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十三五”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 | ||||||||||||||||||||||||||||||||||||||||||||||||||||||||||||||||||||||||||||||||||||||||||||||
国科发农〔2017〕17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农业厅(委、局)、教育厅(委、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国土资源厅(局)、环境保护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委、局)、水利(水务)厅(局)、国资委、质量技术监督局、林业厅(局)、气象局、粮食局、海洋局、供销合作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农业局、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国土资源局、建设环保局、水利局、质量技术监督局、林业局、粮食局、供销合作社,中科院各分院,各有关单位:
“十三五”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也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农业农村科技发展目标,加快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农业综合效益与竞争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明确“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的形势需求、指导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一)“十二五”农业农村科技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工作,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经过五年努力,我国农业农村科技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进入领跑、并跑、跟跑“三跑并存”新阶段。 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高,主要科技创新指标跻身世界前列。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 2010 年的 52% 提高到 2015 年的 56% 。粮食安全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有力支撑了粮食生产“十二连增”,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良种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 43% 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63% 。 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水稻功能基因组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学术地位,动植物生物反应器领域实现重大进展,大型超高压食品加工技术打破国外技术装备垄断,森林重大病虫害松材线虫综合防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以生物、信息、装备等技术为核心支撑的现代农业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生物种业、农机装备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城乡统筹步伐不断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突破了村镇规划、环境整治、建筑节能、防灾减灾等一批关键技术,为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证明,依靠科技创新是推动“四化同步”,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出新特征,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更加迫切。“十三五”时期,我国 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因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进入一个“结构升级、方式转变、动力转换”的新时期,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基础竞争力不强,比较优势逐步丧失,是当前农业发展的最大挑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引领。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动力。随着土地流转的不断加快,传统小农户分散经营加速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现代农业的生力军,农业科技的需求向质量效益整体转变,进入新一轮技术需求旺盛期。社会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多样化和高品质,食物营养与健康提出了更高要求。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实现农产品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亟需通过科技创新,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两道“紧箍咒”越绷越紧,依靠拼资源消耗,拼农业投入品,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生产方式难以为继,对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等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需求。 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提供示范引领。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特别是科技在农村的包容性增长滞后。县域科技创新基础薄弱,创新资源配置少,科技带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不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脱贫攻坚战,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广大农民生活品质,亟需科技落地农村基层,提升县域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积极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农业整体国际竞争力。我国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但在全球农产品贸易中的话语权不够,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产业分工仍处在价值链中的中低端。近年来国际农业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发达国家围绕农业生物技术、物联网技术等重点领域已开始了新一轮的战略部署。“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迫切需要加快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的国际竞争力,抢占世界农业科技制高点。 (三)世界新一轮农业农村科技革命孕育兴起,掌握全球农业农村科技竞争的先机更加关键。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重大科学问题原创性突破正在开辟新前沿新方向,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广泛渗透到农业农村各领域,带动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 农业前沿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期,为引领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指明了方向。 合成生物学等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和量子的微观层面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开辟了崭新途径,掀起新一轮农业生物技术革命浪潮。 智慧农业进入发展提速期,为推动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夯实了基础。 信息化主导的智能农业,生物技术引领的农业生物制造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技术等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全球创新创业进入高度活跃期,为构筑农业农村科技先发优势提供了机遇。 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全球流动的速度、范围和规模达到空前水平。创新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创新活动的网络化、全球化特征日益明显。 (四)加快农业现代化任务艰巨,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加快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三五”我国农业农村科技工作的核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更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尚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 农业农村科技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尚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农村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距,总体上处于少量领跑、大部分并行和跟跑的格局,整体竞争力不强。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大,但优秀拔尖人才少,缺少能够把握科技发展趋势,确定突破方向的领军人物和优秀团队。科技基础条件总量不足,布局不够合理,有效整合和开放共享不够。农业科技投入强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与农业科技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特点不相适应。 农业科技体制机制不完善,尚不能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 全国农业科技资源尚未得到有效配置,协同创新机制不健全,创新资源分散,创新效率不高,发挥制度优势,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制度体系尚不完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的新型科研组织和管理方式尚未完全形成。农业学术评价体系和导向机制尚不完善。 农业科技成果供给不足,尚不能有效支撑农业产业竞争力提升。长期以来,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企业研发能力不足,远未成为技术创新、成果产出与转化的主体,先进适用技术成果的源头产出和供给不足。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缺少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科技成果信息汇交与发布机制尚未建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不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率仍需提高。 综合研判,“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科技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既有加速发展,推进整体实力率先进入世界前列的良好机遇,也面临着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逐步丧失的重大风险。面向世界农业农村科技前沿,面向农业农村主战场,面向国家农业农村科技重大需求,必须牢牢把握机遇,树立创新自信,增强忧患意识,勇于攻坚克难,加快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农业结构升级、方式转变、动力转换,加快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提供新动能。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农业农村科技体制改革,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主线,以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攻方向,着力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供给质量,着力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着力推动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扩大农业科技开放合作,着力强化科技扶贫精准脱贫,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导向。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整个“十三五”农业农村科技工作。 坚持聚焦国家农业科技目标。 针对制约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问题,系统部署科技创新重点任务,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有效农产品供给,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绿色发展。 坚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加强与部门、地方的对接,通过协调联动、工作会商等机制,树立大农业、大协作理念,形成统筹协调、上下联动、布局合理的全国“一盘棋”工作格局,合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形成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协同创新的新格局。 坚持扩大农业科技全球视野。 紧密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和农业“走出去”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主动布局和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优化塑造农业农村科技国际合作区域新格局,加快农业科技“走出去”“引进来”,全面提升在全球创新中的地位,实现由农业科技大国向强国转变。 坚持提升农业全产业链价值。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三、发展目标到 2020 年,全面完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农业农村科技发展目标任务,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60% 以上,农业科技创新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目标实现。 ——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上达到发展中国家领先水平,原始创新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颠覆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农业重大基础理论、前沿核心技术等方面取得一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迈入并行、领跑为主的新阶段。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持续稳定增加。 —— 农业综合效益和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一批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形成一批带动性强、特色鲜明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若干重点农业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 创新平台基地和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建设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基地。培养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适应农业科研特点的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更加完善。 ——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效能显著提升。建成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更加突出,产学研协同创新效能更加提升,创新治理体系更加科学。 —— 农业农村创新创业生态更加优化。创新创业政策法规不断完善 ,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对象更加广泛,双创活力不断增强。建立一批更具特色、更接地气的农业农村创新创业基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四、重点任务紧紧围绕事关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公益性、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重大国际科技合作等战略需求,统筹部署农业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系统布局基地和人才团队建设,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国际科技合作,县域创新,科技扶贫等重大任务,引领支撑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一)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适应农业科技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的特点,加快构建符合农业科技发展规律,结构完整、创新高效、功能完善、运行顺畅的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 —— 培育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创新主体。 进一步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中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等各类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培育创新型农业企业,更好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作用。培育和建设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作为基础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科技普及、推广服务、教育等方面作用,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 布局跨区域全链条协同的创新基地。 围绕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发展问题,新建和优化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夯实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重点围绕区域优势产业和制约区域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建设农业科技区域协同创新联盟和创新中心,推动优势区域打造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创新高地,实现农业科技区域协同发展。 —— 构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服务体系。 健全“一主多元”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完善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管理和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科教有效对接。壮大社会化创新创业服务主体,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合力。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高科技成果服务供给水平。 —— 完善适应农业科技创新规律的保障制度。 深化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有效发挥制度优势在科技创新组织管理中的引导作用。建立农业研发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发挥好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激励作用和市场配置各类创新要素的导向作用,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创新,形成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多方投入的新格局。建立完善符合农业科技创新规律的任务部署、监测评价、知识产权管理、成果转化以及人才支持等政策体系。 —— 营造农业科技良好的创新生态。 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恪守学术道德,坚守社会责任。培育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营造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以政策法规、基础知识、技术优势、科学解答热点问题为重点,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分层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和科学普及活动。完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制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各类创新要素充分活跃,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让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 (二)构筑农业科技创新先发优势。围绕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和加快部署种业自主创新重大工程,继续在农业生物组学、生物育种等战略必争领域保持先发优势;加快突破新一代系统设计育种、合成生物学等农业重大科学与前沿技术问题,抢占世界科学发展制高点;加快构建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绿色发展、生物制造、智慧农业、现代林业、现代海洋农业与美丽乡村科技支撑体系,形成信息化主导、生物技术引领、智能化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 1. 加快实施和部署农业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 深入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实施以经济作物和原料作物为主的产业化战略,以粮食作物为主的技术储备战略,以核心技术为主的抢占科技制高点战略,强化转基因生物研发成果的金字塔型储备;突破基因组编辑、基因定点整合等生物育种新技术,完善主要农业生物高效、安全、规模化多基因聚合转化、品种培育和安全性评价技术体系,创制一批转基因动植物育种新材料、新品系;建立健全转基因育种技术体系和生物安全性评价体系,使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整体水平跃居世界前列,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品种和技术储备,确保转基因产品安全。
—— 加快部署种业自主创新重大工程。以主要农作物、经济作物、农业动物、林木花草、微生物等面临国际种业竞争压力的主要动植物种业为重点,聚焦种业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的瓶颈问题,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重点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评价、种子质量安全评价、育种技术创新、品种(系)创制、高效繁制(育)和质量检测等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推进规模化育种技术集成应用,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品种,发展绿色种业,构建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科技支撑的产学研一体化种业创新体制,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种业企业,从源头上保障国家食物安全。
面向国家农业重大需求、世界科学前沿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针对事关国计民生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任务,选择对提升持续创新能力带动作用强,研究基础和人才储备较好的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学和前沿技术问题,强化以原始创新和系统布局为特点的大科学研究组织模式,部署基础研究重点方向,实现重大科学突破,抢占世界科学发展制高点。
—— 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科技支撑。围绕保障粮食安全,持续增强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的重大科技需求,重点开展主要粮食丰产增效,耕地质量提升,粮食安全储运,畜禽水产安全高效养殖与重大疫病防控,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草牧业可持续发展等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方面的支撑作用。
—— 农业绿色发展科技支撑。围绕绿色、生态、高效、优质、安全的科技需求,重点突破农业节水、循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肥药减施增效、农林防灾减灾以及农产品绿色物流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 农业生物制造科技支撑。围绕农业生物学重大理论和技术需求,瞄准国际竞争前沿,创新农业生物学研究新技术、新方法,加快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基因工程疫苗、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等农业生物制品研发并实现产业化。
—— 智慧农业科技支撑。围绕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重点开展智能农机装备与高效设施、农业智能生产和农业智慧经营等技术和产品研发,实现传统精耕细作、现代信息技术与物质装备技术深度融合,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 现代林业科技支撑。围绕支撑生态建设、林业全产业链增值增效的科技需求,重点开展生态修复与保护、林业资源培育与利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木本粮油提质增效等技术研究,加快建立绿色生态的全产业链现代林业技术体系,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粮油安全、木材安全提供支撑。
—— 现代海洋农业科技支撑。围绕海洋农业面临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需求,重点突破良种创制、智能装备、健康养殖、资源养护与牧场构建、友好捕捞、绿色加工等理论和共性关键技术,着力打造一批新品种、新装备、新技术和新模式,实施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形成生态优先、陆海统筹、三产融合、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为现代海洋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 宜居村镇科技支撑。围绕宜居村镇的住宅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科技需求,重点开展村镇规划与评价、宜居村镇住宅建设、村镇环境治理与新能源利用、传统村落与传统建筑保护利用等技术研究,建设一批地域特色鲜明、技术针对性强的示范工程,构建适合我国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充分发挥科技在保障宜居村镇建设方面的支撑作用。
—— 优化布局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基地。着眼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统筹部署、优化布局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新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支持农业优势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 培育壮大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在农业优势领域突出培养一批世界一流科学家、科技领军人物,重视培养一批优秀青年科学家,增强科技创新人才后备力量;重点培养一批交叉学科创新团队,促进重大成果产出;支持培养农业科技企业创新领军人才,提升企业发展能力和竞争力。以“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为抓手,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加强对贫困地区返乡农民工、大学生村官、乡土人才、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脱贫致富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省市科技管理部门向贫困地区选派优秀干部和科技人才挂职扶贫,择优接收贫困地区优秀年轻干部到国家部委学习锻炼。 —— 加强农业科技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重点农业科技资源调查,组织开展区域性、全国性科学考察与调查,加强农林动植物及微生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保护,数据分析与评价、外来生物入侵检测监测与风险控制等,构建农业科技基础数据库、标本库、资源库,建立科技资源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科学数据汇交和共享机制。加强 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服务平台建设,开展新一轮农业气候规划研究,为农业结构调整、提质增效提供科学依据和气象服务保障。建立统一的国家农业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农业科技计划全流程痕迹管理。全面实行国家农业科技报告制度,完善信用管理制度,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调查制度建设,建立技术预测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统计制度 ,建立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统计、监测、分析、评估、报告系统和制度体系。
围绕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农业新材料、智能农机装备、现代食品制造、农业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按照先行先试、分类指导的原则,系统布局并建设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孵化培育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壮大。
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农业“走出去”战略, 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我国在农业重要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强化多双边国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合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创新共同体,推进国际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交流和协同创新。支持企业在国外探索建立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园区、研发机构、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共同研发、技术培训和科研成果示范。
坚持新发展理念,面向基层,重心下移,统筹中央和地方科技资源支持基层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科技工作系统的设计与指导。加强基层科技管理队伍建设,加大对县域科技工作的指导和服务。落实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开展全国县(市)科技创新能力监测和评价。 —— 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快星创天地、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建设,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鼓励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 —— 建设一批创新型县(市)。部省市县四级联动,重点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型县(市),发挥科技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基础、关键和引领作用,强化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走出一条依靠创新驱动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径。
促进科技成果向贫困地区转移转化。组织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开展技术攻关,解决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围绕全产业链技术需求,加大贫困地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开发、引进、集成、试验、示范力度,鼓励贫困县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围绕支柱产业转化推广 5 万项以上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加快培育创新创业主体。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引导和支持科技人员与贫困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创办、领办、协办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加强贫困地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支持贫困地区建设一批“星创天地”、科技园区等科技创新载体,充分发挥各类园区在扶贫开发中的技术集成、要素聚集、应用示范、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科技园区 贫困村 贫困户”的方式带动贫困人口脱贫。推动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贫困地区建设一批农村科技服务基地。
五、保障措施(一) 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各部门、各地方协同推进的规划实施机制,做好重大任务分解和落实。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共同推动规划顺利实施。统筹农业农村科技资源,加强部门协同,建立科技部牵头,农业部等相关部门单位联动的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协同合作工作机制。 完善部省联动机制 ,围绕双方共同关心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型县(市)、科技扶贫等重大科技需求,加强项目、人才、基地等科技资源统筹协调,形成中央与地方联动、产业链布局与区域布局相协调的创新发展格局 。 (二)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加强中央财政投入和地方创新发展需求衔接,引导地方政府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创新创业领域,完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后补助”机制。完善符合农业科技创新规律的基础研究支持方式,加大对基础性、战略性和公益性研究支持力度,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加大对农业领域平台基地建设。探索农业科技分类评价,建立差别化农业科技评价制度。加强农业农村基础通用和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研制,大力推进技术标准战略。加强农业农村领域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和服务,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三)加强人才队伍和智库建设。加强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加大对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的稳定支持力度。创新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方式,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推动科技特派员成为农业科技服务的主体,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遴选农业农村领域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的高层次人才,建设农业农村科技智库,健全决策咨询机制,加强农业农村科技战略性、全局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充分发挥智库专家在发展规划制定、专项任务部署等重大决策中的支撑作用。加大向智库购买服务力度,提高其创新和服务能力。 (四) 建立全链条科技创新组织模式。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进行农业科技任务布局,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以促进产业升级和提升竞争力为目标,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开展协同攻关。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推进行业产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突破与示范应用。更好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环境营造方面的引导作用,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用,构建更加开放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强化项目承担单位法人责任,加强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和节点目标考核。充分发挥科研同行和第三方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和动态调整的管理方式,择优滚动支持,优胜劣汰。 (五)开展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建立规划实施的监测制度和体系,对规划的实施进度、任务部署和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掌握规划实施情况。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在监测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新需求新变化,对规划指标和任务部署适时进行调整。开展规划实施期末绩效评估。 | ||||||||||||||||||||||||||||||||||||||||||||||||||||||||||||||||||||||||||||||||||||||||||||||
|
关于印发《“十三五”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