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保障措施篇)

  • 索 引 号 :11411000005747138B/200610-00011
  • 信息分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政策
  • 发布机构:许昌市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2006-10-19 05:14
  • 名 称 :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保障措施篇)
  • 文 号 :
  • 关 键 字 :
  • 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保障措施篇)

    第十二篇 保障措施

     

        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目标,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制定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营造良好环境,引导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第四十八章  实施项目带动

     

    “十一五”期间,计划安排3000万元以上大中型建设项目417项,计划总投资1060亿元。集中力量做好八个领域有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突出市区项目带动的核心地位,突出抓好市区重大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建设,提高市区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一是农业领域。重点抓好以国家农业科技园为核心的花卉、烟叶、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生产与加工基地。二是交通运输领域。重点抓好高速公路、高速客运专线等重点项目建设。三是能源领域。重点抓好禹州电厂二期、首山一矿、东城区热电厂等重点项目建设。四是城市基础建设领域。重点抓好东城区、许—长产业带的路网、广场、水系、绿地和县(市、区)的城市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供水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五是工业领域。重点抓好市区和以许—长产业带为重点的非公有制经济工业走廊项目建设。六是高技术领域。重点抓好以信息技术、膜分离技术、纳米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七是社会事业领域。重点抓好普通高中、高校园区、艺术博物馆、体育中心、重要旅游景区等重点工程建设。八是市场流通领域。重点抓好物流配送、交易市场、网上营销系统等项目建设。推动以上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事关“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为保证项目的实施,要明确责任,建立健全项目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在金融、土地、环保、建设等领域给予重点倾斜和支持;通过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搞好重点项目督查,全面推动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第四十九章  强化招商引资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强化招商引资目标责任,严格招商引资考核、奖惩办法,努力营造宽松优良的招商引资环境。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在招商引资中的各种优势,采取委托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等形式,灵活机动地开展招商工作,积极寻找投资机会和合作伙伴。把企业推向招商引资的主战场,政府要做好牵线搭桥工作,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形式的经贸洽谈会、项目推介会,拓展企业招商引资空间,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地位,通过商业合作伙伴和市场机制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进一步改进招商方式,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委托招商、代理招商等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搞好招商引资项目库建设和招商项目的策划工作,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进行招商引资的系统规划,创建招商引资品牌行动,扩展带动性产业招商引资成果和辐射面,利用现有产业优势,突出投资环境治理,强化人文关怀,从而形成引进外资新模式,加强投资环境的建设和整治,增强对客商的吸引力。

     

    第五十章  壮大非公经济

     

    认真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为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政策保证。重点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努力培育非公有制经济新增长点;着力推进骨干企业的扶优扶强,做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支撑点;鼓励非公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合作点;支持非公企业优化结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壮大规模。进一步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围绕企事业“四乱”、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等热点问题开展专项治理,重点打击阻碍、扰乱重点项目施工以及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活动。切实解决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等问题,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上市融资,拓宽融资渠道,帮助和指导企业积极争取政策性资金支持。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企业转变机制、科学管理、调整结构、增加效益,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内涵,推进产业升级,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路子,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五十一章  优化发展环境

     

    以建设诚信许昌为核心,完善政府引导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强化政府服务意识,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加强纪检监察监督,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实行“零接触”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案件查处快速反应联动机制,严肃查处影响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件。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树立大局观念,促进公平竞争。建立健全以纳税、还贷、履约、产品质量等信用记录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大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力度。建立投资环境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实行外商投诉处理责任制和领导包案制度,加强对外商的服务和权益保护。加快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大力发展土地市场,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大力发展劳动力市场,完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力就业培训,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完善行政执法、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征集和服务体系,打造诚信许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第五十二章  搞好人才引进

     

    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发展各类技能培训教育,培养多层次人才,重点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积极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完善选派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到发达地区学习培训制度。积极整合市内培训资源,引进市外培训资源,提高人才培训水平,促进人才培训的多元化、社会化。加大国外智力引进工作,进一步放宽人才落户、接收、待遇和奖励激励政策,营造广纳群贤、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社会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第五十三章  提高政府效能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全市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制度,不断完善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相适应的绩效考核体系,进一步增强各级各部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全面实施政府“效能提升工程”,与时俱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努力建设高效、法制、服务、廉洁政府。进一步提高行政水平和服务水平,切实做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高效运行,使政府成为高效政府;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强化行政问责制,提高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管理政务的能力,使政府成为法制政府;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手段,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使政府成为服务型政府;切实加强政风建设、廉政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树立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发展思想,在招商引资、环境治理、项目建设三个方面加大政府效能建设。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形成保障有力的强势政府。建立科学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提高投资效率,增加透明度。加强政府对全社会投资的调控和引导,防止投资管理失控。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完善政府对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决策程序,建立决策责任制和决策过错追究制。认真开展效能评估和效能监察,持之以恒地搞好行风评议活动,不断提高有关部门的服务意识、效益意识、诚信意识,打造服务型政府。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