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7.20灾后重建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制订灾后重建方案
2021年7月17日至22日,郑州市遭遇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暴雨过程,受灾损失严重,全市水利设施在这次特大暴雨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极大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此同时也出现不同程度险情,全市124条大小河流接报险情418处,143座水库当中84座水库出现不同程度险情。为确保水利基础设施防洪安全,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急事急办、先易后难、统筹协调、集中攻坚”的总原则,围绕“化解安全风险、消除安全隐患、筑牢安全防线”的工作目标,在深入调查水利设施灾情受损情况的基础上,在全面排查梳理水利设施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的基础上,贯彻落实《省委 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若干政策措施通知》和《中共郑州市委 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我局组织制订了《郑州市水利设施恢复重建工作方案》,明确了全市水利设施恢复重建和薄弱环节整治等方面的工作任务和重点项目。
《方案》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安全”“遵循规划、水毁优先”“统筹兼顾、系统治理”“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加强配合”等五个原则,制订全市水库、河道、小流域、南水北调干渠防洪排涝等水利设施恢复重建方案,按照方案有序推动水利设施恢复重建工作,确保达到国家中心城市防洪要求。《方案》提到统筹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按照“尊重自然、因地制宜、上拦下排”的工作原则,通过新建、提升或报废等方式,进一步优化水库、塘坝、淤地坝、截流沟等水利工程布局,全面提升小流域防洪标准。
二、统筹河道恢复与小流域治理
郑州市小流域在今年“7.20”特大暴雨期间普遍水毁严重,个别小流域出险较大险情,经调查分析,郑州市小流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小流域位于河道上游,由于区位等原因重视程度不够,历史治理投入少,工程标准偏低;(2)缺乏系统有效管理,河道被侵占现象严重;(3)小流域大多位于西部山区,交通不便,治理实施难度大。
组织局属水利技术单位及有关技术人员、相关区县(市)有关人员,全面开展了小流域问题排查梳理。郑州市小流域主要位于防洪河道上游,其中以西部山区居多,经初步梳理摸排,郑州市重点小流域有:
汜水河小流域。包括汜水河干流(又名玉仙河)小流域、支流反坡河小流域和支流申汜河(又名霍河)小流域,其中汜水河干流小流域是指干流灵官殿以上区域,河道长14.42公里,流域面积46.69平方公里,河底比降1/74,流域内有3座小型水库和4座塘坝,位于巩义境内;反坡河小流域是指支流反坡河所在流域,河道长22.54公里,流域面积29.88平方公里,河底比降1/150,上游有1座小型水库,地跨荥阳、巩义两个行政区;申汜河小流域是指支流申汜河所在流域,河道长11.75公里,流域面积19.48平方公里,河底比降1/133,上游有1座小型水库,位于巩义境内。
贾鲁河小流域。主要是指尖岗水库向上游至源头区域,长18.6公里,流域面积113平方公里,河底比降150~1100,上游支沟上有后河、良水寨、鱼池沟3座小型水库。
金水河小流域。金水河小流域是指金水河南水北调上游段河道,长11.7公里,流域面积25.6平方公里,河道比降1/167,郭家咀水库在流域范围内。
索河小流域。索河小流域是指丁店水库以上流域,包括三仙庙支流、王宗店支流、方沟支流、老邢支流等几条支流,河道比降1/220。其中三仙庙支流长9.6公里,流域面积为41.9平方公里;王宗店支流长20.2公里,流域面积为46.6平方公里;方沟支流长14.2公里,流域面积为20.4平方公里;老邢支流长15.9公里,流域面积为43.1平方公里。流域范围内有4座小型水库。
登封市石淙河、马峪河、双洎河等小流域。石淙河小流域是指纸坊水库以上流域,流域面积58平方公里,主河道全长13公里,平均比降为1/40,流域呈狭长形,东西最宽处长13公里,南北最宽处长8公里;马峪河为颍河支流,下游汇入白沙水库,河道长16.7公里,流域面积76平方公里,上游有2座小型水库;双洎河小流域实施登封境内源头段,河道长16.1公里,流域面积为44.4平方公里,河道比降1/90,上游有1座小型水库。
新密市泽河、寺沟河、助泉寺水等小流域。三条河均为双洎河支流,泽河长20公里,流域面积90平方公里,该河源头多条支沟均为小流量山泉水汇集;寺沟河长15公里,流域面积63平方公里,该河源头为北部山区泉水;助泉寺水长12公里,流域面积25平方公里,该河为雨源型河道,河道上有2座小型水库。
新郑市沂水河具茨山小流域。沂水河为颍河支流,沂水河具茨山小流域是指五虎赵水库以上流域,流域面积53.4平方公里,河道长13.1公里,河底比降1/150,流域内有2座小型水库。
对小流域排查梳理的基础上,计划以各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特别是本次洪水出现山洪灾害的西部山区小流域,如荥阳市索河上游的王宗店小流域、汜水河上游的环翠峪小流域;新密双洎河(下庄河段)上游的寺沟河小流域、助泉寺水小流域;巩义米河镇汜水河上游的玉仙河小流域、反坡河小流域;二七区和新密市贾鲁河尖岗水库上游小流域等。按照“尊重自然、因地制宜、上拦下排”的工作原则,结合现状水利设施情况,通过新建、提升或报废等方式,进一步优化水库、塘坝、淤地坝、截流沟等水利工程布局,全面提升小流域防洪标准。同时,要把村庄重建与小流域治理结合起来,严格执行防洪标准,确保河道行洪能力,合理划定建设红线,坚决防止“人进河退”“人进岸退”,实现区域防洪安全、生态安全,充分发挥其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合理划定河道管理范围线
我局已经完成《郑州市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目前,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配合省水利厅完成了全省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完成了郑州市级层面规划编制,指导县(市)、区完成县级规划工作。
规划编制按照国土空间规划内容框架和编制要求,对全市涉水生态及水利基础设施现状、水资源承载能力、涉水生态空间保护利用、防洪基础设施保障、水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评价,提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划定了涉水生态空间管理边线,确定了水生态保护修复重点任务和管控、保护措施,提出了涉水生态空间和水利基础设施用地的管控措施和保护要求。目前,已经完成规划成果并通过评审。
结合正在编制的《郑州市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开展河流管理范围划定工作。根据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即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最新划定成果,按照涉水生态空间用途管控要求,合理划定河流管理范围边界,完善河道蓝线规划,开展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确权,提出涉水空间管控和保护措施。当前,已形成初步成果,正在与《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衔接,积极争取将河道、水库等水利设施规划蓝线范围内的耕地、林地等非水利设施用地予以调出,推动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严格执行防洪标准,确保河道行洪能力,合理规划建设红线,促进水利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实施,为提升防洪能力奠定基础。
四、强化系统思维,组织编制《郑州市防洪规划》
已经基本完成修订编制新版本《郑州市防洪规划》。统筹考虑功能需要、建设成本、防汛安全,结合城市发展、功能布局、城市内涝及防护对象等的变化,编制《郑州市防洪规划》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深入分析“7.20”雨洪和洪灾特征,强化防洪排涝薄弱环节建设,合理确定防洪标准,开展郑州市城市超标准洪水对策研究,强化全市河流、水库、山洪沟、城市排涝等主要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防洪排涝体系。同时结合防汛指挥系统、超标准洪水预案、智慧城市大脑等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构建科学完备、系统高效的防洪减灾体系,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奠定防洪安全保障。
根据郑州市最新城市定位和发展形势,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规程要求,合理确定规划水平年防洪标准,提出防洪减灾总体目标,明确防洪减灾总体布局;结合全市水利设施实际情况以及“7.20”洪灾特征,强化全市中小河流综合治理、中小型水库整治、小流域山洪沟治理和南水北调干渠两岸综合治理工程等主要防洪工程以及重点区域排涝工程建设,全面提高治理标准,消除工程安全隐患;同时结合防汛指挥系统、防洪管理、超标准洪水预案等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构建科学完备、系统高效的防洪减灾体系。
规划的总体目标是构建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到2025年,全市主要河流防洪除涝治理基本完成,其中郑州主城区河流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市域其它主要河流防洪标准达到50~100年一遇;水库报废、降等、加固、提升等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完成,确保设计工况下工程安全运行,不出现险情;小流域山洪灾害及南水北调两岸防洪排涝治理达标。郑州市防洪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到2035年,进一步巩固提升防洪工程建设,郑州主城区防护区防洪标准达到200年一遇,其它县(市)防护区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建成和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
五、实施农村水系综合整治
随着生态水系的建设,全市城区生态水系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河湖生态水系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相比较而言,乡村水系是水系治理的薄弱环节,存在着较大的短板。为了解决乡村河道水环境问题,水利部和财政部共同实施了农村水系的综合整治,通过对农村水系的统一规划,例如,通过采取水系连通、河道清障等措施来提升农村水系的质量,保证河流能够畅通,通过农村水系的整治来实现水清、河畅、景美的美丽乡村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有关要求,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水利部 财政部关于开展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对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部署。
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作,是践行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县域为单元开展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突出系统治理,统筹水系连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河湖管护等多项水利措施,以河流水系为脉络,以村庄为节点,集中连片统筹规划,与相关部门形成合力,水域岸线并治,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县域综合治水示范样板,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美乡村,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作聚焦水系连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和河湖管护等重点,强化河湖水系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逐步恢复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和生态净化功能,提升周边居民的幸福感。
一是水系连通。通过连通河道湖塘、整治断头河等措施,连通邻近宜连河湖水体,逐步恢复河湖、塘坝、湿地等各类水体的自然连通。二是河道清障。对非法侵占水域、非法采砂、生活(建筑)垃圾乱堆、违法建筑等“四乱”问题,集中开展整治,妥善处置清除的废弃物及垃圾,逐步退还河湖水域生态空间。三是清淤疏浚。对河道内阻水的淤泥、砂石、垃圾等进行清除,疏通河道,恢复河道功能,提高行洪排涝能力,增强水体流动性,改善水质。四是岸坡整治。因地制宜选择岸坡型式,以生态护岸护坡为主,尽量保持岸坡原生态,维护河流的自然形态,防止河道直线化,避免截弯取直,保护河流的多样性和河道水生生物的多样性。五是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采取封育保护、抚育补植、建设水源涵养林和生态保护林等,加强生态修复和涵养水源。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因地制宜采取小流域治理措施,结合种植结构调整、坡改梯等,有效减轻水土流失。六是河湖管护。以河长制湖长制为依托,完善农村河湖日常管护机制。加强农村河湖水系空间管控,明确河湖管理保护范围,严控河湖空间侵占。
郑州市将按照水利部、省水利厅有关要求,全面推广实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通过实施河湖清障、清淤疏浚、生态护坡、水源涵养、水系连通,以及污染源控制、河湖管理等系统治理措施,解决农村水系存在的淤塞萎缩、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突出问题,使得乡村水安全状况显著提升、农村蓝绿空间容积明显增大、农村河湖水环境显著改善、农村生态宜居性显著提高、河湖生态服务价值显著提高、乡村水文化传承显著彰显,逐步恢复河湖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建设水美乡村,努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农村水系新风貌,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六、落实河湖长直强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深化落实河湖长制,进一步强化农村河流市、县、乡、村四级河长管护责任,不断深化完善“河长 警长、河长 检察长、河长 媒体”等管护机制,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侵占河道等违法犯罪行为。持续开展农村河道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动“河湖清四乱”向农村河流延伸,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建立健全“河湖清四乱”问题台账,限期销号清理整治,增强乡村河道监管保护能力,坚决防止“人进河退”“人进岸退”。紧紧围绕河湖长制工作“有名、有实”向“有力、有为”转变要求,在健全“河长 ”机制、加强跨界河湖联防联控、美丽幸福河湖等方面下功夫,不断促进河湖水生态面貌改善
做到这样几点,一是责任实,河湖长履职尽责,巡河率达100%;“三个清单”100%交办,所交任务100%完成;基层河湖巡察员全部落实,巡察养护常态开展,日巡护率达80%以上。二是问题清。上级交办、本级暗访、同级移交的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四乱”问题100%销号,妨碍河道行是突出问题100%清理。三十水质优。深入开展“三污一净”专项整治,国控、省控断面水质持续达标;28条市级河长责任河流全面消除劣Ⅴ类水;81个县级河长断面水质达标率达65%以上。
具体有这样几项任务。一是持续强化河长履职尽责。按照《郑州市市级河长履职尽责“两函四巡三单两报告”工作法》要求,紧盯问题河流,统筹各方力量,加大巡河频次,及时发现和解决河湖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及时发出巡河提示函、对河长水质断面进行报告通报、强化监督与督导等方式,最大限度调动河长履职尽责,牵头整治河湖问题,还人民群众鱼翔浅底的河湖生态环境。二是不断拓宽问题发现途径。在依托现有上级交办、巡河发现、群众举报方式发现问题基础上,创新问题发现方式,采用无人机航测正摄影像图方式,对市级河长28条责任河湖每季度实施一次0.08m分辨率的无缝隙航测,并将高分辨率图和自然资源卫星0.1m分辨率底片相叠加,形成郑州区域不同分辨率的正摄影像图,结合河湖划边定界成果,实现定点、定量发现问题,并分河流、行政区域制作成册,报告市级河长,交办县级单位对问题进行清理整治。三是持续推动问题清理整治。以河湖问题整治为目标,不断深化“河长 ”工作机制落地,严格落实《郑州市河湖长制工作督察制度》要求,采取对河湖问题明确任务目标、细化责任分工、建立工作台账、强化过程监督、及时督导检查、定期通报进度、及时销号验收等方式,推动河湖问题解决,持续改善河湖生态环境,维护河湖水事秩序,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水生态保障。四是扎实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加大同各类媒体通联力度,坚持对标对表原则,不断进行探索实践,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学习先进地区河湖治理经验做法,做到取“他山之石”,补自身之短,利用好“河长 媒体”平台,对全市河湖长制工作中探索的先进经验和涌现的先进个人,河长制推行后河湖生态面貌改善情况、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情况开展宣传报道,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河湖长制品牌效应。
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市级河长责任河流开展明查、暗访、无人机航拍等,同时借助媒体发现、群众举报、对口协助单位巡河、“河长 网格长”联动等方式,最大限度发现河湖存在的问题,报告市级河长,交办县级河长及相关单位。一方面,常态化将河长水质断面情况进行报告通报,按河流、行政区域、变化情况进行排名,让河长在同平台上找差距,在治水上拿真招。另一方面,对各批次暗访发现问题数量,各单位整改情况定期进行通报。
按照市政府《郑州市河湖长制工作督察制度》要求,组织力量对年度重点工作、河湖水质、专项行动开展等情况实施日常督察;对上级交办、市级河长批示、媒体曝光、群众举报等问题实施专项督察;对全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实施年度督察。对问题整改不力或整改不到位、问题反复出现的,存在工作失误、区域内河湖发生重大水安全事故的,由市级河湖长、河长办或监督检查部门对相关地方河湖长、河长办负责人、主管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将2022年度河长制工作纳入全市综合考评范畴,列入专项绩效考核成绩,倒逼各单位履职尽责。按照《市委办公厅 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郑州市生态水系截污治理工作〉的通知》(郑办〔2011〕50号)要求,每发现一处排污口,罚排污口所在地县级政府200万元,由市财政直接划扣,通过罚款倒逼河长制工作见效。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