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商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
生效日期: | 2022-11-25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商政〔2022〕42号 | 所属主题: | 商政 |
现将《商丘市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商丘市人民政府
2022年11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商丘市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方案
为深入落实国家、省有关决策部署,推动我市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引领消费升级、扩大社会就业,增强我市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打造“七个强市”,聚焦“十项任务”,实施服务业“金钥匙计划”,顺应技术革命、产业变革、消费升级趋势,以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市为目标,着力在中心引领、产业融合、创新驱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关键领域突破发展,努力形成制度更加优化、市场更加活跃、供需更高水平的平衡发展格局,实现服务业产业倍增目标,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对外开放桥头堡、枢纽经济新高地提供坚实支撑。
(二)发展路径。
坚持创新赋能,推动供需平衡。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创新培育竞争力,深化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激发市场潜力活力,以新需求激发新供给、以新供给引领新消费,形成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坚持中心引领,推动区域协同。强化中心城区引领带动作用,集聚高端资源要素,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枢纽和高端消费中心功能,推动县域服务业特色发展,提升全市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
坚持重点突破,推动融合发展。聚焦供需矛盾突出、带动力强的科技、信息、供应链等重点行业,着力破解难题,培育竞争优势,加快服务业与农业、服务业与制造业,服务业各领域之间的融合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环境优化。推动服务业纵深改革、扩大开放、治理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在要素保障、行业监管、政策集成等方面变革突破,破解市场主体痛点难点,建设一流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生态。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现代服务业强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从业人员规模稳步提升。创新发展成势见效,服务业数字经济渗透率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营收占比达到45%。改革开放动能强劲,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服务业吸收外资年均增长8%,现代服务业治理结构、制度体系、生态环境更加优化。主体实力显著跃升,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突破750家,涌现一批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和新赛道“单项冠军”,物流行业增加值突破6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以上,旅游业综合收入突破200亿元。
二、突出重点区域,构建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一)做大做强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
加快提升中心城区经济发展首位度,重点发展科技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中介服务、文化创意、现代商贸、健康服务、智慧物流等产业,强化中心城区高端资源要素集聚,增强服务业新模式新业态创新策源能力,推动产业链现代化、供应链高效化、价值链高端化和创新链系统化发展,全力打造商贸物流中心、科技研发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文旅消费中心、健康医疗中心,成为辐射带动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引擎。(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金融工作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
(二)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核心增长极。
推动中心城区各个板块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联动发展。重点建设市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加快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发展商贸物流、冷链物流、国际物流等产业,打造辐射豫鲁苏皖的现代物流中心。重点建设日月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文化艺术中心、“三馆一中心”、会展中心、金融中心等项目,发展商务办公、商贸会展、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等产业,打造综合性区域服务中心。重点建设古城历史文化创意创新区,强化“殷商之源”文化品牌建设,打造集城市形象展示、文化体验、旅游观光、古都休闲、游客集散于一体的文化展示和旅游休闲融合发展核心区。重点建设高铁商务中心区,规划建设产业服务中心,高标准推进“智慧岛”建设,集聚发展高端商贸、科技服务、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打造商丘市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技术成果转化集散地。推进商东物流新城、临空经济区、职教园区等片区规划建设。(责任单位:梁园区政府、睢阳区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
(二)协同建设县域特色现代服务业板块。
突出各县(市)服务业发展特色,围绕产业集聚、服务周边、带动农村的目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各类区域性专业服务中心。永城市以高端商贸、口岸物流、“汉兴之源”为重点,夏邑县以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孔祖文化、长寿文化为重点,虞城县以跨境电商、保税物流、“虞舜文化”“木兰文化”“伊尹文化”为重点,民权县以特色会展、电子商务、保税物流为重点,柘城县以冷链物流、电子商务、长寿文化为重点,睢县以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休闲旅游等为重点,宁陵县以科技服务、公铁联运、葛天文化、乡村旅游为重点,着力提升县(市)区域服务功能。统筹加强政策引导和市场化运作,推动区位优势明显或资源禀赋突出的小城镇发展成为商贸流通、文化旅游、康养休闲等专业功能镇,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服务品牌。推动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贯通、三产融合。(责任单位:各县<市>人民政府)
三、聚焦重点领域,实现服务业发展新增长
(一)提升全链条科技服务。
1.加强新型研发机构培育。聚焦商丘市13个产业链,加快集聚各类高端创新资源,引进和共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推进环保装备、超硬材料、食品加工、制冷产业等领域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灵活配置科研人员、研发团队、科研设备等要素,自主开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科技研发。到2025年争取新建2-3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5-10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各类新型研发机构数量达到10家。(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2.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建设商丘市技术成果转化交易中心,专业化开展成果展示、技术转移、技术交易中介、知识产权交易等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活动,推动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设成果转化人才队伍,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及科研单位,围绕产业发展技术需要,以单独设立或联合共建等形式,在商丘建立各类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分支机构。到2025年争取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0亿元。(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3.大力发展科技金融。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集合贷款业务,逐步扩大专利权、商标权、版权、股权质押以及产业链融资贷款规模。支持创新创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并购融资。发挥商丘产业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创办科技创业投资机构,强化对处在种子期、初创期的创业企业直接融资支持。(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金融工作局、人行商丘市中心支行、商丘银保监分局、市财政局)
4.集聚发展中介服务。积极对标中原龙子湖智慧岛,加快建设商丘“智慧岛”,着力吸引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设立研发中心、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科技交流与合作中心、数据信息中心、孵化中心、中试基地、院士工作站等。支持商丘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建设全国一流质检中心,打造成高科技服务业的支撑点和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到2025年争取建成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总数达到10家。(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
(二)激活数字化信息服务。
1.大力发展新型数字服务。持续深化信息产业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加快培育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5G数字服务,引进培育专业化服务企业,加快产业集聚和生态构建,助力产业信息化和城市智慧化发展。到2025年争取规上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80亿左右。(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培育壮大软件服务业。推进深蓝机器人产业园、商丘软件产业园等项目规划建设,积极引进国内知名软件开发企业,开展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研发,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数字文化、数字运动等新业态新模式,提升软件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3.推进产业数字化渗透。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各领域应用,推动“5G 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培育细分行业、特定领域和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到2025年争取8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创建省级智能工厂(车间)、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示范项目50个以上。建设柘城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到2025年力争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达到30%。(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
(三)做强一体化现代物流服务。
1.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产业。发挥物流拉动重要作用,以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载体,加快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冷链物流、电商快递物流、云仓物流等业态,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到2025年争取培育形成千亿级现代物流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
2.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实施工业“发动机计划”,提高生产制造和物流一体化运作水平,引导物流企业为制造企业量身定做供应链管理库存、线边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等物流解决方案,加快推进睢县鞋材大市场等项目建设。壮大物流装备制造业加快新型制冷机、新能源冷藏车等产品研发生产。(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3.促进物流业与农业融合。实施农业“金土地计划”,强化物流业对农业的支撑和拉动作用,推动物流设施、服务、系统嵌入商丘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共同构建符合特色需求的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服务体系。加大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装备、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冷链物流基地、冷链物流园区等专业物流节点功能,打造与商丘特色农产品相适应的冷链物流体系。(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
4.促进物流业与商贸流通业融合。降低商贸流通企业物流成本,鼓励批发、零售、电商、餐饮、进出口等商贸服务企业与物流企业深化合作,优化业务流程和渠道管理,促进自营物流与第三方物流协调发展。推广共同配送、集中配送、统一配送、分时配送、夜间配送等集约化配送模式,完善前置仓配送、门店配送、即时配送、网订店取、自助提货等末端配送模式。支持家电、医药、汽车、大宗商品、再生资源回收等专业化物流发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
(四)扩大全流程供应链服务。
1.推动供应链资源有效配置。发挥区域产业优势,加快推进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推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提升本地化配套能力,发展虚拟生产、云制造等制造业供应链模式,建设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于一体的农业供应链体系,依托“双B保”积极对接融入国际供应链体系,到2025年争取培育1家国家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培育15家省级供应链综合服务示范企业。(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
2.提升制造业供应链能级。优化传统产业供应链,支持装备制造、食品、纺织服装制鞋等产业,以整机和终端产品为牵引,推进供应链核心技术、关键环节和上下游企业集聚,提升本地化配套能力。培育新兴产业供应链,聚焦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加快新兴产业供应链创新平台建设,率先形成产业链主导优势。加快布局未来产业供应链,加快发展碳基新材料和氢能,推动前沿新材料供应链创新突破,加快未来网络技术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创新应用。(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3.推动农业供应链优势再造。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产品产区、存区与销区协同对接,促进农业企业与大型平台、大型物流企业、大型商超、连锁超市、批发市场等多主体共同合作,无缝链接“农田”到“餐桌”。推进农业种植、采收、加工、流通全流程信息化、数字化,推动传感器、导航技术、精准作业等在农机装备中的应用,推动传统设施装备的智能化改造,推广规模化种植和智能设备机械化普及,提高大田种植、设施农业、畜类、水产养殖设施和装备的智能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农业机械发展中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
4.实施供应链管理创新工程。支持科迪食品、宁陵福润食品等企业推广“生产基地 加工企业 商超销售”等新模式。支持懂菜农业、金豆子蔬菜、阿恒餐饮等企业建设中央厨房,推广“生产基地 中央厨房 餐饮门店”模式。推广“公司 基地”“公司 合作社 基地”等模式,强化农超对接,开展农产品直营直供和网上交易,创新“厂家直供、基地直采”等供应链模式,打通农产品流通“大动脉”。(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
(五)培育高质量集成融合服务。
1.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深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以“制造 服务”“产品 服务”为重点,推动制造企业开展总集成总承包服务、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实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持纺织服装制鞋、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的骨干企业,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远程运维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新型制造模式,到2025年争取培育10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
2.加快提升设计服务能力。依托商丘产业发展研究院,搭建新材料、新能源和生命健康等领域工业设计平台,发展网络协同设计、云设计、众创设计、众包设计及应用推广,多渠道推动工业设计资源集聚,到2025年争取培育新增3—5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设计企业。培育商丘建筑设计大厦、河南规划商丘设计中心大厦等设计产业楼宇(园区)。(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3.积极培育服务衍生制造。围绕我市“3 4 N”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服务业态和模式创新,支持电商、制造企业探索发展“多频道网络(MCN) 品牌工厂”、反向定制(C2M)等融合模式,组织在商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开展设计制造双向应用试点示范,到2025年打造20个左右“设计 制造”双向融合典型企业。(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4.发展壮大专业会展服务。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重大展会活动,高水平举办国际华商节、民权冷博会、永城面博会等节会,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行业性区域性展会品牌。加快文化艺术中心、会展中心等展馆项目建设,提高现有场馆配套设施标准化、智能化水平,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更好的服务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六)丰富升级版消费服务。
1.大力发展消费“云服务”。支持发展智慧家庭、在线文娱、数字体育、AI教育等新业态,推进新兴技术成果服务应用于内容生产,争取引进和培育一批全国性或区域性综合平台、行业垂直平台和本地生活城市连锁平台,积极申建数字生活新服务标杆城市、信息消费示范城市。(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
2.加快沉浸式体验项目开发。围绕“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进一步丰富商丘沉浸式文旅产品,推进商丘博物馆数字化项目、商丘古城(应天书院)数字化展示、阏伯台数字化展示、民权庄子文化馆数字赋能提升,加快商丘市大运河南关码头遗址、宋国故城遗址、黄河故道故堤的发掘、芒砀山西汉梁国王陵遗址博物馆展示提升,在芒砀山旅游区推出汉文化演绎体验项目。(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
3.扩大新零售消费。加快网络零售创新迭代,拓展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应用,培育一批“小而美”网络品牌,推广无接触式消费,积极发展首店经济。依托商丘保税物流中心,争取设立城市进口商品免税店,搭建商品出口转内销平台,2025年新增1—2个品牌消费集聚区,引导高端消费加快回流。(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商丘海关)
4.增强新消费配套服务。落实预制菜发展支持政策,支持我市食品加工、“中央厨房”、冷链运输等企业切入预制菜市场,扩大预制菜产业规模,建设商丘预制菜产业园项目。提升我市冷藏车市场占有率。大力发展新能源车后市场服务,拓展售后服务、信贷保险、充换电等业务,加快完善城乡充换电设施布局,提升福田新能源车营收规模。(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
(七)发展多样化社会服务。
1.推进养老育幼供给模式创新。探索推行“物业 养老托育”等新模式,支持养老育幼服务主体“上云用数赋智”。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加强老年人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实施“互联网 养老服务”,推进商丘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通过线下资源整合平台,开展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等多样化养老服务,逐步实现养老服务智慧化、高效率,消弭老年数字鸿沟。(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2.推进优质医疗服务扩容。建设四大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支持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省级综合区域医疗中心,支持市中医院建设省级中医区域医疗中心,支持市立医院建设省级感染性疾病区域医疗中心,支持市第二人民医院建设省级精神病区域医疗中心。深入开展数字化医院建设,实现全市县域医共体与省、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通互联。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成立河南省伊尹中医药文化研究院,积极开展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讲座等系列公益活动。(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3.优化社区便民服务。利用商丘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城市机遇,鼓励推广“一点多用”“一店多能”服务模式,推动城市商业资源下沉社区,完善智能快件箱(信包箱)等设施布局,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积极引育互联网龙头企业,垂直整合餐饮、外卖、住宿、家政、超市等生活服务资源,打造面向生活性服务业的开放平台。积极发展家政服务业。(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四、紧抓关键环节,营造服务业发展新生态
(一)对接融入国际大市场。
1.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加快融入河南省“四条丝绸之路”,打造立足中原、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商丘国际进出口商品交易流通中心。推进商丘国际陆港和“一带一路”商丘基地中心建设,积极拓展中欧(商郑欧)班列业务,大力发展国际铁路物流。依托商丘保税物流中心、民权保税物流中心,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物流等业务。积极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申建工作。到2025年力争培育1—2个跨境电商全球知名品牌。(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
2.着力稳定外贸外资。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帮助进出口企业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应对市场形势变化以及疫情带来的影响,促进外贸平稳发展。聚焦供应链产业链关键环节,完善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全球性生产服务公司、研发机构等落户我市。鼓励我市有实力的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分销中心、贸易中心、物流基地、经贸园区等,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到2025年争取培育1—2家海外仓示范企业。(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3.推动通关和跨境贸易便利化。积极运用“微信、短信、视频”等通讯手段,提供7x24小时快速通关、预约通关服务。落实“两步申报、两段准入”业务改革、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建立健全通关优化提速长效机制,全力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申报,大力推广税费电子支付及汇总征税,积极实施企业“自主申报、自行缴税”通关模式,压缩整体通关时效。(责任单位:商丘海关、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
(二)打造服务业载体品牌。
1.坚持项目为王。围绕新服务重点领域,强化招商资源统筹调度,着力招引延链、补链、强链、固链项目,不断夯实服务业发展后劲。将新服务业项目纳入“三个一批”和省市重点项目管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确保项目尽快落地、如期开工、按时投产达效,扶持推广服务业新项目和场景应用。(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金融工作局)
2.强化新主体培育。聚焦发展“新企、老牌、爆品”,分类施策支持市场主体成长,到2025年争取培育5家新服务领跑企业、5个焕新老字号(品牌)、5个“爆品”运营商。培育壮大本土服务业企业,发挥我市市场规模、区位交通等比较优势,在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商贸流通等领域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商丘服务”骨干企业。推动新服务企业“个转企”“小升规”“弱变强”,壮大规模(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群体数量。(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
3.推进新平台构建。培育壮大各类服务业高能级平台,围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软件、商务服务、电子商务、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商贸流通、养老育幼等领域,培育形成一大批重点服务业产业园区,加强分类指导,强化公共服务,增强园区综合竞争能力。创新发展高端楼宇经济,鼓励楼宇运营单位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重点引进企业总部和功能性机构、高端商务机构,打造一批以数字经济、高端商务、产业生态为特色的楼宇,实现以楼聚产、以产兴楼。(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
(三)持续优化发展环境。
1.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实现准入准营同步提升。打造“企业开办 N项服务”升级版,推进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大力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应用。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定期评估、排查、清理服务业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建立覆盖市、县两级的市场准入隐性壁垒台账,推进挂单销账,到2025年实现台账清零。(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2.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现代服务业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推广“极简审批”,创新投融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开发建设,统筹推进其他服务业载体整合提升和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市管国有服务业企业改革重组,支持演艺集团依法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交通投资集团等聚焦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化服务业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支持市科学院重建重振。深化公共服务改革,推动培训疗养机构闲置资产用于发展养老服务。(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科技局、市民政局)
3.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拓宽融资渠道,支持中小微服务业企业融资,加强服务业上市后备企业培育,扩大知识产权、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融资规模,帮助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中长期贷款、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贴息等资金。加强用地保障,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将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向重大服务用地延伸,实现“拿地即开工”。强化人才支撑,依托招才引智大会平台,大力引进现代服务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实施现代服务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以快递、外卖为代表的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培训和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培训,提升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和工作质量。(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五、加强组织实施,完善服务业发展新机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认真研究解决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协调落实稳定服务业运行各项政策,加强现代服务业运行监测预警,推动具体工作落细落实,加速我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统计监测。完善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探索开展新业态新模式统计监测及生产性服务业、社会消费商品和服务零售总额统计,依托各类大数据资源,提高服务业运行监测、分析研判、政策调控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三)强化督导问效。建立实施方案推进情况报告和评估制度,围绕重大项目、改革事项、营商环境和民生关切等开展评估督导,及时对推进缓慢的重大事项跟踪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