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信政办

索 引 号 -01-2024-00014 有 效 性 有效
发文机关 信政办 成文日期 2024年01月10日
标  题 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文字号 信政办〔2024〕5号 发布时间 2024年01月23日

信政办〔2024〕5号

信阳市 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加快 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 实施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 河南省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豫政办〔 2023 48 号)和省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推进会精神,充分发挥信阳市内河水运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形成集约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助力信阳市打造河南省内河航运发展的 桥头堡 ,结合实际,提出如下 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 河南深入信阳革命老区 重要指示精神,紧扣省委省政府关于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部署,突出淮河在全省通江达海水运大通道中的主轴功能,以建航道、兴港口、聚产业、优布局为抓手,加快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港口功能提升和临港产业发展,构建安全畅通、绿色经济、智能高效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推动建设交通强市,为信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

1.   服务大局,统筹融合。 主动融入和服务 一带一路 建设、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推动航运、水利、生态、防汛一体布局,促进港口、产业、城市深度融合发展。

2.   规划引领,强化联动。 强化顶层设计,加快编制信阳港总体规划,结合全省航道和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港口功能定位,实现错位发展。推进内河航运与综合交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深化信阳港与沿江、沿海大港协同联动。

3.   整合资源,提质增效。 整合全市港航资源,全面提升港口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助推 港产城 融合发展。加快集疏运体系建设,深化运输结构调整,加强水运与其他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提升联运效率。

4.   智慧赋能,绿色发展。 推动内河航运数字化转型,提升水运智慧化发展水平。发挥水运比较优势,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集约利用岸线、土地、水资源等,打造绿色低碳内河航运。

(三)发展目标

2027 年,初步形成安全畅通、绿色经济、智能高效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航道总里程达到 572 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达到 262 公里,形成淮河、洪河、潢河、史灌河四条通江达海集疏运通道。高质量建成淮滨、潢川、息县和固始港区,港口吞吐能力达到 5000 万吨(含集装箱 15 万标箱),港口规模进一步扩大,港口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内河港航企业 小散乱 局面初步改变,水路运输龙头企业加快形成。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船舶占比显著提高,船舶污染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智慧航道建设稳步推进,船舶过闸效率明显提升。港口区域辐射和产业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千亿级临港型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2035 年,内河航运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绿色智慧、港产城融合等各方面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基本建成 设施一流、装备先进、服务高效、智能安全、生态绿色 的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体系,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信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航道总里程达到 1033 公里 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达到 330 公里以上,建成 一干六支 的航道网络,港口吞吐能力达到 10000 万吨(含集装箱 100 万标箱),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内河港口群。培育 3 家及以上水路运输龙头骨干企业,水路运输企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船占比 持续 提高,船舶污染治理实现规范化、常态化 。智 慧航道整体服务水平取得重要突破,物联网、 互联网 港航 、智慧港口、智慧船闸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内河航运广泛应用。安全风险管控和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打造潢川、淮滨、固始、息县 4 个千亿级临港型产业集群,港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二、主要任务

(一)畅通出海通道,构建水运发展格局

1.   畅通通江达海骨干通道。 以建设三级及以上航道为重点,加快推进淮河骨干航道建设,畅通 一干 通江达海主通道。近期重点推动实施淮河淮滨至息县航运工程息县段、淮河淮滨至三河尖航道提升工程 固始境) 、淮河淮滨段航道提升工程、淮河息县至长台关航运工程(息县至罗山段)、淮河息县段通航控制工程。 2027 年底前,淮河罗山至省界段三级航道建成通航。适时启动淮河息县至长台关航运工程(罗山至长台关段) 淮河 罗山 三河尖航道提升工程(三升二)。至 2035 年,淮河航道实现全线通航。

2.   建设干支联动支线航道。 科学确定建设时序,统筹 六支 航道建设。近期重点推动洪河新蔡至洪河口航运工程、潢河航运开发工程、史灌河三河尖至固始县城段航运工程。适时启动灌河上石桥至固始县城段航运工程、史河陈淋子至固始县城段航运工程、白露河航运开发工程、竹竿河航运开发工程、浉河航运开发工程、洪河新蔡至洪河口航道提升工程等项目。到 2035 年,基本建成干支联动、通江达海的内河航运体系。

3.   打造特色精品旅游航道。 以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等区域协调战略实施为契机,依托淮河、灌河、潢河、浉河、闾河等适宜河段,建设特色旅游航道和客运码头,因地制宜推进生态休闲旅游航道建设。

4.   提升航道服务保障能力。 积极推进淮河、潢河沿线船闸及航运枢纽建设,探索建立船闸统筹调度运营保障机制。优化淮河闾河口至省界等航道航标布置,开展航道夜航。加强日常运行监测和养护巡查,持续提高航道畅通保障能力,骨干航道通航保证率达到 95% 以上,支线航道通航保证率达到 90% 以上。

(二)加快节点建设,提升港口服务能级

1.   完善港口基础设施。 按照港口功能定位,合理布局集装箱、干散货及件杂货等专业化码头,提升港口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信阳港淮滨港区建设,建成信阳港淮滨、固始、息县、潢川港区;依托 一干六支 航道有序推进沿线其他港区建设,充分发挥信阳港的枢纽作用,打造对接长三角的 桥头堡

2.   提升港口集疏运能力。 积极推进水运与铁路、公路有效衔接,加强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推动多式联运发展。进一步畅通进港公路 最后一公里 ,实现信阳港一级及以上公路(或城市主干路)连通。建成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铁路专用线、息县港区淮河新区作业区铁路专用线、淮滨中心港至豫东南高新区疏港公路等。

专栏:港口集疏运重点工程

(一)重点推进集疏运铁路项目

淮滨中心港区铁路专用线、潢川港区花埠作业区铁路连接线工程、息县港区淮河新区作业区铁路专用线。

(二)重点推进集疏运公路项目

淮滨中心港至豫东南高新区疏港公路、豫皖省界 G220 至淮滨中心港疏港公路、淮滨豫皖省界 S335- 京九铁路桥 G328- 淮滨中心港疏港公路、豫皖省界 S210 王家岗乡洪河桥至淮滨中心港疏港公路、淮滨中心港 G328 淮河特大桥至王店新河桥疏港公路、固始县三河尖至安徽阜阳(阜南曹集)淮河特大桥及接线新建工程、 S238 阜南许堂至王家坝(淮河特大桥及接线)改建工程、 G106 潢川港区花埠作业区疏港公路、息县港区淮河新区作业区疏港公路、息县港区淮河新区作业区至 G230 公路连接线、淮滨港区饮马港港点至淮河物流港道路建设工程、淮阜高速栏杆出入口至淮滨港区中心作业区连接通道建设项目、火车站至淮滨港区中心作业区连接通道建设项目。


3.  统筹岸线资源。 加快盘活闲置码头岸线、提升低效码头岸线、赋能有潜力码头岸线。积极推进岸线资源整合和布局,科学规划岸线资源,确保集约高效使用。

(三)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水运服务品质

1.   打通内河水运大通道。 依托沿淮、沪陕、沿大别山综合运输通道和淮河水运通道,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强化淮河生态经济带上下游合作联动发展,增强信阳通江达海、对接 海上丝绸之路 的能力。

2.   强化港口协同发展。 打造淮河出海主通道,强化信阳港与沿淮、沿江合作,推动信阳港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盐城港等沿海港口合作进程,积极搭建对外合作新平台。协调铁路、水路出海通道建设时序和标准,强化与海港、江港运营管理合作,建立上下游多方位合作协调联动发展机制。持续深化与下游港口战略协作和非洲等国的合作交流,全力推进 淮滨港 非洲路易港 豫非贸易直通港建设,做大做强流通贸易。

3.   拓展港口服务功能。 发挥淮河黄金水道优势,依托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设立海关监管场所、保税仓库等,加快推进保税物流中心( B 型)建设,实现 属地报关、口岸放行、立体物流、无缝对接 ,打造服务内外贸并举、专业化集装箱集散、现代化物流发展的现代化综合性水路二类开放口岸和物流枢纽。

4.   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积极推进淮河新区物流园区、大别山(潢川)联通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等多式联运相关项目建设,实现 公铁水 一体化发展。完善铁水联运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重要港区接入铁路专用线,积极谋划明港园区铁路专用线项目,促进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公路货运向铁路、水路有序转移。鼓励与沿淮、沿江、沿海港口、航运企业开展合作,加密集装箱运输航线,着力提升水路集装箱运输比例。适时开辟信阳港至长三角沿海港口的铁海联运班列。

5.   优化船舶运力结构。 鼓励航运企业持续投入船舶运力,壮大船队规模;引导航运企业优化船舶运力结构,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广应用标准化内河船型,加快专业化船型开发和生产。鼓励节能环保船舶建造,积极引导电力推进船、液化天然气( LNG )动力船等清洁能源船舶发展。

6.   引进培育水路运输龙头骨干企业。 积极引进优质航企、提升本地航运企业实力,不断强化市场竞争力。推进港航企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鼓励水路运输企业优化运输组织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创新管理模式、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拓展企业产业链、价值链,争创水路运输 豫军 服务品牌,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聚力。

(四)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航道发展

1.   加快绿色港口建设。 建立健全绿色港口体制机制和标准体系,开展绿色港口建设评估工作,编制绿色港口发展报告。加大对绿色港口发展技术的宣传推广,全面提升港口基础设施、装备和运输组织等绿色环保水平。实施港区绿化工程,引导有条件的港口开展路域、水域生态修复,公用港口码头可绿化区域实现 100% 绿化。

2.   加强航道生态保护。 完善绿色航道建设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绿色航道发展体系。推广应用具有较好透水性、利于水体交换、适宜生物栖息及繁殖的生态型结构和生态型建筑材料,发展通航生态系统。严格落实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措施,强化生态治理和生态廊道建设。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统筹内河航道和其他交通项目的建设,注重与水利、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

3.   强化污染防治。 巩固提升污染防治成果,建立健全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推进各项污染防治设施规范化运行和常态化管理,提升污染防治设施信息化检测水平。持续开展港口粉尘防治,督促港口企业防尘抑尘设施提质增效或装卸工艺升级,推进易起尘港口粉尘在线监测设备安装。建设高质量船舶污染防治支持保障系统,完善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提升船舶含油污染物接收处置能力,深化船舶污染物排放智能监控设备的运用。

4.   推进清洁能源应用。 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加快淘汰老旧高排放港作机械。进一步发展岸电,优化港口岸电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提高岸电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大力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航线、重点船舶靠港使用岸电。鼓励新增和更换的岸吊、场吊、吊车等作业机械,采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机械。大力推动叉车、牵引车采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鼓励发展绿色低碳环保型船舶,加快船舶受电设施设备改造。

(五)突出智慧引领,打造智能航运体系

1.   加强智慧航道建设。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市域范围内骨干航道电子航道图建设,实现骨干航道全覆盖。推动航道智慧化运行管理,推进自动化船闸建设、智能调度等,提升航运服务能力。建设淮河数字航道示范工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   打造智慧港口。 充分利用 5G 、北斗定位、电子标签等技术,完善港口基础数据智能感知和采集体系。推进智能化自动化码头建设,依托淮滨港区,推动围绕管理、生产、物流、服务四个方面,打造 智慧港口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开展大型港作机械自动化改造,鼓励建设集装箱、大宗散货码头智能调度、智能装卸、精准计量等系统,提高作业服务效率。强化港口与其他枢纽间信息共享,提高港口与其他枢纽业务协作水平。

3.   建设水上交通安全智慧监管平台。 积极推进高等级航道和鲇鱼山水库、南湾水库、出山店水库等重点库区安装 5G 视频监控。强化水域船舶监管,提升航道、重点库区水上安全管理能力。完善水域周边视频监控、语音播报音频设施,实现水域及船舶安全实时动态监测、船舶一键报警、超越航区预警、重点时段客流量监测、风力、风向监测等功能,提升隐患及时排除和应急救援反应能力。依托淮滨港建设信阳市水上应急搜救中心,提升水上应急救援保障能力。

(六)壮大临港产业,推动港产深度融合

1.   大力发展临港产业。 积极推进信阳市临港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明确产业定位、目标任务。落实《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推动信阳港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生态良好的现代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内河航运能耗低、成本低比较优势,以降低运输成本、优化调整运输结构为推动力,依托我市淮河航运通江达海优势,加大临港产业培育、引进力度,推动临港产业集聚发展 两枢纽四园区 空间发展为重点夯实临港产业园、经济开发区等发展平台,形成我市枢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2.   培育发展临港物流园区。 依托港口优势,加快培育一批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钢材、粮食、船舶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重点推动息县公铁水多式联运淮河新区港区、淮滨港区国际多式联运枢纽(公路港)、固始港区往流作业区物流园区等项目建设,增强信阳市产业集聚能力。加快潢川县临港经济区、淮河新区产业园区、信阳(淮滨)煤炭储备园区、淮滨县和息县内陆临港船艇装备制造产业园、固始港区产业园区、固始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临港产业园、淮滨县和息县临港户外休闲家居产业园标准化厂房、淮滨县冷链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进度,助推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

3.   推动枢纽经济发展。 充分发挥淮滨内河水运优势,依托淮滨港中心港区,构建 两高一支撑 的产业体系 ,全力打造沿淮最大的船舶制造基地、河南省最大的天然气储备基地、全省多式联运创新发展实验区及大宗物品物流仓储运输基地,率先突破淮滨临港经济区建设。加快建设固始望岗临港经济区,建成临港产业转型升级门户区,推进纺织服装、绿色建材等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培育壮大纺织产业集群。协同推进潢川绿色建材产业、息县户外服装和休闲食品、罗山新型建材等临港产业链建设,推动信阳临港产业错位发展。以港口为依托,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对接协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建设服务豫东南高新区、带动豫东南产业发展的重要港口,打造河南面向长江经济带的物流桥头堡、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重要阵地,支撑大别山革命老区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4.   推动港产城融合。 深化若干重大基础问题的通盘研究和方案谋划,抓住 新空间、新产业、新机制 三个关键 关节 ,完善利益纽带和协同机制,统筹产业、人口、港口布局,处理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关系,高质量推进临港城市功能区开发,推动 港产城 深度融合发展。守护淮河生态底线,建设淮河交旅融合产业带,推进淮河生态优势与临港产业优势统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自然资源规划局、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文化广电旅游局、林业茶业局、港务中心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信阳市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运输局。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港航规划落实、项目论证、审批把关工作,建立重点工作项目化推进机制,落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任务、重要事项。各县(区)、各有关单位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出台支持政策,创造良好建设、运营环境,开展航道和港口的建设、运营、养护等工作。

(二)加强政策支持。 积极研究出台支持内河航运发展的相关政策,在财政、用水、用地、用林、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加强政策支持。领导小组、航运专班、行业部门、县级政府做好服务保障,支持中豫港务集团项目落地。支持水运集装箱运输发展,加快制定《信阳市 2024-2026 年水运集装箱运输专项奖补资金实施办法》。高标准规划临港产业发展,支持潢川县、淮滨县、固始县、息县高质量打造临港产业集群。

(三)强化要素保障。 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等部门要积极争取省相关部门支持我市内河航运项目,持续加大市级财政资金投入。积极利用金融组织贷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内河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市发展改革委负责指导县(区)发展改革部门加快项目立项审批,支持项目单位申请容缺办理,在可容缺要件获批前启动技术性审查,审查通过的及时出具预审意见,并在容缺材料全部获批后尽快办理正式立项手续。市交通运输局负责 配合省交通运输厅 按照国、省相关规定编制、报批港口总体规划。 市自然资源 规划 负责加快项目建设用地手续办理,在依法合规、节约集约高效的前提下优先保障内河航运用地指标。各县(区)负责四级及以上航道港口的用地手续办理、矿产压覆补偿、征地拆迁实施等工作,保障项目建设用地供给;项目初步设计批复概算中的 土地使用及拆迁补偿费 由相关地方包干使用。

(四)加强资源保护。 提升航道资源保护水平,严格执行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审核工作,经论证后确定通航建筑物的建设规模。积极推进 多规合一 ,将航道、港口、临港产业规划成果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依法加强对港口岸线资源的管控。充分考虑梯级、锚地、水上服务区等设施发展需要,加强水陆资源保护。  

 

 

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 1 10 日          


    “两枢纽”:信阳中心园区、淮滨园区;“四园区”:固始园区、潢川园区、息县园区、罗山园区。

    “两高一支撑”的产业体系:“两高”为高端装备(船舶制造、纺织机械、港口机械、农业机械等)、高端精深加工(纺织服装、装配式建筑、高端木材精深加工、食品加工等),“一支撑”为现代物流(煤炭储备、石油天然气储备、商贸及物流、冷链物流、保税物流等)。


    文字解读:《关于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