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召开 一批促进经济发展新举措将陆续推出

在12月12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表示,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确保“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实现。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不断释放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宏观调控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创新驱动发展孕育着新的增长动力,经济结构调整催生出新的增长点和增长带,特别是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为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同时也要看到,明年我国需求仍然总体偏弱,通缩预期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化解产能过剩任务艰巨,新增长点青黄不接,产业转型任重道远;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性债务、银行呆坏账、企业债务违约等潜在风险加大。
徐绍史表示,我国经济正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既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更要从当下入手,把新常态的新要求落实到明年的发展改革工作中。
多管齐下拓展有效需求
“我们要继续抓好经济运行预测监测和政策措施预研储备,加强政策预调微调和经济运行调节,稳定社会预期,坚定市场信心,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徐绍史说。
在定向精准保持投资平稳增长方面,徐绍史指出,一方面,要着力推进重大投资工程包建设,把已经出台的7大类重大投资工程包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不断充实工程包,并根据需要适时推出新的工程包;要进一步创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有效调动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用好管好预算内投资,大幅压缩预算内投资专项,围绕补短板、调结构、增后劲、惠民生,继续向农业水利、中西部铁路、保障性安居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生态建设、民生、老少边穷等领域和地区倾斜;要发挥预算内投资的引导作用,加强与政策性金融、债券、基金、保险等资金的协调配合,把投资和融资更好地结合起来,统筹推进。
在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方面,徐绍史表示,要推动出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优化分配格局,增加居民收入;注重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大力实施养老健康家政、信息、节能环保、旅游休闲、住房、文化教育体育等6大领域消费工程,加快推进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和“宽带乡村”工程;积极推动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支持各地探索发展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区。
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
“我国许多产业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中低端,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把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重点是进一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徐绍史说。
优化产业布局,是引领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徐绍史表示,我国要依靠创新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必须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落实重点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加快产业有序转移,引导产业集聚发展,避免产业在空间上的简单平移。
“我们要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徐绍史说,我国将出台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3年行动计划,以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等领域为重点,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同时,要落实好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和配套措施,相关地方要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控制新增产能项目,坚决防止违规项目复工建设,支持企业加快兼并重组,大力淘汰落后产能。
记者还了解到,为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我国将积极发展信息经济,支持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融合发展,积极培育高技术服务业;深入落实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指导意见,大力发展工业设计、融资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实施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3年行动计划,开展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城市试点和国家级物流园区示范,支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将改革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
“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为核心,加快建立健全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分割和地区封锁,有利于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徐绍史表示,发展改革部门将加快出台一批促进经济发展的改革举措,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p#分页标题#e#
据介绍,在价格改革方面,发展改革部门将落实好国务院通过的价格改革方案,再放开一批价格,下放一批定价权限,尽快修订政府定价目录。
在促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减少审批事项,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纵横协管机制,发挥好信息网络在监管中的作用。
针对当前项目核准的前置审批条件过多、手续繁杂,中介服务行为不规范、收费不合理等问题,徐绍史表示,下一步,将抓紧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加快实现纵横贯通的网上并联核准、联动协管。
为进一步深化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国家还将推动出台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下大力扩大对外投资合作,围绕产业和装备“走出去”,继续推动一批境外铁路建设项目,深化油气、核电合作,拓展装备制造、新兴产业、生态环保合作;进一步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抓紧出台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稳妥推进上海等自贸试验区建设,实行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拓宽外商投资安全审查范围。 (经济日报)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