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人民政府河南省气象局关于印发鹤壁市“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标 题 鹤壁市人民政府河南省气象局关于印发鹤壁市“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索引号 F0001-0201-2017-1781594 发文字号 鹤政〔2017〕10号
发布日期 2017-05-18 成文日期 2017-05-08
标签:
鹤壁市人民政府河南省气象局关于印发鹤壁市“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鹤政〔2017〕10号
来源:   发布时间: 2017-05-18 字体大小: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气象局各内设机构:

  《鹤壁市“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已经鹤壁市人民政府和河南省气象局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鹤壁市人民政府              河南省气象局

  2017年5月8日

  鹤壁市“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公益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十三五”时期是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豫政〔2016〕83号)和《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鹤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鹤政〔2016〕24号)精神,结合鹤壁实际编制了本规划,重点阐明规划期内鹤壁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工作任务和重大项目,是今后五年全市气象事业建设的宏伟蓝图,是强化公共气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依据。

  一、鹤壁市气象事业发展状况和形势

  (一)“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二五”时期,鹤壁气象在防灾减灾、气象为农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圆满完成了“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气象防灾减灾取得重大成效。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管理体制机制,市、县全部成立气象防灾减灾组织协调机构,出台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及防御规划,开展了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气象信息服务站乡镇和村覆盖率均达到100%,发展气象信息员1129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信息发布渠道不断拓宽、气象应急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利用手机短信、电视、广播、微博、微信等及时发布各类气象预警信号419次;科学应对2011年、2014年特大干旱等气象灾害,为“春运”“三夏”“三秋”等重大社会活动和关键农事季节提供了有力保障。

  综合气象观测自动化能力显著提升。安装了3个国家气象自动观测站、4套农田小气候梯度观测系统、15套农田实景监控系统、19个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58个多要素区域站、35个卫星反演陆基观测点,装备2部车载雷达、3部移动气象站、6套便携式土壤水分仪,建成了全国地市级唯一的风云三号卫星地面接收系统,站点布设密度全省第一,形成了高密度、广覆盖、全天候、可视化的立体综合气象观测网。

  预报预测准确率显著提高。全市定量降水格点化落区预报分辨率提高至乡镇,全市晴雨预报准确率稳定在88%左右,暴雨公众预报24小时准确率提高15%,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到15-30分钟,最高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达到70%;近5年全市降水和温度月预测准确率为70%和72%。24小时晴雨(雪)预报准确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

  人工影响天气体系不断完善。建成14座标准化炮站,装备新型智能化火箭发射架13部、高山烟炉4台、增雨防雹37毫米高炮7门。建立集空域申报、人工影响天气综合处理分析与作业指挥(CPAS)、雷达指挥、装备物联网管理于一体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平台,实现人工影响天气装备和弹药从生产、验收、转运、仓储到发射的全过程监控,自动化、科学化作业能力明显提高。

  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制定科技攻关创新团队建设、一线专门技术人才选拔、综合气象业务技术带头人培养选拔、青年人才培养等管理办法,提高气象科技创新协同攻关能力,初步形成一线人才、综合业务技术人才、青年人才等组成的人才体系。全市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职工队伍总数的93%,研究生占7%,副研级高工占总人数的19.3%。争取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承担科技部国家公益行业(气象)专项课题7项,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省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成功申报2014年科技部国家公益性行业(气象)专项,连年荣获“全省气象部门创新工作奖”。

  气象为农服务品牌效益凸显。鹤壁市以创建全国农业气象示范市为抓手加快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建设。做好“三夏”“三秋”生产预报等农时关键时期的气象服务工作,加强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农田墒情监测预报服务;全面改造星陆双基技术项目,从研究版提升为应用版,开展精准化遥感服务;深入了解不同服务群体需求,开展精细化、全程性的气象服务;建立农业气象服务“专家联盟”会商机制,组织全市农业、植保、农科、气象等单位专家定期进行联盟会商,及时发布会商成果。强化面向决策、农村农民、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涉农龙头企业的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打造市、县一体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平台,融入11个农业技术推广站、531个村级农村电商信息站,面向40个重点新兴经营主体开展直通式服务。所辖县全部被中国气象局认定为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县,气象为农服务被称为“鹤壁模式”。

  气象事业发展环境逐步优化。每年召开省气象局和市政府合作联席会议,先后出台《鹤壁市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鹤壁现代农业气象示范市实施方案》《鹤壁市财政局鹤壁市气象局关于进一步落实气象事业双重计划财务体制的通知》等政策支持文件。气象重点工作连续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和市委重要文件,纳入市政府督办事项。市政府多次召开气象工作专题会议,推动气象事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解决。

  (二)面临的新形势。“十二五”期间,鹤壁气象事业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气象预报预测精细化水平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气象核心业务科技水平还不高;科技支撑人才保障能力不够,气象软实力还不强。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率先全面小康,建设品质“三城”的关键时期,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提升农业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加强生态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气象服务提出新的更高的需求。广大人民群众对蓝天绿水、健康身心、安全福祉的保障需求越来越迫切,对气象服务的多样化、个性化、精细化需求越来越高。在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增多趋势的背景下,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任务艰巨,必须全面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以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为中心,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着力提升气象信息化水平,增强智慧气象服务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保障。

  (二)基本原则

  需求牵引,大力发展公共气象。坚持气象事业的基础性、公益性定位不变,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作为谋划气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三个面向”(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的服务方向不能变,强化气象服务部门主体作用和社会服务主体多元化,为激发社会活力和实现公共气象服务多元供给提供基础支撑;突出主业意识不变,集中全市气象部门资源和力量发展公共气象,切实履行好气象部门基本气象业务、服务、管理的职能。

  明确主线,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牢牢把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的基本坐标,坚持气象业务现代化的核心地位不动摇,持续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服务社会化、工作法治化迈向新阶段。

  科技引领,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破解制约气象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夯实气象科技和人力基础。

  转变方式,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气象发展方式,从主要依靠规模、硬件建设转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队伍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统筹集约,促进气象事业协调发展。坚持公共财政保障主渠道不能变,优化资源配置,统筹业务服务、科技人才和管理,统筹中央、地方、社会和市场的力量,统一规划、布局和建设,努力提高公共财政保障全市气象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深化改革,加快完善适应气象现代化的体制机制。围绕气象服务保障鹤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努力破解影响和制约气象现代化的体制机制难题,依法发展气象事业,进一步转变公共气象服务职能,依法履行气象职责,依法管理气象事务。

  (三)发展目标。在2016年建成现代农业气象示范市基础上,到2017年,在河南省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气象整体实力居全省先进水平,气象为农服务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气象职工工作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到2018年,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到2020年,建成结构更加完善、功能更加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精准化水平显著提升。

  “十三五”时期鹤壁市气象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主要指标

目标值

1

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

90%以上。

2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

86分以上。

3

气象灾害损失占生产总值的比重

1%以下。

4

精准化预报准确率

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稳定在90%以上,气温预报准确率达到84%,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65%以上;气象要素预报空间分辨率达到1公里,时间分辨率达到1小时;临近预报产品空间分辨率达到1公里,时间分辨率达到10分钟。

5

灾害性天气预警能力

强对流天气预警信息提前量达到30分钟,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75%。

6

精准化综合观测体系

城市自动观测站间距3公里以下;建成精细化的交通、旅游、森林防火、雷电、环境气象等监测网络;台站探测环境达标率达到100%。

7

精准化农业气象服务

高标准粮田气象服务实现全覆盖,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企业、合作社气象信息覆盖率达到80%以上,主要农作物、经济作物实现全过程系列化服务,农作物产量预报准确率达到98%以上。

8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地面作业控制面积75%以上,防雹作业控制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质量和效益。主动服务和融入品质“三城”建设,构建气象服务保障新格局。

  1.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提升精准化、信息化水平。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加强部门合作,推进部门信息共享,依法规范开展预警信息发布和服务管理工作。

  强化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基础灾情信息库,完成全市气象灾害风险普查,编制分灾种、精细化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发展基于风险等级的气象预警业务,实现灾害性天气预警向基于风险的气象灾害预警延伸。加强雷达、自动站、卫星等多种资料综合运用,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健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传播体系。完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制度,规范预警信号发布的内容和形式。建立以社会媒体为主渠道的预警信息快速传播机制,落实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有关法规规范,督促社会媒体和基础电信运营公司切实承担社会责任,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和公众覆盖率。加快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设施建设,建立与基层特别是偏远农村山区相适应的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手段,实现气象灾害预警设施全覆盖。

  完善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健全气象防灾减灾地方标准体系和应急预案体系。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壮大气象防灾减灾社会组织。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深化防灾减灾资源整合,建立常态化的气象灾害与次生灾害多部门联合调查机制。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和气象科普宣传。完善常态化的重大活动气象服务管理运行机制。

专栏1:气象防灾减灾工程

预警信息新媒体创建工程:追踪信息传播前沿技术,丰富气象信息发布手段,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一体化发展,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开发完善网站推送、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预警信息发布传播功能,实现用户实时交互式操作体验、用户精准化气象服务信息发布技术,提升用户服务效果。

重点气象服务领域能力提升工程:加强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淇河卫河流域洪水风险预警能力,提升淇河卫河流域面雨量预报服务精细化水平,增强水库调度气象服务能力。加强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建设,将气象服务融入城市“生命线”运行管理体系,提高城市防御内涝、雷电、风灾、雪灾、高温等气象灾害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决策气象服务工程:完善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加强决策气象服务技术研究,增加极端事件监测、灾害风险与防御、可持续发展对策等内容,强化气象灾害防御、应对气候变化、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决策气象服务。

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程:加强气象文化设施和气象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改进和丰富气象科普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扩大气象科普工作的覆盖面。联合相关部门和单位,利用各种载体,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科普宣传,提高基层社区和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2.推进城乡一体化气象服务协调发展,基本实现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

  加强高分辨率精细化气象服务技术研发。发展响应用户请求的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业务,建立精细化气象服务系统,逐步实现面向公众每十分钟更新天气实况服务信息,滚动提供从短时临近到次季节时效的无缝隙预报服务信息。优化公共气象服务分工布局,加强市级加工制作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产品的能力。

  健全公共气象服务管理规范。制定发布《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明确公共气象服务范围和标准。推动建立和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气象服务制度,将公共气象服务纳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指导性目录。完善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制度和需求反馈机制,增强公众参与气象服务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气象服务。

  强化针对性公众气象服务。在做好常规天气要素预报预测、天气实况服务以及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基础上,开发与公众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完善公众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实现公众气象服务的多样性、精细化和城乡气象服务的均等化。深入推进公共气象信息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不断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和覆盖面。

专栏2: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工程

精细化气象服务系统平台工程:利用集高时空分辨率天气实况和天气预报、点对点预警推送、基于用户请求响应、自动适配为一体的精细化气象服务系统平台,逐步实现面向公众每十分钟更新天气实况服务信息,重点区域天气预报服务信息时空分辨率达到1公里和逐小时。

智能化公众气象服务工程:跟踪和响应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改进公众气象服务的提供,实现公众气象服务用户个性化定制和智能化提供。发展智慧城市气象服务新模式,面向城市居民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质量的公众气象服务。

  3.强化农业气象服务科技支撑,创新“鹤壁模式”为农服务品牌。

  完善农业气象观测自动化。完善农田环境监测网,在高标准粮田气象科技园、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区建成作物生长与农田小气候监测系统。实现农田小气候监测、农田实景监控、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和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所有县区所有万亩方全覆盖。

  实现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精细化。针对各种粮食作物、特色经济作物、林果业及设施农业等农业生产需求,开发精细化农业气象预报预警系统,提升服务产品的针对性、精细化和定量化水平,延长预报时效,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精细到乡镇。

  实现农业气象服务多样化、智能化。完善和优化农业气象服务网站、手机APP和微信等服务平台,服务面从市县扩大到乡村,打造农村气象综合信息“一键式”发布平台。开展“订制”式的直通气象服务;优化服务决策,实现平台智能化。

  加强遥感监测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多源卫星资料,完善干旱、作物面积和长势、遥感估产、土地利用变化、城市热岛等监测评估模型,提升农业遥感监测评估能力;建设现代化遥感监测业务平面,建成与气象灾害移动观测平台相结合的遥感综合业务平台。

  建立农业气象灾害移动观测平台。完善移动雷达观测系统,增设便携式气象站、土壤水分速测仪、叶面积仪、叶绿素仪和红外温度计,提升移动观测能力。利用无人机和近地遥感技术,通过地面和空中观测相结合,实现农业气象灾害的快速观测和评估,提升农业气象灾害应急观测和地空同步观测试验研究能力。

  加强高标准粮田气象服务。针对高标准粮田保障工程,为粮田气象标准化科技园建立精细化为农气象服务系统,重点提升农用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和作物动态产量预报的精度和水平,增强粮食生产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推动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服务。针对鹤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的气象灾害风险,开展定量化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服务,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动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服务。

专栏3:农业气象与卫星遥感业务能力建设

星陆双基陆基自动化观测系统建设。完成全市所有高标准粮田及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区标准化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建设。

卫星遥感接收处理能力建设。升级卫星遥感接收处理系统,增加接收处理Himawari-8FY-4卫星资料的能力。提升卫星接收站的网络带宽,扩充数据存储,完善遥感接收处理及应用服务系统,提升卫星遥感接收处理中心的数据储存和处理能力。

遥感监测业务平面建设。将现有遥感监测业务平面改造成集业务、展示、监控和决策功能为一体,与气象灾害移动观测平台相结合的现代化遥感综合业务平台。

农业气象灾害移动观测平台建设。建设农业气象移动观测平台,配备无人飞机和便携式气象站、土壤水分速测仪、叶面积仪、叶绿素仪和红外温度计,作物、土壤和水体参数相关的观测设备等,提升农业气象灾害应急观测及试验研究能力。

  4.加强交通、旅游、电力等专业气象服务。

  加强精细化的交通气象服务。立足优势,针对铁路、公路等交通行业,开展高影响天气交通气象预报和灾害风险预警,加强交通气象服务与交通管理、调度的联动,提高综合交通气象服务能力。发展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气象服务。

  加强重点区域的旅游气象服务。发展完善旅游气象指数预报和景区气候评价等旅游气象服务。在重点旅游景区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推动防雷等气象灾害防护避险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针对性的电力气象服务。加强与电力部门的信息共享、合作研发。开展电网安全运行气象保障服务,建立跨部门联合监测机制,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雷电、结冰、大风、大雾等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

专栏4:专业气象服务工程

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系统工程:适应新媒体技术发展需求,构建满足精细需求、产品多样、滚动更新的智能化专业气象服务业务流程,不断创新开发产品加工与制作功能,实现各类气象数据的深加工,自动生成适合交通、旅游、电力等方面的图形、影像、表格产品,以支撑全媒体融合发展的气象信息服务,提供满足不同行业需求的气象服务产品。

  5.利用各类资源,完善多元化农业气象服务模式。

  健全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机制。针对专业大户、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以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平台为基础、互动服务机制为纽带、专业化技术为支撑的“直通式”服务。

  培育多元化农业气象服务主体。培育农业合作社、农业区域技术推广站、农业信息服务企业等农业气象服务主体,开展农业气象社会化服务。

  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体系。坚持政府公益性服务和社会经营性服务相结合,加强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主体建设,推进实施政府购买气象服务清单,大力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

  (二)加强生态环境气象服务,提高气候安全保障能力

  6.夯实基础,加强环境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环境气象预报服务体系。建立与环保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区域联防联动气象决策服务机制,实现环境空气监测信息与气象观测信息的实时交换和应用。开展全市72小时内空气污染气象条件落区预报和县级以上城镇站点预报,提高环境气象预报预警精细化水平和准确率。

  提高大气污染防治气象服务能力。建立集雾霾、空气质量、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重污染天气、光化学烟雾于一体的环境气象预报服务体系;开展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业务。

  开展生态城市建设气象服务。开展针对城市浑浊岛、热岛、雨岛等效应的气象服务,建立完善由雾霾、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和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构成的城市环境气象预报和服务体系,联合环保部门发布基于AQI(空气质量指数)的城市空气质量预报,逐步开展臭氧、光化学污染环境气象服务。

  开展环境气象遥感监测评估业务。与环保部门合作,开展空气质量遥感监测服务;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开展气溶胶、大气光学厚度、地表植被变化等环境气象监测业务。

专栏5:环境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工程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程:加强对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影响空气质量的气象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总结不同季节、不同气象条件下低空大气污染物稀释扩散和清除能力的定性综合指标,建立我市城市AQI指导产品统计方法,完善基于AQI的空气质量预报模型。

  7.提升气候规律认识水平和气候变化适应能力。

  开展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评估。深入分析气候变化对不同行业、重点领域的综合影响,开展气候变化对我市农业、水资源、能源安全、人类健康及重大工程等领域(行业)影响和脆弱性综合评估,评估已经发生的气候变化以及全球持续升温情景对各领域和我市的综合影响。

  开展农产品气候品质技术服务。利用优质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制定农产品品质气象条件的评价标准,积极推进以政府引导的农产品气候认证工作。

  8.面向重点领域和地方需求,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

  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提高我市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以粮食稳产高产优质为核心目标,研究气候变化对主要粮食作物品种适应性、种植管理变化、产量波动性等方面的影响;根据气候变化趋势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布,调整作物品种布局和种植管理制度,确定农业生产避灾减灾的最佳种植模式、种植品种、播种期等;利用气候变化背景下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防控技术,提高我市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围绕城市运行安全,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结合鹤壁城市特征,强化气候变化尤其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城市生命线系统(交通、电力、供水、通讯等)的影响评估。重点围绕暴雨、高温热浪、雾霾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城市内涝、供能、供暖、供水、调度、人体健康等的影响,开展城市气候承载力分析。

  围绕国家能源安全,提高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围绕改善鹤壁能源结构的总体需求,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完善太阳能、空中云水资源观测网,提升风能、太阳能、农业气候资源和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的精细化评估水平。提升风电场、太阳能电站的资源观测、选址、评估、预报及日常运行的一体化气象服务水平。

  围绕水资源安全,提高盘石头水库库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评估库区降水和水资源时空变化规律的影响,预估库区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提出气候变化情景下盘石头水库库区气候未来可能的变化,开展盘石头水库库区适应区域旱涝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9.加强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提高综合作业能力。

  升级优化作业装备。对全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用高炮进行数字化远程控制改造,以增加其安全稳定性,对火箭作业装备进行合理布设,提高其安全性和信息自动收集能力;在西部山区继续建设地面烟炉,降低空域对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的限制。

  建设布局合理、科学的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炮站。结合全市高标准粮田建设,集约农技服务场所,建立布局合理、科学的标准化固定作业点;作业覆盖率面积达到全市90%以上;对不符合标准的固定作业点进行升级改造。

  全面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决策指挥能力。建设市、县综合处理分析与作业指挥系统(CPAS),实现各级业务系统的可视、互通,实现空域申报、审批业务准自动化,实现作业潜力区预报、作业预案、作业指令、作业效果分析报告等的自动和人机交互制作。

  夯实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支撑。建设完善鹤壁水库蓄水型示范基地,针对我市人工增雨(雪)和防雹作业典型天气类型,开展作业、观测、数值模拟,完善人工增雨(雪)、防雹作业典型天气类型概念模型和多尺度作业指标体系。

  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建立一支业务素质强、作业技能精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机制。

专栏6: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

完善地基观测系统。布设地面激光雨滴谱仪,进行作业效果检验及降水相态观测。布设多通道微波辐射计,以遥感方式构成初步的空中云水探测。布设X波段双极化多普勒天气雷达,用于防雹作业和科学试验。布设雾滴谱仪,用于雾滴及低云云滴的观测研究和人工消雾实验。

升级地面作业装备。对全市37毫米高炮进行自动化升级。更新火箭发射系统,加装遥控发射、用弹量计数等系统。

继续建设标准化作业站点。结合全市高标准粮田万亩示范方综合为农服务站和乡镇综合农业技术服务站建设,新建5个标准化固定作业点。

建设可视互通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平台。建设市、县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平台,包含会商、信息采集、产品发布、空域申报等功能,实现与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互通,与市内各县、作业点互通。

部署综合处理分析与作业指挥系统(CPAS)。在市、县全面部署CPAS系统,实现增雨潜力区、增雨(防雹)作业预警区、作业目标区的自动识别和动态跟踪,满足增雨(防雹)作业条件作业点的自动计算,实现自动和人机交互制作作业潜力区预报、作业预案、作业指令等并进行滚动修订,作业后制作效果分析报告。

  (三)聚焦核心业务发展,提高气象预报预警水平

  10.发展融合大数据应用的预报预测技术体系和智能化系统平台。发展精准化预报预测技术体系,构筑创新型专家型人才体系,健全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建立大数据快速融合分析预报预测系统,打造市县智能型一体化业务平台。推进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向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方向发展。全市暴雨预警发布率达到75%,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量超过30分钟,延伸期、月温度和降水预测评分分别达到80分和72分,夏季降水预测评分达到80分。

  发展精准化预报预测技术体系。应用多源资料融合分析预报预警技术、集合预报应用技术、数值预报动力统计释用技术,开展重大天气过程转折期预测、气候异常监测诊断、极端气候事件和气候灾害预测等服务。基于鹤壁不同区域下垫面和不同灾害承载体,发展影响预报与风险预警技术。

  构筑创新型专家型人才体系。适应预报预测业务技术发展,强化预报员队伍建设,优化结构、提升素质,促进预报员转型发展,并营造有利于预报员成长的充满活力的环境。

  健全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加强标准应用,完善业务准入、业务考核制度,实现业务标准体系、业务检验考核、业务准入评估对预报预测业务的全覆盖。

  建立海量数据融合分析系统。利用三维多源海量资料快速更新融合分析技术、复杂地形下突发局地性强对流天气识别和外推预报技术,发展观测外推和数值预报的融合预报技术,建立鹤壁市多源资料融合分析预报系统。

  打造智能型一体化业务平台。基于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简称CIMISS)数据环境和云计算资源,集成通用气象算法、数据挖掘、专业化预报预测技术、可视化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深度链接等微应用模块,打造市县智能型一体化业务平台。

  建立格点化预报业务技术体系。建立精细化、网格化、数字化的预报业务技术体系。0-10天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水平分辨率达1公里,时间分辨率达1小时;11—30天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时空分辨率为1天和10—30公里。

  完善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基于定量评估指标和区划,开展强降水引发城市内涝、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等风险预警服务。建立大气污染气象条件评估及预评估业务。完善关键农时的气象影响预报业务。发展月、季极端气候事件和灾害性气候事件影响预测业务。

  完善无缝隙集约化业务体系。开展集临近预报、短时预报、中短期预报、延伸期预报和月、季、年预测的无缝隙精细化预报预测服务;建立与无缝隙业务相对应实时质量检验业务。

  稳步推进预报预测业务改革。开展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气象灾害短时预报和短期预报、延伸期预报预测、气候预测和气象影响预报及风险预警业务服务,强化市县级气象灾害实时监测和临近预警业务,加快建设市县级综合气象业务。

  11.发展环境、水文、交通、能源、旅游等专业气象预报业务体系。

  环境气象。开展基于气象观测、大气成分监测、卫星遥感探测等多源资料的环境气象综合监测业务;开展城市空气质量预报、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业务;建立霾日数和重污染天气过程中长期预报和气候趋势预测业务;完善重大或突发环境气象事件应急响应的环境气象保障业务。

  水文气象。开展基于致灾阈值的淇河卫河流域降水实时监测和短期预报;建立基于气象-水文模型的城市内涝气象风险预警业务;开展中小河流洪水、山洪与地质灾害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和气象灾害风险概率预警业务;开展面向流域防汛抗旱和水资源调度的月、季面雨量预测业务。

  交通气象。建立和完善交通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系统,开展交通干线大雾、强风、强降雨、降雪、冰冻等气象灾害和路面温度、积雪厚度、路面结冰、能见度等气象条件的监测分析,加强交通高影响天气短时临近预警预报。

  能源气象。重点推进电力气象专业监测网建设,建设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气象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加强电线冰冻灾害预报预估,开展电力线路杆塔载荷能力气象论证,开展电网安全运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价和能源调度气象保障服务。

  旅游气象。完善重大节假日旅游气象服务联动机制,完善旅游景区气象观测和特殊气象景观及旅游气象指数预报。开展旅游气候资源普查和重点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开展旅游景点天气预报,加强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预警服务。

  12.建立能够精准响应用户请求的精准化气象服务系统。建立实时定位的天气实况和天气预报、点对点预警推送、基于用户请求响应、自动适配为一体的精准化气象服务系统。

  (四)聚焦数据资源整合利用,全面提高气象信息化水平

  13.完善综合气象观测网,统筹应用社会观测资源,无缝隙获取综合气象观测信息。

  推进地面气象观测全面自动化。提升天气现象、固态降水、日照、冻土、雪深、电线积冰等自动化气象观测能力。提升乡镇级精细化气象观测能力。统筹应用社会观测资源,无缝隙获取综合气象观测信息。建成现代化的地基、空基和天基综合集成,部门观测与社会行业观测有机结合,布局科学、技术先进、功能完善、运行可靠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保护和改善气象探测环境。观测要素、布局和时空分辨率适应预报服务需求。各类气象要素自动化采集、信息快速传输和数据质量实时控制。

  加强对行业、社会气象观测的管理。建立专业气象观测规范和业务流程,规范专业气象观测网规划布局,技术标准、数据格式和观测方法。加强部门合作、完善设施共建、数据共享机制,推进交通、旅游、环境气象等专业气象观测网建设。

专栏7:完善综合观测网的重点任务

推进地面气象观测全面自动化。在鹤壁、浚县、淇县国家气象观测站建设天气现象、固态降水、日照、冻土、雪深、电线积冰等自动化观测仪器,全面提升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水平。

建设风廓线雷达。按照中国气象局发布的风廓线雷达业务发展规划,建设风廓线雷达观测站。建立风廓线雷达、微波辐射计和全球定位系统气象观测站(简称GPS/MET)相结合的空基观测站,完善协同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算法,提升地基综合遥感垂直观测能力。

提升乡镇精细化气象观测能力。在乡镇多要素气象站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乡镇四要素(气温、风向、风速、雨量)、六要素(气温、风向、风速、雨量、气压、温度)气象站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合理加密增设新型雨量观测站,提高对乡镇强降水、高温、大风等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为乡镇精细化天气预报提供基础观测数据。

推进农业气象观测自动化。完善农业气象干旱自动化监测网,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覆盖所有乡镇、所有万亩高产示范方。完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网、全市所有高标准粮田及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区标准化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建设。

统筹应用社会观测资源,无缝隙获取综合气象观测信息。建设高速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网。加强与公安交警、交通运输部门合作,建成10—15公里(团雾多发路段小于10公里)间距的高速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实现对高速公路能见度、强降雨(雪)、路面结冰、高温等气象灾害的连续观测。

建设旅游专业气象监测网。建设景区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和负氧离子观测站网。

建设人工影响天气专业监测网。针对云水资源监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分析、作业效果评估和科学试验等需求,建设3部雨滴谱仪、1部多通道微波辐射计。

建设雷电灾害监测系统。建设5套大气电场仪,接入河南省雷电监测网,建成市级数据接收处理中心站,实时监测辖区内雷电发生发展情况,提升雷电灾害预报、预警能力。

建设生态环境气象监测系统。建设气溶胶观测站,开展PM2.5细颗粒物实时监测业务。建设反应性气体观测站、负氧离子观测站,更新紫外线监测站,与河南省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网组网运行、资源共享,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建设森林防火气象监测系统。建设林区自动气象观测站,实时监测林下土壤温度和湿度、林下可燃物干燥度、林区空气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及时预报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建立森林火险形势会商机制,及时发布森林火险形势预报。

保护和改善气象探测环境。依法加强气象设施探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依照《气象设施和探测环境保护条例》建立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区,落实规划审批流程。

  14.实现自动观测、设备在线检定和数据流传输。

  优化观测资料加工处理系统。落实气象观测业务流程,优化气象台站观测系统功能,融入CIMISS一体化数据加工处理流水线,综合利用数据流传输和文件传输,实现“观测-质控-加工处理-应用库”的不落地流程。

  建立综合观测业务管理系统。应用综合观测业务管理系统,实现观测设备运行监控、观测数据分析统计、观测仪器维护维修、计量检定、装备供应、观测元数据、台站信息以及观测业务管理等功能统一、分级分类(省、台站)的综合观测业务管理。

  建设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平台。基于CIMISS统一数据环境,建设集台站观测、数据产品加工处理、装备维护与业务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业务平台。

  15.建立满足装备稳定可靠运行的现代化技术保障体系。加强技术保障能力建设,建成功能完善、技术先进、规范标准的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系统,建立布局合理、分工明确、运转流畅的气象装备保障业务体系,显著提升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维护维修、供应储备、计量检定校准等业务能力,达到我市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业务现代化要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动区域气象观测站等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维护简易的装备维护维修保障社会化。

专栏8:加强气象装备保障能力建设

建立装备运行监控平台。实现对投入业务运行的各类观测系统全网实时监控,集成观测装备运行状态在线监控、逐级数据交换、故障自动报警、故障处理追踪和远程控制功能。

建设移动计量系统。具备区域气象站现场核查校准能力。

建设市、县级移动维修平台。配备维修保障作业车,提升现场维护和简单故障检测维修能力。

建设气象装备业务储备库。市级库房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县级库房面积50平方米。应用物联网、电子标签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建设气象技术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气象技术装备和备品备件智能跟踪、动态管理,提高装备供应管理水平。

  (五)强化科技引领和人才先导作用,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16.实施气象科技创新工程,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开放合作,开展协同集中攻关,实施鹤壁气象科技创新工程,解决制约现代化发展的科技瓶颈问题,为我市在河南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提供支撑。

  围绕精细化气象预报技术、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技术、暴雨预报技术、客观化短期气候预测技术、现代气象信息技术、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评估与调控技术、卫星遥感与作物模型多变量同化技术和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等领域,凝练科学问题,找准重点攻关方向,明确具体攻关任务,努力实现重点领域气象关键技术的突破。

  促进成果应用、健全评估体系、完善激励机制,深化气象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快构建激励和保护创新的制度体系,全面提升鹤壁气象科技对气象业务服务的支撑能力。

  改革科技研发组织管理方式。围绕鹤壁经济社会发展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目标,以突破关键技术为主线,建立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持续稳定支持的科研组织方式。按照学科领域组建科研业务有机结合的气象科技创新团队,以任务下达的方式解决我市气象业务服务和科技发展中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围绕业务服务的需求,强化市级业务单位的科研开发工作,提高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应用能力,加强对县级气象业务单位的技术辐射和指导。

  建立科研业务紧密结合的集中攻关机制。强化业务需求导向和应用导向,完善部门和地方共建农业气象试验站运行机制,依托鹤壁气象卫星农业遥感试验基地,以重大关键任务为导向,增强农试站的研究力量,将主要研发力量向重大关键攻关任务调整,深度融入业务链,强化科研业务紧密结合,提升科研对业务服务的支撑能力。

  进一步完善开放合作机制。建立统筹部门内外科技力量的合力攻关机制,利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优势资源,汇聚省内外优势科技力量开展重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吸引高层次智力资源承担或参与重大关键任务攻关。加强与省级业务科研单位和省内先进市的科研协作和联合攻关。

  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立面向气象业务服务需求的科研课题立项机制。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提升科技成果的业务应用能力。制定科研成果业务准入办法。搭建科技成果管理、信息发布和推广交流平台。加强关键技术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培训,加强转化应用效果的检验评估,建立转化成果应用的跟踪评估机制。

  17.实施气象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完善支撑创新的人才体系,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加大预报预测、农业气象领军人才培养力度,造就一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级专家、高层次人才队伍,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人才高地。开展优秀人才培养工作,切实解决业务服务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做好优秀人才交流访问工作。到2020年全市气象部门力争实现培养3—5名左右的高层次人才,全面提升我市气象业务、服务水平,增强全市气象部门在省内的人才竞争力。

  精准化预报预测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专家型创新团队专项支持,加快创新团队建设。设立鹤壁市预报员专项项目,加大对关键疑难天气气候过程预报技术总结支持。实施骨干预报员能力提升工程,支持业务骨干省内外定期交流。建立完善预报员技能评价系统,实现对预报员客观科学的综合评估。

  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培育工程,骨干人才开发工程。加快培养造就集大气科学、农林、环境、遥感等多学科、多领域相关专业的复合型公共气象服务骨干人才队伍。充实基层人才队伍,优化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完善教育培训体制机制,逐步建立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开放式气象培训体系。

  建立完善多元化用人机制,创新气象人才工作机制。健全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发展潜力等要素构成的符合气象人才成长规律的科学人才评价办法,完善人才评价手段和测评方式,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水平;研究制定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考核机制,加强专业技术岗位的年度和聘期业绩考核,不断完善职称评审量化评价相关制度,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结果与培训、晋升和晋级相衔接的工作机制,激发各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和完善人才交流机制。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与事业发展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相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发展的重实绩、重贡献的人才激励机制。完善创新驱动体制机制,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快构建激励和保护创新的制度体系。

  面向鹤壁需求和科技前沿,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方针,围绕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目标,建立各种与之配套的长效机制;统筹配置资源,注重成果转化,优先解决制约业务发展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重点抓好学科带头人、业务科研骨干和高素质领导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农业气象、暴雨、短时临近预报等重点领域领军人才培养;建立气象人才交流培训制度,引进高端人才,培养科技领军人才,打造省内先进的科技创新团队;设立“气象科技合作创新项目”,提升气象、农业气象、遥感等学科的创新能力。

  (六)全面深化气象改革,提升工作法治化水平。加强执法能力建设,积极探索综合执法途径。健全气象法律法规监督体系,加大地方人大、法制机构对气象法律法规监督力度。建立完善法律顾问制度,依法保障气象事业发展。

  18.深化气象服务、业务、管理改革。立足行业、面向社会,着力建立适应气象现代化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公共气象服务社会化发展。推行政府购买、附加商业价值开发等气象服务供给方式,实现气象服务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多元化。发挥气象事业单位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主体作用,建立适应多样需求、注重精细专业、更加集约高效的新型气象服务业务体系。

  创新公共气象服务运行管理模式,形成具有特色的公共气象服务领域,提升公共气象信息分析与传播能力。以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试点为契机,整合公共气象服务技术力量和资源,建立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鼓励、培育和引导社会资源、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气象服务,逐步健全气象防灾减灾组织、气象服务行业协会的社会组织作用。

  19.优化资源配置和功能布局。利用省级业务引领和技术能力辐射作用,推动市县级综合业务发展,建立上下级一体化的集约化业务和科研布局。完善上下级集约化业务布局,形成一体化的集约化气象业务新格局。

  建立破解制约市县业务发展关键技术瓶颈的科研立项机制,市县级主导应用和本地指标体系建设的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机制,形成上下级集约化的科研布局,促进业务服务协调发展,加快构建新型气象事业结构。

  20.完善气象法规和标准体系。全面推进气象法制建设,提高气象软实力和社会管理能力。以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规范气象服务市场秩序、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等为重点,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

  推进气象标准化。强化标准意识,将气象标准作为履行管理职能的重要抓手和技术支撑,贯穿于气象工作全过程。做好气象标准制修订工作,不断提升标准与业务服务科技的融合度,提高标准的科技含量和适用性,推动具有地方特色、能够填补空白、具有一定领先性的标准制定,加强地方气象标准化体系建设。强化标准执行,建立完善“执行标准清单”制度,加强标准应用情况的检查与指导,加强标准的实施效果评估与反馈。

  转变行政管理职能。全面落实权力责任清单制度,推进气象部门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进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气象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完善气象服务市场监管相关法规制度,分类制定气象服务市场的规则、制度和标准体系;制定完善气象服务社会监督和评价机制,建设气象服务市场信用评价体系平台,强化对主体行为的监督管理。

  规范气象行政执法。全面推行服务型行政执法,深入构建管理、执法和服务三位一体的气象行政执法模式;推进执法装备标准化工作,在全市各级气象执法机构配备标准化、专业化的执法装备;强化执法保障和执法监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提高社会管理和行政执法能力。

  完善气象法制机构。建立完善机构健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运行机制灵活高效的气象行政执法体系,使法制机构、行政执法机构的规格、编制与其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相适应。不断推进气象法制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加大对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在职气象法制人才培养,提高气象法制工作队伍整体素质。

  (七)推进协调发展,增强基层气象事业实力

  21.夯实基层气象事业,推进县级气象台站现代化建设。提升基层气象事业发展动力,推进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探测环境、综合业务平台、高清视频会商系统、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

  22.推进市-县业务协同发展。

  强化业务技术能力辐射。在省级专业化业务指导下,建立或完善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气象灾害短时预警和短期预报、延伸期预报预测、气候预测和气象影响预报及风险预警业务。为县级提供格点化、定量化、精细化、数字化预报产品和精细化气候预测产品。

  强化市县级综合业务能力建设。强化突发气象灾害实时监测和临近预警业务,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加快建立业务一体化、功能集约化、岗位多责化的综合气象业务,应用上级业务指导产品,加强气象服务。构建集约高效一体化业务流程。依托省市县三级一体化业务平台,实现各级预报、服务产品实时同步共享。构建上下级一体化业务流程,形成上下级业务合力。

  23.提升职工工作、生活保障水平。根据建立健全气象双重计划财务体制的有关要求,继续认真落实支持气象事业发展的各项财政政策,努力为加快推进我市气象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着力解决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加强政策支持,稳定基层台站人才队伍,在职称、待遇等方面政策向一线人才倾斜,逐步提升和改善工作、学习条件和生活待遇。

  四、重大工程项目

  “十三五”时期,围绕鹤壁区域发展战略,结合气象现代化急迫需求,重点实施如下工程:

  (一)一流气象台站建设工程。按照《全国基层气象台站建设指导标准》,建成布局合理、结构完善、功能先进、长期稳定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新型气象台站。全面提升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层台站综合气象业务服务能力,探测环境符合国家要求,能够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建设达标率达到100%,全面提升我市气象现代化基础支撑能力。

  (二)综合气象观测体系提升工程。建设新型自动气象站,实现能见度、天气现象和固态降水等自动化观测。完善城市自动观测站网,城区站点分辨率达到3公里。升级改造新一代天气雷达接收站。建设固定式对流层风廓线雷达站。完善移动式边界层风廓线雷达业务系统。健全人工影响天气专业监测网。建设雷电灾害监测网。建设生态环境气象监测网。

  升级完善业务运行保障网络,建设集约高效的气象通信网络系统,提高气象信息应用共享水平。按照标准规范建立市级信息服务集群,物理服务器不少于10台,存储规模不小于300TB的基础设施资源池,能够达到支撑200台虚拟服务器,到2020年实现95%的业务在池中部署应用。建设市县一体化气象监测服务平台,完善市级气象基础数据中心。完善市、县视频会商中心,建立互联互通的气象防灾减灾高清视频会商系统。

  建设市级移动计量鉴定系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精准化、规范化计量鉴定,提高气象观测准确度和稳定运行能力。

  依法加强气象设施探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建立与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相适应的装备保障运行机制。

  (三)精准化预报工程。提高预报精细化水平。完善精细化气象预警预报体系,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应用上级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产品,结合鹤壁地域特点重点做好精细化预报订正和服务工作。开展格点化定量降水和概率预报的应用工作;强化数值预报产品和集合预报产品解释应用,推进针对农业、森林防火、交通、旅游、电力等要素精细化预报和服务工作。

  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水平。提升高影响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应用短时强降水临近预报技术,开展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警、定量降水估测和预报业务,提升短时临近预报预警能力和时效,建立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实现临界雨量的自动分析报警和产品生成发布,提升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的超前度和精准度。

  配合鹤壁市“海绵城市”建设,与市城乡规划管理、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结合,基于城市区域气象站网络,加密布设城市新型雨量站,建设城市易涝点、积水点的实情监控系统,建立城市内涝基础数据库,开展城市内涝预警分析研究,建设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

  建设市、县级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利用市县智能型一体化业务平台,开展农业农村格点化预报预警、城市运行保障格点化预报预警。

  (四)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保障工程。加强鹤壁农业气象试验站建设。建设人工气候模拟室、日光温室和作物根系生长观测室等,提升试验分析能力,建成全国一流的农业气象试验站。以鹤壁市农业气象中心为依托,引进人才,增加投入,增配更多先进的农业气象试验和观测设备,争取进一步扩大农业气象试验地面积。加强人员交流与培训,完善实验室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农业气象试验研究能力,将鹤壁农业气象试验站打造成豫北区域性农业气象中心。

  加强鹤壁气象卫星农业遥感应用试验基地建设。完善风云三号卫星地面接收站系统建设,建设卫星遥感外场试验区,建立与气象卫星遥感相适应的陆基标校场。提高星陆双基反演技术应用能力,开展卫星遥感、遥测技术应用,促进卫星遥感与作物模型技术融合。

  建立覆盖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性、多时效、多目标、定量化的现代农业气象情报业务系统和多元化、多时效、精准化的现代农业气象预报业务系统。

  围绕粮食高产创建和玉米育种繁育,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农业气象灾害和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研究,提升我市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保障能力。

  (五)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建设工程。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和队伍建设。加快人工影响天气站点标准化建设,完善地面作业系统的安全保障建设,丰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技术系统和决策指挥系统,提高空中云水资源监测、综合开发利用和防雹减灾水平。探索将作业人员纳入预备役管理的模式和方法。

  完善盘石头水库人工影响天气外场科学实验基地基础设施及运行系统建设,大力开展库区增雨作业、增雨效果检验和外场科学试验,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支撑能力。

  建立较为完善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形成统一协调、区域联防、跨区域作业的人工影响天气运行机制,基本实现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统筹协调和业务指挥,显著提高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支撑、业务保障和区域联合作业能力。

  完善人工影响天气运行维持经费财政预算机制,推进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管理纳入地方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健全人工影响天气管理体制,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能力、基础保障能力、科技支撑能力、区域统筹协调能力。

  (六)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工程。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建立专门的污染物扩散传输模式,提高危险品爆炸、化学品泄漏等突发事件的污染物大气扩散、事故现场气象条件的预报水平。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发展情况,及时开展事发点气象条件监测和现场应急处理气象预报服务。在预警信息发布中,推进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和微博、微信等新型社交媒体的应用。大力发展以位置服务、移动式交互、智能定向信息发布为显著特征的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手段。

  根据《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国办秘函〔2015〕32号)精神,建设1个市级、2个县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发布中心,加快推进与民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卫生、林业、旅游、地震等部门之间的对接,初步实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采集、共享和快速发布,建成部门联合、上下一体、管理规范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

  完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加强与工业和信息化、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以及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社会媒体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发布资源,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和公众覆盖率。

  提高预警终端覆盖率。在人员密集区和公共场所建设电子显示屏、预警大喇叭等设施,重点加强农村偏远地区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建设,力争预警接收设施覆盖全市所有村(社区)。加快中国气象频道落地和本地化节目插播工作。

  建立市、县气象应急保障系统,配备监测服务设施、安全防护装备和应急储备物资,提高应急气象保障能力。

  (七)高标准粮田保障工程。围绕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加强农业气象灾害自动化监测网建设,建设农业与气象灾害预测预警和评估系统,增强粮食生产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建设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示范推广体系,加快气象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和多种手段,加强农业气象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在5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区建设涵盖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六要素自动气象站、农田小气候观测设备、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气象为农信息服务平台的标准化农业气象科技园。

  建设气象为农服务系统和业务平台,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建立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制作发布与监控平台,开展“直通式”服务。增强自然灾害的预警服务能力,保障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八)争取农业自然灾害模拟仓(北方)项目落地。农业自然灾害模拟仓项目定位为国家农业自然灾害模拟科技创新中心,拟在江南地区建设南方农业自然灾害模拟仓,在华北地区建设北方农业自然灾害模拟仓。该项目不仅是现代化的农业气象灾害模拟试验基地、国家农业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基地、国家农业防灾减灾标准化研究基地,也是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开放的农业防灾减灾信息管理和网络服务中心、国家高层次农业防灾减灾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中心。积极争取北方农业自然灾害模拟仓落户鹤壁,不仅能极大提升鹤壁市对旱灾、洪涝、低温、霜冻、干热风等农业气象灾害应对能力,而且对提升鹤壁知名度和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具有划时代意义。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坚持局市合作年度联席会议制度,鹤壁市政府与河南省气象局每年定期协商共同推进规划实施有关事宜。鹤壁市各县区政府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明确责任主体和进度要求,形成工作合力。要建立规划实施督查机制和评价机制,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二)加强部门合作。鹤壁市发展改革、财政、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农业、环保、水利、林业、交通运输、旅游等部门和河南省气象局有关内设机构,要积极配合推进规划顺利实施。建立多部门或双方协调沟通机制,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纳入本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各级发展改革、财政、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和河南省气象局有关内设机构要简化审批核准程序,加快实施。

  (三)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坚持和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在明确国家气象事业和地方气象事业基础上,明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支出事项和投资预算。鹤壁市各县区政府和河南省气象局要将本规划建设任务和建设项目,纳入中期财政规划和年度预算,合理安排支出规模。统筹协调重点工程投资渠道,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优化投资结构,强化综合预算管理,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提高建设质量,发挥投资效益。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