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

为加强我市科技基础资源的建设、整合和系统优化,以满足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建立共享服务机制为核心,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逐步改善科技创新环境,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一)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是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呈现渗透、交叉与综合的态势,信息化和网络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科研方式与创新模式。随着区域性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和科研手段的不断加强,科学研究对科技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支撑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科技基础条件已经成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提升支撑科技创新的水平,是提高我市综合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要前提,是确保科技能力持续积累和科技资源高效利用的客观要求,不仅对于支撑当前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且将由于科技资源的不断积累,对未来竞争实力产生深远影响。

(二)我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现状不能适应科技创新需求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我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进展。积累了一些重点领域的科学数据和文献,拥有了一批科技基础设施,建立了一批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培养了一批从事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但是,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市科技基础条件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不适应科技事业的发展。一方面,科研基础设施总量严重不足。由于多年来缺乏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专项资金,科研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和补充,科技条件不能满足科学研究及试验发展需要。另一方面,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缺乏统一的整体规划和统筹布局,无法实现有效的共享,使有限的资源分散重复,相互封闭,浪费现象严重。同时,科研基础设施相对老化,维修困难。因此,整合现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加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力度,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开放共享的基础公共平台,是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

(一)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现为指导,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以资源系统整合与建设为主线,以全面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和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搭建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有效改善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为实现我市科技、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持续的、强有力的支撑。

(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基本原则

——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重点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需求相结合。重点支持我市优势技术领域科研基地建设。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调动各方积极性相结合。通过政府引导,建立有利于多方共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机制。

——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与其他科技计划相结合。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计划与科技攻关计划等科技计划相互联动。

——统筹规划和阶段推进相结合。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特点,确定不同阶段的建设重点,积极稳妥、分步实施。

(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目标。制订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框架和管理机制,实施一批对推动资源共享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项目,强化开放服务功能,不断改善科技创新环境。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到2015年,初步形成适合科技创新需求,开放、共享、经济、便捷的科技基础条件支撑服务体系,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管理体制,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和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和服务机构,为最终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体系健全、共享高效的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奠定基础。

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重点

我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要在建立和完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研究实验基地共享平台、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五个方面下功夫。具体来说,重点建设以下科技基础平台:

(一)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

1、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以全市科研单位、高校、高新技术企业等单位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为基础,组建“濮阳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构建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的大型科学仪器物质保障系统。通过政府资金引导,加快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建设与共享,建立开放、共享、竞争、服务的新机制,逐步形成社会性的共享网络,推动我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合理布局和有效利用。

2、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网站,开展全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数据采集,建立全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网络信息管理系统。选择一批单台(套)价值在5万元以上具有专用功能的大型精密科学仪器设备上网对外公布,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资源与社会需求的互通机制和对外服务补助奖励制度,营造开放、共享的研究实验环境,提高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利用效率。

3、研究制定提高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效率的政策法规。成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平台管理中心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平台建设和共享工作的管理协调。推行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的申请、评审评议制度,加强源头管理,科学合理地调控增量投入,有效激活存量仪器设备资源。充分调动入网单位的积极性,采取各种措施主动为社会服务,推动共用网的建设。

 (二)研究实验基地共享平台

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科研机构为依托,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聚集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目的,在精细化工、光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遗传育种等优势高新技术领域,新建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形成布局合理、装备先进、流动开放、共建共享、高效运行的市级研究实验基地。围绕我市支柱产业和优先发展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重点科技攻关,为解决我市经济发展中的共性、基础性、关键性和前瞻性的科学技术问题提供科研保障,为提升支柱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供科科技支撑。强化对重点实验基地的支持力度,市级重点实验室的运行经费要纳入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专项资金,以保障重点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对社会开放。

 (三)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

按照“统筹采集、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分布服务”的原则,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整合集成我市科研机构、高校、公共图书馆、大型企业等单位现有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全市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提高文献信息资源使用效率。

1、扩大现有馆藏科技文献资源规模。采取统筹订购、团购等形式,加快补充农业、食品、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新材料等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急需的缺藏和断档文献,实现印刷版与电子版、网络版资源互补,扩大文献品种的数量和覆盖面,提高我市科技文献的保障能力。

2、加强科技文献的数字化工作,加快建设和完善具有濮阳特色的科技文献数据库,提高我市科技文献的数字化程度。

3、建立以科技情报信息单位、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等主要科技图书文献收藏单位为基础的虚拟濮阳市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构建全市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网络系统。建设功能齐全、技术设备先进、传输速度快、文献信息资源丰富的濮阳市科技信息网。实现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国家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国家数字图书馆等系统的链接,面向全市信息用户提供便捷优质服务。

(四)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按照“统筹规划、分散自建、集中检索、数据共享”的原则,开展我市科学数据资源调查,对我市在气象、测绘、水文水资源、地震、地质与矿产、医药卫生、农业、林业、资源环境、科学研究、科技统计等领域的科学数据进行整理、汇集和数字化建库,整合集成我市相关单位、部门、行业长期积累的科学研究、科学测试、科学监测、科学普查、科技统计等基础数据资源,加强各类科学数据的管理,加强与国家、省科学数据的链接和数据交换,开展数据产品的综合分析和开发服务,实行“公共数据,公共享有;自有数据,有限享有;专用数据,有偿使用”的科学数据分级分类共享服务体系,加快科学数据的数字化进程,构建濮阳市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五)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培养,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科技企业孵化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和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加强全市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科技信息、成果转化、技术交易、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科技评估、科技咨询、风险投资和人才中介等方面的综合性、全方位服务。

1、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能力为重点,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专利事务中心、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等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和中介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在全市部分行业和支柱产业领域组建行业性、专业性生产力促进中心。构建覆盖全市的以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信息交流、知识产权服务为重点的专业化、社会化和网络化服务平台。

2、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建设濮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专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专家科研工作站、特色产业园等多种类型的孵化器,完善服务功能,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提供场地、技术、咨询、政策、管理、法律、融资、人力资源以及专业化支撑条件等孵化服务。

3、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以农业科技信息化突破口,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和“户户通”工程建设,使农业科技成果信息进村入户,服务到农村、农民。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等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等先进适用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积极鼓励和引导科研单位、大专院校、龙头企业、中介流通组织、专业技术协会等社会力量面向广大农村开展科普传播、成果推广、科技示范、技术培训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建立起我市新型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

4、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以濮阳科技成果信息网络建设为基础,集成科技成果信息、技术交易服务、技术产权交易、知识产权服务、工程化中试、创业孵化等相关信息资源,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平台共享互通,构建基本覆盖全市主要行业和区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共享服务网络,为科技工作者和企业提供国内外技术交流服务,加速信息的交流和技术的转移,使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到基层中小企业。

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政策措施

(一)加强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建立以科技主管部门牵头的宏观管理工作体系,统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研究、规划、监管和指导,积极稳步推进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以科技、财政等部门为主,建立局际协商制度,统一协调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相关工作。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咨询工作。

(二)强化制度创新,规范平台建设。健全保障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与运行的绩效考核机制、共享监管机制和人才评价机制,形成科学的组织管理模式和有效的运行机制,营造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健康发展、有效运营的环境,使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发展与投入、机构与队伍、科技人员地位与作用等得到合理的保护和支持。建立和完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相关制度、办法,促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和运行的规范化、制度化。

(三)加强投资导向,调整支出结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坚持以财政资金为主导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发挥投资导向作用;调整财政科技经费支出的结构,设立濮阳市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专项资金,结合平台建设总体要求,统筹安排涉及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和相关科技计划的经费。

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和资金使用的绩效考评制度、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制定相应政策,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平台建设。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作中的突出作用。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健全有利于正确导向的人才评价方法,吸引和稳定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队伍素质。

(五)积极开展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内发达省市的联系,建立稳定的联系渠道和长期合作关系,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先进技术,加强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提高我市科技基础条件管理水平和科研水平。

积极参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参与省科研网络的协作共建。充分利用国内外基础数据、科技信息、科技设施、互联网络等可共享资源,实现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互补共享。

(六)营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加大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共建共享理念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共资源的共享意识。创造开放条件,使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享有使用科技基础资源和参与科技创新的机会,展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在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增强社会各界重视和弘扬社会公共资源共建共享的社会风气。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