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建设豫北区域医疗中心提升
综合救治能力若干措施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建设豫北区域医疗中心提升综合救治能力若干措施》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8月13日
建设豫北区域医疗中心提升综合救治能力若干措施
为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美好生活需求,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现就我市建设立足新乡、领跑豫北、辐射中原的豫北区域医疗中心,加快提升综合救治能力,制定如下措施。
一、发挥优势,着力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争创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支持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十四五”期间创建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成立工作专班,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协调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支持政策,解决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在支持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建设河南省精神医学中心基础上,以“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为目标,按照《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创建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打造我市卫生健康领域核心竞争力。
(二)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依托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建设省级儿童救治中心和中国胸痛中心联盟命名的省级心血管救治中心;依托市中心医院(市肿瘤医院)建设省级肿瘤诊治中心和国家脑卒中防治工作委员会命名的卒中中心;依托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省级呼吸重症区域中心;依托市第二人民医院建设华北烧伤救治中心。依托新乡医学院附属医院技术力量,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支持建设省级急危重症区域救治中心、省级创伤区域医疗中心。
(三)加快建设重大疾病救治基地。发挥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优势,谋划建设省公共卫生医学中心。按照省统一规划,依托市中心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两个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依托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建设公共卫生应急救治基地,平战结合,设置一批能快速转化的隔离病房和床位。依托市中医院建设中西医结合疾病预防与康复保健中心,全域推广中医外治、治未病,2020年先行在凤泉区进行中医治未病示范试点。依托优势综合医疗机构实施托管,提升改造市传染病医院的软硬件建设和医疗服务水平,建设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依托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建设心理危机干预协同救治基地。
(四)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以建设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为抓手,积极推进县级人民医院提质升级,年底前县级人民医院全部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区域卒中、胸痛、创伤、新生儿危重症和孕产妇危重症救治中心尽快达到建设标准,力争“十四五”期间有3-5所县级综合医院晋升到三级。发挥县级人民医院龙头的作用,建设能承担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和疑难复杂疾病的县域医疗中心。
(五)鼓励创新药物和技术使用。落实医疗中心、医学中心建设主体单位必要的新技术应用政策。鼓励依法依规开展创新药品、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对正在开展临床试验、用于治疗严重危及生命且在我国尚无同品种产品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依规在区域医疗中心开展拓展性使用。鼓励区域医疗中心发挥重点学科优势,对区域内确需使用的、国内尚未注册的少量临床急需药品,依法提出临时进口申请,支持按国家有关规定加快办理。
二、突出特色专科和科研优势,着力提高医疗服务竞争力
(一)强化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做大做强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血管病、肿瘤科及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病理学、眼科学、口腔临床医学等重点专科。在发挥我市心脑血管、肿瘤、儿科、肾病、呼吸重症、烧伤、颈肩腰腿痛等传统优势专科的基础上,再建新生儿和孕产妇危重症、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缺陷干预、中医骨伤等一批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加大专科联盟建设力度,提升综合救治能力。
(二)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设立医学人才培养引进基金和重大科技发明专项奖。凡到我市各医疗机构工作的博士及以上医学专业人才,按照《“牧野英才”“名校英才”“牧野工匠”三年行动计划》规定的相关政策给予支持。除享受政府规定的优惠政策和各医院的内部政策外,探索到相关高校做兼职教授的安置途径。
(三)积极推进科研创新。依法支持华兰生物单抗生产基地、华大基因华中中心、新乡制药核苷系列原料药项目、华兰生物P3实验室等项目建设,加快科技成果和新技术推广。依规支持以新乡医学院干细胞与生物治疗技术研究中心、河南师范大学小分子药物创新基地为依托,谋划小分子药物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加强重大疾病发病机制等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衔接。
三、推进智慧医疗,着力提高医疗信息化水平
(一)整合共享医疗卫生信息。依托市大数据中心,整合现有的公共卫生监测直报网络系统、无偿献血和临床用血管理系统、出生登记系统、各医院健康管理系统等各类信息系统,建立网络安全体系,形成一网办、一卡通模式,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二)发展“互联网 医疗”。做好线上与线下医疗服务协同发展,门诊与住院协同发展,基本医疗与特需服务协同发展。落实预约挂号、线上问诊、网络会诊、影像传输、处方流转、健康管理等智能化服务项目。
(三)构建市域“一小时急救圈”。完善提升市120指挥中心指挥调度智能化水平,依托市中心医院智能化急救平台,打造市区网络医院和县(市)人民医院的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协同急救网络。利用5G视频车载技术,让患者上车即能接受治疗,接受高水平专家团队的技术指导,并能得到最近网络医院的快速救治,最大限度缩短救治时间,有效提高救治效果。
四、坚持多策并举,着力强化各项工作保障
(一)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要落实好对公立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政策性亏损的投入政策,以及对所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证政府指定的重大疫情紧急救治、救灾和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等公共服务经费,有效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调动公立医院积极性,保障其可持续发展。
(二)补短板强弱项。抢抓国家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机遇,围绕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县级医院救治能力、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公共设施平战两用改造等方面,着力改善业务用房条件,提高传染病检测和诊疗能力,增强临床用血应急保障能力,扩增重症监护病区,谋划应急救助物资储备基地,统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加大项目谋划包装力度,做实做熟项目前期,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加快我市公共卫生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三)深化各项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抓好全国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市建设。推进“放、管、服”改革,按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要求,加快推进医疗机构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允许事业编制人员在全市医疗机构正常流动。按照省统一要求,探索公立医院“员额制”试点,在总量控制前提下,医院结合自身发展需要,自主招聘,自主确定人员结构,落实用人自主权。按照国家、省、市政策规定,有条件的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整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在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实施村医的县招乡管村用,将村医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探索解决村医养老保险,稳定基层卫生服务队伍,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四)扩大开放合作。围绕沿黄生态高质量发展,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医疗和科研机构及其他相关组织,在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特色医疗、科研及成果转化、学科建设等领域广泛深入开展合作,积极引进若干高端医疗机构。持续推进由注重医疗合作向大卫生大健康合作转变,支持鼓励各医疗卫生单位加大在医养结合、老年健康、职业健康等领域的项目合作、科技创新和相关人才引进培养的力度。
(五)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领导,各级党政一把手要负总责,对加快提升豫北区域医疗中心的重大问题、重要环节、重点任务紧盯抓牢。市医改领导小组、健康新乡行动推进委员会要加强工作调度,对重点任务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和工作时限,强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