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586003144/2016-00007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工作动态 | |
发布机构: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管委会 | 关 键 词:简报 | |
文 号 | 成文日期:2014-05-23 | 发布日期:2014-05-23 |
体 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第3期
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管委会 2014年5月22日
━━━━━━━━━━━━━━━━━━━━━━━━━━━━━━━━━━━━━━━━━━
考察学习先进经验 提升园区服务水平
——园区管委会赴华东地区创意设计园参观考察
为借鉴华东地区优秀创意设计园区发展经验,提升园区管理运营水平,2014年4月21日至29日由知识产权设计产业园区书记马爱玲带队一行5人对宁波和丰创意园、上海1933创意园、红坊、尚街loft、上海国际设计中心、Design 概念书店针对招商、推介、运营、内部管理、功能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考察。
一、所到园区发展概况与特色
(一)宁波和丰创意园
和丰创意园区建设是为了实现宁波由“制造名城”向“设计名城”转变、促进该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举措。该园区建设的三大原则:集聚设计资源原则;以工业设计为核心原则和探索特色模式原则,旨在打造产品展示、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教育、国际交流和融资担保这六大平台。园区还把国内外知名的设计企业、设计工作室、设计研究机构以及为设计企业提供服务的知名中介机构作为重点招商对象,以大力推动宁波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打造成一个集工业设计与创意、研发、交易、展览、孵化、知识产权保护、资质评估、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2.5”产业集聚区为目标。为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丰创意广场着力举办了设计高峰论坛和设计培训;“光华龙腾奖”(园区十大杰出设计青年评选)、并投资和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共建的甬港产业设计中心、中英纺织服装设计中心、和丰设计交易中心、意大利工业设计协会中国设计中心等重点项目,提高企业对设计的认识,培育创新氛围。并组织多场设计对接活动,促进园区设计企业与宁波制造业企业的合作。在园区常态化管理运营中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充分调动政府部门资源;加强产业扶持配套政策落实;根据工业设计发展实际,提供工业设计人才保障,建立工业设计人才培养、评价机制;根据工业设计机构规模小、融资难的特点,拓宽投融资渠道;引进公共的专利信息查询和服务平台,加强工业设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二)上海1933创意园
上海市1933创意园区位于上海虹口区沙径路,为上海近代优秀历史建筑。该建筑建于1933年,已有近80年的历史。解放前为上海工部局屠宰场(杀牛场),解放后曾作为工厂厂房使用,2002年工厂停工闲置, 2006年8月上海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与上海锦江国际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原宰牲场的租赁协议,正式启动1933老场坊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并由上海众桁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负责整体运营。目前1933创意园区作为一个成功的老厂房改造项目,引进了国际美食购物,戏剧音乐演出,主题狂欢派对等活动周周精彩不断。在富有历史底蕴的建筑中多元化的场地也成为国际顶级品牌活动的舞台,上演一场场视觉的饕餮盛宴。目前1933创意园区以生活、创意、求知为核心要素,融时尚发布、创意设计、品牌定制、文化求知、创意休闲为一体,汇聚艺术家、设计大师、教育家、企业精英于一堂,形成机体和内核整合互动为一、风尚诠释复古的创意生活体验中心。
(三)上海国际设计中心
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是由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上海汽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通过对上汽集团下属的老厂房进行改造建成的特色产业园区。项目占地面积201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00平方米。总投资人民币约1亿元。中心是以工业设计为主导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也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宝山区政府三方合作,共同组建的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上海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两大中心的建立进一步加速中心的信息、人才、资本、服务、政策集聚。通过提供对中小企业股权、债权、知识产权等权益类资产的质押、融资、贷款、流转、增资扩股、上市辅导、企业改制、信托保险、专利申请、保护、管理等一系列服务,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实现中小企业、个人权益类资产与资本对接为目的,为中小企业及个人提供申请、交易、融资服务新渠道。
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还设有:中国工业设计陈列馆、上海国际创新材料馆、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工业技术展示服务平台、交易服务平台、孵化服务平台。
(四)红坊
红坊创意园区毗邻上海市徐家汇商业中心,由上钢十厂原轧钢厂的厂房改建而成,利用老工业建筑的钢筋铁骨,将厂房的高大空间、框架结构等特点与现代建筑艺术相结合,使新旧空间互相结合、流动、自然过度,将红坊打造成为了一个综合文化中心。红坊以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为主体,并有多功能会议区、大型活动及艺术展览场馆、多功能创意场地等灵活的空间应用。红坊分为A、B、C三个区域。总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商务办公面积有一万多平方米。红坊内另有2600平方米大型展示厅、1400平方米画廊和2000平方米酒吧、咖啡厅、西餐厅等休闲场所,以及1000平方米手工作坊。公共区域和局部办公区域顶楼采用全透明玻璃屋顶,以营造一种通透阳光的效果。红坊是由上海红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红坊文化由一个创意产业运营平台,逐渐发展成为文化艺术产业资源整合的综合性机构,并逐步打造文化生活的商业终端平台,实现产业间和谐的兼容与跨界式共生。红坊园区一直努力于增加园区内相关艺术与设计产业链的互动与交流,也是红坊的一个特色。
(五)尚街loft
尚街LOFT是上海首家以打造国际时尚为主题的创意园区, 2007年底正式开园。园区是在徐汇区政府、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和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三方联合倡导下创立的,总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其商业格局主打为服饰店和工作室。尚街LOFT一号楼的1-4层设计为服饰店,将以个性、新锐的流行服饰为核心,成为孕育新锐设计师的平台,快速传递服装流行趋势,其中包括10家高级定制工作室、20家国际个性品牌展示店和40家中国新锐设计师服装店。尚街LOFT的整个布局保留老厂房的框架结构,去除楼板遮挡,形成上下通透的明朗购物环境。5-9层设计为办公区域,汇集国际服装研发学院、国际时装买家、时尚传媒、模特公司、时尚制作公司、 PR公司和造型设计公司等,每层500平方米建成内庭花园,令每间工作室都能沐浴阳光,工作室面积从115-2500平方米可随意分隔。
尚街LOFT还契合了当今的都市生活理念,度身设计“尚街LOFT”园区专属的时尚SHOW场、展览、画廊、书吧、餐饮、咖啡、娱乐、健康馆等公共场所体验更多生活的乐趣。还有层出不穷创意活动频繁举办,让尚街成了上海一个时尚地标。
(六)Design 概念书店
Design 概念书店位于上海静安寺商业圈芮欧商场3楼占地700多平米,是民营瑞点创意书店在政府的引导下与芮欧商场共同打造的一个有文化特色的设计书店,该书店不仅仅是一家设计书店,还是一个连接最新最酷的设计资讯,思想,创意将在这个交汇展示平台,突破通常书店的设计思维,更多的跨界,更多的混合,书店 咖啡吧、书 设计、书 时尚、书 咖啡、书 艺术、书店 艺术馆、书店 创意街、书店 工作室更多的混合通过打破旧的格局, Design 将书籍,设计、时尚、绿色、城市、创造、思考揉合成一个全新的空间,一个混合的体验型空间格局。
二、所到园区发展经验与启示
创意产业以其创新性、渗透性、高附加值、强辐射力、高科技含量的特点已经逐步成为未来经济发展亮点。考察的这些地区都以发展创意产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不但增强了当地的城市魅力,也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通过这几天的考察座谈调研有以下感受:
(一)地方政府着力推动
在考察中不论是何种合作模式的创意产业园区,在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政府一个无形的推力。宁波是以城投、工投和市政府投资30多亿倾力而建,并且每年政府还拨付4000余万元作为园区发展资金,持续投入4年支持园区的发展。上海市政府则利用市场化和各级政府补贴政策杠杆,对园区企业和运营商给予支持,并为园区提供一站式综合型市政、环境、政策等服务,无形的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助力园区长足的发展。
(二)园区管理与运营模式
园区的管理与运营模式是这次考察的重点,所考察园区有着不同的运营模式:“二房东 经纪人”1933创意园是由上海众桁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负责整体运营,上海创意产业中心仅负责设施的维护修缮等工作,其他一切都由运营方负责;“房东 经纪人”模式红坊是上海钢铁厂原厂房为基础,由红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改建运营;尚街Loft是由徐汇区政府、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和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三方联合联合创立;“自主经营”上海国际设计中心则由上汽集团单独部门,以盘活老厂房打造工业设计为主题的园区,和丰创意园则由工投、城投和市政府共同新建打造的园区。
(三)完善园区服务功能
考察的所有园区无论是何种运作模式在服务方面都下了不少功夫,都是尽可能的为入园企业提供完善的服务。宁波和丰创意广场一到五层汇集展览、餐饮、销售、酒店、艺术馆、党员活动室等公共设施,为园区企业提供完善的服务;上海国际设计中心建立有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上海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工业设计陈列馆、创新材料馆等特色服务;红坊内设有大型展示厅、画廊酒吧、咖啡厅、西餐厅等休闲场所等文化气息浓重的场所,让设计师和参观者体验更多生活的乐趣。
(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园区中都是建设的重点,各园区都投重资倾力打造,和丰创意广场建设有集工业设计与创意、研发、交易、展览、孵化、知识产权保护、资质评估、培训等功能于一体园区服务平台,“一站式服务”信息化平台,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等措施,更好服务于入驻企业,吸引更多优秀设计机构入园。上海国际设计中心内组建有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和上海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以解决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难的矛盾。
(五)“园区 文化 商业”模式
考察的这些园区中有部分是文化艺术园区,另一部分是工业设计园区,当进入红坊、1933和尚街园区,入驻有很多的文化艺术设计工作室和创意品商店,让人能置身于艺术长廊中,从一个个创意产品商店能体会到园区吸引力让参观者驻足长留;Design 概念书店则直接把设计书店融入商圈,进入商场,除去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位置比较偏僻外,其他园区都大力使园区与商业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六)造局造势 营造氛围
园区的发展需要自我包装、自我宣传推介,所到的园区在各自的推介上都灵活运用各自所长,彰显园区魅力,提升园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和丰创意广场着力举办了设计高峰论坛和设计培训;“光华龙腾奖”评选、并和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共建的甬港产业设计中心、中英纺织服装设计中心、和丰设计交易中心、意大利工业设计协会中国设计中心等重点项目,提高企业对设计的认识,培育创新氛围。红坊为打造时尚的地标性的园区,邀请好莱坞的明星,以及港台的一些明星经常到园区,并在园区开展一线品牌新品推介活动,来提升园区的影响力;1933创意园区则引进了国际美食购物,戏剧音乐演出,主题狂欢派对等活动周周精彩不断,提升园区氛围,打造自我魅力。
三、园区下一步建设的思路
通过华东几个园区考察,了解了先进创意产业园区管理好的运营方式和经验做法,明确了我园区下一步发展方向和工作要点,考察结束之后,我们随即进行了总结、分析和思考,认为既要看到差距、感到压力,也看到优势、坚定信心。结合目前我园区发展状况有一下思路:
(一)坚定培育设计产业发展及服务方向
我园区作为中部地区第一个知识产权及工业设计园区,有广阔的需求市场和良好的产业基础,我们积极以全省产业聚集区为基础,以我园区为平台,调动发改、科技、工信及各协会等资源积极与制造企业对接,以培训、研讨、交流等各种方式,为产业聚集区提供研发设计服务,为我省产业聚集区构建一座制造企业与设计企业的桥梁,加快制造业调整步伐,为中部地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二)积极培育创意产业业态
引进“设计立县”活动,提高创意设计在各层次的认知度,并根据省内产业需求,扶持一批重点创意设计企业和项目,积极推进创意产业业态向园区集聚。在扩大园区体量的同时,引进包括广告策划、汽车设计、时尚设计、文化传媒、电子商务等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从而构建策划、设计、展示销售的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助推创意产业在中原地区长足发展,使园区企业结构更加合理。
(三)打造中部地区设计人才高地
利用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专家委员会河南工作站落户园区的有利条件,将事业心、责任心强,研究能力突出且积极投入的专家、学者及与该学科、产业发展相关的高层管理者聚集在河南,集合河南高校资源,共同构建合理的职能架构。以园区为载体,定期举办专家委员会集体活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探寻行业发展新方向、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为重大项目会诊把脉。
(四)创优服务环境 助推园区发展
借鉴先进地区的服务理念,加快园区信息化建设步伐,以入驻企业为中心,实施“一站式”服务体系,定期开展面对面的调研工作,破解入园企业实际遇到的难点问题,以企业发展为己任,切实践行主人翁职责,修炼园区自身凝聚力。
(五)完善园区自身功能
在借助园区体量扩大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园区功能空间,打造工业设计人才协同培训基地,引进中西部地区工业设计资质认证及能力水平认定中心。打造设计商店、设计师俱乐部、餐饮等相关配套设施,大师工作室,完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六)加强园区商业化服务
借鉴先进园区的商业化管理理念,争取园区中公共服务功能区域全部采取纯市场化招商运营模式,减轻园区管理成本,提升园区服务专业化档次。
(七)拓宽投融资渠道
完善园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引导和鼓励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等投资创意设计企业。引进创新金融产品,加强对工业设计企业信贷服务。鼓励信用担保机构为创意设计企业,特别是中小创意设计企业提供贷款担保。
(八)提升园区自身魅力
园区在继续对外举办论坛、对接会的同时,积极策划引进了主题狂欢派对、新品发布会等,并定期在园区举办一系列文化、艺术、论坛、培训等推广活动,来提升园区人气,形成浓厚创意创新氛围,打造自身形象,彰显园区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