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转型升级投资指南>的通知

工业转型升级投资指南
(报批稿)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〇一一年十月
-i-
目录
第一章品种质量...................................................................................................... 1
一、石化和化工行业........................................................................................ 1
(一)石化.............................................................................................. 1
(二)农药.............................................................................................. 1
(三)化肥............................................................................................... 2
(四)氯碱............................................................................................... 2
(五)涂料............................................................................................... 2
(六)橡胶制品....................................................................................... 3
(七)合成材料....................................................................................... 3
(八)染料...............................................................................................4
(九)氟硅材料.......................................................................................4
(十)聚氨酯........................................................................................... 5
(十一)专用化学品............................................................................... 5
(十二)其他........................................................................................... 5
二、钢铁行业..................................................................................................... 6
(一)钢铁............................................................................................... 6
(二)炭素制品....................................................................................... 7
(三)其他............................................................................................... 7
三、有色金属行业............................................................................................. 8
(一)常用有色金属............................................................................... 8
(二)稀有金属....................................................................................... 8
(三)稀土金属....................................................................................... 9
(四)其他功能材料............................................................................... 9
四、建材行业..................................................................................................... 9
(一)水泥制造....................................................................................... 9
(二)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0
(三)玻璃.............................................................................................10
(四)建筑卫生陶瓷............................................................................11
(五)非金属矿及其制品....................................................................11
(六)新型建筑材料............................................................................ 12
-ii-
(七)无机非金属新材料.................................................................... 12
五、新材料...................................................................................................... 12
(一)新型功能材料............................................................................ 12
(二)先进结构材料............................................................................ 14
(三)高性能复合材料.........................................................................15
(四)其他.............................................................................................15
六、汽车行业...................................................................................................15
七、船舶行业...................................................................................................16
八、机械行业.................................................................................................. 18
(一)农业机械.................................................................................... 18
(二)内燃机.........................................................................................19
(三)汽车行业.....................................................................................19
(四)工程机械..................................................................................... 20
(五)仪器仪表.................................................................................... 21
(六)文化办公设备............................................................................ 21
(七)石油化工通用机械..................................................................... 22
(八)塑料机械..................................................................................... 25
(九)印刷装备..................................................................................... 25
(十)机床工具..................................................................................... 25
(十一)电工电器................................................................................. 27
(十二)机械基础件............................................................................. 28
(十三)特种锻铸件............................................................................. 32
(十四)食品和包装机械..................................................................... 33
(十五)轨道交通装备......................................................................... 33
(十六)重型矿山机械......................................................................... 33
(十七)其他民用机械......................................................................... 35
(十八)三基产业平台建设................................................................. 35
九、纺织行业................................................................................................... 36
(一)纺织............................................................................................. 36
(二)服装制造..................................................................................... 37
(三)化学纤维制造............................................................................. 37
十、轻工行业................................................................................................... 38
(一)家用电器、照明电器及电池..................................................... 38
-iii-
(二)皮革、皮毛、羽毛(绒)及其制品......................................... 39
(三)塑料制品..................................................................................... 39
(四)文教体育用品............................................................................. 39
(五)日用化学品................................................................................. 39
(六)日用金属及设备制造................................................................. 39
(七)日用玻璃和陶瓷......................................................................... 40
(八)食品............................................................................................. 40
(九)其他............................................................................................ 41
十一、医药行业.............................................................................................. 41
(一)化学药........................................................................................ 41
(二)中药............................................................................................ 41
(三)生物制药技术.............................................................................42
(四)医疗器械.....................................................................................42
(五)其他.............................................................................................42
十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43
(一)通信设备制造.............................................................................43
(二)计算机.........................................................................................44
(三)数字视听..................................................................................... 45
(四)集成电路..................................................................................... 46
(五)电子元器件................................................................................. 46
(六)应用电子.....................................................................................48
(七)电子专用设备与测量仪器.........................................................48
(八)平板显示..................................................................................... 50
(九)绿色电池.....................................................................................51
(十)其他............................................................................................. 53
十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53
(一)基础软件..................................................................................... 53
(二)嵌入式软件................................................................................. 53
(三)应用软件..................................................................................... 54
(四)信息技术服务............................................................................. 54
第二章节能减排..................................................................................................... 56
一、石化和化工行业....................................................................................... 56
(一)基本化学原料............................................................................. 56
-iv-
(二)农药............................................................................................. 58
(三)化肥............................................................................................. 58
(四)橡胶制品..................................................................................... 59
(五)涂料............................................................................................. 59
(六)其他............................................................................................. 59
二、钢铁行业................................................................................................... 59
(一)铁矿............................................................................................. 59
(二)焦化............................................................................................. 59
(三)炼铁............................................................................................. 60
(四)炼钢............................................................................................. 60
(五)轧钢............................................................................................. 60
(六)其他............................................................................................. 60
三、有色金属行业...........................................................................................61
四、建材行业................................................................................................... 62
(一)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62
(二)非金属矿及其制品..................................................................... 62
(三)水泥制造..................................................................................... 63
(四)玻璃............................................................................................. 63
(五)建筑卫生陶瓷............................................................................. 63
五、汽车行业................................................................................................... 63
六、航空工业................................................................................................... 64
七、船舶行业................................................................................................... 64
八、机械行业................................................................................................... 65
(一)高效节能降耗减排及资源综合利用装备产品......................... 65
(二)环保设备..................................................................................... 70
(三)装备工艺改进............................................................................ 71
九、纺织行业................................................................................................... 72
(一)纺织............................................................................................. 72
(二)化学纤维制造............................................................................. 73
十、轻工行业...................................................................................................74
(一)家用电器、照明电器及电池.....................................................74
(二)造纸及纸制品.............................................................................74
(三)皮革.............................................................................................74
-v-
(四)食品............................................................................................. 75
(五)日用玻璃和陶瓷......................................................................... 75
(六)塑料制品..................................................................................... 76
(七)日用化学品................................................................................. 76
(八)五金制品..................................................................................... 76
十一、医药行业............................................................................................... 76
十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77
十三、节能减排共用技术推广示范应用....................................................... 77
第三章安全生产..................................................................................................... 79
一、石化和化工行业....................................................................................... 79
二、钢铁行业................................................................................................... 82
三、有色金属行业........................................................................................... 85
四、建材行业...................................................................................................88
五、民爆行业................................................................................................... 89
(一)工业炸药..................................................................................... 89
(二)工业雷管..................................................................................... 90
(三)工业导爆索................................................................................. 90
六、汽车行业................................................................................................... 90
七、船舶行业...................................................................................................91
八、机械行业...................................................................................................91
(一)重型矿山机械.............................................................................91
(二)其他............................................................................................. 92
九、轻工行业................................................................................................... 93
第四章装备改善..................................................................................................... 95
一、石化和化工行业....................................................................................... 95
(一)基本化学原料............................................................................. 95
(二)化肥............................................................................................. 95
(三)橡胶制品..................................................................................... 95
二、建材行业................................................................................................... 96
三、新材料....................................................................................................... 96
四、汽车行业................................................................................................... 97
(一)整车设备..................................................................................... 97
(二)研发与测试................................................................................. 98
-vi-
五、船舶行业................................................................................................... 98
六、机械工业................................................................................................... 98
(一)工程机械..................................................................................... 98
(二)通用零部件................................................................................. 98
(三)其他民用机械...........................................................................100
七、纺织行业.................................................................................................100
八、轻工行业................................................................................................ 101
(一)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 101
(二)造纸及纸制品.......................................................................... 101
(三)文教体育用品制造...................................................................102
(四)日用品及其他制造...................................................................102
(五)食品...........................................................................................103
九、医药行业.................................................................................................103
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104
十一、软件业................................................................................................ 104
第五章两化融合...................................................................................................105
一、企业信息化.............................................................................................105
二、行业信息化.............................................................................................106
(一)航空...........................................................................................106
(二)船舶...........................................................................................106
(三)机械.......................................................................................... 107
(四)纺织.......................................................................................... 108
(五)轻工...........................................................................................109
(六)生产性服务业...........................................................................109
三、区域信息化.............................................................................................109
四、转型升级重点领域信息化.....................................................................109
(一)节能减排...................................................................................109
(二)安全生产.................................................................................. 110
(三)电子商务.................................................................................. 110
(四)物流......................................................................................... 111
(五)物联网应用............................................................................. 111
五、技术和产品........................................................................................... 111
第六章军民结合..................................................................................................113
-vii-
一、建材行业................................................................................................113
二、船舶行业................................................................................................113
三、航空行业................................................................................................113
四、纺织行业................................................................................................ 115
五、医药行业................................................................................................ 115
六、其他........................................................................................................ 115
(一)军民共用产品.......................................................................... 115
(二)军民共用技术.......................................................................... 116
(三)新材料...................................................................................... 116
(四)专用及特种设备...................................................................... 116
1
第一章品种质量
品种质量领域重点任务是以开发品种、提升质量、创建品牌、
改善服务和提高效益为重点,提升工业产品质量,加强自主品牌培
育,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引领和创造市场需求,提高工业
核心竞争力。
一、石化和化工行业
(一)石化
1. 芳烃。采用冷冻技术提高二甲苯纯度,使之达99.9%以上;
针对装置规模大型化,改造升级SCS 系统(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保证装置操作稳定,维持更高稳定性和合格率。选用新型催化剂,
使重芳烃转化为混合二甲苯,提升芳烃联合装置产品质量、提高装
置经济效益。
2. 烯烃。促进烯烃原料轻质化多元化,全面提升炼化技术和大
型装备国内保障能力。
(二)农药
3. 原药。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农药品种,提高
农药产品的安全性、环保性。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技术水
平,提高收率、提高原料利用率、提高纯度、减少有害副产物种类
及含量。对农药产品的主要有害杂质实施限量控制,提高对人身、
动植物和环境的安全度,主要有害杂质限量控制及质量与国际接轨。
4. 制剂。通过改善制剂配方、开发专用助剂、提高加工技术工
程化水平,开发新型制剂、提高农药制剂稳定性、安全性。
5. 生物制药。鼓励发展生物农药,支持生物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2
(三)化肥
6. 氮肥。鼓励基础肥料生产企业发展尿基复合肥、硝基复合肥、
大颗粒尿素以及添加增效剂、微量元素的功能性肥料,适应农业测
土配方施肥的要求。
7. 磷钾肥。适度发展熔融钙镁肥料等多元品种。完善现有磷钾
肥基地建设,开发和推广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加快境外钾肥基地
建设,鼓励湿法磷酸精致及食品级、电子级磷酸(盐)的开发,支
持海水提钾、难溶性钾矿的开采。
8. 新型专用肥。开发缓、控释肥、全水溶性肥料等新型肥料,
发展按配方施肥要求的复混肥、缓控释肥、生物化肥等高端专用肥
料。
(四)氯碱
9. 开发高抗冲性能聚氯乙烯特种树脂和管材、型材、阻燃型等
聚氯乙烯专用料。
(五)涂料
10. 水性涂料。发展水性汽车涂料、水性木器涂料、水性防腐
涂料、水性集装箱涂料及其匹配涂装技术。
11. 专用涂料。支持以功能性涂料为饰面的外墙保温技术,开
发具有阻燃效果的隔热材料与耐大气腐蚀性的反射型隔热材料相结
合的保温涂料。开发用于大型飞机、大型船舶及高铁等重点领域的
特殊涂料。
12. 实验及模拟应用。建立大型模拟涂料产品涂装实验室,建
立涂料产品涂装的模拟现场。发挥涂料研发、生产、使用单位的协
同作用,开展系统的施工技术研究,实现涂料配方实验设计的科学
化、规模化及自动化,提高涂料的实际应用水平。
3
(六)橡胶制品
13. 轮胎。提高无内胎载重子午线轮胎的比例,轿车子午线轮
胎提高扁平化、大轮辋、高性能产品的比例。提高轮胎综合性能(如
滚动阻力、噪声、湿滑等方面性能)水平。建设对行业开放的轮胎
试验场,形成试验场测试手段和方法。建立轮胎滚动阻力、噪声和
力学研究实验室,提升轮胎综合性能基础研发能力。
14. 传动及输送带。汽车高速耐高温同步带等高新技术传动带、
煤矿井下分层织物芯输送带及井下低烟低毒阻燃输送带。提高管状
输送带和高倾角输送带等新型输送带技术水平。提高耐热输送带耐
热等级和延长使用寿命。
15. 胶管。提升汽车用胶管制造技术和产品性能,填补国内高
档汽车用胶管的空白。加快高压钢丝编织胶管和缠绕胶管的更新换
代速度,使脉冲寿命达到100 万次水平。研究开发海上输油胶管、
高压钢丝增强树脂软管、无噪声汽车刹车胶管、节能胶管、薄壁胶
管和轻体胶管、耐特殊介质和环境胶管等。推广无铅胶管工艺。通
过改进工艺,实现胶管轻量化和产品特色化。
16. 其他。加快汽车橡胶配件产业及公路、铁路、水利和建筑
等基础设施橡胶制品的研发和应用。鼓励高分散性白炭黑发展利用。
(七)合成材料
17. 合成树脂。积极开发精细化、专用化和系列化的聚氯乙烯、
聚乙烯、聚丙烯产品。推进国产化管材级氯化聚氯乙烯(CPVC)树
脂、ABS 树脂、电子级环氧树脂的研发与应用。大力发展功能性树
脂,积极开发新型特种合成树脂。
18. 合成橡胶。发展国内紧缺的异戊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丁
腈橡胶、溶液丁苯橡胶、(卤化)丁基橡胶、SIS 弹性体、聚氨酯弹
性体、氯丁橡胶(丁二烯路线)、丙烯酸酯橡胶、聚硫橡胶等新胶种。
加快杜仲高产橡胶培育速度和规模,开发和研究应用其他橡胶资源。
4
大力发展长寿命、高性能橡胶材料和制备工艺,大幅提高密封件可
靠性,发展F、H 级亚胺薄膜和特高压绝缘材料。
19. 合成纤维。发展高附加值、高性能合成纤维单(聚合)体,
丙烯腈、已内酰胺、已二腈等合成纤维单体。
(八)染料
20. 分散染料。开发高洗涤牢度、高上染率、高耐晒牢度、高
超细旦聚酯纤维等染色,低沾污性、小浴比染色、短时染色,以及
一次成功染色用、一浴一步法染色等的新型高性能分散染料。
21. 活性染料。开发用于高固着率、高色牢度、高提升性、高
匀染性、高重现性染色,低盐染色、低温染色、小浴比染色、短时
染色、湿短蒸轧染,以及一次成功染色、一浴一步法染色等的新型
高性能活性染料。
22. 有机颜料。开发调制汽车漆用有机颜料品种;调制印钞油
墨用的有机颜料品种;高档塑料制品(包括纺前纤维)着色用颜料
品种(钛白粉发展氯化法);高光通量、高颜色饱和值、高工程化颜
料。
23. 色母粒。多功能色母粒,高性能工程塑料、热塑弹性体色
母粒。
24. 纺织印染助剂。开发适应新型纺织纤维和新型染整技术需
要的环保型专用印染助剂。
(九)氟硅材料
25. 有机硅材料。加强苯基单体、苯基硅油、苯基硅橡胶、甲
基苯基硅树脂等系列产品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及高透明、耐高温、
防水、防紫外的LED 和太阳能电池封装用的有机硅材料关键技术和
产品的开发。
26. 氟材料。加强全氟醚单体及其尖端全氟聚合物关键技术与
系列产品的开发,环境友好型ODS 替代品关键技术和产品的开发,
5
三氟单体及其系列产品的关键技术开发,含氟电子化学品、新能源
含氟材料等高性能含氟精细化学品技术与产品开发。
(十)聚氨酯
27. 聚氨酯水分散液。合成革、涂料、胶黏剂等用聚氨酯水分
散液(PUD)工业生产技术改造和开发(包括PUD 万吨级规模新型连
续化生产工艺和设备,特种原料和助剂)。
28. 熔纺氨纶。熔纺氨纶用稳定、高性能切片生产技术(包括
原料配方、关键设备、工艺控制和配套的高性能交联剂生产技术)
改造和开发。
(十一)专用化学品
29. 安全型高性能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如蛋氨酸等)、环保型水
处理剂、环保型塑料添加剂、高性能电子化学品、无卤阻燃剂、低
汞/无汞催化剂、改进型、水基型胶粘剂和新型热熔胶,环保型吸水
剂、水处理剂、功能性膜材料等。
(十二)其他
30. 石化行业检测能力建设。为石化原材料和产品全寿命周期
的质量检测、评价、分析、验证等提供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服务企
业和第三方公共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机构能力改造提升项目。
31. 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高端石化产品和专用料以及新型专
用精细化学品。加快发展高性能高品质胶粘剂和光固化型压敏胶。
32. 联碱法鼓励研发使用国产大型氯化铵造粒技术。采用“低
碳全卤制碱”新工艺,提高联碱法纯碱产品质量,NaCl 含量平均≤
0.5%左右,使纯碱产品质量达到氨碱法质量水平,能够批量生产GB
2101-2004 中I 类优等品,所有产品质量大大优于GB 2101-2004
中II 类优等品。
33. 发展环氧丙烷(过氧化氢法)、离子交换法双酚A、多乙烯
6
多胺、1,3-丙二醇、脂肪族和脂环族二异氰酸酯(ADI)。
二、钢铁行业
(一)钢铁
34. 建筑用钢。420MPa 及以上建筑和桥梁等结构用中厚板,推
广使用400MPa 及以上热轧带肋钢筋等节能高效钢材。
35. 高强度高塑性热轧薄板。高强热轧DP 钢、马氏体钢、深冲
高强度钢等。
36. 汽车动力系统用钢。齿轮钢、非调质钢、轴承钢和弹簧钢,
易加工、长寿命钢材。
37. 汽车用高强度冷轧板。IF 钢(无间隙原子钢)、BHIF(烘烤
硬化IF 钢)、HSIF 钢(高强IF 钢)、DP 钢(双相钢)、CP 钢(多相
钢)、TRIP 钢(相变诱导塑性钢)、600MPa 级及以上高强度汽车板。
38. 管线钢。油气输送用高性能管线钢。
39. 造船用钢。高强度船舶用宽厚板、海洋工程用钢。
40. 铁路用钢。高速重载铁路用钢轨、车轮用钢。
41. 硅钢。低铁损高磁感取向硅钢、高牌号高性能无取向硅钢。
42. 核电用钢。核电用特殊不锈钢、焊接材料、安全壳高强度
调质钢、核岛压力容器钢板及锻件、转子锻件合金钢、不锈钢包壳
管、不锈钢导向管、核岛压水堆内构件、核岛屏蔽泵材料。
43. 耐蚀钢。耐腐蚀耐磨损钢材。
44. 高性能基础零部件用钢。高速精密重载轴承、高性能齿轮
及传动装置、高强度固件、高应力弹簧、高性能链条等特殊钢棒线
材,高性能液压铸件、机床滚珠丝杠和直线导轨用钢。
45. 工模具钢。高品质特钢锻轧材、高纯净度优质模具钢、硬
质合金刀具材料等。
46. 超超临界火电用钢。高温、高压、高热强性、高持久强度、
抗腐蚀性钢。
7
47. 不锈钢。超纯铁素体不锈钢、超级奥氏体不锈钢、高温耐
蚀合金、高合金油套管、特种耐腐蚀油井管、特种耐蚀船板、氮合
金不锈钢。
48. 其他高品质特殊钢。强度大于1400MPa 的超高强度钢,含
镍36%的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用殷瓦钢、高温合金、抗撕裂钢
板、镍基合金无缝管、涡轮叶片和涡轮盘用高温合金钢。
(二)炭素制品
49. 电极。重点发展直径600mm 及以上超高功率电极、石墨(质)
化阴极、埋弧电炉用特大直径(直径1240mm 以上)炭质电极。
50. 特种石墨。重点开发和生产高炉用微孔和超微孔炭砖,高
强、高密、高纯、高模量石墨及特种炭材料,炭纤维及其制品,医
用炭素材料,优质增碳剂(碳含量大于98%)。
(三)其他
51. 产品质量。大力推广提升钢材表面和内部质量、尺寸精度、
加工和应用等性能、指标及产品稳定性的工艺和技术,重点改进特
殊用钢、不锈钢的工艺和技术。
52. 工艺技术。加大高洁净度、高抗腐蚀性、高塑性变形等关
键钢材工艺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53. 检测分析。为钢铁原材料和产品全寿命周期的质量检测、
评价、分析、验证等提供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服务企业和第三方公
共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机构能力改造提升项目,加强在线检测能力
建设。
54. 新一代热机械控制加工(TMCP)工艺技术。在线热处理、
在线性能控制、在线强制冷却。
55. 研发。建立相应配套的中试设备,建立相应的产品研发体
系。
8
三、有色金属行业
(一)常用有色金属
新型铝合金材料
56. 大型及超大型铝合金工业材。满足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
需要的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型材。
57. 铝合金汽车板。AA6016 类、AA6022 类、AA6111 类,厚度
0.7~1.2mm,宽度1600~2300mm。
58. 2、7 系系列铝合金。超高强度、高抗损失合金。
59. 深冷铝合金板材。板材的平整度、焊接强度、剥落腐蚀性
能、含氢量等满足LNG 船舶储罐用及陆地储存用罐体的要求。
镁合金
60. 挤压型材。挤压强度大于200MPa,屈服强度大于100MPa。
61. 镁合金热轧板材。抗压强度大于280MPa,延伸率大于25%。
62. 镁合金锻件。抗压强度大于280MPa,延伸率大于10%。
铜合金
63. 环保铜合金。铋、硅、碲系无铅易切削。
64. 电子引线框架材料。微电子用铜、镍、硅和铜、硌、锆等
系合金。
65. 高性能铜合金管。耐腐蚀、高效热交换器用铜管。
(二)稀有金属
66. 高性能硬质合金。含集成电路微钻、数控机床刀片、盾构
机刀具及其它专用刀具;复合轧辊材料、挖掘齿材料等。
67. 高性能钨钼材料。含宽幅钨板、大规格钼板、大规格钼电
极、高品质钼粉及钼坯等。
68. 钽铌材料。含高比容钽粉、细晶钽片、铌521 合金等。
69. 核级材料。含原子能级海绵锆铪材料及其锆合金管材等。
9
70. 贵金属材料。含铂系金属电极浆料、催化剂材料等。
71. 钛合金材料。高性能宽幅钛合金板和宽厚板(大型飞机、
船舶、石化、核电等专用)、钛及钛合金带材、钛合金型材(合金型
号TA15、TC4 等)、大规格钛合金棒材及大型钛锻件。
(三)稀土金属
72. 稀土合金速凝薄片。柱状晶宽度0.2~0.5μm。
73. 高性能磁性材料。烧结钕铁硼磁能积55MG0e 以上,粘结钕
铁硼磁同性能积12MG0e 以上、异性磁能积20MG0e 以上。
74. 高性能荧光粉。含三基色荧光粉(光效大于80lm/W,寿命
大于5000 小时)、CCFL 荧光粉、LED 荧光粉、PDP 荧光粉等。
75. 稀土储氢材料。最大放电容量大于330mAh/g。
76. 高档稀土抛光粉。密度为0.8~0.9g/cm3。
77. 蜂窝陶瓷整体催化剂。满足国Ⅳ、Ⅴ排放标准,使用寿命
16 万公里。
78. 高热稳定性铈锆助催化材料。使用温度1000℃。
(四)其他功能材料
79. 高性能靶材。含IT0 和高纯铝、铜、钛、镍、钨、钼、钽
能等合金钯材。
80. 电子专用焊料。
四、建材行业
(一)水泥制造
81. 扩大品种。提高水泥细度、强度、安定性、掺量控制,支
持开发混合材品种,铝酸盐、低碱、白水泥、油井水泥、硫铝酸盐
水泥等特种水泥,满足重点工程建设的特殊需求。
10
(二)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82. 混凝土。高性能和高耐久性混凝土。
83. 外加剂。高性能环保型混凝土外加剂。
84. 建筑用水泥制品。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异型桩(如竹
节桩等),大规格超长管桩,大稍径、大弯矩混凝土电杆、金属混凝
土杆塔。顶进法施工用钢筒混凝土管以及钢板混凝土复合管件,柔
性接口钢筋混凝土管、钢承口钢筋混凝土顶管、带管座钢筋混凝土
管、内衬式复合钢筋混凝土管及其管件。
85. 电力用水泥制品。大口径电力电缆管、非圆形混凝土管(箱
涵)、矩形渠、共同渠,整体或组装式混凝土检查井及钢纤维混凝土
井盖。
86. 新农村建设配套用装配式混凝土构配件。装配式混凝土储
水罐、沼气池、化粪池等。
87. 工业及民用建筑用水泥制品。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类
构件、高质量多功能的外墙挂板、叠合梁板类构件、清水混凝土构
件、装饰混凝土构件、节能型建筑用混凝土空心内墙板、混凝土复
合外墙板等,生态混凝土制品(透水混凝土制品、护坡挡土混凝土
制品、装饰混凝土制品等)。
88. 铁路用水泥制品。II、III 型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岔枕、桥
枕,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支柱,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板,与盾构法隧道
施工技术相配套的是高精度、高强度、高抗渗性的钢筋混凝土管片,
隧道顶部防火板,高层建筑烟道、通风管,高铁隔音屏障等。
(三)玻璃
89. 扩大品种。150 万平方米/年及以上的增透型超白压延玻璃,
超白浮法玻璃,TCO 导电玻璃,Low-E 玻璃,超薄浮法玻璃(0.7mm
以下),超薄高铝浮法玻璃(0.5mm 以下),超薄硼硅酸盐玻璃(0.5mm
以下,溢流下拉法)。
11
90. 提高质量。减少平板玻璃微缺陷,提高光学变形角,开发
玻璃纤维品种、规格。
(四)建筑卫生陶瓷
91. 扩大品种。薄型陶瓷砖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节水型、
轻量化卫生陶瓷的技术研发和应用,轻质隔热、保温陶瓷砖的开发
和应用,防污、防滑等功能型陶瓷砖的开发,标准化原料的生产制
备和推广应用,智能化成套卫生洁具的研发和生产。
(五)非金属矿及其制品
92. 专用矿物功能填料。高岭土、滑石、硅灰石、云母、膨润
土等。
93. 保温、耐磨、密封材料。新型高性能温石棉、针状硅灰石
等摩擦材料、耐高温、高压、耐腐蚀石墨基密封材料。
94. 催化、绝缘研磨材料。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
粘土等催化、裂化载体、吸附材料,高性能绝缘材料、减磨材料及
润滑材料、电子元件包覆材料、研磨材料、高性能电极材料。
95. 环保净化产品。生活及工业废水、废气处理吸附材料、核
废料处置材料及辐射屏蔽材料等环保净化产品。
96. 纳米材料。高技术战略新兴产业及军工国防等急需高纯石
英材料、石墨新材料、高岭土、膨润土等纳米新材料。
97. 耐火材料。全氧燃烧玻璃熔窑上部结构用低玻璃相渗出熔
铸耐火材料,煤系高岭土替代高铝矾土系列耐火材料产品,鼓励开
发使用无铬耐火材料产品。
98. 石膏及混凝土加气块。石膏制品的板材薄型化,石膏保温
板、石膏保温砌块等复合型建筑石膏制品。10 万立方米/年以上的
优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板。
12
(六)新型建筑材料
99. 新型墙体材料。砌块、建筑板材和多功能复合一体化产品,
轻质化、空心化产品,石膏板复合保温板、硅酸钙板、外装饰挂板、
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及各类多功能复合板等产品,高强度、高孔洞率、
高保温性能的烧结制品及复合保温墙体材料。
100. 保温绝热材料。建筑外保温用高性能防火保温材料,节能
自保温型建筑墙体及材料,高速运输装备用安全型绝热材料及制品,
真空隔热材料、热反射材料、相变材料等新型绝热材料,耐1300
℃以上高温的绝热材料及制品。
101. 建筑防水材料。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自粘型防水卷材、热
塑性弹性体(TPO)防水卷材、种植屋面用抗根穿刺防水材料及防水
保温一体化产品,柔性太阳能薄膜防水卷材、现场施工性能优良的
高性能防水材料新产品,聚氨酯防水涂料、聚合物乳液类防水涂料
和玻纤胎沥青瓦等。
102.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环保型墙纸、环保型建筑涂料,绿色
环保、功能型实木复合地板和强化木地板,环保多功能型门窗,防
腐木材、木塑,耐水、耐火、高强等功能性纸面石膏板,彩色、覆
膜、保温、彩色氟碳、防火及变色铝塑复合板等。
(七)无机非金属新材料
103. 玻璃纤维。热塑性玻纤增强纱、电子细纱等的规模化生产,
完善浸润剂配方体系,单丝在线涂覆技术及其制品。
104. 玻纤制品。玻纤制品在防火隔热、摩擦密封、防水材料、
环保过滤、能源化工、道路交通等领域的开发应用。
五、新材料
(一)新型功能材料
105. LED 材料。高质量衬底材料、金属有机源(MO)、封装用
13
的高性能环氧树脂、硅胶以及荧光粉等关键材料;高端LED 封装材
料,高亮度、大功率LED 芯片材料。
106. 光电子材料。发展大尺寸锗系材料、ZnS、ZnSe、SiC 红
外材料,满足制造高端光电子产品需求。发展高亮度、大功率LED
用高纯贵金属及合金蒸发材料。
107. 新型元器件材料。发展覆铜板材料及电子铜箔;压电与系
统信息处理材料;高热导率陶瓷材料和金属复合材料;片式超薄介
质高容电子陶瓷材料、电容器材料及高性能电容器薄膜;高端电子
浆料;低温共烧陶瓷(LTCC)多层基板,高性能磁性材料等。
108. 半导体材料。发展8~12 英寸电子级单晶硅及硅片,开
发12 英寸硅单晶的晶体生长、晶片加工与处理技术,建设满足65~
32nm 线宽集成电路需求的12 英寸抛光片、外延片和SOI 片及SiGe/Si
外延片产业,发展氮化镓、砷化镓、碳化硅、磷化铟、锗等新型半
导体,铜铟镓硒、铜铟硫、碲化镉等新型薄膜光伏材料。推动光伏
级多晶硅大规模清洁低成本生产、多晶硅副产物高附加值综合利用、
以及多晶硅生产共性配套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突破与集成。
109. 电力电子器件材料。电力电子器件关键材料、配套件的技
术研发,解决高阻区熔单晶、陶瓷覆铜板、铝碳化硅基板、管壳等
的生产关键技术应用。
110. 锂离子电池材料。突破锂电池隔膜,特别是动力锂离子电
池隔膜材料;新型电极材料如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及其他新
型正负极材料;新型电解质、溶剂和添加剂,如锂离子电池用的含
氟化合物六氟磷酸锂、氟代碳酸乙烯酯、双亚铵锂等。
111. 绿色电池材料。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光热发电薄膜材料
等研发和产业化。
112. 膜材料。发展氯碱用全氟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全氟离
子交换膜、无机分离膜等高性能膜材料。
113. 稀土材料。发展超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安全材料、稀土
14
发光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等稀土功能材料。开发高
端研磨抛光材料、新型催化材料。
114. 非晶合金。铁基非晶合金、纳米晶合金。
115. 建筑材料。高效阻燃安全的保温隔热材料、新型墙体和屋
面材料、隔音材料、蓄热、蓄光陶瓷、建筑防水和密封材料等新型
绿色建材。
116. 高新技术纤维材料。碳纤维、芳纶、高强高模聚乙烯、聚
苯硫醚、玄武岩、溶剂法纤维素纤维、聚乳酸纤维、生化法PTT 纤
维、多类蛋白纤维等高新技术纤维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
117. 其他功能材料。贵金属导电材料/焊接材料/催化材料、器
件封装用低膨胀合金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电子功能陶瓷材料等、
仪表功能材料新型电子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
118. 特种橡胶。提高丁基橡胶(IIR)、丁腈橡胶(NBR)、乙丙
橡胶(EPR)、异戊橡胶(IR)、聚氨酯橡胶、氟橡胶及相关弹性体等
生产能力,开发丙烯酸酯橡胶及弹性体、卤化丁基橡胶、氢化丁腈
橡胶、耐寒氯丁橡胶和高端苯乙烯系弹性体、耐高低温硅橡胶、耐
低温氟橡胶等品种。
119. 工程塑料。发展非光气法聚碳酸酯(PC)、聚甲醛(POM)、
聚酰胺(P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苯醚(PP0)和聚
苯硫醚(PPS)等产品,开发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和聚萘
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等新型聚酯、特种环氧树脂和长碳链聚酰胺、
耐高温易加工聚酰亚胺等新产品或高端牌号。
(二)先进结构材料
120. 发展高端铝合金、钛合金等轻质高强合金材料、高强高导
电性铜合金材料及非晶合金材料。
121. 发展船用特种耐蚀钢、不锈钢复合新材料、高品质特殊钢
等高性能钢材。
15
(三)高性能复合材料
122. 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高性能树脂及预浸料、预制体制
备技术、复合材料设计技术(材料、结构、模具)、先进树脂基复合
材料制造技术(低成本、数字化、自动化)、先进陶瓷基、碳/碳和
金属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碳纤维
增强复合材料、SiC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碳化硅纤维增强复合
材料生产技术的开发等。研究整体成形技术、低温固化技术等低成
本成形技术,发展高分子复合材料。
(四)其他
123. 生物医药材料。发展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医用金
属及合金等生物医用材料,如生物医用钛合金材料等。
124. 纳米材料。加强纳米新材料的研究,大力提升纳米材料规
模化、可控制备水平,加快推广应用。
125. 功能合金。加快高磁感取向硅钢和铁基非晶合金带材推广
应用。开发铜合金引线框架、键合丝、稀贵金属钎焊材料、铟锡氧
化物(ITO)靶材、电磁屏蔽材料、无铅新型铜合金、高磁导率软磁
合金材料、高导电率金属材料等。
六、汽车行业
126. 自动变速箱技术。电控机械自动变速箱(简称AMT)、双
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无级变速器(CVT)等。
127. 零部件技术研发、生产与检测。加强发动机、变速器、新
能源汽车等设计制造国产化;电动空调、电制动、电动转向研发和
生产;怠速起停系统研发和生产;解决车用微控制器芯片、车身总
线通信芯片、车用传感器与模块、车用功率器件、阀类的密封件、
步进电机等产品以及橡胶、塑料等汽车用特种原材料的研发和生产;
汽油机增压器、电涡流缓速器、轮胎气压监测系统(TPMS)、随动前
16
照灯系统、LED 前照灯、数字化仪表、电控系统执行机构用电磁阀、
低地板大型客车专用车桥、空气悬架、吸能式转向系统、大中型客
车变频空调、高强度钢车轮、载重车后盘式制动器研发和生产;汽
车零部件研发与检测设备。
128. 零部件可靠性。电子元器件的一致性与使用寿命;油封、
水封等密封件可靠性;解决底盘、悬挂系统的噪声、异响类问题;
提高内燃机高密封技术;仪表电子技术;CAN/LIN 总线技术;底盘及
悬架系统实验数据后期处理及智能化、系统化分析;提高车辆制动
系统的集成开发能力;提高零部件的正向开发能力。
129.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研发、生产。发动机控制系统(ECU)、
变速箱控制系统(TCU)、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牵引力控制(ASR)、
电子稳定控制(ESP)、网络总线控制、车载故障诊断仪(OBD)、电
控智能悬架、电子驻车系统、自动避撞系统、电子油门等。
130. 研发测试评价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传统汽车节
能、性能测试,产品一致性、安全性等方面的第三方检测验证环境
建设;鼓励建设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质量及安全性测试环
境。
131. 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电动汽车全新底盘、
动力总成、汽车电子等产品研发;电池管理系统,电机管理系统,
电动汽车电控集成;高性能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插电式混合动
力机电耦合驱动系统;车载充电机、非车载充电设备;充电站(桩)
及换电站装备。
132. 智能交通。自动驾驶车轮控制系统的开发与产业化、智能
交通监控与引导系统、运营车辆调度及监控管理系统、数字化路网
技术。
七、船舶行业
133. 船舶。LNG 船、LPG 船、高档化学品船、豪华客滚船、豪
17
华游轮、万箱以上集装箱船、冰区加强型船舶、大型工程船、大型
公务船、科学考察船及高性能远洋渔船、豪华游艇等高技术高附加
值船舶的专业化生产、修理和改装的设施设备升级改造及研发设计
能力建设。船舶涂装工艺装备改造。
134. 船舶配套。船用中低速柴油机、曲轴、推进器、舱室设备、
甲板机械等船用配套设备及其关键零部件的升级换代,完善产品系
列及增加研制条件或补充专业化设施设备。船舶动力系统集成能力
建设。柴油机等关键配套设备研发平台建设。
海洋工程装备
135. 勘探与开发装备。物探船,工程勘察船,自升式钻修井/
作业平台,座底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起重铺管
船,铺缆船,半潜自航工程船,全球综合资源调查船等。
136. 生产与加工装备。深海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半潜
式生产平台,大型固定式平台,边际油田自安装采油平台(MOPU),
边际油田型FPSO 等。
137. 储存与运输装备。深海浮式储卸装置(FSO),穿梭油船,
穿梭LNG 船,海底管道等。
138. 海上作业与辅助服务装备。大型起重船/浮吊,海上及潮
间带风机安装平台(船),海上风机运营维护船,三用工作船和多用
途工作船,平台供应船,潜水作业支持船,生活支持平台(船),修
井平台(船),平台守护船,环保/救援船,海洋综合观测平台等。
139. 特种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成套装备,
海上及潮间带风力发电装备,潮汐能发电装置等。
140. 水下系统和作业装备。水下基盘,水下管汇,水下采油树,
水下防喷器,水下成橇化生产装置,水下抽油设备,水下集输管汇
系统,水下设施应急维修设备,应急减灾和消防设备,ROV/AUV 和多
功能水下机械手,载人深潜器,海底管线切割/焊接设备,海底挖沟
机,海底管线检测和维修设备等。
18
141. 关键设备与系统。深海锚泊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海洋平
台甲板机械,海洋平台控制系统,海洋平台电站,大型海上发电机,
自升式平台钻井系统,钻井/生产隔水管,自升式平台升降/锁紧/滑
移系统,海洋观测/监测仪器设备,深海通用基础件,深海探测/识别
和预警装备,深海装备公共试验/检测平台,反渗透海水淡化膜组器、
能量回收装置、膜压力容器、海水高压泵及海水高压循环增压泵和
蒸馏法海水淡化核心部件等。
八、机械行业
(一)农业机械
142. 高效大马力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和关键零部件。配套柴油
机功率≥125 马力,排放指标达到欧IIIA,驱动桥、变速箱等关键
零部件为自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143. 高效自走式联合收割(获)机及关键零部件。谷物联合收
割、水稻收获、甘蔗收获、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大型自走式青饲
收获机械和适合多种作物收获的高效、低损失脱粒、分离、清选装
置及静液压驱动系统。
144. 水稻种植机械及关键零部件。高速分插、高效脱粒分离,
静液压驱动技术及装置(HST)。
145. 牧草收获与压捆机械。牵引式或自走式牧草收获与压捆机
械,草捆紧密度≥300kg/m3。
146. 大型喷灌设备及关键零部件。控制精度高、动作可靠、具
有故障停机、过量灌水停机的微电子中枢控制技术的大型喷灌设备
及喷头等关键零部件。(30m、60m 跨距桁架、圆形和平移组合机组)。
147. 农作物秸秆集储运机械。带有填料、捆扎运动合成相位耦
合技术、物料压缩密度三维传感反馈控制技术的装置及整机。
148. 茶叶加工机械及关键零部件。茶叶质量、物料平衡、自动
布料摊放,内质成分在线检测的茶叶自动化控制输送设备。
19
149. 农业航空作业装备。用于喷洒、灭火和播种的高性能机载
喷洒系统和设备。
(二)内燃机
150. 内燃机基础零部件。内燃机用支撑高密封技术的材料和工
艺及产品;模块化、智能化新型节能冷却润滑系统部件;高效燃油、
润滑油滤清系统。
(三)汽车行业
整车生产装备
151. 液压成型技术与装备。
152. 激光拼焊技术与装备。
153. 激光处理与加工技术与装备。
154. 超精细加工技术与装备。
155. 涂装设备。
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156. 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自动化生产装备。锂离子电池极片制
备工艺及装备;锂离子电池单元制造工艺及装备。
157. 汽车稳定杆内壁喷丸装置。为适应稳定杆轻量化需求,目
前稳定杆的多采用空心稳定杆,需增加内壁喷丸工艺以达到疲劳寿
命要求;稳定杆内壁喷丸机指标:3 根/min,稳定杆工作应力为
1000MPa,寿命达到10 万次以上。
158. 汽车气门弹簧磨簧机。国内磨簧机效率太低,需投入新型
磨簧机以匹配整条生产线效率。光洁度从Ra6.4 提高Ra3.2,弹簧侧
向力小于40N,使发动机气门寿命提高10%以上。目标:3.0mm 钢丝,
外径为14.4mm 的弹簧,磨簧效率为4010pcs/h。
研发与测试装备
159. 汽车底盘调校技术与设备。
160. 噪声与振动(NVH)测试技术与设备。
20
161. 汽车碰撞安全试验技术与设备。
162. 电磁兼容(EMC)测试技术与设备。
163. 汽车结构动态测试技术与设备。
164. 汽车排放测试分析设备。
165. 汽车动力总成动态试验技术与设备。
166. 汽车开发对标数据库。
167. 汽车电子技术与测试设备。
168. 汽车发动机高速高精链条台架试验机。能够检测发动机正
时系统零部件在实际工况下的高速(交变频率40kHz)交变受力和
位移曲线。低频可调新型链条疲劳试验机:试验频率<50Hz,频率
可调。
(四)工程机械
169. 挖掘机械。整机重量≥30t 的液压挖掘机,斗容量≥35m3
的矿用挖掘机(电铲)。
170. 起重机械。最大起重量≥25t 的履带式伸缩臂起重机、最
大起重量≥50t 汽车起重机、最大起重量≥60t 的履带式吊管机、最
大起重量≥100t 的全路面起重机、最大起重量≥400t 的履带式起重
机、起重能力≥1000t·m 的塔式起重机以及起重能力≥1000t 的运
梁车、架桥机、提梁机。
171. 工业车辆。起重能力≥20t 的大吨位集装箱叉车及正面吊
运机。
172. 铲土运输机械。额定载重≥10t 的轮式装载机、功率≥350
马力的大马力推土机、载重量≥154t 的电动轮非公路矿用自卸车。
173. 路面施工与养护机械。功率≥500kW,宽度2.4m 的沥青路
面就地再生成套设备。
174. 混凝土机械。泵送高度≥56m 的混凝土泵车。
21
(五)仪器仪表
175. 控制系统。百万吨乙烯成套装备分散型控制系统、核电站
用分散型控制系统、1.5MW 以上风电主控制系统和变桨控制系统、
城市智能化交通监控系统、太阳能热电站控制系统、大型、中型和
小型可编程控制系统、面向应用的嵌入式专用控制系统、行李和货
物高速分拣系统。
176. 测量仪器仪表。高精度压力/差压变送器、高精度多变量
变送器、科里奥利力质量流量计、超声波气体/液体流量计、智能执
行机构、智能阀门定位器、高温高压调节阀、智能热量表、智能电
表、全自动气象测量系统。
177. 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高精度硅压力传感器、分布式光
纤温度传感器、光纤互感器、焚烧设备长寿命快速反应氧量计。
178. 科学仪器。双轴向四作动器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多通道
协调加载试验系统、在线工业X 射线CT 装置、扫描电子显微镜、气
相色谱-四极杆质谱联用装置、液相色谱和飞行时间质谱联用装置、
光电直读光谱仪、智能化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高性能色相/液相色谱
仪、便携式快速光谱仪、全自动大宗矿物料采制化智能检测计量装
置、卫星定位量系统。
179. 机器人。电焊机器人、弧焊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叶片打
磨机器人和装配机器人,及其关键部件国产化。
(六)文化办公设备
180. 办公设备。面向新一代数字化的扫描制版打印一体化速印
机、纸币清分机、证卡打印机等设备的研发,自主标准制订与推广,
改造升级规模化生产,推动多功能一体机及彩色聚合墨粉的研发与
产业化,提高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181. 数字化影像设备。智能数字照相机、2K 及2K 以上数字电
影放映系统、特效数字电影拍摄和放映系统研发和生产,1.3K 数字
22
电影放映设备及定、变焦镜头等配套件的研发与产业化。
182. 数字教学设备。数字星球、天象教学系统设备的国产化技
术改造和产业化。
(七)石油化工通用机械
183. 海水淡化成套设备。5~20 万吨/天膜法海水淡化成套设
备、5~20 万吨/天蒸馏法海水淡化成套设备、5~20 万吨/天低温多
效蒸发海水淡化国产化成套装备。
184. 油气田装备。2000 型以上的大型压裂设备、模块化钻机、
钻机用大型柴油机、井口自动化装置和智能抽油机等,海洋石油
100~3000m 钻井平台。
重大装备——百万千瓦火电、超超临界火电、大型水电
185. 满足国内在建或筹建的三代核电站用泵。满足多工况及高
汽蚀性能要求,包括余热排出泵、主给水泵机组、主循环泵、海水
循环泵、常规岛凝结水泵和满足性能曲线约束带多工况点运行要求
的高效超低比转数高压小流量的水力要求的化容(化学成份与容积
调剂)补水泵等。
186. 二代改进型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用泵。满足国内在建或筹建
的二代改进型百万机组核电站用,满足各种特定水力性能和多工况
点运行要求,具备耐辐射、抗地震、耐杂质磨损及抗冷热交变冲击
等各种特定功能,包括上充泵、喷淋泵、安注泵、余热排出泵、常
规岛主给水泵机组、常规岛凝结水泵等。
187. 核电阀门铸件。满足百万千瓦核电阀门性能要求的阀门与
铸件。
188. 超超临界百万千瓦火电机组用泵。满足百万千瓦超超临界
火电机组可靠运行要求,包括高压锅炉给水泵,主循环泵、凝结水
泵。
189. 核二三级泵热冲击试验回路。对核二级泵进行冲击试验和
23
杂质试验回路;四代核电大型泵试验回路:第四代快堆主循环钠泵试
验回路。
190. 超超临界百万千瓦火电机组阀门。满足百万千瓦超超临界
火电机组可靠运行要求,包括主蒸汽闸阀、抽气止回阀、气动疏水
阀、高加三通阀、WB36 电动闸阀、大口径三偏心金属硬密封蝶阀。
191. 水电阀门。抽水蓄能电站进水球阀、大口径水轮机进水双
密封蝶阀。
重大装备——百万吨乙烯、油气长输管线、大型化肥、煤化工、
天然气液化
192. 泵。满足百万吨级大型乙烯裂解装置需求的乙烯裂解装置
急冷油/水泵、低温乙烯泵;千万吨级常减压装置中高温油泵,油气
混输泵;满足长距离输油管线的需求,降低原油输送能耗,具有完
备可靠的就地与远程监控系统的长输管线油泵;50 万吨/年合成氨高
压甲铵泵;满足煤化工要求,适于输送颗粒浓度大、易沉淀、磨砺
性强、腐蚀性强的介质。流量可达600m3/h,扬程可达25MPa 的隔膜
泵。
193. 阀门。天然气长输管线全焊接球阀与抗高硫天然气集输工
程用高压阀门,乙烯、天然气液化装置用低温球阀,煤化工用镍基
合金氧气阀。
194. 压缩机。满足1000 万吨炼油、100 万吨乙烯等石油化工
装置需求的大推力(120t 及以上活塞推力)往复压缩机、乙烯制冷
压缩机、大型多列(六列及以上)迷宫压缩机、螺杆压缩机(螺杆
直径630mm 以上)。长输管线压缩机组。50 万吨以上合成氨四大压
缩机组(合成气压缩机组、CO2 压缩机组、采用水平剖分结构的氨制
冷用氨压缩机组、低温甲醇洗用氨冰机组)。36~45 万吨/年大型硝
酸“四合一”透平机组(1.空气压缩机,2.氧化氮压缩机,3.尾气透
平,4.汽轮机)。
195. 冷箱。百万吨级乙烯冷箱。介质:乙烯及其它烃类介质、
24
压力≥6MPa,高效板翅式换热器、冷箱总体设计技术、高效高压翅
片的研制,高压大截面换热器钎焊技术、二相流体均匀分布技术的
开发等。大型LNG 冷箱。介质:LNG,铝制板翅式换热器四单元并联
的高效板翅式换热器的冷箱总体设计技术、高效高压翅片的研制、
高压大截面换热器钎焊技术、二相流体均匀分布技术的开发等。
196. 空分设备。煤化工装置用特大型(60000Nm3/h 及以上)空
分设备。空分流程的设计和计算以及空分装置的工艺系统成套集成,
新型高效空分精馏塔的研制,特大型多层主冷的研制,分馏塔系统
超低温态下安全可靠性设计,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技术深化应用,
50000Nm3/h 及以上的大型中高压氧气压缩机的设计制造技术。装置
规模6 万、8 万、9.5 万的空压机和增压机。
197. 高效粉煤汽化炉。工作压力4~4.5MPa,煤处理量2000~
3000t/d。
198. 5000~5800m3 高炉大型鼓风机组。技术指标:介质为空气,
流量9000~14000m3/min,排气压力0.55~0.68MPa,机组效率达到
91%以上,驱动功率45000~70000kW。研究内容:高效气动优化设
计,开发高效新叶型;开发安全可靠低边齿叶片叶根,提高安全可
靠性;防喘振控制技术;大型电机和变频装置开发。
199. 风机零件部件及控制系统。风机三元流叶轮、齿轮箱、轴
承、DCS 数字化控制系统技术。高效叶轮模型及其气动设计技术,
叶轮安全可靠性技术。风机成套设备优化设计及控制方案。大型旋
转设备安全运行动态监测系统。通过系统远程实现对多产品、多场
合机组的运行监测、故障诊断与预防性检修,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
升级工业服务支持中心,深化呼叫中心应用,通过远程视频支持和
人员定位等功能,实现远程支持集中管控,保证机组安全运行。建
设企业数据中心、强化网络安全体系、实施虚拟化应用等,为整体
系统提供安全有效的基础保障。
25
(八)塑料机械
200. 塑料精密制造装备。高效、精密全电动塑料注射成型装备
(合模力30~200t,注射量15~300g,能耗≤0.3kWh/kg 制品)、微
孔发泡塑料注射成型装备(合模力60~250t,注射量30~650g,能
耗≤0.4kWh/kg 制品)和精密挤出成型装备(生产能力30~45 万吨/
年的大型双螺杆挤出造粒机组、生产能力≥1.4 万吨/年的大型对位
芳纶反应挤出机组、生产能力0.6×106~6×106m/年,幅宽≥1.2m
的碳纤维预浸胶机组);以及中空吹塑装备、精密滚塑成型装备。
(九)印刷装备
201. 印刷设备。单张纸单面多色胶印机;单张纸双面多色胶印
机;商业卷筒纸胶印机;报业卷筒纸胶印机;喷墨数字印刷机;卫
星式柔版印刷机;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无轴传动环保凹版印刷机;
单张高速输纸机。
202. 制版设备。CTP 制版机。
203. 印后加工设备。胶订联动生产线;无轴数控平压平烫印机;
智能化切纸机;智能化高速6 色印刷成型生产线。
204. 印刷数字化设备。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智能化印刷机墨
色控制系统(CIP3/CIP4);印刷机电子轴(无轴)传动系统。
(十)机床工具
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化
205. 高速、精密、智能、复合、绿色数控机床。高速、精密加
工中心,高速、数控精密车床,高速五轴加工中心,数控高精度磨
床,数控镗床,数控高速铣床,数控复合机床、数控金切加工专机
等。
206. 高精度、高可靠性数控重型机床。数控重型龙门铣床,数
控重型卧式车床,数控重型立式车床,数控落地镗床,数控重型齿
26
轮加工机床,数控重型磨床等。
207. 高速、高精度、节能型数控金属成形机床。大型数控成形
压力机,交流伺服压力机、高速精密压力机、大型热模锻压力机、
精密冲裁压力机、数控高速回转头压力机,数控板材成型机等。
208. 高精度、高效特种加工机床。数控高精度电加工机床,高
档激光加工设备、高档激光快速成型制造设备、高效超声波加工设
备等。
高档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和工量具产业化
209. 全数字化、开放式、高精度数控系统。高档通用及专用数
控系统,高速电主轴,直线电机,力矩电机,绝对式光电编码器,
绝对式光栅传感器等。
210. 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功能部件。高速高精滚动功能部
件,数控刀架和转台,数控万能铣头,大型刀库机械手和高速防护
等。高精度机床附件、高可靠性液压配套件、高性能机床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