的4个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和8个产业集群,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发展规划,制定政策措施,推进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以系统设计、智能控制、清洁制造和关键总成技术为重点,依托骨干企业,开展联合设计、联合制造,形成开放式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争取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列入国家重大创新专项和国债项目,省技术创新专项资金要对装备制造业的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优先给予支持。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支持科研机构利用技术优势创办产业实体,推动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和研究院所整合,组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支持产业基础较好的市和特色产业集群建立公共技术研发平台。

  (三)着力培育优势企业。

  加快推进大型国有装备企业改革改制,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支持中直装备企业积极面向市场,打破体制性障碍,拓宽发展领域,实现快速发展。加快各类装备制造企业兼并、联合、重组步伐,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通过多种途径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更新发展理念,创新经营模式,促进企业由单一设备供应向提供成套设备、安装工程和售后服务转变。支持中小企业与骨干企业建立配套关系,发挥专业化生产优势,向辅机配件专业生产厂商转型。

  (四)引导企业集聚发展。

  各地要把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作为推进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积极运用土地、环保、电价和政府补贴等手段,支持产业集群发展和重点园区建设。省有关部门要支持洛阳、郑州、许昌、新乡等基础较好的地区成为全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集聚区和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发挥好骨干企业的作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吸引相关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壮大产业规模。同时,积极帮助其他地区引导企业提升产品结构,向产业园区集中,形成一批特色明显的装备制造业园区。省规划的8个产业集群要在产品研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方面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集群的综合竞争力。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调整装备企业人才结构,提高研发人员比重,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企业技术中心,在国内装备制造业发达或人才密集的地区设立研发机构。发挥大专院校、技工学校的作用,建立多层次的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大熟练技术工人、专门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大型装备企业要建立内部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技术和管理素质。要通过适当数量持股、技术入股、培训、提高薪酬、重奖突出贡献者等措施,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专业人才,形成留住人才、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

河南省“十一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纷纷调整发展战略,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本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跨世纪竞争的制高点和经济增长及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战略抉择。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阶段,也是世界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转移步伐加快的关键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加快扩大总量规模,突出优势特色,形成局部强势,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提供有力支撑,是新世纪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紧迫任务。为科学指导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省内外资源配置,指导决策重大工程项目,合理安排政府资金,按照全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十五”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十五”以来,全省上下坚持实施“科教兴豫”战略,加强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承接产业转移,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初步形成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主要体现在:

  (一)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005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200亿元、增加值860亿元,居全国第12位、中部第一位;五年年均增长24%和22.6%,占全省工业销售收入和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4.7%、18.7%,比“九五”末提高1.5和3.5个百分点。“十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5%。

  5年来,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势头强劲。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316亿元、增加值79亿元,分别是“九五”末的4.5倍和3.5倍,居中部第一位、全国第12位。“十五”期间,增加值年均增长29.1%,高于全省工业平均增速11.5个百分点。生物医药产业高速发展。2005年完成销售收入382亿元、增加值149亿元,居全国第9位,比“九五”末上升4位,分别是“九五”末的3.6倍和3.4倍,“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9.2%和27.7%。新材料产业迅速壮大。2005年完成销售收入583亿元、增加值228亿元,分别是“九五”末的2.8倍和1.9倍,“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3%和13.3%。

  (二)优势领域初步形成。

  我省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彩电玻壳、新型电池、血液制品、抗生素原料药和超硬材料生产基地。2005年,彩电玻壳、单晶硅片、多晶硅、锂离子电池产量分别达到3000万套、3500万平方英口寸、18吨和2700万安时,分别占国内产量的45%、40%、20%和10%,居全国前列。抗生素发酵吨位3.5万吨、血浆处理量1300吨,产品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0%和35%。超硬材料产量24亿克拉,占国内总量的60%。

  (三)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截至目前,郑州、洛阳、新乡、许昌、安阳、鹤壁6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05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73.8%;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1130亿元、增加值375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59.5%和57.9%,比“九五”末提高2.7个和2.3个百分点。产业要素集聚趋势初显,出现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为代表的郑州高技术产业基地,以电子信息材料和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新乡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安阳、南阳、鹤壁电子元器件产业。

  开发区正在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聚集地。2005年,全省27个开发区聚集了53.3%的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63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和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5.1%、3.3%;郑州、洛阳3个国家级开发区聚集高新技术企业663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的37.4%,完成工业增加值80.5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和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2.4%、1.6%。

  (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加快。

  “十五”期间,通过运用先进制造、生物、信息等一批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效提高了产业竞争力。目前,全省有580家传统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许继集团、宇通客车、中信重机等优势企业着力自主创新,形成了较强的市场扩张能力。已有27家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双五亿”行列,占全省的31%;37家高新技术企业进入省定百户重点企业。目前,我省钢铁连铸比达到100%,吨铝综合电耗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0千瓦时,新型干法水泥的比重达到43%。新产品产值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6.5%和67.5%,比“九五”末提高了160%和30%。

  (五)科技支撑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十五”以来,全省科技成果共获省级以上奖励1750项,其中国家奖励55项,获得专利授权14949件,分别为“九五”的3.7、3.1和1.5倍。在重大疾病防治疫苗、新药、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路由器、超高压继电保护装置、数控机床、高精度铝材、食品安全、大豆纤维、生物技术育种等领域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全省技术研发机构达到1423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86个,比“九五”末增加25个。民营科技企业快速发展,去年达到11022家。依托自主知识产权,华兰生物、华晶超硬材料等一批中小企业呈现出良好的成长性。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总量小、层次低、大企业少,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弱。尤其是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技术产业规模只有广东的2.8%、江苏的5%、山东的五分之一,居中西部第4位。二是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建立,产业持续创新能力弱,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快的要求。全社会研发投入仅为生产总值的0.5%,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5%。一些企业虽有短期辉煌,但未能持续健康发展、做大做强。三是人才数量、结构和素质不能支撑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去年底,全省科技人员总量只有山东的53.3%,发明专利也仅为山东的39%。四是促进产业快速发展的投融资机制不完善。资本市场不健全,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瓶颈制约突出,创业投资机构仅占全国的3.7%,创业资本不足10亿元,且基本未投向高新技术产业。以开放带发展的环境还不够宽松,到河南投资建厂的国内外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少。五是部分地方和企业对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趋势认识不清,信心不足、扶持不够,全省上下还缺乏支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氛围,错失了一些发展良机。

  二、“十一五”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十一五”时期是世界和国内经济加速转型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从市场、要素供给等方面看,“十一五”期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

  (一)消费结构升级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十一五”时期,电子信息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彩色电视向平面、轻量、数字化方向发展,玻壳彩电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平板彩电年均增速将达到38%,玻壳彩电在5%左右。国内对电视的需求,将由每年5000万台增长到8000万台以上。计算机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市场规模将由2100亿元增加到6600亿元左右,税控收款机、网络计算机等产品将成为发展的热点。彩电和计算机的快速增长,为上游产品带来广阔市场空间。预计到2010年,平板电子玻璃、扁平型玻壳的国内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1.4亿平方米和4000万只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年均增速在26%以上,2010年国内市场规模超过6300亿元,带动网络设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建设节约型社会使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照明、锂离子电池等节能型产品需求迅速扩大,预计“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将超过20%,拉动多晶硅需求由2340吨增加到1.3万吨以上。

  生物产业年均增速将超过25%,其中生物医药市场规模由现在的3500亿元增加到1万亿元。为确保能源安全,国家积极推进能源替代,生物能源市场规模由80亿元增加到500亿元。

  新材料产业国内市场规模由现在的3300亿元增加到6500亿元,其中超硬材料及制品年均增速将超过40%,新型合金和耐火材料超过20%以上。

  (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为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在国际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中,沿海地区受资源、劳动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将更多地着眼于引进研发中心、高端产品,发展总部经济,促使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海内外企业为寻求更低廉的制造成本、更广泛的市场,加快进入内陆地区。从而有利于我省发挥比较优势,承接组装型、高载能型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三)良好的基础条件为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我省电力供应充沛、原料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市场潜力巨大、综合交通体系比较发达。突出的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将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要素集聚,也有利于吸引发达地区人才,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另外,通过多年的科技创新,我省已拥有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这也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奠定了较好的技术基础。

  在看到良好发展条件的同时,还应充分认识到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一是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聚优势明显,仍将是未来几年国际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和国家区域布局的重点。二是各省(市)都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到了战略高度,制定优惠政策,竞相吸引产业转移,区域竞争将更加激烈。

  三、我省“十一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十一五”期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立足比较优势,加强自主创新,加快产业化步伐,大力引进外来高新技术企业,着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集中目标、形成合力、整合资源、重点突破,把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培育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先导产业,为本世纪第2个十年我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奠定基础。围绕上述总体思路,要重点提升电子元器件、新型电源两个优势产业,做强硅半导体材料及太阳能电池、新型显示材料及精深加工、超硬材料及制品3大产业链,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能源、新型功能材料3个高成长性行业,培育数字视听、网络及通讯、计算机、软件4类优势产品,壮大郑州、洛阳、新乡、许昌、安阳、鹤壁6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逐步形成郑州—洛阳和安阳—许昌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带。

  (二)主要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一是产业规模快速扩张。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5400亿元,完成增加值2100亿元,比“十五”末翻一番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25%以上。

  二是优势产业更加突出。建成玻壳、锂离子电池、硅半导体材料、新型平板显示材料、超硬材料及制品、血液制品、抗生素原料药等7个全国竞争力最强的生产基地。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5%。到2010年,建成400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5个。在优势产业等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四是骨干企业发展壮大,群体优势明显增强。到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00家,其中销售收入超百亿企业10家,超50亿企业20家,超10亿企业50家。五是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到2010年,沿京广郑州、洛阳、新乡、许昌、安阳、鹤壁6大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到50%。

  四、我省“十一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任务

  (一)调整产品结构,提升电子元器件和新型电源两大优势产业。

  立足自主创新,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增强市场竞争力,保持我省玻壳、锂离子电池等产品的优势地位。

  1.以玻壳为主的电子元器件产业。

  积极应对液晶电视的冲击,支持安彩集团加强自主创新,完成玻壳生产线改造升级,扩大背投玻壳产量,迅速实现产品转型,增强竞争优势。到2010年,扁平轻型玻壳产能达到4500万套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45%以上。

  加快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依托骨干企业,引进战略投资,发展汽车电子和新型网络通讯器件,形成以微型、低耗、多功能产品为主的新格局。“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金冠集团压敏电阻、鹤壁794高能电容、雪城公司智能轮胎监测装置等项目,新增15亿只片式元器件、26万只智能轮胎监测模块等生产能力。

  2.以锂离子电池为主的新型电源产业。

  重点推动企业联合重组,提升技术水平,培育自主名牌。扩大锂离子、镍氢电池材料规模,加快发展高能、便携、动力型电源,积极开发燃料电池。完善新乡(国家)电池产业园功能,引导产业集聚,实现区域配套。“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科隆电器高性能电池材料、金龙集团、思达高科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环宇集团燃料电池等项目,新增锂离子电池产能300亿安时、电池材料18万吨等生产能力。

  (二)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做强硅半导体材料及太阳能电池、新型显示材料及精深加工、超硬材料及制品3大产业链。

  支持骨干企业发挥技术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依托良好的资源支撑条件,加强原料招商,与知名企业合资合作,实现产业上下游配套,提高集约化水平。围绕做强3大产业链,把我省建成全国最大最强的硅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材料、超硬材料及精深加工基地。

  1.硅半导体材料及太阳能电池产业链。

  综合运用电价、土地等政策,扶持洛阳中硅、南阳迅天宇等骨干企业扩大多晶硅生产规模,巩固原料优势,夯实精深加工基础。通过控制半导体材料外销,吸引下游产业进入我省,重点支持洛阳尚德、加拿大阿特斯、生茂光电、晶湛科技发展多晶硅抛光片、单晶硅外延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砷化镓单晶及电子模块、半导体照明器件、移动存储器、集成电路芯片等精深加工产品,实现区域配套,做强产业链。到2010年,多晶硅和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6000吨和350兆瓦,分别占全国的70%和30%以上。

  2.新型显示材料及精深加工产业链。

  一是加强集成创新,按照国际标准高起点发展液晶、等离子电视、手机用玻璃基板等上游产品,建设安彩液晶玻璃基板、洛玻等离子玻璃基板等项目,形成300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力争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5%以上。二是依托三门峡康耀等企业,扩大导电玻璃等深加工产品规模,形成国际竞争力。三是尽快开工建设中星液晶显示屏产业化项目,形成60万台的能力,为吸引沿海地区整机生产企业向我省转移、发展高端产品打好基础。

  3.超硬材料及制品产业链。

  在现有基础上,着力提高材料品级、增加品种、扩大规模。支持黄河旋风、华晶超硬材料、富耐克超硬材料等企业采用群控智能压机等专用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大力发展高品级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等产品,形成品种齐全的材料加工体系。围绕集成电路、汽车、家电、机床等行业急需,发展专用超硬材料制品,实现替代进口,形成制品领域新优势。到2010年,全省金刚石产量达到40亿克拉,占全国的65%;立方氮化硼产量10亿克拉,占全国的85%;超硬材料制品产量达到2400万件,占全国的35%。

  (三)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能源、新型功能材料3个高成长性行业。

  1.生物医药。

  重点提高发酵工程技术水平,建设以青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为主的抗生素原料药基地,积极仿制市场空间巨大的国外专利到期药物,发展以现有优势抗生素为原料的新型高效广谱抗生素药物,开发靶向、缓释、控释、透皮等新型制剂。针对各种重大传染病尤其是新发传染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大力发展快捷、准确的新型诊断试剂和安全、高效基因工程疫苗。利用我省道地中药材资源优势,参照国际认可标准规范,围绕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疗,加快指纹图谱、膜分离等现代制药技术的应用,发展现代中药。“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天方药业抗高血压新药、华兰生物疫苗工程、安图生物诊断试剂等一批项目,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培养一批大品种、大品牌,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医药集团。

  2.生物能源。

  加快速生高产优质能源作物新品种选育,推广利用低质地、荒坡、滩涂实现生物柴油优质原料规模化种植。改进工艺路线,完成燃料乙醇的原料替代,扩大生产规模。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技术相结合,稳步推进生物柴油、纤维质乙醇产业化,使我省生物能源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走在全国前列。继续采用现代生物技术选育农作物及畜禽新品种,发展生物育种产业。“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省农科院能源专用油料作物、高淀粉玉米及甘薯、天冠集团燃料乙醇、罗山金鼎生物柴油等项目,新增年产120万吨生物柴油、60万吨燃料乙醇的生产能力,建成全国重要的生物能源基地。

  3.新型功能材料。

  依托资源优势,强化技术创新,迅速提升初级原料品质,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满足信息、航空、冶金、国防工业的需要,按照高性能、多功能、环境友好的方向,重点支持骨干企业集约化发展新型专用合金、节能耐材和特殊功能材料及制品。“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725所钛合金、维恩克公司镁合金、栾川钼业新型钼板、洛耐院新型耐火材料等项目,建设全国重要的钛、镁、钼合金和耐火材料生产基地。

  (四)承接产业转移,培育数字视听、网络及通讯、计算机、软件4类优势产品。

  1.数字视听领域。

  积极培育以液晶、背投为主的数字电视产业。抓住国家推进数字电视的契机,加强安彩集团与清华大学产学研联合,跟踪国家技术标准制定,抢占市场先机。积极吸引沿海彩电企业来豫建设液晶电视生产线,努力推动安美公司成为TCL全国新一轮战略布局的重点,加快将产品结构调整到以液晶、背投数字电视为主的新格局。发展数字电视机顶盒、数码摄录设备等数字视听产品。“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安彩集团数字电视等11个项目,力争形成年产数字电视500万台、数字电视机顶盒100万台等生产能力。

  2.网络及通讯领域。

  加强设备制造企业与网络运营商、文化传媒的合资合作,形成良性互动,发展下一代互联网和第三代移动通信配套产品。推动骨干企业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大学合作,参与国家技术标准制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雪城、威科姆等骨干企业优势,引进战略投资,推动安全服务器、高性能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产业化,积极发展大功率、远距离通讯产品。“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威科姆公司网络视频点播系统、安彩集团低空补盲雷达、中航光电网络连接器等项目,力争形成年产无线宽带通信设备8000套、网络视频点播系统500万台等生产能力。

  3.计算机领域。

  适应网络化发展要求,抓住国家推行税控收款机等机遇,利用省内市场,强力扶持本地计算机企业和自主品牌产品做大规模。重点支持新飞集团、中信昊源、中安公司等企业发挥拥有核心技术、率先获得市场准入的优势,快速聚集资金、人才等要素,迅速做大税控收款机、网络计算机、涉密计算机等产品规模。积极承接计算机装配产业转移,发展笔记本电脑及配套产品。“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新飞税控收款机、中星公司笔记本电脑等项目,形成年产税控收款机400万台、网络计算机30万台、笔记本电脑20万台等生产能力。

  4.软件领域。

  一是提升中部软件园、863软件孵化器等软件园区配套服务能力。与国际接轨,支持软件企业申请成熟度资格认证,培育一大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与发展活力的中小型软件企业。加快软件代工基地和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鼓励软件企业积极承接分包业务,扩大产业规模。二是推动优势产业信息化进程,依托重大技改项目,带动重点行业应用软件加快发展。三是支持许继集团、辉煌科技、思维科技等骨干企业扩大在电力、铁路、物流等领域的应用软件优势,积极发展信息安全、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等软件。四是大力发展网络游戏、动漫、数字音视频等数字化内容产业。到2010年,软件和系统集成服务业的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

  (五)支持重点园区发展,壮大郑州、洛阳、新乡、许昌、安阳、鹤壁等6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对现有开发区和产业园区进行分类指导,提高产业聚集能力。重点支持郑州、洛阳3个国家级开发区扩大园区规模,开展二次创业,完善孵化和配套服务功能,提升在全国的位次。支持通过国家审核的省级开发区、特色产业园区有效利用土地,有针对性地完善基础条件,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聚集。鼓励利用岗丘、荒滩等非耕用地建立特色工业园区,形成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的载体。

  按照产业集聚、规模发展的要求,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以现有优势产业和园区为基础,促进生产要素向郑州—洛阳和安阳—许昌产业带集中,重点支持郑州、洛阳、新乡、许昌、安阳、鹤壁等市形成产业各具特色、配套体系完善、规模效益显著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支持郑州市巩固软件、信息安全产品、疫苗及诊断试剂产业优势,推进电子玻璃、生物育种、超硬材料制品快速发展,形成以安飞、威科姆、辉煌、中安、华晶、安图等骨干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800亿元。支持洛阳市巩固先进制造、硅半导体材料、钼钨合金等产业优势,推进太阳能电池、电子玻璃、钛合金、电子铜材快速发展,形成以洛单、中硅、尚德、中色科技、轴研科技、725所、中信重机、洛铜、洛玻、栾川钼业等骨干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450亿元。

  支持新乡市巩固新型电源、血液制品、抗生素原料药、医用卫材产业优势,推进数字电视、税控收款机、疫苗、功能材料快速发展,形成以安美、新飞、金龙、环宇、科隆、华兰、飘安、新谊、华星等骨干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386亿元。

  支持许昌市巩固电力电子、超硬材料产业优势,推进生物能源、生物育种、功能材料快速发展。形成以许继、黄河、元化生物、科力、山水、北方花卉等骨干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350亿元。

  支持安阳市巩固提升玻壳、数控机床产业优势,推进等离子玻璃、光盘、创新药物、生物育种快速发展,形成以安彩集团、鑫盛机床、安阳锻压、利华制药、中棉所等骨干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68亿元。

  支持鹤壁市巩固电子元器件、镁合金、通讯产品产业优势,推进汽车电子、无人机、锂离子电池、医疗器械快速发展,形成以维恩克、迈世通、天海、博大、诺亚电子、无线电四厂等骨干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45亿元。“十一五”期间,通过建设6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逐步形成郑州—洛阳和安阳—许昌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带,拉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同时,支持南阳、驻马店、漯河等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开发区、产业园区,按照强化特色、规模推进的要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发展。

  (六)实施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

  着眼于抢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制高点,解决支柱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超前部署16个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十一五”期间,通过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吸引高层次技术人才,集中目标,规划实施一批重大产业技术创新项目。大力开展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争在电子信息材料制备、下一代互联网设备、重大疫病诊断与防治、生物柴油、优良品种选育、新型合金、食品常温保鲜、光机电一体化装备等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取得一批高水平的成果,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和支柱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五、加快发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

  (一)加强宏观引导和政策扶持。

  加强规划引导,统一认识,明确要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支持加快发展的氛围。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综合运用土地、规划、投资等手段,支持重点项目建设。运用政府采购手段,培育自主品牌。支持省内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在推动百户重点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根据规划确定的发展重点,优选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前景广阔的高成长性中小企业,采取更为灵活的动态管理机制进行重点引导和扶持。

  (二)提高大型骨干企业持续创新能力。

  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引导重点企业制定创新发展战略,建立持续创新机制,建设高层次的技术中心,积极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推动以资本为纽带的产学研联合,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建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引导企业将研发机构延伸到科技资源丰富的发达地区和国家,加快掌握核心技术。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加大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力度,完善激励机制,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深入开展百户重点企业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完善服务和保护机制,提高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发展科技咨询、成果评估、技术产权交易等中介服务机构,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三)发挥重点高校、科研机构的引领作用。

  整合科技资源,加快建设开放式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改革科研领域的职称评审、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加快解决科研与生产相脱节的问题。推动各类科研机构完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建立开放型研究开发体系,重点建设若干创新型科研机构,构筑高水平科研基地。发挥高等院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重点建设若干研究型大学,构筑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落实科技人员以知识、技术、成果、专利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支持高校、中央驻豫和省重点科研院所提高创新能力,引导其围绕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技术环节,会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发挥好技术辐射带动作用。

  (四)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融资支持。

  增加政府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性资金,努力拓宽融资渠道。省工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要向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倾斜。引导政府投资主体逐步退出一些现有的投资领域,转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健全资本市场,引导企业通过股票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用好政府引导资金,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扩大创业资本规模,发挥政府创业投资企业的引导作用,集中投向高新技术领域,壮大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加快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拓宽退出渠道,提高创业投资效率。

  (五)改进招商方式,促进产业发展。

  积极探索专项招商、原料招商、定点招商、网上招商和委托招商等新模式,引导各地将招商引资的着力点更大程度地放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依托优质资产和重大项目,推动重点企业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合资合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充分发挥各类开发区和产业园区的平台作用,积极运用土地、政府补贴等手段,支持重点园区建设,完善配套服务,降低商务成本,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六)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继续落实引进人才优惠政策,以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和优势企业为主体,加快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建立开放的人才流动机制,鼓励专业研究人员、高校教师和企业科技人员间的互聘互兼,着力培养熟悉市场、具有较强集成创新和管理能力的人才队伍。鼓励企业实行股权和期权的薪酬管理模式,对在技术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重奖。

  (七)明确责任,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

  加强对全省各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的考核,提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紧迫感。将国有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纳入企业领导人经营业绩考核目标,督促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带动自主创新。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