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工信局“十二五”及2015年工作总结和“十三五”及2016年重点工作安排

索 引 号:005279338/2015-00073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金水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关 键 词:工作
文    号成文日期:2015-12-30发布日期:2015-12-30
体    裁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区工信局“十二五”及2015年工作总结和“十三五”及2016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十二五”工作总结

    (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

    完成了电话接入网、综合业务数据网、移动传输网、数据城域网、数字电视等信息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大容量、数字化、覆盖全区乡镇的信息传输网络已经基本形成。截止目前,建设光纤工程15.8万个端口,开通小区宽带58714户;已经完成商业聚集区及主干道无线网络覆盖;4G网络建设提速,已开通4G基站589座。

    (二)信息产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我区电子信息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在企业数量以及销售额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提高,在2009-2014年期间金水区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8%。2014年金水区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4年全区共有信息企业1471家,实现销售收入为176.11亿元,同比增长19.9%。河南书网教育、河南金鹏信息技术等企业成功上市,实现了我区“新三板”上市企业零的突破;河南广华科技通信工程有限公司是我市第一家在Q版上市信息化企业。

    (三)信息服务业规模日益壮大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作为城市现代化重要引擎的信息化产业发挥不可替代作用,近年来金水区信息化工作的重心开始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和重点跨越的方向进行转变。金水区已经形成了以中小民营科技企业为主体,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主导、以电子产品聚集销售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我区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涵盖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业、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业、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以及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领域。2014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共1434家,销售收入57.6亿元,占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比重为30%。目前,全区服务外包企业41家,营业收入达9.7亿元。我区行业应用软件发展基础较好,涵盖电子政务、环保、交通、节能、位置服务、安防、物流、移动APP和信息安全等行业领域,涌现了一批有相当实力的公司和软件产品。2015年1月,河南金鹏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成功上市。

    物联网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我区物联网企业共有26家,其中物联网研发企业21家,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涵盖智能交通、公共安全、建筑节能、电网、物流、安全生产、食品溯源、智能家居和生态安全监测等领域,部分行业应用技术等处于省内领先地位,诞生一批在全省范围内具备影响力的物联网企业。2014年我区荣获首批河南省物联网特色产业园区。其中,河南九洲计算机有限公司荣获首批河南省物联网骨干企业;联大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河南锐泰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基于物联网的能源综合管理平台”荣获首批河南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电子商务行业蓬勃发展。目前,从事电子商务服务和应用的企业70家,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企业12家,电子商务应用企业58家。商贸业线上线下协调发展,全区共有电子商务企业70家,4家企业先后被授予“河南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4家企业先后被授予“郑州市电子商务重点示范企业”。2015年3月,由河南省计算机行业协会和河南优胜网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整合资源共同打造的河南优胜电子商务产业园正式开园,入园电商及相关服务企业49家。

    (四)社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电子政务建设不断深入,社会信息化服务功能不断加强,进一步完善了金水区信息化以及“智慧金水”的建设。“十二五”期间,金水区各局委和办事处都不同程度地强化了基础设施、应用系统以及运行维护手段的建设,通过小型机和PC服务器搭建区政务系统。不断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建立了公开内容全面、公开形式规范、政府工作透明的机制,建设了金水区政府门户网站群、金水区协同办公系统、金水区政务邮件系统等;2014年11月,我区结合自身特点与实际情况,对原市级业务审批系统进行完善,集成网上审批系统和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实现了对政府部门审批过程实时全程刚性监督;2015年4月投入运行的金水区网格化社会公共治理联动指挥中心,整合了ZZIC、数字化城管、平安建设等17类信息平台资源,负责对全区社会公共管理事务、应急事件、公众投诉等问题的受理、指挥、协调、处置等。“智慧金水”建设有序推进,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设了“智慧金水”门户综合管理平台和“一刻钟便民服务圈”管理查询平台等智慧金水管理平台。社区信息化加速推进,构建了政府、社区、居民之间随时能够以网站、手机、电话、电视、电子屏等多种方式进行互动的社区信息化平台,实现社区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全面数字化。建设“智慧社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2个,涵盖21个社区。预计2015年底,投入信息屏100个,涵盖全区17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布放办事大厅15个、社区63个、公共场所22个。

    (五)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我区信息安全基础性工作全面展开,全区网络和信息安全领导体制和保障机制普遍建立,政府信息系统安全检查、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等级化保护制度全面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体系基本建立。在向心力信息安全检查评估报告中,我区信息安全指数居全市前列。金水区各个单位的政务系统或门户网站都不同程度地具有安全防护措施。

    二、2015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我区工业经济呈现“一高两低”特点:“一高”是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速度高,元至九月份,全区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1.5%,位居全市第一;“两低”是规模工业占GPD比重降低和规模工业企业数降低,元至十月份,全区25家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7.47亿元,同比下降28.1%,降幅比前三季度扩大3.8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全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9.4%。受三环内企业外迁因素等影响,目前已有5家企业迁出我区。

上半年,全区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99亿元,同比增长13%,占全区GDP比重6.6%,较去年提升0.3%。

    (二)业务工作完成情况

    1、重点推进“智慧金水”技术应用。一是注重规划引领。邀请多名专家对智慧社区试点单位进行调研,制定了“智慧社区”建设方案,明确了主体内容、支撑环境、重点发展目标,推动建立智慧社区长效运营和管理体制及未来发展的路线图。同时依托我区现有卫生资源,初步完成“智慧医疗”建设方案,明确了以远程医疗和“健康小屋”为特色的功能需求。二是注重平台搭建。以未来路街道办事处银基花园社区为试点,打造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便民政务服务和便民生活商业服务的微信平台。开发“一刻钟便民服务圈” 查询平台,实现WEB和手机APP对我区建成的便民服务网点查询。三是注重资源整合。通过现代化信息手段采集和整理基础数据,将全区政务服务、生活服务、卫生服务、教育文化服务、社区公益服务、社会治安服务等过去零散的资料数据化,整合到统一开放式数据库,有效夯实数据基础。同时采购100块智慧金水社区便民服务屏,按计划投入到社区及公共场所,方便辖区群众进行终端平台信息查询。目前,共安装了60台信息屏,涵盖未来路、经八路、杜岭街办事处等社区及办事大厅。

    2、积极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一是突出创新驱动。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快培育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区工业企业今年共研发新产品10项,获得专利52项,新增企业技术中心2家,累计投入科研资金达6825万元,引进人才683人,组织企业培训147场5583人次。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导金苑面业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元至九月份,金苑面业实现增加值4178万元,同比增长达7.24%;印刷业,推进博雅彩印“现实增强技术在传统印刷品上的应用”项目建设,加快印刷产业高端化、系列化、品牌化发展,提升中高档印刷品的比重。元至十月份,全区印刷业同比增长达12.9%。三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信息化。以提升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为落脚点,引导索凌、中州电气、辉瑞等企业抓住新一轮技术与产业革命的机遇,加快发展智能装备的研发。索凌电气通过信息化技术应用,融合智能控制器、高速可编程微处理器等电子信息技术,研发了“节能型无功补偿装置”,实现了电网的智能化调节。项目完成后,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4亿元。四是构建节能降耗工作新格局。重点抓好低能耗、战略性新兴企业培育工作,辖区内重点耗能企业实行跟踪服务制,督促企业加强内部能源统计和节能管理。

    3、切实加强服务企业责任感。一是加强沟通联系。建立项目与企业联系制度,定期组织人员走访辖区企业,及时掌握企业发展难题,指定专人限时办理,并实行跟踪管理制,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全程保障。二是强化业务公开。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公开业务流程、办理时限和服务承诺等事项,整合部门核心业务,切实减少行政审批环节,为企业提供信息化业务“一站式”办理服务。三是增加政策扶持。积极引导企业申报政策扶持专项资金,组织企业参加产业博览会,加强企业发展政策指导,切实解决企业发展实际问题,推动产业平稳较快发展。四是加强协会建设。今年共组织协会50余家会员参加协会活动9次,召开了金水区企协成立5周年大会,明确了协会下步工作思路。目前,全区共收集问题28个,已解决26个,问题解决率为92.9%。受理企业工业和信息化备案项目申请27项,已全部办结。

     4、抓好安全生产和信访稳定。一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同区属签订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书,强化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明确安全责任。目前,共开展安全检查7次,排查隐患12处,已全部整改到位。二是积极做好区属企业信访稳定工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目前,郑州市消声器厂已被拆迁,拆迁款正在进行分配;郑州市铝制品厂已被列入拆迁计划,正在商谈拆迁事宜;郑州市第七服装厂已与地铁5号线拆迁指挥部的拆迁补偿问题谈妥。接待个访13起23人,接待集访6起82人。

    三、“十三五”重点工作安排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四个金水”建设,以产业转型提升为导向,以“两化融合”、“四化”同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信息资源共享为目标,以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为突破口,以软件研发、智能终端、位置服务、电子商务、信息消费、信息服务等产业为载体,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等示范应用为依托,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整合、创新、共享、安全”的方针,深化资源整合,加强信息技术创新,做好统筹协调,狠抓互联互通,注重业务协同,强化安全保障,全面推进金水区信息化建设,打造高效透明的服务型政府,建立方便可靠的社区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发展全面便捷的信息服务业,推进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发展,使信息化建设成为金水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坚持科学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提升全社会信息化建设和资源利用水平。统筹推进经济领域信息化和社会领域信息化协调发展,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社区之间、行业之间信息化协调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分步实施,充分整合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促进区域间、主体间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

    (2)需求主导,经济高效。立足于“三大战略”实施需求,紧密围绕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四化”协调发展工作目标,立足现实需要,确保取得实效,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和铺张浪费,建立实用经济的信息化工程,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全面、可靠、快捷的信息化服务。

    (3)市场运作,合作共建。加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联系,在发展中建立完善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深挖市场潜力,合理分享收益,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化全面开展。

    (4)夯实基础,开放创新。高度重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强化开放创新意识,树立以开放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加快核心信息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应用,加强应用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工作。

    (5)综合防范,安全可控。坚持管理与技术并重,加强保障能力和支撑体系建设,增强对重要信息网络的掌控能力和重点信息系统的综合防护能力,确保网络与信息的安全。

    (三)发展目标

    以“一化两区四个金水”建设为统揽,抢抓“互联网 ”战略机遇,建设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创新政府服务模式,大力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和信息惠民,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大高成长型信息服务业的培育力度,构建较为完备的信息产业框架体系,形成我市战略新兴产业聚集高地。

到2020年,完成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处理能力、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全面升级,宽带、泛在、融合、智能、安全的立体信息网络覆盖全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普遍应用;形成电子政务高效便捷、城市管理精细智能、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信息技术全面渗透的发展格局。实现“优政、兴业、惠民”,建成“智慧金水”。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目标:结合“宽带郑州”发展规划,不断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建成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全区,固定宽带家庭可接入率达到90%以上,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50Mbps以上,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实现规模商用。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无线局域网覆盖主要公共场所,3G/4G用户普及率达到90%。积极推进高性能云计算中心项目建设,加快建设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智慧交通、现代物流、智慧社区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业务应用平台。

    2、政府信息化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覆盖区、街道、社区等政府机构的一体化电子政务服务体系,实现80%以上政府公共服务事项在线办理和90%以上行政审批结果网上查询。配合郑州市建设涵盖人口、地理、法人和宏观经济信息库的公共数据中心,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和部门间业务协同。

    3、社会信息化目标:到2020年,建成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服务平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到90%以上;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程度达到郑州市的领先水平,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90%以上,基础教育资源上网率达到60%以上;智慧社区建设取得成效,80%以上的社区实现信息化管理。“绿色金水”建设成效显著,全区环境检测覆盖率达80%以上,完成构建环保信息平台建设,整合环境检测数据,对环境进行实时发布和预警。

    4、经济信息化目标:到2020年,信息化建设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提升,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突破350亿元,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到2020年,高 成长型信息产业以及新兴先导型信息服务业格局基本形成。注重培育和孵化物联网企业,完成河南省物联网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金水区科技商贸区的优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智慧园区建设率达80%以上;完成传统专业市场的改造升级,创新O2O模式,上线商户达到95%以上。

    5、产业集聚目标:围绕“1 N”产业发展布局,在中心城区重点发展金融服务、商贸服务、电子信息和楼宇总部,努力打造在中部地区具有强大要素吸引力的现代服务业核心集聚区;依托金水科教园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科技、服务外包、软件研发等高技术服务业,加快形成支撑转型发展的战略新高地;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文化传媒、创意设计等产业,努力建设与中心城区互补发展的经济次中心;加强河南科技园区的升级改造,打造专业市场的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构建以凤凰城等传统建材市场为依托,打造智能家居凤凰城产业园。到2020年,金水科教园区建成10个以上专业园区,完成投资1000亿,实现产值突破100亿;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引进国内外著名工业设计企业15家以上,实现产值10亿以上;河南科技园区技工贸销售收入200亿,凤凰城智能家居产业园销售收入20亿元。

    (四)实现途径和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做好统筹协调。突出金水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的决策协调作用,贯彻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的工作方针,指导相关部门进行政策制定、统筹规划、督查落实、资源调配等工作。各部门要按照职责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做好协同配合,提高顶层设计能力。各级单位要将信息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常,成立相应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完善组织领导工作,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和落实到位。

    2、保障资金投入,促进企业发展。强化政策性资金的引导支持作用,充分利用河南省、郑州市和金水区三级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从中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基础性、综合性和跨部门的信息化项目建设,并根据发展需求逐步增加,吸引企业进行相关技术产品研发和推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金水区信息企业发展,提升本区信息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各部门要加大投入,统筹信息化投资,充分利用各类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企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发和试点示范等工作。信息化建设资金、运行维护费用要纳入各部门财政预算,切实保证资金使用安全透明。

    3、创新融资机制,营造投资环境。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投资、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资金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信息化融资模式。鼓励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支持金融机构为企业信息化项目提供贷款服务,制定信息化建设风险投资政策,吸引各类信用担保机构和省内外乃至国内外风险资本参与金水区信息化建设。支持具有公益性质和公共服务特征的信息化项目建设,引导重大领域信息化工程顺利实施。

    4、优化人才结构,提升创新水平。落实人才强区战略,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培养领军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和战略运营团队,重点引进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高级技术专业人才,对引进的高层次信息化人才优先协助解决其居住、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依托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等,造就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推动金水区产业价值链上移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积极探索和完善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制定高端人才的奖励和优惠政策。通过税收减免等有效措施鼓励企业接纳学生实习实训,采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专项培训等形式,培养高素质信息技能人才。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大力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建立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发挥信息化专家的智囊作用。加强领导干部信息化知识培训,开展信息化基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研究,提升领导信息化建设的能力。

    5、推进绩效考核,加强督促检查。制定合理可行的信息化发展指数及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将各部门信息化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建立跨部门联动的信息化动态监测机制、绩效评估和考核激励机制,将考核结果纳入政府业绩考核体系和领导干部任用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建立第三方独立评估体系,引入公众评价机制,对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和涉及民生领域的信息化应用等进行评价。开展电子商务和信息消费统计监测,推进“两化”融合水平评估评测工作,加强分类引导和推进,确保信息化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开展企业信息化水平评测工作,将信息化评级结果与企业财政扶持等政策挂钩,财政扶持政策向信息化评测等级较高的企业倾斜。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四、2016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目标任务

    2015年,力争全区信息产业企业数增加30家,信息产业增加值增加6%,销售收入增加7%。

    (二)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1、软件服务业。鼓励企业开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电子商务等关键技术研发。开发符合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工具软件等产品,并做好软件产品推广应用。如九洲公司的“基于云计算的机场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端装备信息管理系统”,金明源公司的“基于ITIL标准的云计算运维服务管理体系”等;鼓励辖区软件企业争取通过CMMI4/CMMI5等国际认证,从而提升企业软件研发及管理水平;在河南新科技市场项目方面,主要建设智能化集成研发中心,软件研发中心,科技创业孵化器,产品实验室及检测中心等,一期工程力争2016年封顶。  

    2、物联网产业。以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为基础,结合“河南省物联网特色园区”建设,以九洲、东陆高科、安视博等重点企业为依托,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工业、物流、交通、 环保、安防、家居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形成产业和应用互动、产业链上下游互动、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培育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加快我区物联网产业发展。如安视博公司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东陆高科的“防爆型物联网手持移动终端项目”等。

    3、电子商务产业。支持传统行业发展电子商务,培育新型贸易和消费模式。建设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打造020模式的特色商业街,积极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推动家居建材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依托凤凰城等传统经营建材家居大卖场,构建以智能家居体验中心和设计师创客空间为纽带的智能家居产业链电子商务平台。

    (三)力争扭转工业经济下滑局面

    1、理顺企业数据统计口径。积极协调统计部门,及时对规模工业库进行调整。注册地变更及下规模的企业调出我区规模工业库,外迁企业数据从迁入地上报的,统计基数调至迁入地,下规企业统计基数从全区累计数据中去除,进一步理顺外迁企业、下规企业数据统计口径,避免因统计口径变化对我区工业经济增速造成大的影响。

    2、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以索凌电气、防伪保密为龙头示范企业,以转变模式、提高效率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经营管理、采购营销等方面的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渗透、倍增和创新能力,以点带面逐步深入,带动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融合,提升传统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3、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新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为重点,通过对产品、工艺和关键设备的高新技术改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利润,鼓励企业利用现有市场优势,进一步开发附加值高、行业带动作用大的新产品,实现与新兴产业的有效融合。

    4、加大企业服务力度。通过建立领导分包双百企业、重点企业工作机制、企业服务联络员工作制度、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制等服务机制,保证各项服务举措落到实处,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认真落实政策帮扶,注重实效优服务。经常性深入企业调研,及时发现问题,分类指导帮助,认真研究完善相关政策,开展入企业送政策帮扶活动,积极帮助企业申请各类扶持补贴资金。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