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719149834/2016-00056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工作信息/规划计划 | |
发布机构:惠济区花园口镇人民政府 | 关 键 词:综合,工作信息,工作意见 | |
文 号:花发〔2016〕1号 | 成文日期:2016-03-01 | 发布日期:2016-03-21 |
体 裁:意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做好2016年工作,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市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惠济区建设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区、生态宜居宜业旅游城的战略定位,抢抓郑州国际商都建设的重大机遇,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坚持创新发展、赶超发展,持续提升“三大主体”工作,坚持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并重,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主要预期目标: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节能减排完成区下达目标。
围绕上述要求及目标,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引领,优化提升城镇承载功能。
一是突出抓好群众安置。完善项目运作机制,加强与花园口镇合村并城安置房建设各有关单位协调,及时帮助解决问题,扫清安置房建设的一切障碍,力争2016年底首期安置区54栋安置房交付群众使用。
二是加快市政路网建设。强化对接,力争京水西路、京水东路、河东路尽快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大协调力度,力争迎宾东路开工建设;积极争取,力争金京东环、京水路等列入上级市政建设投资计划。结合镇区规划,将辖区主次干道纳入合村并城项目通盘运作,统筹推进镇区路网建设,加快出让地块的开发建设。
三是强化公建配套设施建设。统筹谋划,积极运作,强化对接,及时跟进群众安置区内学校、幼儿园建设,同时引进新理念,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中心,切实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二、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路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响应郑州国际商都建设,围绕生态宜居、健康养生、旅游文化三大方向,引进以体验式现代商业为主的“四力”型项目,建设现代商业综合体。依托花园口镇合村并城项目,盘活土地资源,做好二次选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全镇发展,强化项目储备。
二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保持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第一拉动作用。围绕省市区重点项目,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健全项目督查考核制度,积极协调跟踪服务,为项目开工创造条件。全力保障区政府确定的14项重点项目和镇政府确定的4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三是汇聚人气促进发展。积极协调,统筹谋划,搞好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引进优质教育机构和医疗资源落户花园口,加速人口集聚,产生人口规模和密度效益,促进辖区经济社会大发展。
三、以文化生态旅游为载体,破解沿黄村庄发展瓶颈。
按照全区“十三五”规划及区政府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花园口镇沿黄村庄发展定位,整合沿黄村庄原有的新农村、新型社区规划,积极与区规划部门对接,高标准、高起点规划推进沿黄村庄建设:东部石桥、申庄以现有坑塘为基础,打造万亩水面,建设生态湿地公园,并积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中部八堡村、南月堤村以索须河规划升级为契机,发展观光旅游、高端地产、康体颐养等产业项目;西部花园口村依托独有的历史人文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以“城市近郊游”为载体,围绕花园口游览区、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逐步破解沿黄村庄发展瓶颈,使沿黄村庄逐步走上以生态、休闲、娱乐、度假为重点业态的旅游发展道路。
四、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推进美丽花园口建设。
一是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建管并重原则,建立健全城市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继续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督查机制,明确分工,严格要求,快速行动,实行周通报、月考评,逐步实现常态、长效管理,打造整洁、畅通、有序镇区。
二是抓好生态廊道建设。加快道路绿化建设,配合完成中州大道北段、石武高铁绿化任务;对辖区已建成的廊道、公园、绿地林地配合做好管护,提升景观效果和生态价值。
三是全面推进“碧水”工程。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积极配合,加速马头岗污水处理厂配套工程郑州市污泥应急处理项目的建设,确保贾鲁河、金洼干沟治理工程顺利实施。加大投入,维护辖区各村污水处理站正常运转,巩固水源地保护成效,全面提升辖区水生态环境。
四是持续强化环境治理。推进蓝天工程建设,确保工地扬尘全面治理、道路扬尘有效控制,继续推进黄标车治理,严格执行郑州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下大力气做好雾霾治理,提升辖区大气环境治理。完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任务,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增强辖区群众环保意识。
五是继续保持查违打非高压态势。对现有违法建设存量进行重点拆除,对新增违法用地、违法建设“零容忍”,发现一起,拆除一起;对于村组干部、党员涉及建违而拒不改正的,坚决给予组织和纪律处分,坚决遏止辖区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
五、以保障民生为前提,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坚持把“惠民生、促和谐”作为财政支出的重要方面,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研究完善民生保障政策和机制,力争民生方面投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0%。
一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继续落实高考奖励政策,形成全民关心、重视教育的良好氛围;积极服务,促进辖区八堡小学新建项目、石桥小学扩建项目和郑州市第十二高级中学异地新建项目顺利实施,尽早实现招生;谋划建设花园口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完善辖区教育体系。
二是提升医疗卫生、计生服务能力。继续组织辖区60岁以上老人体检,协调为合村并城范围内群众缴纳医疗保险;加强对花园口镇卫生院及各村村级卫生服务室的监管,不断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水平;做好二孩生育政策实施的保障工作,加强流动人口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三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抓好就业创业工作。建立健全就业服务网络,城镇新增就业21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60人。全年完成再就业培训140人、创业培训60人;加强低保工作规范化管理,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建立临时救助制度,解决低保、低收入群众因病、因灾等造成的生活、就医等困难;扎实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特别是辖区流浪乞讨人员的巡查救助,确保不发生一起非正常死亡事件。
四是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完善目标责任体系、安全生产行政效能监察体系、安全标准化控制体系建设。不断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在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及时排查和治理安全隐患,重大隐患列入政府挂牌督办项目,确保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
五是健全完善矛盾排查化解体系。以建设高标准“矛调中心”为契机,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信访稳定例会、重大工作信访评估等制度,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认真解决土地征用、村民待遇、涉法涉诉等领域的突出问题,确保花园口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六、以基层党建为基础,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落实好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全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结合我镇实际,开展集中教育活动,实施分类定级,健全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解决部分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班子不健全、决策不民主、相关制度不落实、服务群众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使其政治引领功能和服务群众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村改居、产权制度改革等中心工作和重点项目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最终达到六有目标(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有功能使用的服务场所,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有坚强完善的制度机制,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
二是加强基层作风建设。紧紧围绕全区作风建设年活动,扎实开展全镇各层次干部作风建设。始终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重要位置,牢固树立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时刻绷紧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坚决做到“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确保党的纪律和规矩严格遵守,推动全镇形成守纪律、讲规矩的政治氛围;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健全完善作风建设制度规定,严肃查处落实走样、执行打折和违纪违规等行为,着力形成靠制度管权、管钱、管事、管人的有效机制,确保作风建设新常态落地生根;坚持机关效能建设,提升窗口部门服务质量,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使群众对机关服务满意度有新的提高,全镇经济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深化作风监督检查力度,坚持纠正“四风”和树新风并举,坚决纠正慵懒散拖、为官不为等现象,提升基层干部的工作执行力,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的各项工作部署,做到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民主生活会等制度,积极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让每一名党员干部对手中权力有敬畏之心,经常反思自己、总结自己,一定不要心存侥幸,真正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严格实施公务卡、公务灶制度,从源头上严格控制公务接待和办公支出;依托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加大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管,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逐步提升辖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水平。
四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切实增强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高度重视和支持人大、政府依法履行职能,努力形成党委执政、人大督政、政府行政、群众评政的良好局面;坚持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强化全民国防意识教育,加强民兵预备役工作;坚持加强统一战线、民族宗教工作,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团结;进一步完善镇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民间文化活动开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娱乐生活,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坚持依法治镇、依法行政不动摇,深入开展全民普法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制意识和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意识,努力营造文明法治的社会环境。
2016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