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寨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刘寨镇2016年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005307714/2016-00010主题分类:综合政务/机关事务/本单位机关事务
发布机构:新密市刘寨镇人民政府关 键 词:绿化
文    号:刘政〔2016〕13号成文日期:2016-02-25发布日期:2016-02-25
体    裁:通知生效日期废止日期
刘寨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刘寨镇2016年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行政村、镇直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现将《刘寨镇2016年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6年2月25日

 

刘寨镇2016年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根据新密市2016年林业生态工作安排部署,结合刘寨镇林业生态发展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生态宜居环境、绿色富民为目标,以廊道绿化和黄帝宫景区绿化为主线,以社区绿化为抓手,以名优经济林建设为重点,以创新林业发展机制为突破口,坚持生态、经济并重,强力提升生态林业,加速发展林业经济,为建设“文化旅游、商贸物流、休闲度假”新市镇夯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2016年,全镇林业生态建设质量稳步提升,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林业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森林覆盖率达到46%以上。

(一)生态廊道绿化工程

全年计划新建和完善提升生态廊道4条16.9公里

1. 密杞路补植补造7.1公里。以补植红叶石楠、大叶女贞、法桐为主,以李岗口周边绿化为重点,对密杞路刘寨段进行补植补造和完善提高。

2. 观老路改扩线路高标准绿化4公里(其中黄帝宫管委会至轩辕社区东出口高标准绿化1.7公里),以栽植花灌木和景观树为主。

3. 郑尧高速刘寨段绿化完善提升1.9公里。

4. 黄帝宫快速通道刘寨段完善提升3.9公里。

(二)黄帝宫景区绿化建设

1. 景区道路绿化。坚持“高标准、高品位、高质量”原则和“乔灌花、立体式、园林化”理念,集中力量打造生态廊道绿化精品工程。

2. 景区周边绿化。景区周边重点发展水源涵养林和生态防护林,营造林海和生态屏障,以栽植彩叶树种和常绿树种为主。

(三)林业生态提升工程

围绕廊道绿化、社区周边绿化等,持续推进林业生态提升工程建设。全镇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总规模4950亩:其中社区绿化230亩(中心社区150亩、园林社区50亩、轩辕社区二期30亩)、农田防护林工程120亩(王沟村);发展高效经济林400亩(老寨村);林业产业4100亩,其中花卉苗木2000亩(水竹园1500亩迷迭香、东马庄300亩女贞、新寨100亩百日红、张庄100亩女贞),特色经济林2100亩(赵贵岗1000亩红豆杉、李岗600亩玫瑰、水竹园500亩);实施森林抚育100亩。

(四)全民义务植树

按照人均义务栽植3—5株树的要求,围绕辖区生态廊道、社区和景区,积极组织全镇适龄群众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植树株数不少于7.9万株。拟定在水竹园村设置义务植树点,面积不低于300亩,建立固定的义务植树标牌,成活率、保存率达到95%以上。

(五)其他绿化

1. 各村围绕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以辖区主干道绿化、村部周边绿化和四旁隙地绿化、塌陷区生态修复等为重点,因地制宜,多方筹资,持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建设一处林业生态精品工程。刘寨、园林、崔岗、小李寨、赵沟5个行政村重点抓好辖区主干道绿化,打造不低于2公里的廊道绿化精品;观音堂、八里岔、西马庄、吕楼4个行政村重点抓好社区绿化,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水竹园、李岗、赵贵岗、宋寨、东马庄5个行政村重点抓好林业生态园建设,面积不少于200亩;王咀、新寨、老寨、张庄、王沟、刘沃6个行政村重点发展名优经济林,面积不少于300亩。

2. 加速煤矿塌陷区、开采区及资源加工企业周边绿化。对煤矿塌陷区、老宅拆迁区实行全覆盖、无缝隙绿化;对企业周边300米范围内,在1—2年内全部绿化到位。以上由相关企业具体负责绿化、所在村委会负责监督实施。

三、绿化重点

廊道绿化突出“高密度、大绿量,三季花、四季青,既造林、又造景”。密杞路、郑尧高速、黄帝宫快速通道按照原设计模式和标准补缺补栽,黄帝宫管委会至轩辕社区东出口路、观老路改扩线路绿化突出景观绿化和园林绿化。

新型社区内绿化要坚持“多绿化、少硬化,多种树、少种草,多栽乡土树、少栽名贵树”,社区周围重点发展特色经济林和苗木花卉。企业周边密植高大防护林,企业与主干道连接道路建设精品生态廊道。

四、时间安排

抢抓春季造林黄金季节,迅速掀起林业生态建设高潮,2016年3月底前完成所有绿化工程栽植任务,2016年4月10日前完成森林抚育工程任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林业生态建设领导机构,明确任务、标准和完成时限,全面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健全政绩考核制度,把环境损害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对村主要领导干部实行森林覆盖率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离任审计,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二)创新模式,加大投入。创新思路,以政府引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各项资金及时到位,提高投资效益,保证生态建设各项工程顺利实施。

(三)完善机制,强力推进。在工程建设中,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林木管护制、工程监督负责制,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严把规划设计关、工程进度关、苗木质量关、整地栽植关、浇水管护关,增强责任心,确保绿化效果。建立造林绿化进度巡回观摩和定期通报制度,植树造林期间,镇政府不定期召开各村林业生态建设观摩会,对生态建设工作进行评比、排名和通报,评比结果作为年终表彰奖励的依据。

(四)加强管理,确保成效。建立造林绿化长效管护机制,采取挂牌式建设和管理,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责任人。确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占用绿化带或移除树木的,需报经镇政府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方可办理相关移植手续,同时由项目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在指定位置栽植同规格、同价值树木。加大林业资源管理力度,凡由于森林火灾造成林木损毁的,由所在村负责在一年内对火烧迹地进行同规格树种补植补造。配合林业主管部门严厉打击盗伐、滥伐、破坏林木、毁林开垦、非法占用林地、非法经营加工木材、非法移植大树及古树名木等违法行为。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