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2010年人力资源素质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2010年人力资源素质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新乡市2010年人力资源素质提升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七月二十六日

新乡市2010年人力资源素质提升行动计划

  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加快新乡人力资源强市建设,提高劳动力技能和创业能力,现制定新乡市2010年人力资源素质提升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教育攻坚、全民技能振兴和全民创业为重点,强化技能培训,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创新体制机制,示范带动,集团发展,科学评估,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为我市生产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2010年人力资源素质提升行动计划的目标是:
  ——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0万人,其中,新招生2.6万人。
  ——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4万人;完成企业在岗职工、转岗和失业人员培训6万人。
  ——完成技工院校招生1万人;完成新培养技师1180人,职业技能鉴定4万人。
  ——完成创业培训4000人,其中,培训返乡农民工1000人;推动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增加8000户,新增民营企业1000家,带动1万人就业。
  三、工作重点
  (一)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发展
  1.继续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努力实现全员职业教育。各级政府要积极落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各项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坚持扶优扶强,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按照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在校生规模1:1的要求,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将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增量部分用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增加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数量。要逐步实现“初中毕业生凡未升入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及高中毕业生未升入大学和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均应有90%以上的人参加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各种技能培训”的目标。
  2.加快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步伐,提高人力资源培养效能。各级政府要按照“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市县为主,合理布局;服务产业,培育特色”的原则,紧密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教育资源整合步伐,提高职业学校规模效益,2010年底前全市基本完成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各级政府要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各出其力、各计其功、集约利用、提高效能”的原则,统筹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卫生、科技、扶贫等部门的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益,最大限度发挥职业教育资源在人力资源素质提升过程中的作用。
  3.继续推进职业教育强县(市)创建活动,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能力。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强县(市)创建活动,在全市已有2个职业教育强县(市)的基础上,支持延津、获嘉创建职业教育强县工作,改善办学条件,带动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提高。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和致富带头人培训,充分利用职业教育资源开展农民免费培训试点工作。县(市)政府重点办好1所在校生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的职教中心或技工院校(50万人口以上县市办好2所)。乡镇要统筹农村教育资源,结合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建设,办好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形成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其他职业学校为骨干,各类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通过开展职业教育强县(市)创建活动,大幅度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
  (二)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扶贫、教育和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要加强协调,统筹安排,加大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通过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阳光工程”、“雨露计划”以及发挥各类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作用,2010年培训6.15万人。
  1.实施“雨露计划”。扶贫部门要搞好扶贫培训政策的协调和衔接,认真抓好“雨露计划”培养项目工程的实施。重点培训贫困村的农民和非贫困村1500元以下低收入人群,使其享受到更加优惠的扶贫培训政策。在搞好引导性短期培训的同时,重点抓好中长期培训,实施“雨露计划·蓝领班”工程增强贫困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就业率,稳定就业收入,促进脱贫致富。2010年培训贫困劳动力7500人。
  2.实施“阳光工程”。农业部门要围绕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结合国家在农业、农村实施的工程项目,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培训、农村带头人培训,重点开展高技能职业(工种)人才培训,积极开展种植、养殖技能人才培训,2010年培训1.4万人。
  3.开展“百日培训”和技能培训对接活动。各县(市)、区要充分利用农民工返乡和农闲时机,组织各类培训机构分类别分职业对农村劳动力开展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能力。组织开展“百校百乡”技能培训对接活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部门要组织各类培训机构100个,与全市100个乡(镇)签订技能培训合作协议,深入开展技能培训对接活动,为农民就近就地接受培训创造便利条件,2010年技能培训4万人。
  4.打造劳务输出品牌。积极推广新乡海员、长垣烹饪防腐、原阳焊接、获嘉建筑等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品牌的经验,各县(市)、区要根据产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际,突出特色培训,打造培训就业品牌,引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推动我市劳务经济上规模、上等级。
  (三)大力开展全民创业培训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以及有条件的社团组织和教育培训机构要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加快创业服务体系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2010年完成创业培训4000人,实现新增个体工商户8000家,新增民营企业1000家,带动1万人就业。
  1.组织普及大学生创业培训,开展创业培训进校园活动。对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开展创业培训,使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2010年培训高校毕业生1000人。
  2.大力推进“SYB”(创办你的企业)国际创业模式培训。对有创业愿望的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等开展“SYB”国际创业模式培训,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2010年完成各类创业培训4000人。其中SYB2000人,GYB2000人,带动1万人就业。
  3.围绕创业项目开展创业培训。面向社会采集投资少、规模小、有前景、本土化的创业项目,并建立创业项目库600个以上,采取不同形式进行推介。2010年对1000名创业者进行经营理论、技能、项目策划培训,帮助他们创办一个能盈利的企业。
  4.针对返乡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社团组织以及教育培训机构要大力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积极培育创业主体,推动农民工以创业促进就业。力争2010年对2000名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意识培训(GYB),对1000名返乡农民工开展创业计划培训(SYB),带动5000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5.运用小额担保贷款推进创业培训。建立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运用2.5亿元小额担保贷款为创业培训合格人员优先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对获得小额担保贷款的创业者个人先进行创业培训,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四)加强企业职工技能培训
  围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各类企业要进一步提升企业职工技能水平,对企业在岗、转岗和失业人员进行技能提升培训,2010年培训6万人。
  1.以行业企业为主体开展特别职业培训。各行业企业要大力开展全员职工培训,重点提升一线员工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操作、新技能和安全生产能力,建设一支能适应新型工业化要求的新一代技术工人。鼓励暂时处于困难的企业组织在岗职工开展培训,稳定职工队伍,做好技能人才储备。支持行业企业利用资源、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2010年完成企业职工技能培训5万人。
  2.以技工院校、职业院校为主体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围绕我市6大战略支撑产业和28个产业集聚区建设项目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重点支持1所技师学院、两所技工学校、两个企业职工培训中心和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成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研修平台,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
  3.以实现再就业为目标开展失业人员技能培训。以职业院校、就业训练中心和社会培训机构为依托,根据企业重组和产品结构调整的需要,组织失业人员参加“定向”或“订单”培训,及时为转岗职工提供技能培训,2010年完成失业人员再就业技能培训1万人。
  四、主要措施
  (一)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为确保行动计划顺利实施,各级政府要建立人力资源素质提升联席办公室会议制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农业、扶贫、国资、工业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出其力、各计其功,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市直各有关单位要加强与各县(市)、区政府的合作,上下联动,总结经验,示范带动,全面实施行动计划。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部门要加强技工院校、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实行职业技能证和教师资格证“双证书制度”,从企业及社会广泛选调或聘请高技能人才到技工院校、职业院校任教或兼职授课,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实行兼职兼薪、合同聘任制度,按照有关收入分配政策,合理确定“双师型”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中优先考虑“双师型”教师。从2010年开始,从国内外和企业每年引进50名职业教育教师,选派100名优秀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教师赴国内外和大型企业学习深造。
  (三)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
  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机制,发挥我市自动化技术技工教育集团的示范带动作用,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院校和企业优势互补。积极吸纳重点企业加盟职业教育集团,组建校企合作委员会,促进校企之间资源共享、合作办学,支持职业教育集团做大做强。围绕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结合科学发展示范区、产业集聚区和核心区建设,组建专业化职业教育集团,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在课程设置、实习就业等方面形成密切合作关系,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为我市现代产业发展提供急需的实用技能人才。
  (四)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建立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技能鉴定“直通车”制度,推行职业院校与高级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与技工学校学历证、职业资格证“双证”制度,达到互通互认。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统筹解决农村劳动力技能鉴定经费,引导培训合格的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鉴定。2010年力争鉴定4万人。
  (五)推进农民工和技能人才职称评定工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探索农村实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评定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机制,在农业、机械、电气、建设、交通等领域开展农民工和技术工人职称评定,开辟技能人才成长空间。统筹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与高层次专家选拔培养,可推荐特别优秀和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参加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省、市优秀专家的评选。同时,开展市职业教育教学专家的评选工作,探索建立相应的表彰机制。
  (六)建立科学投入机制
  各级政府要将职业教育基础建设项目纳入支持计划,继续实施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工程、薄弱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程,支持实施厅市共建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示范市建设,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技工院校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高技能人才研修平台建设。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新机制,建立职业培训补贴资金使用与培训质量、就业效果挂钩的培训绩效考评机制,提高政府购买培训成果资金使用效能。积极探索“公办民助”、“民办公助”、股份制多元化办学模式,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