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有色金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河南省有色金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有色金属是重要的工业基础原材料 ,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 ( 国发〔 2004 〕 14 号 ) 精神 ,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 培育壮大战略支撑产业,促进我省有色金属产业战略性调整 , 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 特编制本规划。本规划作为 2009—2012 年产业调整振兴的实施方案 , 并为 2020 年前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一、产业现状及面临形势    ( 一 ) 产业现状   河南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产业大省 , 铝、铅锌、钼等有色金属在国内外占有重要地位 , 铜、镁等深加工也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 , 钛及有色金属再生利用产业正在迅速崛起。 2008 年 , 我省有色金属产业完成增加值 697.6 亿元 , 实现销售收入 2733.4 亿元 , 同比分别增长 24.5% 和 24.3% 。 10 种有色金属产量 475 万吨 , 连续 8 年居全国 1 位。氧化铝产量 857 万吨、电解铝 328 万吨 , 分别占国内产量的 37.9% 和 24.9%, 均居全国第 1 位 ; 铝加工产量达到 271 万吨 , 居全国第 2 位。铅产量 109.6 万吨 , 钼精矿折合量 8.8 万吨 , 均居全国第 1 位 ; 镁金属及镁产品产量 13.7 万吨 , 居全国前列。铝工业是我省有色金属行业的主导产业 , 目前已经形成以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和铝加工为主线 , 发电、炭素、氟化盐等辅助产业配套齐全的完整产业链 , 郑洛工业走廊形成了国内最大的铝工业集聚区。鹤壁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镁粉、镁粒生产中心 , 占据了世界 70% 以上的市场份额 ; 济源铅锌产业在设备、工艺、技术等方面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 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铅冶炼生产基地 ; 洛阳地区钼产业正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 长葛市初步形成了再生金属回收利用产业群。   在快速发展过程中 , 我省有色金属产业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矛盾。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 导致结构性矛盾凸显 , 使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突出表现为 , 一是发展模式粗放 , 整体处于产业链低端环节。产业发展主要依靠资源消耗 , 精深加工水平较低 , 缺少具有竞争力的高端产品 , 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受到挤压。二是资源保障程度低 , 产业持续发展面临挑战。按目前开采规模 , 河南铝土矿仅能维持 6—7 年正常生产需要 , 铅锌矿资源匮乏 , 远不能保证需要。三是缺少行业领军企业 , 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目前我省还没有一家对行业发展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大型有色金属企业 , 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较弱。    ( 二 ) 发展趋势    1. 国际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趋势。从长期来看 , 世界有色金属产业呈现以下特点和趋势。   一是有色金属产业整体仍处于繁荣周期。当前 , 世界有色金属产业分布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 , 对有色金属的需求持续增长 , 成为拉动世界有色金属需求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全球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 对有色金属深加工和新材料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预计到 2015 年 , 世界电解铝市场需求将达到 5240 万吨 , 铜 2108 万吨 , 金属镁 200 万吨 , 精铅 928 万吨 , 矿产钼 32 万吨 , 海绵钛 27.3 万吨 , 年均分别增长 4.7% 、 2% 、 117% 、 0.9% 、 6.2% 和 7% 。   二是有色金属价格将保持周期性波动。在世界经济周期的作用下 , 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呈周期性波动。进入新世纪以来 , 全球有色金属价格已经走过一个由低谷向上攀升 , 达到顶峰后又快速回落的过程 , 进入周期性底部。目前 , 主要有色金属价格开始逐步回升 , 预计从 2010 年 , 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将进入一个新的上涨周期。   三是有色金属产业加快向资源地和需求地转移。有色金属产业是资源、能源、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 资源保障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世界有色金属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 促使有色金属生产不断向低成本国家和地区转移 , 特别是向需求增长快的发展中国家转移 , 发达国家有色金属生产的重点逐渐转向再生资源利用。在这种背景下 , 未来较长时期内 , 中国承接有色金属产业国际转移的趋势不会改变。   四是主要发展中国家国际市场竞争力正在逐步提高。由于资源与消费需求地理分布的不平衡 , 有色金属成为重要的国际贸易商品。目前国际跨国公司主导着有色金属大宗原料的国际贸易 , 并通过控制世界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和新材料生产 , 掌控了有色金属高端产品的国际贸易 , 占据了世界有色金属产品国际贸易的制高点。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有色金属企业正在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有色金属产业的战略重组 , 增强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2. 国内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趋势。我国是世界有色金属大国 , 占世界 1/3 的生产和消费量。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特点决定了在基本实现工业化以前 , 国内有色金属需求将继续呈上升趋势。即使基本实现工业化以后 , 由于国土辽阔 , 人口众多 , 有色金属产业仍需要保持适当规模。因此 ,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仍有良好发展空间。预计到 2015 年 , 国内电解铝需求量将达到 2136 万吨 , 铜 630 万吨 , 金属镁 100 万吨 , 精铅 407 万吨 , 矿产钼 11 万吨 , 海绵钛 6 万吨 , 年均分别增长 8% 、 3.7% 、 130% 、 5.8% 、 12.6% 和 6% 。   顺应世界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趋势 ,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将围绕突破资源、能源、环境约束 , 进一步深化布局与结构调整 , 产业发展重心将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 ; 原料来源将向矿产资源与再生资源并重转变 ; 产品结构将向深加工和新材料发展 ; 生产技术将向节能、环保迈进 ; 经营活动将向全球伸展 , 实现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有机结合 ,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产业发展新制高点。    ( 三 ) 河南省发展有色金属产业的基本判断   我省有色金属产业总体实力居国内首位 , 在国际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 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 具有打造世界性产业的条件和潜力。抓住国内外有色金属需求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深刻调整的机遇 , 加快发展有色金属产业 , 有利于我省发挥比较优势 , 在更高层次上提升产业竞争力 , 培育一个在国际上具有一席之地的产业 ; 有利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 推进产业升级转型 , 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有利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 增强区域经济影响力和竞争力 , 为加快两大跨越、实现中原崛起提供产业支撑。   我省发展有色金属产业有基础、有优势 , 加快产业升级转型的总体条件良好。从产业基础看 ,2008 年 , 我省有色金属产业完成增加值占全国的 12.1%,10 种有色金属产量占全国的 18.7%, 其中氧化铝、电解铝产量分别占全球的 9.9% 和 8.2%, 铅、钼、镁加工分别占全国的 24.6% 、 47.5% 和 60%, 精密铜板带、铜管加工规模居国内领先位置。从技术装备水平看 , 我省一水硬铝土矿生产氧化铝、 400KA 大型预焙铝电解、氧气底吹 — 液态渣直接还原铅冶炼和铜加工技术装备整体水平处于国际先进行列。从企业发展看 , 国内有色金属 30 强中 , 河南占了 7 家 , 数量上居第一位 , 整体优势突出。但是 , 我省有色工业还存在产业竞争力不强的突出问题 , 主要表现在 : 一是技术支撑和由技术决定的产品档次问题。有色金属材料技术要求高、用量少、合金化趋势明显 , 高端技术还主要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我省精深加工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 必须把技术进步和提升产品档次作为主攻方向 , 以技术优势缓解资源约束 , 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 , 这是把有色金属产业打造成为战略支撑产业的关键。二是资源保障问题。河南钼矿资源丰富 , 查明储量占全国总量的 32.1%; 白云石矿资源已探明储量达 10 亿吨 , 居全国第 3 位 , 且品质良好。但我省铝土矿资源保障度较低 , 铅锌、铜矿资源匮乏 , 钛矿资源品质较差 , 已成为制约有色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加强本省资源勘探开发的同时 , 必须更加注重利用国外和西部资源 , 大力发展金属回收利用 , 提高河南有色工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三是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问题。有色金属冶炼是我省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 , 必须控制总量 , 以节能降耗促进生产成本降低 , 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发展。四是市场抗风险能力问题。有色金属市场需求有限 , 产品价格需求弹性大 , 是价格波动较大的行业。必须加强企业联合重组或建立战略联盟 , 扩大在资源、技术、产业链方面的战略合作 , 增强主导权和话语权 , 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   总体上看 , 我省发展有色金属产业的优势突出 , 一些制约因素可以通过努力加以解决 , 产业发展前景好 , 符合竞争性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的要求 , 应当作为战略支撑产业加快发展。因此 , 要进一步坚定信心 , 发挥优势 , 弥补短板 , 不断提高竞争力 , 把河南有色金属产业培育成为国内一流、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产业。   二、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    ( 一 ) 战略定位   把有色金属产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支撑产业 , 把河南建设成为有色金属强省和具有世界影响的有色金属产业基地。    ( 二 ) 基本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坚持企业规模化、产品高端化、经营国际化、原料多元化 , 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 把技术进步和提升产品档次作为主攻方向 , 严格控制冶炼规模 , 开发高技术含量深加工产品和新材料 , 提高中高端精深加工产品比例和有色金属回收利用比例 , 开拓新的应用领域 , 占领战略制高点 ; 以提升资源保障能力、推进节能减排为基础 ,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保持有色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 ; 以推动产业整合重组 , 优化产业布局为途径 , 破除体制性障碍 , 全面增强河南有色金属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能力 , 促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 三 ) 主要原则    ——— 突出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坚持总量控制 , 以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优化产品结构为重点 , 既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水平 , 又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 , 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新材料 , 实现发展重点向产业链高端环节转移。    ——— 突出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坚持资源全球化和多元化战略 , 在开发挖潜省内资源的同时 , 充分利用省外、国外资源 , 尤其是西部丰富的矿产资源 , 积极利用再生资源 , 着力破解资源瓶颈制约。    ——— 突出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 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 节约能源资源 , 减少环境污染。通过节能降耗节省成本 , 进而提升竞争力 ; 通过保护环境促进循环经济 , 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 突出企业战略联合。立足参与国际竞争 , 建成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和世界性产业 , 加快推进企业战略重组 , 构建与省外、国外企业在资源、技术等方面的战略联盟 , 增强河南有色金属产业的主导权 , 扩大话语权。    ( 四 ) 发展目标   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有色金属产业为目标 , 依靠科技创新 ,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 推进节能减排 , 在基本不增加能源和资源消耗总量的前提下 , 实现河南有色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    1. 产业规模。在控制总量的基础上 ,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当调整。 2012 年 , 全省 10 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 580 万吨 , 其中电解铝产量 420 万吨、氧化铝 950 万吨、铝加工 420 万吨 , 再生金属回收利用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2015 年 , 全省 10 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 680 万吨 , 其中铝加工材 515 万吨 , 再生金属回收利用比例明显提高 ;2020 年 , 全省 10 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 800 万吨 , 再生金属回收利用成为河南有色金属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原料来源。    2. 产业布局。促进生产要素向郑州、洛阳、焦作、三门峡、商丘等 13 个产业基地集聚 ,2012 年 , 形成年主营业务收入 500 亿元的产业基地 1 个 ,100 亿元以上的 10 个 ;2015 年 , 形成年主营业务收入 1000 亿元的产业基地 1 个 ,500 亿元的 4 个 ,100 亿元以上的 13 个 ;2020 年 , 形成年主营业务收入 1500 亿元的产业基地 1 个 ,1000 亿元的 3 个 ,200 亿元以上的 12 个。    3. 产品调整。 2012 年 , 用于轨道交通、汽车、电子信息、新能源和高技术产业等领域的高端产品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 15% 以上 ,2015 年达到 20% 左右 ,2020 年达到 25% 以上。    4. 企业发展。通过打造有色金属海外资源开发平台 , 加快推进有色金属企业的联合重组和整合 ,2012 年 , 形成 1 家销售收入超 500 亿元、 2—3 家超 300 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2015 年 , 形成 2 家销售收入超 700 亿元、 2—3 家超 400 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2020 年 , 形成 1 家销售收入超 1000 亿元、 2—3 家超 700 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5. 技术创新。建设 6 个左右行业公共研发服务机构 , 在精深加工、节能减排等领域实现关键工艺技术的突破 ,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关键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 节能减排。重点电解铝企业吨铝直流电耗下降到 12500 千瓦时以下 , 粗铅冶炼综合能耗吨铅低于 380 千克 标准煤、硫综合利用率达到 97% 以上 , 重点企业尾矿全部实现综合回收。   三、产业发展定位   以技术和产品升级为重点 , 加强产品链接融合 , 优先做大做强铝、镁、钛为主的轻金属产业 ; 以精深加工为重点 , 着力提升铜加工、钼钨加工的规模和水平 ; 以扩大金属回收利用为重点 , 推进铅锌行业发展方式转型。    ( 一 ) 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铝工业产业链   进一步完善提升煤 — 电 — 铝 — 铝加工一体化产业链条 , 大力发展高水平铝合金和精深加工产品。以神火集团、伊川电力、新安电力、豫联能源、焦作万方等 5 大电解铝企业为重点 , 着力延伸产业链 , 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发挥产业基地集聚功能 , 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带动力的铝精深加工项目 , 形成以铝精深加工为龙头 , 氧化铝、电解铝为基础 , 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的格局 , 全面提升铝工业发展质量 , 使我省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铝产业基地。    ——— 大力发展高端铝合金加工产品。围绕延伸产业链条 , 提高产品附加值 , 加快发展重点领域铝精深加工产品。满足交通运输领域需要 , 重点发展全铝客车车身、轨道交通铝材等车体结构、锻造铝合金轮毂、发动机零部件等产品。满足电子家电领域需要 , 重点发展家电用铝板、铝管、铝箔等产品。满足建筑装饰领域需要 , 重点发展涂层板、幕墙板、隔热门窗建筑型材等产品。满足印刷领域需要 , 重点发展铝合金 PS 板基、 CTP 板基。    ——— 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金属铝再生利用体系。支持长葛大周等规范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设废铝回收交易市场、拆解市场 ,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采用高效、低耗、无污染的工艺装备 , 建设年产 20 万吨以上的再生铝生产基地 , 显著提升再生铝比重。    ——— 加快产业前沿技术研发。整合科研力量 , 加大研发投入 , 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 , 突破资源、能源、环境瓶颈制约 , 提高产品档次。重点是氧化铝生产赤泥综合利用技术 , 电解铝吨铝直流电耗 12000 千瓦时的节能技术 , 高档铝板带短流程加工等关键技术。    ( 二 ) 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镁合金深加工基地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 , 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 , 重点建设鹤壁镁加工产业基地 , 巩固镁粉、镁粒和镁牺牲阳极产品优势 , 壮大镁合金挤压材和轧制板材规模 , 配套发展高纯镁和镁合金 , 促进金属镁冶炼、镁合金、镁深加工产业链协调发展 , 形成国际一流的镁合金和镁加工产业基地。    ——— 加快发展金属镁深加工。重点突破镁合金连续挤压、镁合金塑性加工成型等技术 , 发展镁合金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外壳、镁板带等深加工产品 , 提高与汽车、电子、航空等领域产品配套能力 , 建成国内外最大的综合镁加工产业基地和高端技术研发基地。    ——— 积极发展高品质镁合金。适应金属材料产品轻量化发展趋势需要 , 积极研发镁铝、镁锌、镁锰等合金 , 提高产品的强度和耐蚀性 , 不断开发新材料 , 扩大新的应用领域 , 抢占镁合金产业发展先机。 ——— 建设镁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全面提升废水、废渣、余热回收利用水平 , 实现清洁生产 , 形成金属镁冶炼 — 金属镁废渣 — 新材料等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格局。    ( 三 ) 大力推进铅锌和钼钨产业集约化发展    1. 铅锌产业。以豫光金铅、金利、万洋等骨干企业为依托 , 坚持控制铅锌总量 , 突出发展循环经济 , 把济源市建设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铅锌综合生产基地 ; 通过整合豫北金铅、安阳岷山等企业 , 加快安阳再生铅回收利用基地建设。保持河南铅锌工业在国内外总量规模、创新能力和资源再生利用等方面的领先地位。    ———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国家再生金属试点企业发展废旧铅锌定点回收处理 ,2012 年再生铅产量占全省铅产量比重达到 30% 以上 ,2015 年达到 40% 以上 , 实现再生原料与矿产原料并重 , 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同时 , 搞好铅锌冶炼余热利用 , 推广废渣等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 实现生产 “ 零排放 ” 。    ——— 优化铅锌产品结构 , 实现产品合金化。坚持走铅锌冶炼合金化道路 , 重点发展直接用于钢铁、蓄电池等领域的热镀锌合金、压铸锌合金、铅锑合金等产品 , 优化产品结构。    2. 钼钨产业。合理利用钼矿资源优势 , 控制矿山开发规模 , 加强钨资源的回收利用。积极引导栾川、嵩县、卢氏和镇平等地的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加快发展技术含量高的钼钨深加工 , 形成以资源开发为主体 , 精深加工产品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 打造世界一流的钼钨产业基地。 ——— 通过技术创新 , 加强低品位矿、难选矿和尾矿的综合利用 , 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和综合回收利用水平。特别要明显提升共 ( 伴 ) 生钨资源的回收利用水平 , 提高钨产品比重。    ——— 全面提升钼钨冶炼和深加工能力。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 , 重点发展线切割和喷涂钼丝、钼板、含钼钨催化剂、硬质合金等高附加值产品 , 进一步拓展钼钨加工产品应用领域。    ——— 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关闭落后的矿山采选企业 , 集中优势资源支持骨干企业发展 , 提高对钼钨产业的控制力和主导作用。    ( 四 ) 壮大铜、钛加工产业规模    1. 铜加工产业。依托中铝洛铜、金龙铜管等优势企业 , 进一步完善洛阳、新乡铜加工基地 , 保持河南铜加工产业竞争优势。    ——— 规模化发展高精度铜板带、精密铜管等高技术产品 , 增强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用引线框架铜带、高精度铜箔、高速列车及铁路电气化所需的高性能专用铜材等产品关键技术开发 , 推进产业化步伐 , 满足市场需求。    ——— 贯彻专业化生产原则 , 引导中小铜加工企业发展各具特色的铜箔、铜棒线等深加工产品 , 形成铜加工产业蓬勃发展的格局。    ——— 加强国防军工材料基地建设 , 满足国防建设铜材料需要 , 不断开发专用新产品 , 巩固中铝洛铜在军工行业的领军企业地位。    2. 钛加工产业。发挥中船 725 所技术优势 , 推进洛阳钛产业基地建设 , 构建 “ 海绵钛 — 钛铸锭 — 钛加工材 — 钛合金制品 ” 完整的产业链 , 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钛材料生产、研发中心。    ——— 显著降低海绵钛生产成本。支持中船 725 所加大海绵钛制备技术研发投入 , 优化新法炼钛、万吨级海绵钛现代生产技术 , 降低冶炼成本。    ——— 积极建立钛材供应链战略联盟。抓住核电、国产大飞机、支线飞机和一般工业民用领域的发展机遇 , 与国内外龙头企业合作 , 加快开发钛板带、钛合金型材加工技术 , 发展换热器、钛板带、钛管等高端产品 , 占领核电和航空市场 , 拓展钛金属应用领域 , 带动洛阳钛工业基地建设。    ( 五 ) 积极发展其他有色金属产业   发挥我省黄金产业优势 , 加快矿山深部勘探 , 积极开发省外和国外金矿资源 , 大力发展镀金金属材料和金银饰品加工 , 延伸产业链条 , 提高综合竞争优势。鼓励企业综合回收利用伴生多金属资源 , 利用氧化铝和镍铁矿提取金属镓和金属镍 , 减少环境污染 , 提高经济效益。   四、重点任务    ( 一 ) 优化产业布局   集中要素资源 , 加快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建设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构建技术研发、交易中心、商务信息、人才培训等配套服务平台 ,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 铝工业。强化区域分工协作 , 形成产业整体发展合力。重点培育郑州、洛阳、焦作、三门峡、商丘 5 大产业基地 ; 积极建设许昌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 规范发展再生铝。    ——— 铅锌工业。重点建设济源铅锌工业基地 , 规范发展安阳再生铅回收利用基地 , 形成以循环经济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格局。    ——— 镁工业。以鹤壁镁加工产业基地建设为中心 , 带动河南镁工业向规模化、集聚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 钼钨工业。积极建设洛阳钼钨产业基地 , 形成要素配置合理、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钼钨采选、加工产业。    ——— 钛工业。依托现有基础 , 打造洛阳钛产业基地 , 优化配置资源 , 实现河南钛产业崛起。    ——— 铜加工业。重点培育洛阳、新乡铜加工产业基地 , 在许昌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发展再生铜 , 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优势。    ( 二 ) 提高节能减排水平   进一步加大有色金属产业节能减排力度 , 积极研发一批关键共性节能技术 , 推广应用一批重大节能技术和装备 , 实施一批重大节能示范工程 , 使河南有色金属产业节能减排水平走在行业前列。    ——— 支持省内重点氧化铝生产企业开发利用低品位铝土矿 , 提高废水、赤泥等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积极推广应用铝工业电解槽异型阴极、一水硬铝土矿高压加矿增浓溶出、大型铝电解系列不停电全电流等我国自主研发的先进共性技术 , 促进铝冶炼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加快铝加工企业技术装备改造升级 , 推广使用先进的短流程铝板带铸轧技术 , 降低能源消耗。    ——— 加强金属镁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研发推广 , 不断改进硅热法生产工艺 , 提升冶炼技术水平 , 有效降低原、辅、燃料消耗 , 减少环境污染 , 提高产品品质。    ——— 支持铅锌冶炼企业围绕降低资源、能源消耗 , 减少污染排放 , 推广应用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富氧底吹 — 氧化还原直接炼铅等先进冶炼工艺 , 实现产业升级。    ( 三 ) 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   严格执行国家产业准入标准 , 强化有色金属行业淘汰落后产能问责制 , 坚持超前淘汰落后产能 , 为先进生产能力拓展空间 , 保持河南有色金属产业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 今后 3 年 , 原则上不再新建、改扩建电解铝项目 , 基本保持现有氧化铝产能规模。 2012 年年底前 , 全面淘汰 160KA 及以下铝电解槽 , 腾出的产能优先支持优势电解铝企业发展。支持神火集团、伊川电力、新安电力、豫联能源、焦作万方等 5 家重点电解铝企业淘汰 13.5 万千瓦及以下自备机组 , 建设 30 万千瓦以上大容量自备电厂。    ——— 全面完成淘汰烧结锅炼铅产能、落后锌冶炼产能任务 , 逐步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烧结机铅冶炼产能。到 2012 年 , 关闭所有 5 万吨 / 年以下规模铅锌冶炼厂。    ( 四 ) 加快推进企业战略重组和战略合作   以铝工业战略重组为重点 , 深化河南有色金属产业整合重组 , 推进与国内外优势企业的战略合作 , 增强产业抵御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 支持骨干电解铝企业加快横向整合重组 , 壮大企业规模 , 增强企业实力。鼓励电解铝、氧化铝和铝加工企业开展产业链重组 , 实现上下游一体化发展。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参与省内铝工业整合重组 , 以发展高端铝加工为重点 , 形成产业链条完整、自主创新能力较强、资源保障度较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 支持豫光金铅、栾川钼业等优势企业参与省内外行业联合重组 , 形成具有较强市场控制能力的行业领军企业。支持中船 725 所等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 , 实现跨越发展 , 带动产业升级。    ( 五 ) 增强资源保障能力   以短缺的铝土矿、铅锌矿为重点 , 继续加大省内有色金属矿产勘查力度 , 增加资源储量。加强对矿业开发信息的跟踪 , 推动企业参与国内外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 增强资源保障能力。    ——— 积极开发利用省内外铝土矿资源。进一步提高省内铝土矿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勘探开发水平 , 加大对煤层伴生铝土矿等隐伏资源的勘探力度 , 提升资源保障能力。支持重点铝工业企业采用融资购买、参股等多种方式 , 参与省外、国外铝土矿资源开发 , 建立长期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    ——— 加大对省外铅锌矿产资源投资力度。支持省内铅锌企业以多种投资方式 , 参与国内外矿产资源开发。进一步与国际铅锌矿业公司加强合作 , 以长期购买协议方式为主 , 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    ——— 继续深化钼钨矿产资源整合。严格控制采矿规模 , 搞好采选平衡 , 推动矿产资源向栾川钼业、龙宇钼业等优势企业集中 ,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保护性开发镁矿和钛矿资源。加快省内白云石、金红石矿产资源普查和详查工作进度。进一步查明储量、分布和品质 , 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规划 , 集中优势矿产资源向重点企业配置。   五、政策措施    ( 一 ) 加大财税扶持力度   加快落实国家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有色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加强电解铝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沟通 , 积极实施电解铝收储政策。推进重点电解铝企业直购电试点 , 探索建立煤、电、铝等关联企业价格联动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技术改造、高技术产业示范、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重大科技开发等专项资金 , 运用省工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化等专项资金 , 支持重大规划项目建设。    ( 二 ) 推进重大产业基地建设   围绕加快 13 个重大产业基地建设 , 结合产业集聚区规划 , 合理布局一批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园区 ,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以提高质量品种、促进节能降耗和综合利用为重点 , 在产业基地内谋划建设一批重大升级改造项目。有关市要制定具体政策措施 , 在资源配置、资金安排、环境建设、改制重组等方面提供倾斜支持 , 加快推进重大产业基地建设。    ( 三 )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支持重点有色企业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平台 ,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突破有色金属产业关键、核心技术 , 解决影响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鼓励行业骨干企业、科研院所联合组建技术中心 , 对制约有色行业发展的资源、能源、环境等共性技术进行攻关 , 取得实质性突破。结合有色工业发展需要 , 在省内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设置相关专业 , 培养管理和职业技术人才 , 为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 四 ) 完善企业重组政策   加快推进河南有色金属产业的战略重组 , 形成以优势企业为龙头 , 带动产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支持重点企业在省内有色行业进行整合重组 , 妥善解决重组企业人员安置、资产划转、债务核定与处置、财税利益分配等问题 , 推进重组企业平稳过渡。积极引进有色金属跨国企业 , 以市场换技术 , 强化高端加工产品领域的合作 , 加强对资源的控制 , 建设领军企业。对大型企业跨省区联合重组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等相关项目 , 积极争取国家支持。    ( 五 ) 增强企业融资能力   加大对有色金属重点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 对列入省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 , 在申请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及债券等方面给予支持。各金融机构要增加对重点有色金属企业的信贷规模 , 加大对有色精深加工及节能减排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 六 ) 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体系   积极探索在郑州建设连通国内外、与主要有色金属期货交易所衔接、具有特色的现代物流体系 , 构建产业集约化发展平台 , 增强市场话语权 , 形成产业新的增长点。   附件 :1. 有关工作部门分工安排 2. 河南省有色金属产业技术进步目录                   附件 1   有关工作部门分工安排
序号 专 项 工 作 牵头单位 参 加 单 位
1 落实有色产品的进出口税收政策 省财政厅 省国税局、郑州海关、省商务
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
化厅
2 统筹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和运用省专项资金,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省发展改革委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
科技厅
3 推进直购电试点 省发展改革委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郑州电监
4 推动有色企业战略重组 省政府国资委 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
厅、商务厅
5 支持企业“走出去” 省商务厅 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
6 落实国家有色金属产业政策 省工业和信息
化厅
省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厅、
国土资源厅、商务厅
7 矿产资源开发与配置 省国土资源厅 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
8 加大对重点有色金属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 省政府金融办 省财政厅、发展改革委、人行
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银监局、
证监局
9 淘汰落后产能 省工业和信息
化厅
省财政厅、环境保护厅、发展
改革委
10 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建设 省发展改革委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11 突破产业发展核心关键技术 省科技厅 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
12 加快培养管理和技术人才 省教育厅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发展
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
   附件 2 河南省有色金属产业技术进步目录     1.铝工业   氧化铝。赤泥综合利用技术、拜耳法高浓度铝酸钠溶出浆液高效分离技术及高分解率生产技术、高浓度碳酸化分解生产砂状氧化铝技术。   电解铝。新型阴极结构高效节能铝电解技术、吨铝直流电耗12000KWh节能技术。   铝加工。铝板带短流程加工技术、高精度高性能铝合金板带短流程连续化制造技术、热连轧多参数在线检测与控制技术、大断面、复杂截面铝合金型材制造技术、大型高性能铝合金预拉伸板制造技术、高档中厚铝板等关键技术、轨道交通、汽车用高端铝合金及加工技术。   2.镁工业   低能耗、低污染镁冶炼和加工技术。   高强度镁合金及其制备技术。   大型镁合金铸件、镁板高效能低成本生产技术。   3.铅锌工业   旋涡柱闪速一步炼铅技术。   4.钼钨工业钼、钨矿的高效采选和综合回收技术。   5.铜加工高性能铜合金材料短流程制备技术。   6.钛工业低能耗、低污染的钛冶炼和加工技术。航空、船舶、医疗用钛板带、钛铸件生产技术。   7.矿产资源开发有色金属低品位矿、难选冶复杂矿回收利用技术。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