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005279426/2016-00091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统计信息 | |
发布机构:金水区人民政府 | 关 键 词:统计信息 | |
文 号 | 成文日期:2016-01-27 | 发布日期:2016-01-28 |
体 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紧紧围绕“抓改革创新、强投资开放、促结构转型、求民生改善”的总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加快城市建设和改革创新步伐,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工作,克服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民生保障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社会发展保持和谐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
(一)经济转型步伐加快,产业质量提质增效
经济运行健康平稳有序。指标增速虽有波动,但稳中向好态势未变,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50亿元,增长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5.1亿元,增长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8亿元,增长1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73亿元,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53元,增长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94元,增长10.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全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1:9.9:90,金融商贸和高技术服务等主导产业完成增加值533亿元,占三产比重提高到62.5%。商圈经济贡献突出,关虎屯等五大商圈实现交易额超过290亿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电商企业交易额达108亿元,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达6家。金融业集聚力持续增强,“新三板”挂牌企业达7家,金融港金融服务中心帮助707家企业融资近20亿元。服务业高端要素快速集聚,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全区现有建成商务楼宇252幢,建筑面积565.8万平方米,缴纳区级税收19亿元,百万以上楼宇123幢;楼宇入驻企业近2万家,入驻率96.4%,其中,河南亚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20余家知名企业入驻。全区特色街区18条,营业面积达63万平方米,实现营业收入33.2亿元,区级税收1.7亿元。服务外包产业稳步发展,企业总数达510家,其中2家企业年营业额超500万美元。
(二)双创投入有效跟进,科技创新成效显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浓厚。全区累计创业面积3.1万平方米,入驻创业项目及创业企业380家,3家企业通过众创空间认定,其中河南众诚企业孵化器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服务体系。协同创新优势凸显,河南金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院校建立长期科技合作关系。大学生创业园入驻项目269个,发放省级创业扶持资金688.8万元;金水首届“创赢未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成功举办,全国30个省市近200所高校908个创新创业项目参与,金水区大学生创业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重大自主创新技术成果不断涌现,200多个电子信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优势主导产业项目通过市级评审,120个企业主体开发的重大自主创新技术项目获得重大科技专项。优势科技资源集聚加快,新增各级工程技术中心13家,各类科技研发机构累计达到136家,专利授权量达到2520件。科技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六大科技创新平台为1.4万家中小企业提供检测、咨询、研发等技术服务,服务科技项目600余个,创造间接经济效益1.5亿元。
(三)政府改革扎实推进,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重点领域改革稳步实施。“五单一网”改革工作顺利开展,审批事项清单梳理工作已完成,梳理确认行政权责事项9105项,优化行政审批事项98项、压减率达38.75%。社会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受理办结各类审批事项13.2万件,群众满意率达99%。创新服务方式,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办结全程代办单位15家,上门服务16次。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广泛征求各方意见200余条,充分融入到规划的编制中,为金水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优化环境积蓄发展后劲。切实优化投资服务环境,144家企业和63家个体工商户获得小额担保贷款2.6亿元和630万元。深入推进投融资改革,积极探索加快PPP项目落地,与建设银行等6家银行达成合作意向。全力推进省市区重点项目建设,180个重点项目完成入库投资413亿元,兰德国际中心、省人民医院高级病房楼二期等11个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招商引资力度加大,豪布斯卡城市综合体等44个项目实现签约,签约总金额816亿元,新谋划福建融侨综合体等项目11个。
(四)园区建设全面提速,平台搭建逐步完善
重点产业项目加快建设。三大园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高端引领、集聚发展的产业发展态势彰显。金水科教园区亿元以上主导产业项目投资完成40亿元,金泰信息技术服务中心等7个项目一期主体封顶,金科智汇城、电力科技园等项目加快建设;新签约上海百联奥特莱斯商业广场等优质项目41个。金水特色商业区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硅谷广场外装已完工;“河南科技市场”网上购物平台业务渠道不断拓宽,目前服务中小企业达500余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新引入韩国铝空电池推广中心等6家企业;二期大楼建设加快推进,正式租赁协议已签订,有意向入驻企业达70余家。
创新孵化平台逐步完善。金水科教园区构建运营慧谷孵化器自主创业平台等7个“双创”服务平台,引入入孵企业56家、院士工作站1家、“千人计划”专家2名、第三方服务机构20家,河南创客产业园、河南杨金高科众创空间等一批新型众创空间已投入使用;郑州金水湾企业孵化器被认定为“河南省十优电子商务平台和市级众创空间”。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整合工业创新信息资源,建设知识产权创意孵化中心、工业信息化服务平台,设立协同创新研究院、创意联盟,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创新服务。
(五)城市更新进展顺利,设施功能优化提升
大棚户区改造有序实施。顺利完成大铺等11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搬迁,完成郑纺机家属院旧城以及5个零星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征收工作;累计拆迁建筑物1263万平方米,腾出土地5382亩。快速推进安置房建设,新启动二十里铺等23个项目,36个在建安置房项目建设面积达607万平方米。
城市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加大,市政道路建设投入资金1.2亿元,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投入资金1.3亿元。道路平整畅通工程进展顺利,纬四路等40条道路整治提升工程完工,累计完成快车道复浇19万平方米,人行道改造9.2万平方米。同时,普庆路等35条道路建成通车,进一步改善居民出行环境,强化道路交通综合整治,保障居民出行顺畅。
(六)城市治理不断提升,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建设加快,稳步推进“三级三类”便民服务设施建设,加大“一刻钟便民服务圈”服务力度。城市公用设施进一步改善,建成停车场129处,停车泊位3.8万个,环卫工人休息场所48座。市容秩序有效提升,首创联合执法,“百日行动”共联合执法15次;共清理占道经营2.3万处,突出店外经营1.9万处,基本取缔全辖区露天烧烤。规范完善网格化社会公共治理平台,整合17类网格化管理、平安建设等平台资源。
环境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强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拆除燃煤大锅炉6台,完成工地扬尘治理216处。违建拆除和市场外迁加快,拆除违建12.8万平方米,纬三路水产市场等6家市场完成外迁。完成北三环生态廊道整治提升,新植花灌木4.8万株;新建凌云路等4处街头游园,新增绿化面积6500平方米;24个区管游园整治提升已完成,新植地被5.4万平方米;绿化建设面积10万平方米的科教公园建成开园。
(七)公共服务持续加强,民生事业全面发展
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就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增就业再就业31953人;开展各类招聘会41场,达成求职意向5632人。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拨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公用经费和书作费8187万元,惠及学生10.6万人次;新建、改扩建天明路小学等5所小学竣工,玉凤路小学等5所学校正加紧建设,文化路一小等5所学校被评为郑州市书香校园。基层文化建设积极推进,区图书馆接待有效读者1.3万人,全区电子图书阅读机配备达20台。
社会服务保障持续加强。住房保障工作积极推进,累计完成安置房开工套数8622套,基本建成安置住房4548套,累计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385.3万元。辖区新农合参合率达99.9%,193名失地农民参保,累计发放失地农民就业生活补贴和征地养老补贴40万元。便民服务设施加快规范提升,建成社区便民店10家,社区便民生活服务站5个。关注居民身体健康,建成“健康小屋”21家,修建健康步道3000米,设置健身器材1000余处、“健康自助检测”检测点4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