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意见
郑中小企〔2017〕65号
各县(市)区中小企业管理部门: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企业〔2013〕264号)提出的任务和要求,为推动中小企业创业创新,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促进我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中小企业是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近年来,我市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创新、增加税收、拉动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作用日益显著,主要经济指标占到全市GDP的六成以上。但是,我市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传统行业,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差,技术装备落后,企业管理薄弱,竞争力不强,尤其面临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环境,中小企业求生存、调结构、促发展的任务更重、更迫切。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是引导中小企业提高创业创新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二、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巩固提升、改革创新”总要求,将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作为引领我市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和全系统中小企业工作的重要抓手,加强政策引导,优化发展环境,实施创新驱动,强化专业服务,促进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达到500家,到2025年达到1000家,截止2030年底达到2000家。不断提高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数量比重、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通过政府引导和中小企业广泛参与,引导中小企业专注核心业务,提高专业化生产、专业化服务和协作配套能力,为大企业、大项目和产业链提供零部件、配套产品和配套服务;引导中小企业精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以美誉度高、性价比好、品质优良的产品和服务在细分市场占据优势;引导中小企业采用独特工艺、技术、配方或原料,研制生产具有地方或企业特色的产品;引导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不断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逐步形成一批在细分行业内领先,市场前景良好,能在产品、技术、业态和经营方式上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成长型中小企业。逐步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成为“小巨人”企业的重要培育主体。 四、主要任务 (一)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发挥创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中小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加。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为企业提供产品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支持和服务。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开放式、互动式开发平台,让用户和合作伙伴参与产品设计创新。各类中小企业创业辅导、技术服务、人才培训、法律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要加大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相关服务,支持企业专业、精细、独特、创新发展。加快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具有“专精特新”优势的科技企业。 (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发展。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抓紧推进相关技术应用。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业态创新,发展检测认证、价格评估、时尚产业、新型互联网经济、合同能源管理、电信和广播电视增值业务、专业化信息安全服务等。 (三)提升产品质量和创建品牌。引导中小企业加大对商标和争创名牌的投入,鼓励和支持争创国家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展会和活动,扩大“专精特新”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份额。鼓励中小企业应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加强质量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优化生产经营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引导企业专注核心业务,做强细分市场,重视品牌培育。 (四)引导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引导企业注重应用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加强内部管理,健全和规范管理制度,提升财务、成本、设备、现场、计量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节能环保,安全生产。采取智力引进和人才激励措施,吸引高素质管理和领军人才。注重通过构建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创造力。注重管理创新成果推广,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注重引导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五)提高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快信息技术在中小企业生产、研发、管理、营销、服务等方面的普及推广和深化应用。积极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入电子商务的应用行列,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支持数字企业创建活动,鼓励中小企业不断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应用方案。推动实施“互联网 ”。引导中小企业树立互联网思维和理念,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管理创新、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管理互联网化,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企业管理流程,打造企业一体化信息应用平台,夯实管理基础,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六)促进产业协作配套。培育一批以大企业、大项目、大工程为依托,研制、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配套产品和服务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断延伸、拓展、细化产业链,使其成为大企业、大项目、大工程协作配套产业链中的骨干企业、重点企业。鼓励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加大对产业链上中小企业的带动扶持,稳定配套协作关系,提高协作配套能力。组织开展产学研合作和项目对接活动,为中小企业开发、生产协作配套产品提供服务。 (七)大力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升产学研合作成效,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产业化水平。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专业服务机构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服务。加快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成一批重点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完善和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的作用,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支持。 五、推进措施 (一)强化政策支持。各级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专项资金、技术创新资金等资金要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优先推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与各类培训、申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资金。组织企业与各类产业发展基金对接,引导基金投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组织“专精特新”政银企合作对接活动,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量身定做金融产品,融资性担保机构优先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担保。 (二)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鼓励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各类社会服务资源,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供信息咨询、研发设计、管理提升、检验检测、技术转移、节能减排、人才培训、开拓市场、投资融资、设备共享等服务,开展宣传和培训活动。推动服务于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建设,促进“专精特新”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的作用,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支持。 (三)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组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等省内外展会,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区域性展销洽谈活动,推进企业间交流与合作。组织企业“走出去”与境内外企业开展产能合作和技术合作,瞄准海外行业龙头和有技术专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机构,谋划和对接一批产业项目,力争在引进核心技术、关键设备、营销渠道和人才团队方面实现新突破。建立“专精特新”企业负责人联谊会,搭建“专精特新”企业间沟通交流平台。 (四)加强培育和推进工作。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积极开展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工作,规范认定标准,完善推进措施,探索培育方式,细化工作目标,支持“专精特新”产品、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培育和认定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引导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五)加强服务与考核。制定《郑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每年认定一批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并从中优选部分企业作为“专精特新”示范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县(市)区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扎实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工作,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服务和支持。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是我市中小企业工作重中之重,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认真抓好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要加强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方法,开拓工作思路,完善推进措施,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郑州市中小企业服务局2017年9月13日