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005255969/2016-00161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信访/业务信息 | |
发布机构:金水区委金水区人民政府信访局 | 关 键 词:综合,信访 | |
文 号 | 成文日期:2016-05-27 | 发布日期:2016-05-27 |
体 裁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攻坚活动的部署,社旗县把信访积案化解工作摆上当前突出位置来抓,坚持“一把手”负总责,以关注民生为根本,以“事要解决”为核心,强化专项治理,做到了思想上重视、资源上倾斜、措施上灵活、思路上创新,层级联动做好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提高认识,在思想上重视
社旗县要求各级各单位着重强化三个方面的意识:一是稳定意识。充分认识信访积案化解攻坚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把化解积案作为保稳定、促和谐、树形象的大事,真正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谋划,扎实推进,力求成效。二是责任意识。县委书记余广东多次强调,要从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从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信访积案化解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信访积案化解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三是群众意识。要想把信访积案化解掉、把人员稳定住,就必须把信访人当亲人、把他们的问题当成自己的事,真诚相待,认真解决,切实做到以情感化、以解促稳。
二、高位拉动,在领导资源上倾斜
信访积案化解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关键要借助领导力量,高位推动,持续发力。一是常委会研判。把信访积案化解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列为常委会研判内容,县委书记余广东先后3次在常委会上亲自听取汇报,专题研究解决信访积案问题,专门研判工作开展情况,从更高层次重视信访积案化解工作。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委副书记,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和县政府党组副书记任正副组长,各乡镇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领导小组,配强配足工作力量,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推动信访积案化解工作有力、有序开展。三是逐宗落实包案。按照“主要领导包难案、县委常委包要案、政府领导包大案”的原则,将信访积案逐一分解给每个县级领导,要求每位县级包案领导必须做到“五包四定四亲自”(包掌握情况,包解决问题,包人员稳控,包教育转化,包停访息诉;定具体办案人员,定化解措施,定化解时限,定化解目标;亲自安排部署,亲自听取汇报,亲自协调处理,亲自回访问效),集中时间,集中人力,集中精力,逐一克难攻坚,逐一化解到位,确保“清仓见底”。
三、综合施策,在解事促稳上用功
把事要解决作为核心,千方百计把信访积案化解掉,力争把重点人员稳控住,确保信访积案化解取得实效。一是包案定责“八个一”。把所有信访积案以文件形式交办给责任单位,由“包乡联线”的县级领导包案牵头,采取一个信访问题、一个牵头单位、一名包案领导、一个专门班子、一套解决方案、一套稳控措施、一本化解台账、一包到底化解的“八个一”模式,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教育、协商、调解、疏导等办法和思想开导、政策引导、案例诱导、法制训导等方法,因案施策,灵活施治,确保在限期内化解到位。二是公开评查“多对一”。对历史久远、跨度较长、依据缺失的信访积案,要求由县级包案领导组织,召集责任单位及相关部门参加,邀请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与,认真分析研判、甄别定性,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案件,进行公开评查,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和召开听证会等办法,晒案情,说政策,析事理,明法律,引导公众参与,共谋化解良策,力争分清是非、辨明真假、理出曲直,让信访人心服口服不再上访。三是帮扶救助“一对一”。对家庭生活确实困难的人员,开展“手牵手.一对一.送温暖.促息访”活动,由责任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与其结对子,采取资金帮扶、技术支持、安排公益岗位、推荐就业、办理低保等措施,调动一切资源,运用各种政策,进行帮扶救助,引导其把注意力转移到发展生产、发家致富上来,促其回转心思、回归理性、停访息诉。四是稳控管理“四包一”。对未明确表示停访息诉的信访老户、重点人员,由县级包案领导牵头,会同责任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管用有效的稳控方案,落实好“四包一”措施和“五包”责任制,严密监控,看死盯牢,确保不漏管、不失控、不发生越级上访。
四、建立机制,在合力攻坚上出招
信访积案都是积沉时间长、化解难度大的问题,必须调动一切力量、利用一切资源,协调联动,合力攻坚,促稳求效。为此,社旗县着重建立了五项机制:一是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综合协调职能,包案领导、信访部门、责任单位、属地单位、律师专家等在县联席会议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形成齐心协力化积案的合力,打好化解积案的“组合拳”。二是建立团队服务机制。由包案县领导牵头负责,县信访局班子成员为联络员,乡镇分管领导为具体业务员,村支部书记为工作联系人,三级服务团队人员负责联系属事、属地单位,每周主动上门与信访人员沟通联络一次,直至案件化解,做到不脱档、常联系、交朋友。三是建立专项会审评判机制。根据问题类别,对涉法涉诉、劳动社保、土地城建、农村农业等突出问题,分别成立专项会审评判组,实行专题专案专班,由主管领导牵头,相关单位“一把手”、法律人士、信访人员及其亲属、所在村组干部参加,逐一进行会审评判,透视分析,有理的现场拿出化解意见,无理的当面告知予以终结。通过专项会审评判,先后有6个信访积案形成了初步的化解意见。四是邀请上级部门把脉会诊机制。为更客观、更细致地分析案件成因,研究解决办法,时常邀请南阳市相关单位领导帮助分析案情,集思广益,寻求问题化解最佳途径。如惠某某信访案,该县先后5次邀请市司法局相关领导商讨对策,为该问题的解决打开了局面。五是建立回访见面机制。案件办理后,县包案领导、县信访局分管领导,会同责任单位包案领导及办案人员对信访人进行回访,检验是否由“积”转“消”,如果信访人不稳,主动做好后续疏导工作,把好积案化解息访关。
五、严格查究,在促进落实上发力
社旗县树立以“查究强责任、促落实、求实效”的工作观念,把信访积案化解工作纳入大督查范围,由县督查中心牵头,成立专项督查组,分包乡镇和单位,定人定责督查,推动工作落实,推进化解进度。实行周碰头制度,县委书记余广东和县委、县政府分管信访工作领导、县委群工部长每周一碰头,听取督查组情况汇报,看化解进度,决定适时召集会议再部署、再推动,或召见进度缓慢单位主要领导进行谈话,促其整改。成立责任追究工作组,对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化解掉信访积案的,对交办化解的积案弄虚作假、推诿扯皮、处理错误、失职失责的,对交办的信访积案在攻坚活动期间又发生越级上访的,由信访部门提出问责建议,由纪检监察部门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追究问责,由组织人事部门将查究材料装入干部个人档案,坚决以强力查究保障信访积案化解成效。
(本文转载于:河南省信访局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