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美好教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徐书记指出“美好生活从美好教育开始”,提出要高质量建设郑州的美好教育。您所建议的城乡教育一体化正是美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家长有教育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建立结对合作机制,推进城乡教育协同发展
为更好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区域范围内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整体提升,郑州市教育局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各区县(市)、各学校间的教育合作,推进集团化办学、实施“名校 ”工程、县区协调发展等,通过名校托管弱校新机制,以学区制、一校多区、强校托管、集团化办学等形式,深度探索集团化教育发展模式,打破区域限制,促进局属学校和区县(市)间的教育深度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以强带弱,以优促优,扩大优质教育的覆盖面。如郑州一中与金水区人民政府、郑州市第一〇一中学与经开区管委会、郑州市实验幼儿园与登封市人民政府、郑州市实验幼儿园与惠济区人民政府的合作办学,见证了中原区人民政府与登封市人民政府的深度合作。
为更好地提高区域内学科建设水平和教师教学素养,郑州市教育局通过学科教研基地、“三名(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千人教育名家等项目的评选培育,开展更广泛地研讨交流、培训展示活动,充分发挥先进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促进区县(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严格落实《郑州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细则》,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推动城市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
二、创建培育新优质初中,推动市域内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为进一步激发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初中学校办学活力,加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切实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我市于2018年启动了“新优质初中”创建和培育工作,通过新优质学校校长队伍建设、名师骨干教师培养、办学条件改善、教育质量监测、政策倾斜扶持、经费支持等硬件和软件方面精准施策、持续发力。经过三年努力,市教育局组成专家组对各学校的创建成果进行了评估和验收,98所学校被命名为郑州市“新优质初中”。各项目学校在办学理念、基础设施、内涵建设、办学规范、社会影响力等整体水平都有较大提升,部分优质创建学校,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优质初中共同体或教育集团,使得区域内优质初中资源迅速拓展、百姓受益良多。同年,我市开启了第二批“新优质初中”创建培育工作,进一步扩大新优质初中品牌覆盖面,把越来越多的公办初中学校建设成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目前,167所新优质初中项目学校已成为我市初中教育发展的新旗帜。
三、搭建实践研学场所,推动学生综合素质高质量发展
根据《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的意见》(郑政办明电〔2016〕384号)要求,2019年8月,市教育局经过评审认定了45家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教育基地,10家为综合实践基地、35家为专业实践基地。较上届命名基地翻了将近一番,更多的优质社会教育资源为郑州市广大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研学旅行和劳动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2019年,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接待学生社会实践71万人次,2020年,因防疫防控,各基地积极探索开设网上校外课程。如河南省博物院疫情期间推出线上展览六期,“在家云游博物馆”线上直播,总阅览量高达23万人次;举行线上教育活动“历史教室云课堂”“听八千年前的上古之声”“豫博云讲”“中原藏珍”等系列课程共50余场。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开展线上展馆“全景漫游展览”,将《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漫画大赛获奖作品》以图片展的形式在公众号推出五期。疫情期间,部分综合实践基地积极进行课程升级和硬件升级。晨明综合实践基地利用基地的生态农业优势开展农事体验活动。熊孩子综合实践基地完成了包括农事劳动实践、手工业劳动实践、养殖劳动、自我服务类劳动实践三个大类十余小类的劳动教育系列课程和长寿山及周边100公里内多条研学实践线路课程。
积极探索“互联网 ”教育新发展理念。2019年开发建设“学在郑州”学习平台,在疫防控期间发挥重要作用,全市476名优秀教师录制上传小学至高中全学段18个学科1044节视频,1161个课时,为“停课不停学”居家学习提供更为丰富、优质的线上学习资源。今年将继续加强“学在郑州”学习平台的功能及资源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您所关注的,正是我们为之努力。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进一步推进郑州市教育城乡一体化建设,为高质量建设郑州美好教育不懈努力!
2021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